原創 | 孕事
摘要:所有燙傷都是可以預防的!
「爸爸 ,媽媽,我疼,家家,嗚嗚……」
這是11個月大的小喆第一次說出人生中第一句完整的話,接下來就是一陣痛苦的啼哭....此時的小喆已經在醫院接受了7天的治療。
因為家長的疏忽,小喆被意外燙傷,全身26%的皮膚被重度燙傷,臉上,頸部,上肢,下肢,無一處倖免。
10月16日上午,小喆媽媽獨自在家帶孩子,做完早飯後,她和往常一樣,把孩子放在客廳玩。
但她疏忽了,她忘記了小喆現在已經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行走了,就在她進屋疊被子的時候,突然「咣當」一聲響,緊接著一聲尖銳的哭聲傳來……
她急忙跑出去,眼前的景象讓她整個人都傻了,小喆坐在地上大哭,全身都溼透了、還散發著熱氣,旁邊散落的正是剛燒完開水的恆溫壺。
一壺滾燙的開水從頭到腳淋到了小喆的身上。
此刻她不知道要怎麼處理,丈夫的電話打不通,她趕緊撥打120。
等到中午爸爸得到消息趕到醫院,看到「面目全非」的兒子和極度崩潰的妻子時,他幾乎暈厥。
燙傷,對成人來說都不可忍,更何況是11個月的孩子,小喆每動一下,每次醒來,都伴隨著哭聲和掙扎。
醫生說:孩子屬於重度燙傷,目前正處於感染風險期,還在一級護理病房,小喆還需要很多的治療,抗感染、創面換藥、臟器功能保護等等等等。
每天的換藥和清創,對小喆來說都是疼到抽搐的「折磨」。
媽媽還在哺乳期,看著疼痛的孩子,她生生憋到回奶,心裡更是後悔不已,如果寸步不離的守著孩子,或者把水壺拿開,小喆就不會受此磨難了。(新聞來源:新晚報)
每年一到秋冬季,兒童意外燙傷的事件就頻發,就近兩月,就已經發生了很多起。
9月8日,重慶一名1歲的女寶寶,不慎打翻火爐上的鍋子,開水直接潑灑在孩子的面部和胸部......現場非常慘烈。
8月28日,上海一名1歲的男童,在家中爬行時,不慎打翻開水壺,導致雙腿2度燙傷,面積達10%,更痛心的是,家人聽信偏方,導致孩子傷口嚴重感染,失去了生命。
8月3日,福建一位6個月大的女寶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熱水流過寶寶的臉,脖子和身體,寶寶瞬間被燙得大哭,身體也瞬間被燙紅燙傷....
(圖片來源:長沙晚報)
7月19日,陝西一名2歲的男孩在家裡玩鬧時,不慎打翻一鍋熱油,被送到醫院時,孩子意識薄弱,已處於脫水狀態,其右側面頰、右側整個上肢、前胸和背部大部分均被燙傷,受傷面積在20%左右。
這樣的例子要列出來還有很多很多,隨便一搜都能搜出來滿屏的新聞......但這不單單只是新聞,而是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在承受著劇烈的疼痛.....
而這些,本都可以避免。
就像一位媽媽說的:真正全心全意帶孩子,是非常辛苦的,也只有全心全意的看好孩子,才能讓孩子遠離這些意外傷害。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一組可怕的數據告訴我們:61.2%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裡!
而燒傷燙傷佔了16.7%,穩居兒童意外傷害第二位。
寶寶開飲水機燙到胳膊……
寶寶拉桌布把熱湯打翻……
家長幫孩子洗澡時先放熱水,水溫沒調好,孩子就坐了進去…
家長不小心將開水瓶放在地上,被寶寶拽倒,寶寶一屁股坐在熱水裡……
家長將保溫杯放在茶几上,沒有蓋好蓋子,被寶寶碰翻,開水把胸腹部的皮都燙沒了……
太多孩子受傷了,據國家衛計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每年至少超14萬兒童被燒傷或燙傷,而這個數據每年都呈遞增的趨勢。
這數據真的很可怕,必須要重視起來了,因為被燙傷的痛深入骨髓,被燙傷的後果,可能會危及生命。
燙得輕的,至少也得忍受創口和換藥的痛苦吧,看著都不忍心。
燙得重的,傷口癒合後可能遺留瘢痕,有的還需要通過植皮手術修復。
再嚴重的,可能就會危及生命了。
所以,如果家有孩子,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做好防護措施,還有就是一定要懂得燙傷後的正確處理,意外發生時束手無策,也會導致孩子傷情更加嚴重。
大多數燙傷真的都是可以預防的。
家有寶寶的家長,一定要提前把隱患消滅掉,因為熱水燙傷一個孩子的時間有可能只需要1秒鐘,所以家長一定要對接觸寶寶的所有熱源把好關。
(圖片來源:Paienting and Child Health)
所以家長一定要對接觸寶寶的所有熱源把好關。
1、熱水壺、熱水杯、打火機、電熨鬥一定要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還有火爐,戶外烤架,壁爐和太空取暖器也要做好防護措施,一定要以孩子的視角去排查這些危險。
2、不要讓孩子進入廚房,更不能把廚房當做玩耍場所。廚房電線把手不應外露到臺面外,避免孩子拉扯。
3、將熱水器的恆溫器設置為低於120 F(48.9 C),以防止燙傷。永遠記住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將孩子放進去之前,請測試一下沐浴水。洗澡中不要直接用淋蓬頭對著孩子衝洗。
4、桌子上不要放臺布,防止孩子扯掉臺布,將熱菜熱湯打翻淋到身上。
5、抱著孩子在桌邊吃飯的時候,要將孩子抱遠一點,免得孩子小手抓翻菜湯而引起燙傷。
6、給寶寶熱牛奶時,一定要將奶液滴在自己手背上試試,免得燙傷寶寶。切記切記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嬰兒奶瓶,因為微波爐會讓受熱很不均勻。
7、端著熱飲、熱湯時,提前留意孩子的位置,以免孩子突然竄到身前,措手不及地將熱液濺灑到孩子。
8、在飲水機熱水的出水口加裝保護裝置,以免孩子自行打開而造成燙傷。
9、家裡的電器,包括手機充電器都要及時拔下插頭,安全意識要從小培養。用安全帽蓋住未使用的電源插座。請將電線和電線放在不妨礙人的地方,以免兒童咀嚼。
10、夏天外出時,避免孩子碰到高溫的金屬物件(垃圾桶、地燈、車門、健身器材等),就算玩塑料滑梯,大人也要先幫孩子試試溫度。
11、在房屋的每一層都放一個滅火器。
12、如果吸菸,切勿在床上吸菸。
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大多數的燙傷事件,都是可以通過預防來避免的。
掌握正確的燙傷急救知識很重要,意外發生時的束手無策,真的會導致孩子傷情更加嚴重!
如果意外突然發生,家長一定要懂得正確處理,正確的燙傷急救,可以降低燙傷帶來的傷害。
要正確應對和處理燙傷,要先了解燙傷的程度,根據燙傷的程度不同,燙傷一般可分為:
(圖片來源:梅奧診所)
①Ⅰ度燙傷:傷到表皮,程度最輕,只是皮膚發紅。
②Ⅱ度燙傷:傷到真皮,會傷及皮膚深層,一般會出水泡。
③Ⅲ度燙傷:會傷到皮膚最深層,損壞皮下神經和血管,皮膚看起來可能有些發白或燒焦的樣子。
如果孩子燙傷了,一定要按正確的五步走:
①衝——寶寶被燙傷後,立刻用冷水衝傷口10-20分鐘,穿著衣服也沒事,立即對傷口降溫,可以降低對皮膚的深度傷害。
②脫——衝洗的過程中,將傷口表面的衣服去除,但不能強脫,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避免弄破水泡,脫不下來就放棄,先降溫,只要水泡不破,裡面就是無菌的。
③泡——繼續用冷水持續浸泡10~20 分鐘,進一步散發熱量。如果燒燙傷的面積較大,需注意其他部位保溫。
④蓋——用無菌紗布、或乾淨的毛巾覆蓋傷口,並固定,可保持傷口清潔、降低感染的概率。
⑤送——如果受傷部位滲出液體,或手嘴生殖器被燙傷,在覆蓋後立即就醫。
如果孩子燙傷的面積比較大,局部紅腫明顯,且有破潰,水泡出現,特別是局部水泡比較大,立即送醫院或撥打120,讓專業人員處理,以免深度燙傷帶來嚴重後果,如果是Ⅲ度燙傷,也要立即就醫。
最後要提醒所有家長們的是,對於意外燙傷,記住兩個絕對:
①絕對不要往傷口亂抹東西。什麼牙膏、醬油、蜂蜜、蛋清、香油、口水、鍋灰,白酒,貓毛,鹽.......統統不要抹,有害無益,沒任何治療作用不說,還會導致傷口感染。
②絕對不要挑破水泡。水泡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小水泡不要管,讓它自行消失,如果不小心弄破了,那就保持局部乾燥,及時就醫,一旦水泡破了,傷口感染的機率就增加了。
希望孩子們都能健康的成長,希望每個家長都是孩子合格的守護神!
參考文章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77300/
https://www.pelvicpainrehab.com/services/pregnancy-postpar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