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優秀學員:Cherry,「說客小主播」前六強選手,能跳會畫的「斜杆」小美女。
2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從襁褓嬰兒的角色轉化為無數家長聞聲色變的「熊孩子」。
他們開始進入一種精力旺盛的探索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可以調動所有感官來打配合,感受外部世界並做出應對。
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理解為零,便會毫無恐懼地想嘗試一切。
這時,便是考驗父母育兒智慧的時候了。
青銅段位的父母,面對「熊孩子」往往束手無策,要麼罵罵咧咧,要麼撒手不管,任由孩子撒潑打滾和情緒失控,自己也總是在憤怒、無奈、疲憊的狀態中度過。
王者段位的父母,則善於「借力打力」,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敢於嘗試的特徵,轉變為優勢。
就像本期優秀小學員Cherry,坐標江蘇無錫,在將近2歲時開始英語啟蒙之路;如今五歲半的她已經能夠自主閱讀和交流,最近剛拿下江蘇省「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第一名。
八月六日,Cherry終於拿下了江蘇省「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第一名。
這張輕如蟬翼的獎狀,此刻卻讓人覺得沉甸甸的,因為這裡邊充滿了許多的感動、汗水和希望。
這是Cherry英語學習路上,第一座經過官方認證的裡程碑。
1.5歲開始啟蒙,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Cherry是從1.5歲開始英語啟蒙的,中間我生二胎,英語學習就停了半年,但總共加起來也有三年多時間了。
因為啟蒙得早,那個時候她的中文思維還沒有定型,所以英語學習介入會比較順暢,沒有什麼抗拒心理,很自然地就習得了。
跟大多數家庭一樣,我們家也是用比較常規的工具來啟蒙。
繪本是讀廖彩杏,分級讀物讀的是牛津樹和海尼曼;動畫片會看小豬佩奇、小鼠波波、字母積木、數字蟲之類的;音頻就是super simple song 還有看過的書和動畫片的音頻。
平時我也會用過家家、野餐遊戲等來引導她開啟英語對話;《小豬佩奇》的經典情節挑出來模仿表演,這樣可以讓她在玩中掌握純正的口音。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最開始的不知所云到現在可以自主閱讀橋梁書和raz、也可以完成日常交流,這中間走了挺長一段路,「量變引起的質變」。
可能有家長會覺得給兩歲的娃娃聽英語,TA根本聽不懂,浪費時間,其實這是一種誤區。
一開始聽不懂是很正常的,不需要追求聽懂,只要不停地讓她聽和看就好了,讓她習慣英文環境,培養語感。
這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這一步做得好,以後學英語就比較紮實和輕鬆了。
像我們這些接受應試教育十幾年的大人,可能根本比不上低齡階段啟蒙兩三年的孩子。我自己英語是CET六級,但為了啟蒙她,還是得重新開始學習。
Cherry是在去年七月份加入說客英語的,寒暑假是每天都會上課,平時的話一周也會上三四次,我雖然買了VIP套餐,但寒暑假也會額外買月卡,這樣更加划算。
一年下來,進步還是挺大的,最明顯的是口語提升。學英語其實最害怕的就是啞巴英語,不愛說,或者不知道怎麼說,是中國英語教育最大的弊病。
這次比賽成果,離不開說客老師的幫助
這一次的比賽主要有兩個環節,一個是演講,一個是看圖說話。演講可以提前準備,選定演講主題進行排練;看圖說話則是現場抽題作答,考驗孩子的臨場反應表現。
演講一共有三次,一次是自我介紹,一次是長大後想幹什麼,還有一次介紹她的好朋友。
看圖說畫是開啟「刷題」模式,自己在家不斷用圖片進行練習,來練習語感,同時讓她習慣臨場反應的氛圍。
在這一環節中,說客英語的老師也提供了許多幫助。不得不說,說客英語的課程定製還是做得挺好的。
市賽有提供題庫,我會定時把圖片發送給老師,由老師陪她進行練習,給出專業的指導和調整。
老師很負責,課下還會給出詳細的記錄和評價,附上有效的建議,這樣我們就可以實時跟進Cherry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方式。
在所有老師中,我們都最喜歡Janice老師,因為她的課程掌控能力很好。
省賽階段是沒有題庫的,一般我會自己搜一些圖片發給老師。但在Janice老師課堂上,是不需要我準備圖片的。,Janice老師自己會搜索圖片和話題給Cherry上課。
另外,平時孩子都會預習課件,到了上課時間,老師可以直接開問,提高學習效率。有一次我忘記改課件,Janice老師也能把簡單的課件按照孩子的程度拓展成適合她的難度。
其他的老師我們也挺喜歡的,Cherry不怎麼挑老師,我希望她能跟不同風格的老師無障礙溝通。
因為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甚至於每個人,口音都是有所差異的。我希望她能夠去適應這種「多元」,以後無論遇到什麼人,都能無壓力溝通。
不會流利英語的畫手不是一個好Dancer
日常生活裡,Cherry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童年生活是豐富充實的。
畫畫、跳舞、拼圖、手工......
因為我自己平時也要上班,只有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可以陪她。好在她自己興趣多多,閒暇時間總會給自己找事情幹,也可以讓我更加放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
其實我對她也沒有多麼嚴苛的要求,只希望她能堅持自己喜歡的,在未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用被推著走。
所以在教育上會更注重引導良好習慣的養成,讓她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個孩子如果擁有這些東西,其他的也不需要我們過多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