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寶寶最常見的表達感情和需求的方式,不管是餓了、困了、病了都要讓眼睛裡「下點雨」。
但是,當寶寶想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來表達不滿的時候,多半是會「乾打雷不下雨」的,也就是假哭。
不管是真哭還是假哭,為娘的看著眼淚譁譁掉、小臉委屈的表情,難免心疼和手忙腳亂。
寶寶為什麼假哭?假哭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讓我們一起來解鎖哭聲中的「密碼」。
01、寶寶假哭,是自我意識提高的表現
寶寶的假哭,很可能是因為想要獨佔父母的注意力,這就說明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在發展,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是成長的重要標誌之一。
02、會假哭的孩子可能更聰明
會假哭的寶寶往往會根據父母的反應來判斷自己接下來的行為。這就說明寶寶已經學會了明確目標,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來表演」了。
另一方面,會假哭的孩子其實也是在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假哭不僅能促進孩子表達力的提高,對他們的情緒發展也有比較大的幫助。
所以這就是專家經常說的,喜歡「假哭」的孩子可能以後更聰明的原因了。
03、寶寶假哭,家長如何處理
對於假哭的寶寶該怎麼處理,家長們可謂是各有己見。
有的家長認為堅決不能哄,哄習慣了會造成依賴性;有的家長則認為實在是不忍心看孩子哭,怕不哄的話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雖然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都有點偏激了。所以,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先觀察寶寶到底怎麼了
寶寶每次哭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樣,需要父母細心來觀察。到底孩子怎麼了?
寶寶哭是希望解決問題,還是有什麼無釐頭的訴求。
家長可以先穩住不要行動,如果孩子沒有掉眼淚且不停地偷看家長,那大概率是假哭了。
此時家長如果沒有回應,寶寶們有可能就放棄假哭了。但如果孩子長時間大哭,家長們就該採取行動了。
適當安撫
此時,家長可以過來抱抱寶寶,安撫他們的情緒,試探著問寶寶為什麼哭。
等孩子情緒穩定了,再進行下一步的溝通。總之,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愛和重視的。
滿足合理的需求,不合理的需求要學會等待
家長判斷孩子的哪些需求可以滿足,哪些需求是無理要求,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
比如餓了渴了這些生理上的需求,家長應該及時滿足。
對於其他方面,如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需求,父母一定要堅持原則,講道理加轉移注意力並施,適當延遲滿足需求的方式,讓孩子懂得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被滿足的。
育兒道路道阻且長,假哭作為一種交流方式,家長們要更加耐心去對待哦~
來源:麗家寶貝
聲明:轉載僅作分享,向原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