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個家長都經歷過寶寶假哭,明明哭鬧得很大聲,卻一滴眼淚都沒有,有些只要家長一回頭,或者一湊近,寶寶馬上就停住,而有些雞賊的寶寶,一邊假哭一邊偷偷瞄著家長,見家長注意到了,寶寶就鬧得更大聲,直至家長過來哄為止。
寶寶早期不能說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我們知道,寶寶早期並不具備語言能力,這時候,哭鬧就成為了寶寶進行表達的方式,當寶寶出現不適、飢餓、排洩等情況時,寶寶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告訴家長:「我這邊出現了一些情況,請幫幫我!」
不過,寶寶逐漸長大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哭著哭著寶寶會發現,通過哭鬧聲可以讓家長注意自己,幫助自己,沒有必要真的哭到淚流滿面才能得到關注和幫助,因此,寶寶會開始嘗試用只出聲不流淚的假哭來表達需求,一旦嘗試成功,假哭就會成為寶寶的慣用伎倆。
有過帶娃經驗的家長都知道,寶寶假哭其實是很好分辨的,一方面是不會流眼淚,另一方面是會不經意地停下來悄悄觀察家長的反應,只要滿足這兩點,基本上都可以判斷為假哭。
寶寶假哭有什麼目的?
1、寶寶感到孤單,需要家長的陪伴
寶寶早期對家長是非常依賴的,家長一離開,寶寶馬上就會哭鬧起來,即便家長趁著寶寶睡著的時候離開,寶寶也會感覺到家長不在身邊而哭鬧。
2、寶寶想得到某樣東西
當寶寶遇到自己感到好奇的物品或食物,但家長偏不給的時候,寶寶也會採取假哭戰術,試圖通過哭鬧來要挾家長就範。
3、表達不滿或抗拒
寶寶雖然比較小,但是情緒多變,如果遇到了讓他不開心,不順意的事情,他就會用假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抗拒。
遇到寶寶假哭,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1、儘可能多陪在寶寶身邊
寶寶出現任何舉動都是有原因的,當家長經常性離開寶寶身邊,而寶寶又反覆嘗試假哭來獲得關注時,慢慢地,寶寶就會形成習慣,今後假哭的次數也會增加。建議家長生活中多給予寶寶有效陪伴,要做到有參與感,比如和寶寶一起畫畫、玩遊戲、看書等等,如果只是人在心不在,那麼對改善和避免寶寶假哭是沒有幫助的。
2、冷處理
有些時候,寶寶並沒有什麼需求,只是單純想鬧一下,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就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解決。比如寶寶沒有任何徵兆的鬧起來,時不時還偷瞄家長的舉動,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裝作在忙手頭上的事情,靜靜觀察寶寶,當寶寶鬧完一陣子但家長沒有任何反應時,寶寶就會覺得自己這樣做沒有效果而停止哭鬧。
3、控制情緒,冷靜對待
有些家長比較心浮氣躁,遇到寶寶假哭就會生氣,繼而做出大聲斥責寶寶的舉動。家長要知道,寶寶還比較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經受不住這樣的責備,而且寶寶有些時候假哭目的很單純,只是為了讓家長注意自己,如果連這樣的需求家長都無法滿足,還要被家長責備,寶寶心理上難免會受到打擊。建議家長在對待寶寶假哭時放平心態,切不可因為急躁而斥責寶寶。
4、對於年齡稍大的寶寶,要注重引導
寶寶早期不能說話,用假哭來表達需求很正常,但如果寶寶已經會說話了,能通過語言表達需求,但還是用假哭要挾家長,這就要引起重視了。對於這樣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和寶寶溝通,了解寶寶的想法,並告訴寶寶,假哭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如果有需求,就應該說出來。
各位家長,你是如何對待寶寶假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