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2020-12-13 荊楚網

將郵政網絡布設全省100%的行政村。湖北郵政——

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周唯

閱讀提要

快遞進村難,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經濟的突出瓶頸。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

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

快遞配送至城鎮裡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

11月下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輾轉鶴峰,探訪湖北郵政普遍服務向鄉村延伸,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的現實圖景。

村郵站變「致富站」

「來來來,快進來烤火!」11月26日上午,鶴峯縣走馬鎮官倉村村郵站門外,村民丁雪嬛看到記者到訪,熱情地招呼著。

返鄉創業兩年,32歲的丁雪嬛成了鶴峯縣潤達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兩年前,丁雪嬛從深圳返鄉,一度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頭疼。

2018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丁雪嬛和5名村民共同建立鶴峯縣潤達農業專業合作社。她個人還投資30萬元打造100畝農業示範基地,種植和銷售茶葉、水稻、黑花生、蜜薯等農產品。

「第一年,農產品主要走線下銷售,沒賺到什麼錢,反倒虧了6萬元。」丁雪嬛說,去年5月,鶴峰郵政分公司找到他們,商量依託合作社的場地,共同建立起村郵站。

「有了村郵站,農產品不用再賣給縣內加工廠或商販。今年1月至9月,依託郵樂購、抖音直播等網銷渠道銷往全國,合作社農產品銷售額達到500多萬元。」丁雪嬛說。

鶴峯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朱政國介紹,鶴峯縣內一共建立了164個村郵站,村郵站集農產品代賣、網上代購、便民繳費、存取款轉帳、快遞收發、新媒體直播功能於一體,村民可以購物不出村、銷售不出村、金融不出村、生活不出村、創業不出村。

湖北郵政普遍服務部總經理周清國介紹,近年來,湖北郵政加強農村雙向流通體系建設,已初步建成「網絡代購+平臺批銷+農產品進城+物流配送+電商扶貧+便民服務」為一體的郵政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建成2.9萬以上村郵站,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依託村郵站,培育農民網紅,今年開展農產品直播帶貨309場,實現線上銷售額9051.4萬元。未來,湖北郵政還將打造3000個精品村郵站,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

郵快「接力」打通最後一公裡

農產品要進城,工業品還要下鄉。如何讓快遞下得了鄉、進得了村、入得了戶?

今年7月,湖北郵政與順豐、百世、中通、申通、圓通、韻達、京東、極兔等快遞公司聯合開展「郵快合作」,民營快遞企業將快件送到鄉鎮一級後,由郵政「接力」送到各村的村郵站,村民就能便捷地拿到自己的快遞了。

11月26日,鶴峯縣燕子鎮清湖村村郵站,綠色的貨架上,擺滿了圓通、申通、韻達等快遞包裹,不斷有村民前來取快遞。

村民張文舉是當地一名裝修工,經常要購買裝修工具和配件。談起這個村郵站,張文舉由衷稱讚:「真是太方便了。」

「清湖村距離燕子鎮11公裡,但鎮上東西少,工具也不齊全。」張文舉說,現在無論是裝修工具還是生活用品,全部都在網上購買,3天至4天就到了。

清湖村村郵站負責人柳亞祝介紹,村郵站輻射董家村、湖坪村、百順村、桃花山電站、宜來高速東段項目部等地,與過去相比,村民網購熱情提高了,吃的用的玩的都在網上買。村郵站一天營業14個小時,平均每天派送50個至100個包裹,最多接近200個包裹。

周清國表示,郵快合作促進郵政與民營快遞企業抱團發展,從競爭變為合作,這一模式既最大程度發揮了郵政網絡價值,又利於民營快遞企業補齊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短板,使農村也能夠享受到與城市同樣的寄遞服務。7月份至今,全省郵政已代投社會快遞公司包裹30.57萬件。

湖北行政村100%通郵

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目標是今年年底全國建制村快遞通達率達到60%,2021年底達到80%,2022年底達到95%以上,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全省行政村已經實現100%通郵,即使是神農架林區、十堰、恩施等交通不便利、偏遠的區域,郵政服務也從不缺席。」湖北郵政相關負責人說,無論是服務國家、地方的機要通信寄遞,還是服務於百姓的信件、包裹、印刷品,以及義務兵信函、盲人讀物和革命烈士遺物寄遞,中國郵政始終不分地域、不計得失、不講條件的履行郵政義務和踐行使命。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郵政。郵政服務關乎民生,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湖北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郵政積極履行普遍服務責任的同時,利用網點和渠道優勢不斷疊加、代理、代辦各項服務,推出了便民繳費、稅務雙代、車駕管代辦、代辦電信等多項便民服務,賦予普遍服務新的時代意義,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關焦點

  • 湖北日報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快遞進村難,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經濟的突出瓶頸。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  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
  • 郵政快遞進村 打通農牧區最後一公裡
    自2018年國家郵政局開始實施快遞進村工程以來,如今開發區周邊已實現農村快遞下鄉全覆蓋,打通了農牧區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每天一大早,沙圪堵鎮納林村的街道上,村郵員郭昊傑駕駛著郵政快遞車緩緩駛入,看到郵車的到來,村民們紛紛前來領取快遞。
  • 與11家快遞公司籤約,山東郵政打通快遞下鄉進村「最後一公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 通訊員 崔鵬森10月15日,在山東省郵政管理局的協調推動下,山東省郵政分公司分別與順豐、圓通、韻達、中通、京東等11家省級主要快遞公司籤定了「郵快合作」戰略框架協議。本次籤約儀式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標誌著山東郵快合作推進快遞進村開啟新徵程。
  • 2020年商都縣郵政快遞行業將打通鄉村服務最後一公裡
    42020年,商都發展有條件商都郵政管理局將積極爭取地方政府部門給予快遞下鄉的支持,從2017年到2019爭取快遞下鄉補貼專項資金50萬,2020年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擬新建一處公共配送中心,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購置500組智能快遞箱及配套附屬工程。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項目已經上報到自治區等待批覆。
  • 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青島首個郵快合作項目啟動
    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青島首個郵快合作項目啟動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青島首個郵快合作試點項目在「中國物流小鎮」萊西市河頭店鎮揭牌啟動。該郵快合作項目實現了快遞在河頭店鎮70個鄉村的全覆蓋,是破解農村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創新實踐,為全市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打下了良好基礎。快遞企業的村級網絡相對薄弱,而郵政服務網點覆蓋鄉村,快遞企業與郵政合作不僅降低了他們在運輸、倉儲、處理、投遞等環節的成本,還提高了服務水平,真正實現了快遞服務的入村到戶。
  • 如何打通農村快遞「最後一公裡」?省郵政管理局回應
    8月17日,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做客省政風熱線全媒體直播節目。節目中,在南京工作的孟先生反映,他老家在邳州市鄒莊鎮韓家村,村民買了包裹,可是快遞無法到村,大多數都是放到鎮上的派送點,郵政寄的信件也最多是放到村部,村民取快遞很不方便。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對此進行了回應。
  • 眉山市丹稜縣打通快遞到村的最後一公裡
    「現在足不出村就能取到快遞,又近又方便。」7月24日,經過23天試運行,四川省眉山市首個村郵站在丹稜縣張場鎮三合村正式啟用。9點剛過,村民張進軍便來到村郵站,這已經是她取的第5個快遞了,現場村郵站負責人李正剛和工作人員王春平則忙著為她核對快遞編碼,有序分發快遞。
  • 2020年我區將深入推進「快遞下鄉」工程
    圖為近日舉行的我區郵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快遞員正在進行快遞派送線路設計競賽。拉薩融媒記者 齊永昌攝拉薩融媒訊(記者齊永昌)近期有群眾反映,在通過順豐快遞和「三通一達」等民營快遞企業,向我區山南等地(市)偏遠縣或鄉(鎮)郵寄物品時,對方多反饋因無網點而無法承接攬投業務。
  • 電信營業廳變身快遞網點 運營商與郵政構建服務新業態
    +營業廳代收+用戶自提」,旨在暢通「微循環」,進一步完善末端投遞「最後一公裡」服務體系。今年8月28日,中國電信湖北襄陽分公司與該市快遞行業協會籤定共建快遞大店  今年,福建郵政EMS也與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入駐天翼快遞合營店。福建電信將自有渠道網點對福建郵政EMS開放,以代辦、合作、郵政和快遞企業入駐等方式,搭載郵政快遞業務。
  • 青島各郵政網點可以代開發票了,稅郵合作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郵政網點可以代開發票了,稅郵合作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半島記者 婁花4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李滄區稅務局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青島市嶗山區分公司舉行「稅郵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為納稅人郵遞發票」首發儀式。雙方將進一步深化稅郵合作的深度和廣度,著力構建全面、長期和穩定的合作關係。
  • 電信營業廳變身快遞網點,運營商聯合郵政構建服務新業態
    快電合作優勢互補打造了強強聯合的服務新業態,在渠道門店、客戶資源、宣傳資源等方面實現共享,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未來,把電信業務和快遞收發業務融合到一起,有助於合作共贏。「快遞+電信」合作遍地開花如今小區門口的電信營業廳就能自提快遞。
  • 破解農村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難題!山東首個「郵快合作」服務點...
    自當日起,博興縣蔡寨郵電支局將與博興申通、中通、百世、圓通、天天等5家快遞公司開展合作,派送範圍覆蓋31個村居,有效破解周邊農村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難題。博興縣天天快遞公司經理賈培廣說:「作為快遞公司,我們網絡布局更多的是在鄉鎮,村級網絡相對薄弱,打通村級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一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郵政服務網點覆蓋鄉村,與郵政公司合作,不僅降低了我們在運輸、倉儲、處理、投遞等環節的運行成本和用工成本,而且提高了我們的服務水平,真正實現了快遞服務的入村到戶。」
  • 送科技、科普知識下鄉,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在疫情防控期間,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清新區融媒體中心同頻共振,為群眾提供各類精準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做好這一步,桔花變桔果」,3月6日上午,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送科技、科普知識下鄉志願隊,邀請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馬培恰教授,在禾雲鎮開展砂糖桔種植技術直播課堂。藉助清新區融媒體平臺,廣大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收看學習。農戶 鄭春梅:「在家就能學習砂糖桔管理技術,非常好,省級專家講得很實用。」
  • 河北郵政與14家民營快遞合作推進快遞下鄉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方素菊 通訊員丁源)8月10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河北郵政」)與順豐、京東、四通一達等14家民營快遞公司籤訂了《河北郵政快遞合作下鄉進村框架協議》。
  • 快遞打通鄉村「最後一公裡」 也改變了村民的消費習慣
    清晨薄霧瀰漫,一輛來自2900公裡外江蘇無錫的電動摩託車,經過物流運輸,被送到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菜鳥物流中心。來自中緬邊境村落勐宋村的車主,當天下午就能騎上它,馳騁鄉間。而此行的運費,僅需要幾十塊錢。  這樣的快遞速度,不僅來自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也和長期致力於打通鄉村快遞「最後一公裡」的物流企業息息相關。
  • 太白湖新區石橋鎮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劉海洋)濟寧市太白湖新區石橋鎮本著「政府引導扶持、企業市場化運營、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原則,通過「快遞+快遞」、「快遞+商超」、「快遞+電商」的推進路徑,徹底打通快遞從鄉鎮到村莊的「最後一公裡」梗阻。「快遞+快遞」搭建入村之路。
  • 河北省郵政分公司與14家民營快遞公司籤訂快遞下鄉進村合作框架協議
    8月10日,郵快合作下鄉進村籤約儀式電視電話會議在河北省郵政管理局召開,在省管局及省快遞行業協會的見證下,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與順豐、京東、四通一達等14家民營快遞公司籤訂了《河北郵政快遞合作下鄉進村框架協議》。
  • 奔忙在派送「最後一公裡」——探訪疫情防控期間我市的郵政快遞行業
    當天負責郊區李家莊鄉、平坦鎮範圍13個村和周邊20多個單位、門面等投遞任務的他,戴著口罩和手套,駕駛著印有郵政標識的工作車,完成了300多件的鄉郵投遞任務。像張守玉一樣,疫情防控期間,眾多的郵政快遞人員奔波在路上,派送著郵件和快件。  眼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關鍵時期,沒有特殊需要,政府呼籲市民儘可能不出門,以減少病毒感染。
  • 中國基本形成覆蓋全國、連通世界的現代郵政和快遞服務網絡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超95%,建制村直接通郵基本完成。連接城鄉、覆蓋全國、連通世界的現代郵政和快遞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去年年底,全國郵政業務總量超過12000億元,是1949年的郵政業務總量1.6億元的7700多倍。快遞業務量從80年代的150多萬件提升到去年的500多億件,年均增速超過40%。
  • 國新辦這場發布會,與郵政快遞有關!
    截至2019年底,我們已經培育出業務量超百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優質項目163個,其中,超千萬件的金牌項目37個。2019年,各地郵政企業還培育「一市一品」項目712個,配送農特產品進城4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