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減少了「4個北京」,是誰在榨乾鹹海?

2020-12-11 中文業界資訊站

鹹海,名海,卻不是海,而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鹹水湖。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積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縮減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

它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

鹹海,英文名稱為「Aral Sea」,在突厥語中的意思為「島之海」,曾經在1公頃海域內分布著1500個小島嶼,因此而得名。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湖水清澈、水質優良。鹹海東海岸的北部是錫爾河三角洲,南海岸為阿姆河三角洲,西海岸為烏斯秋爾特高原,北岸地勢高低不平,岸線曲折。

鹹海地區屬極端大陸性氣候,且被克孜勒庫姆沙漠包圍,降水稀少,主要由來自天山山脈與帕米爾高原的錫爾河與阿姆河補給。

鹹海在巔峰時期面積曾達到6.7萬平方公裡,沼澤和溼地遍布,鹽分適中、魚蝦成群,水生態系統十分豐富。湖中生活過的魚類有38種,周邊生活著100多萬隻高鼻羚羊。當地漁業年捕撈量曾經達到4萬噸,佔前蘇聯總捕魚量的1/6。

圖1 曾經的鹹海碧浪清波,魚鳥成群

面積消失6萬平方公裡,鹹海發生了什麼?

美國宇航局拍攝了一組照片,記錄了鹹海從2000年至今的變化。歷年圖片的變化可以看出,鹹海在不斷萎縮,甚至到後來,從衛星圖中完全消失。

鹹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前蘇聯為了大力發展棉花種植,把阿姆河與錫爾河的河水引入到鹹海流域中下遊的棉花種植區,並修建起大規模的運河和水渠(如卡拉庫姆運河和阿姆布哈爾引水渠),流域灌溉面積從1960年的450萬公頃迅速擴大到1980年的近700萬公頃,棉花年產量高達99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 20%。

圖2 棉花種植大國烏茲別克斯坦的棉田

棉花產量提高的同時,鹹海卻因為少了補給快速萎縮。

農業灌溉消耗了絕大部分水資源,最終導致匯入鹹海的水量急劇減少,鹹海迅速大面積乾涸。由於灌溉引水設施的落後與輸水路途的遙遠,超過30%以上的水資源被白白蒸發或滲漏掉。

圖3 鹹海裸地中的舊船殘骸

流域的耕地面積與城鎮建設面積迅速擴張,人口大量增長,導致水資源消耗不斷增加,而流入鹹海的水也越來越少,1960-2004年間,鹹海水域面積以1087.00 km2/a的速率快速萎縮。

圖4 鹹海的演變趨勢

1986年,鹹海萎縮枝解成南北兩部分,形成了北鹹海和南鹹海。而到2007年,南鹹海又萎縮分解成了東、西兩個部分,形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

不僅如此,鹹海周圍的生態環境也在嚴重惡化。極端氣候出現頻率增加,夏天更炎熱更乾旱,而冬天更寒冷。鹹海湖盆大面積裸露,風吹沙起,含有鹽分的沙塵被吹向農田和城鎮,導致土地鹽鹼化,居民患上嚴重的呼吸道與消化道疾病,生命健康遭受威脅,這裡的嬰兒死亡率甚至成為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

湖水含鹽量激增,湖中魚蝦大量死亡,鳥類由於缺乏食物也死亡慘重,生物物種銳減,鹹海瀕臨成為死亡之海。

現在補救,還來得及嗎?

所幸的是,人類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流域內的耕地面積從2005年以來有所減少,灌溉用水量減少,流域內的水資源消耗量以7.69×108 m3/年的速率減少,使得流入鹹海的徑流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作物種植結構的改善、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人們節水意識的提高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鹹海的退縮速率。

自2005年以來,鹹海退縮速率開始呈明顯減緩的態勢。

另一個方面,全球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導致高山區的冰川積雪加速消融,冰雪融水徑流量增加,從而補給了阿姆河與錫爾河的源流。同時,山區降水有所增多,導致上遊出山口的徑流呈增加趨勢,也就是上遊來水量增多了,進一步補給了鹹海。

未來鹹海會完全消失嗎?

鹹海最終會消失嗎?這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我們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人類繼續過度消耗鹹海,它或許真的會消失殆盡,成為「21世紀最大的環境災難」。

但可觀的是,中亞國家已經在採取行動挽救鹹海,努力減輕鹹海危機對生態系統和周圍上百萬居民生產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他們成立了「拯救鹹海國際基金會(IFSA)」,並在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資助下制定了鹹海治理專項計劃,使得北鹹海的水量自2000年起有所增加。中國的科研工作者也在近10年加大了對鹹海問題的關注,助力鹹海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

但對鹹海的治理,牽涉到上遊的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下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多個國家的利益,水土資源空間分布不均,這也使得一些措施無法徹底執行,所以至今並沒能完全遏制鹹海的衰減趨勢。

鹹海危機是人類無度開發利用水資源導致的惡果。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敬畏自然,要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它賜予我們的寶貴資源。若肆意妄為地開發濫用,必將導致生態破壞,換來的是兩敗俱傷。

挽救鹹海並非一日之功,需全體人類共同合作,不懈努力!

相關焦點

  • 50年消失「4個大北京」,鹹海是怎麼被榨乾的?
    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和技術的進步,自然環境被暫時修改的故事也並不少見,位於中亞的鹹海就是受害者之一。今天的鹹海,面積已經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6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4個大北京。這些巨大的水利設施,將烏茲別克斯坦的「渴望草原」以及卡拉庫姆沙漠從不毛之地,改造成了面積達30餘萬公頃的棉糧生產基地。
  • 全球最令人惋惜的湖泊:曾是世界第4大湖,在短短的50年裡被榨乾
    全球最令人惋惜的湖泊:曾是世界第4大湖,在短短的50年裡被榨乾我們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的湖泊,而地球上有七成以上的面積都是水,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人們賴以生存的湖泊遭到了汙染。曾經清澈見底的小河流已經汙濁不堪,有的甚至變成了陸地,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個全球最令人惋惜的湖泊,曾是世界上第4大湖泊,卻在短短的50年裡被榨乾,成為一個陸地。這個湖泊就是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海,顧名思義這是一個鹹水湖,歷史上的鹹海可是世界第四大湖泊,總面積約有6.6萬平方公裡。
  • 鹹海:即將消失的世界第四大湖泊
    鹹海位置圖一、世界上面積排前五的湖泊地球上湖泊總面積為270萬平方公裡,佔陸地面積的1.8%,面積大於5000平方公裡的湖泊有35個。北美五大湖二、鹹海的形成及概況鹹海,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水湖,原為世界第4大湖,水源補充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
  • 鹹海為何逐漸在消失?
    鹹海巔峰時期的面積達6.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的疆域,而如今卻只剩下北部與西南極少的一片水域,乾涸面積超過90%以上。那麼這個曾經位居世界第四的湖泊是如何消失的呢?具體來說,就是人工修築大壩攔截注入鹹海的河流,然後把這些淡水分流至荒漠當中,使原本無法栽種的棉花和牧草在這裡紮根。流入鹹海的水量減少以後,水域進出平衡被打破,從此鹹海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 號稱世界第四大湖的鹹海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鹹海位於中亞,蘇聯時期位於蘇聯境內,現在位於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50年以前,鹹海總面積為6.6萬平方公裡,這幾乎相當於一個斯裡蘭卡的國土面積。不僅如此,鹹海支流的三角州有幾十個小湖,生態豐富的沼澤和溼地遍及55萬公頃。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提到世界著名的湖泊,我們能想到美國的五大湖,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亞歐之間的裏海,中亞地區的鹹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鹹海還是面積廣闊,湖水湛藍的內陸湖泊,但實際上,鹹海早已不再是地圖上標註的那麼廣闊。而是下面這個樣子。
  • 媒體調查:550萬歲鹹海即將永別地球
    人類活動導致水量減少 1960年~2010年面積萎縮近九成 水面降29米  開篇語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從2008年開始,廣州日報肩負「環保志士」的社會使命,開始正式啟動全球環保行大型採訪活動。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於2010年4月5日巡視過鹹海後形容「鹹海」的消失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境災難之一」。鹹海的「死亡」之路早期的鹹海,面積6.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半個英格蘭大。20世紀60年代初,鹹海湖面海拔53米,面積6.45萬平方千米,為當時世界第四大湖。
  • ——鹹海之殤
    鹹海,中亞地區的鹹水湖。舊譯"阿拉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面積5萬餘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3米,最深處水深64米。南北最長435公裡,東西290公裡,面積68,000平方公裡,有中亞兩大內流河阿姆河和錫爾河注入。
  • 鹹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卻在半個世紀消失6萬平方公裡!
    ——鹹海。鹹海,自西漢開始進入我們中國人的視野,據記載,漢武帝攻打大宛國曾經過鹹海(即古人認為最西的地方,因此稱西海)。到了唐朝滅了西突厥之後曾短暫將鹹海納入中國版圖。隨後千百年來,鹹海一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定居點。但到了2010年,這個鹹海也名存實亡了。
  • 共建絲路綠色經濟帶 破解中亞鹹海危機|西進論 一帶一路系列評論
    然而鑑於眾所周知的鹹海危機,筆者認為只有在中亞大規模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通過灌溉方式的徹底變革,才能「退水歸海」、治理好鹹海,這一地區才能得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建議建立中國-中亞相關專家合作機制,組織國內專家並邀集中亞有關專家,就中亞農業現代化開發、新能源開發、緩解鹹海危機三個方面開展務實科學研究和綜合調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致力於合作建成綠色絲路經濟帶。
  • 全球氣候變化下的湖泊:面積或縮小 冬季更少結冰
    根據衛星數據,全球佔地面積超過一公頃(10000平方米)的湖泊大約有1億個,目前世界上面積排名第一大的湖泊是裏海、其次是蘇必利爾湖和維多利亞湖。然而,湖泊卻因為人為原因在不斷變化,最明顯的變化是湖泊面積。湖泊面積萎縮的鹹海
  • 他深入亞洲這塊被旅行者遺忘之地,遇到了「困守鹹海的人」
    年輕人與上一代人之間的隔閡也不小,他們從父母那裡聽來不少上個時代的故事,但感覺就像「史前時代」,那些曾經的輝煌與榮光,無法引起他們的共鳴,他們需要在新的時代尋找自己的出路。阿拜成為大作家的野心勃勃中,竟然也瀰漫著大量的迷茫和憂愁,那是屬於那片土地年輕一代的集體無力。
  • 盤點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疆域面積排名(上)
    華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一過程中,誕生了九個大一統王朝,疆域面積也有所不同,今天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疆域面積排名。元代疆域圖第一名:元朝——1372萬平方公裡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北京,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便開始徵伐世界
  • 北京最大的郊野公園,面積等於4個頤和園,曾是皇家御用狩獵場
    在北京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有長城,故宮等等這些世界聞名的旅遊景點,同樣在北京一些少有人知道的公園也是非常值得遊玩的,其中坐落在北京的南海子郊野公園,曾是古代皇家御用的狩獵場
  • 北京四環內最大的公園,面積堪比4個故宮,門票卻只要5元!
    ,但北京的土地面積有限,因此北京的土地資源非常稀缺,北京的房價也一直高漲不下。01北京四環內最大的公園,面積堪比4個故宮但就是在這樣情況下,北京四環內還建有一個超大的公園,面積堪比4個故宮,要知道故宮的面積就已經是非常大了
  • 三峽集團坐擁4個總部:北京人均面積數十平米
    上述人士坦言,集團在項目決策和用人方面,也還有不少「一言堂」情況,「正常來說,一個決策起碼需要3-4層審批,但實際上,很多決策都是部分領導直接決定,會前很少公開討論。」  一個集團需要四個總部?  三峽集團內部存在的另一問題,則是三公消費的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