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素質教育的課程都有哪些?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自打素質教育被提出以來,就深受各大團體的時刻關注。素質教育與傳統的應試教育相比,更加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能力的培養,看重個性化發展,身體以及心理的健康。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通常來說,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內在素質和外在的素質。內在素質主要是人對世界、環境、人生的看法和意義,包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也就是一個人的對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稱為人的「心態」。外在素質就是一個人具有的能力、行為、所取得的成就等。針對這些要求,昊科教育設立了41類藝術(美術、舞蹈、書法、手工和聲樂等),14類體育(武術、跆拳道、球類運動和健美操等)和13類人文(語言類、表演類、棋類和科普魔術等)的素質教育課程。
以藝術類的美術課程為例,少兒美術是培養興趣的一門課程,讓學生體會繪畫的樂趣,在繪畫中創造自己的世界。
在一年級的課程上老師會讓學生用簡單的圖形進行組合繪畫。學會用不同的造型進行不同的組合可以適當的開發他們的想像力,讓學生可以用幾何圖形畫動物,建築等。讓他們對物體的造型以及外輪廓線有個基本的認識,在繪畫中儘量可以把物體的造型準確地畫出來,對所有物體的外形輪廓都能有個初步的了解,在塗色方面做到把顏色塗勻。
對於二年級來說則是要求他們在課上能把不同的造型進行不同的組合以及簡單的變形並講授遮擋關係來繪畫,讓學生把主體物放大來畫,認清主次。並適當地給學生積累不同裝飾的畫法,讓主體與與背景結合融洽。並且學生在繪畫上要開始有自己的一些認識。首先在結構的外輪廓線上要有清楚的認識;其次讓學生在繪畫時加入適當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並且加入自己喜歡的圖樣花紋;最後在塗色方面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勻速的上色。
通過對少兒美術的學習,學生的美術特長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而且適當對孩子進行藝術培養,孩子會逐漸按照美的方式改進生活,用藝術形式表達情感,且在與他人合作創新過程中,學會更好的與人交往。
藝術培養能幫助孩子睜開發現美的眼睛,經過藝術薰陶的孩子,他們看世界是不一樣的,他們可以從一花一葉、一粥一飯中感受到美好。昊科教育認為:「教育」應是家長、學校乃至社會自始至終重點關注的話題,只有從小對孩子進行多方向的素質教育培養,在未來,他們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才能擁有自主選擇發展方向的權利。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