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法文版"長恨歌"發行3萬冊 700頁一字未刪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王安憶法文版"長恨歌"發行3萬冊 700頁一字未刪

  「在巴黎,能夠在主流書店買到中國作家王安憶的法文版小說《長恨歌》,而且現已發行了近3萬冊。這對中國當代小說在法國的銷售業績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2014巴黎圖書沙龍已近尾聲,王安憶作品的法文譯者昨天向記者透露了這一喜訊。王安憶的作品及頭像此次也醒目地出現在巴黎圖書沙龍的多個展區。

  與王安憶一樣,此次另外幾位中國著名作家劉震雲、畢飛宇、李洱等人作品的英文或法文譯本也上了巴黎圖書沙龍的書架。

  700多頁法文版《長恨歌》一字未刪

  在主賓市上海展區,17位參展的中國作家的海報照片一字排開,與他們遙遙相對的是今年的主賓國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羅貝託·阿爾特等人的肖像。

  這些中國作家的肖像海報和作品介紹同樣出現在法國菲利普-畢基耶出版社黃色基調的展區內。據了解,作為歐洲出版中國作家作品最多的出版社,該社已先後出版了王安憶的7本書,主要為《長恨歌》、《三戀》、《月色撩人》、《香港的情與愛》等;出版了畢飛宇的6本書,包括《平原》、《青衣》、《推拿》等,最新籤約的是他的非虛構作品《蘇北少年「堂吉訶德」》。除此之外,孫甘露、小白、李洱等作家的作品也已經通過該社得以出版。目前,這批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都已成功地發行到法國的主流圖書市場。

  在王安憶已出的7本書中,《長恨歌》賣得最好,一再加印,菲利普-畢基耶出版社還出版了小巧便攜的《長恨歌》口袋書。

  王安憶對此也非常滿意。在王安憶法文版作品專櫃前,她笑著告訴記者,自己的第一本被翻譯成法語出版的書是《香港的情與愛》,當時並沒產生什麼影響。但是從《長恨歌》開始,她作品在法國圖書市場上打開了局面。「法國出版方也是冒了險的,因為《長恨歌》實在太厚了,法文版有700多頁,但是法國人堅持一個字不刪。」王安憶說。

  告別「走形式」追求「真抵達」

  「是不是能被法國讀者讀到,這是我們衡量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成功輸出的標準。」知名國際版權代理人陳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真抵達」,顯然已經成為了中國作家「走出去」的關鍵詞,這與以前的情況已經有了較大的不同。

  「以前部分中國作家的書『走出去』可能走的就是一個形式,找個人翻譯一下印個二三百本就完事了。現在情況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更追求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第一印數要夠,第二要在海外的主流圖書市場上看得見、賣得動。」陳豐告訴記者,「當然,這是一項長久的和需要耐心去做的事業,真正的『走出去』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追求表面功夫。」據悉,菲利普-畢基耶出版社已經有進一步翻譯介紹中國年輕一代作家作品的打算,這是因為國外的讀者對中國當代青年的生活特別是都市生活有濃厚的興趣。

  記者 陳熙涵

相關焦點

  • 《長恨歌》歷史背景故事情節完全大解析
    搜狐娛樂訊 9月25日,《長恨歌》在上海舉行記者會,導演關錦鵬及演員鄭秀文、蘇巖、黃覺出席。  關於電影《長恨歌》  一、原著:  《長恨歌》,當代中國著名作家王安憶的長篇代表作。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首次出版以來,前後共增印22次,總銷量達五十萬冊以上……  並有中文繁體和英文、法文版行銷港臺澳、東南亞及全世界……  《長恨歌》,以浮雕與工筆交錯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一個「上海小姐」坎坷的人生沉浮,在短暫而虛幻的浮華之後,是無盡的失落、劫難和追悔……  《長恨歌》是一出精緻的、破碎的上海舊夢……  「王安憶的
  • 小說《匠人》法文版在法國出版發行
    近日,中國知名作家申賦漁的小說作品《匠人》在巴黎阿爾班·米歇爾書店舉行了法文版的新書發布儀式及現場籤售活動。該書是作者的第七部作品,於2015年在國內出版。法文版由旅法華人作家鄭鹿年、藝術家鄧欣南、法國作家卡特琳·沙爾芒翻譯,法國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發行,首批印數1.2萬冊。
  • 《繁花》法文版權價格不菲 翻譯或需3至5年
    上海九久讀書人與法國菲利普-畢基耶出版社達成版權輸出協議:江蘇作家畢飛宇非虛構作品《蘇北少年「堂吉訶德」》、上海作家金宇澄長篇小說《繁花》的法文版版權,以總共13000歐元的價格被菲利普-畢基耶買下。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以往不少中國作家作品版權輸出半賣半送的局面,13000歐元的版權賣得還是「比較貴」的,物有所值。
  • 《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20年發行700萬冊
    據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李志軍回顧,該社自1988年與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合作出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至今,已累計發行700萬冊,讀者數量突破1000萬人。  據了解,中國的日語自學者有80%以上選用《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作為自學教材,有60%以上的業餘日語學校和培訓機構以該書為教學用書。
  • 王安憶代表:加微信?「不好意思,我不用」
    這話說的一定不是王安憶。在會議間隙,有代表請王安憶加微信,她擺擺手:「不好意思,我不用微信」。王安憶的「難打交道」是出了名的,但這句話倒並非是委婉地拒絕。午休時,記者跟著王安憶回房間,一部紅色諾基亞老款手機正在充電,看起來有些年頭了。「這手機挺好用的,怎麼摔也摔不壞。」看著記者驚訝的眼神,王安憶為手機辯解。  沒有智慧型手機,並不影響王安憶獲取信息。
  • 習近平重要著作《擺脫貧困》英文版、法文版國內首發[組圖]
    外文出版社翻譯出版的《擺脫貧困》英文版、法文版。中國網 鄭亮攝影     中國網8月23日訊 (記者 張銳)今天,由中國外文局下屬外文出版社翻譯出版的《擺脫貧困》英文版、法文版在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了國內首發式。
  • 王安憶小說又「觸電」 劉燁李心潔牽手《米尼》
    中新網3月
  • 中國年發行《聖經》350萬冊 是全球發行最多國家之一
    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記者華春雨)記者從正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基督教第九次代表會議上獲悉,近年來,中國每年出版發行《聖經》350萬冊,成為世界上發行《聖經》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基督教第九次代表會議8日開幕。
  •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獲紐曼華語文學獎
    作家王安憶 視覺中國 圖繼莫言、韓少功之後,又一位內地作家王安憶入選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評委會表示,授予王安憶該獎項是因為她多年來一直在寫作上突破自我,每篇文學作品都不重複。紐曼華語文學獎的五名評審早在今年初選出了五名提名人選。經過三輪投票,決定出最終得獎者。評委會主席格裡斯說:「5名候選人都是有著很大成就的作家,但王安憶憑藉其非凡的文學功底,在三輪淘汰制投票後最終獲勝。」
  • 譯介問題多 《長恨歌》在美差點改名"上海小姐"
    今年9月份,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訪問美國時,遇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系副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他向鐵凝披露了一段在美國出版王安憶小說《長恨歌》的插曲:幾年前,白睿文把譯好的《長恨歌》拿給一家出版社,後者一聽是中國當代文學就表示沒有興趣。
  • 賈平凹《古爐》法文版將面世 「密會」女翻譯
    兩人這次相逢,一個來京開會,一個是來中國參加文學頒獎活動,偶遇後就抽時間溝通即將問世的法文版《古爐》相關事宜。記者有幸見證了這次「秘會」,安博蘭告訴記者,其實不單是《古爐》,《帶燈》法文版的翻譯工作也已著手準備了。
  • 巖田剛典第三本寫真集第二次再版 累計發行7萬冊
    巖田剛典第三部寫真集《Spin》確定第二次再版,累計發行達到7萬冊,這部寫真集在正式發行之前已經再版一次,到九月初因為銷量太好決定再版,講談社負責銷售的人員稱:「在男性寫真集中這種速度和銷量實數異例。」
  • 劉盟贇:啟蒙前的時代,啟蒙後的遺蹟丨讀王安憶《考工記》
    (3)何向明躲在老師身後第一次看見了陳書玉。如同靈光一閃,硬幣的兩面,十幾年後王安憶由此敷衍出另一部「物是人非」「本末倒置」的傳奇本事。 然而,與其說我在意兩書間似有或無的文本互文,不如說因這樣明顯的互文,引起我對王安憶為何念茲在茲這樣一幢老宅的好奇。時移事往十幾年,她又用一部長篇的體量去經營寫過的故事裡一個「邊角料」素材。
  • 王安憶談新長篇《匿名》:「寫得最用力的一次」
    導讀:試圖與現實拉開距離,這種寫作其實王安憶不是第一次嘗試,比如在長篇《紀實與虛構》和中篇《傷心太平洋》、《烏託邦詩篇》中,王安憶也有過類似的努力。但這些作品,在表層的抽象下,是結實的材料。
  • 電視劇《長恨歌》故事大綱
    王安憶寫王琦瑤,就是想寫出上海這個城市的精神。  話劇,電影,電視劇,當代海派經典力作《長恨歌》為轉化為其他藝術形式提供了多種可能,而電視劇,將用屬於電視劇的特有語言,從時間和空間上最大可能的完成對上海的敘述。  電視劇從中希女中開始,到上海淑媛,接著到上海小姐,再到愛麗思公寓,王琦瑤跨過一個個臺階,經歷生活、情感、視野的各種歷練,造就了一個上海傳奇。
  • 成都中小學圖書館剔掉700萬本書 目前總藏量超3千萬冊
    核心提示  哪些書被淘汰了(以郫縣為例)  老舊  《雞鴨鵝人工抱窩和育雛》(太過專業的農技書,而且版本很老,已經翻舊了)  《作文大全》(1995年版本)  充數  《少年文藝》、《民間故事選》(是雜誌的年度裝訂冊,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版發行30萬冊 共9個語種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 閆祥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當前外文各語種版本已經發行了30多萬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家領導人著作海外發行量最大的一次。」外文出版社營銷中心主任肖剛告訴記者。
  • 題材吸引外國人《租界》6萬美元售出英文版權
    國內銷量平平《租界》中文版的出版時間是2011年3月,由上海九久圖書公司推出。這本書以1931年上海租界為故事背景,講述了發生在這裡的革命、愛情和冒險。雖然這本書在出版後得到了包括李敬澤在內的一些主流文學界評論家的認可,但是並沒有過多的公眾影響力,在豆瓣等網站上也少有人評論。該書在國內首印2.5萬冊,現在銷量是2.3萬~2.4萬冊之間,一直沒有加印過。
  • 《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問世十五年發行逾千萬冊
    本報訊(記者丁楊)「1000萬冊,這個數字在日本是難以想像的。我真想去中國問問買這本書的人們這本書哪裡最有意思。是因為兩個國家的學校、教育體制不一樣嗎?或者說是媽媽不一樣?」
  • 人生長恨水長東:通過鏡像理論,淺析《長恨歌》王琦瑤的悲劇命運
    《長恨歌》是王安憶的巔峰之作,小說運用短短二十幾萬的字符譜寫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心酸往事。不僅展現了上海的幾經波折和時代動蕩,更體現出女性在時代變遷中命不由己的悲劇命運。紙醉金迷的大上海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銷魂窟,在這裡上演了一出出才子配佳人好戲。可是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幕布後的故事,才子不在、佳人玉殞 ,繁華之下只有無盡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