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也能賣成潮牌?看看這幾家超市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20 吾谷網



生活的超市,學會與生活對話,是生鮮超市需要思考的核心命題。


在生鮮超市市場早已成熟、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Whole Foods、Trader Joe’s、Wegmans這三家代表性生鮮超市的成功之道值得被國內借鑑。

Whole Foods


Whole Foods(全食超市)是美國最大的主打有機的食品連鎖超市,也是全美首家獲認證的有機食品零售商。其定位為「全選用頂級精品有機食材的高端食品超市」,聚焦高端群體,被譽為「美國食品超市界的頂級精品、有機產業的愛馬仕」。


食物原本只作為消費者的生活必需品,在Whole Foods卻能成為消費者體驗高端消費的載體。



雖然Whole Foods的發展路程有過坎坷,也曾經歷過業績下滑,股票下跌等危機。但超過157億美元的年銷售,以及過去5年來每年20%左右的銷售額增長率,都無可否認,我們仍能夠看到借鑑意義。


Trader Joe’s


同樣宣稱售賣有機、優質食品的精品食品零售商Trader Joe’s,也是成功的案例之一。在美國《消費者報告》雜誌月刊中, Trader Joe's被評為「最受喜愛的實體連鎖零售商」第三名。


Trader Joe’s同樣作為精品食物超市,售賣有機食品、原料,定價比Whole foods低。其在傳遞「有機健康」理念的同時,也將食物「好吃美味」的特色放大化。此外,售賣大量的種類繁多、口味極為獨特的食品更是Trader Joe’s最大的特色之一。


若用一句話概括Trader Joe’s的定位策略,即可描述為: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優質、新奇、別處難尋的美味食品。



Wegmans


Wegmans Food Markets雖是一家私人持有的美國食品連鎖超市,但已連續三年蟬聯美國最受歡迎超市。其最大特色是對「健康飲食,健康生活」的倡導、以及相應提供的一系列顧客體驗服務,例如為顧客提供體驗卡檢查健康狀況、藥店附近「吃得健康、活得健康」展臺、超市內「蔬菜教練」和「美食能手」的安排等,使Wegmans成為一家引領「美食+健康」生活潮流的食品超市。



不難發現,「優質食品」僅是這三家食品超市的基礎訴求點,這也是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生鮮超市都訴求的品牌利益點。因此,若食品超市不能展示出除此之外的其他差異優勢,將缺乏競爭力。


除了這一利益點的訴求以外,上述三家食品超市均利用了差異化定位、並實施相應的運營策略,傳輸更獨特的品牌理念,建立與其客群深層的內在聯繫。它們的策略遵循了以下相同的邏輯:


● 選址邏輯遵循定位


1. Whole Foods的高端定位是從其選址測評開始的:據Whole Foods官網表述,超市從周邊人口(20分鐘車程內、20萬以上受過高等教育的居民)、物業條件(2.5-5萬平方英尺,偏好獨立建築,視野開闊)、交通情況(交通便利,交叉路口最佳,有足夠停車位)等多個維度進行開店評估。


其選址的核心邏輯即聚焦高收入和高知識人群,選址集中在美國東西海岸,如紐約曼哈頓、加州洛杉磯海岸等,包括其在國外的選址也遵守這一邏輯。


2. 在美國已有462個門店的Trader Joe’s根據「中高端消費集中地區」與「年輕人聚集地區」兩個維度進行選址,遵循其「優質精品、新奇獨特」的品牌定位。例如其選址多集中在美國的大學集中區域,因為美國大學學費高昂,學生們消費能力較高,且大學區域年輕化程度高。


3. 擁有70多家連鎖店的Wegmans則零散分布於美國住宅集中的居民區,引領家庭「美食+健康」的生活體驗潮流。


● 合理利用食物供應方式


1. 由於對食品「絕對有機、品質頂級」的苛刻要求,在食品供應上,Whole Foods建立了本地化採購和全球生產基地的供應鏈組合。


1)本地化採購:對於蔬菜、水果、牛奶、麵包等時效性比較強的農產品和保存期較短的食品,Whole Foods提出「Local Green」概念:即在一定的半徑範圍內建立配套的供應鏈。Whole Foods與當地的小供應商、農場合作,根據不同季節的需求提供一定量的當地產品,減少運輸時間成本。



2)全球生產基地:為供應頂級品質的有機產品,Whole Foods建立了遍布美洲、亞洲、非洲的37個國家的生產基地採購網點,包括中國、南非、印尼、埃及,墨西哥、巴西等,每個國家都提供不同類別的產品。


2. Trader Joe’s同樣售賣高品質的有機食品,但價格卻比Whole Foods低廉。Trader Joe’s的「低價高質」,是通過供應策略「自有品牌80%覆蓋」來實現的。通過自有品牌的開發,Trader Joe’s可除去知名品牌高昂的中間商成本,從研發、生產到運輸上,可以控制成本,從而實現「以合理的價格提供最優質的食品」定位。


3. 由於場地限制與人力成本,絕大多數提供熟食的超市通常都需要相應的供應商,定時定點提供熟食。但Wegmans捨棄熟食供應商,寧願花費高額的場地和人力成本,也保證所有熟食都由店內廚師當場現做,使消費者在購買熟食時深度體驗「健康生活」潮流,強化品牌理念。


● 提供符合超市定位的特色體驗服務


1. 在Trader Joe’s80%以上的自創品牌食品裡,除了滿足消費者「優質好吃」的標準外,還富有創意性。比如Trader Joe's最暢銷的食品:辣椒萊姆雞肉漢堡、餅乾口味的黃油等,這些口味頗有新鮮感,深獲年輕消費群體喜愛,其優秀的食品原創設計在自有品牌的樹立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2. Wegmans為消費者提供的一系列特色體驗服務,是其品牌價值成功樹立的核心。為了引領「美食+健康」潮流並強化這一品牌形象,Wegmans仍在不斷創新其體驗服務。


● 品牌故事營銷


生鮮超市的品牌形象塑造,主要是通過合理的運營和整合營銷來實現。


Whole Foods大部分售賣的生鮮產品都有其背後的故事,例如Whole Foods廣為流傳的「羅西的肉」的故事。為了迎合其講究健康飲食的顧客,Whole Foods還精心製作了講述這些小故事的宣傳手冊,將它們擺放在禽肉製品的冰床旁邊,由此提升生鮮產品的附加價值,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自己買的每一項食品都是「奢侈品」。




生活的超市,學會與生活對話,是生鮮超市需要思考的核心命題。運營從來都不能脫離人文範疇而孤立存在,否則表象再智能先進,其內核也是冰冷僵硬無法觸碰的。


來源:RET睿意德

相關焦點

  • 生鮮超市的利潤點在哪?如何提高生鮮超市的利潤?
    生鮮超市早已漸漸走進的人們的視野,生鮮超市區別於一般超市的產品繁雜,以專業化的生鮮食品形象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喜愛,生鮮是食品以其獨特的性質——吃鮮!如今有很多投資人士看上的這個火爆的生鮮市場,想開一個生鮮超市,那麼生鮮超市的利潤點在哪?如何提高生鮮超市的利潤點?
  • 在接近飽和的生鮮電商平臺中,樸樸超市是如何衝出重圍的?
    隨著大街上越來越多的樸樸超市快送員的出現,讓我開始對樸樸這個品牌產生了好奇,究竟在幾乎飽和的外賣市場,它就是如何衝出重圍的呢?這背後根本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外送平臺的的商業模式 要想知道樸樸超市是如何在飽和的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的,那麼就必須先了解外送平臺的商業模式。
  • 社區生鮮超市經營策略有哪些?如何做好生鮮超市
    社區生鮮超市給居民帶來方便、省時省力、新鮮品質、種類齊全,所以居民越來越依賴小區生鮮超市,那麼社區生鮮超市經營策略有哪些呢?要如何做好生鮮超市呢?合理的價格,對於社區生鮮超市的食品都是比較偏向高一點,因為生鮮超市的食品是比菜市場的蔬菜更加新鮮、都有有機食品,但是不能利用高價格去銷售低質量的食品,並且這食材新不新鮮一眼就能看到出來的,這種做只能把客戶弄丟,合理的價格讓消費者對社區生鮮超市的肯定,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太低往往會讓消費者決定這食品品質有問題,當然,投資者可以去打聽其他社區生鮮超市食品是怎樣定價
  • 不止是賣蔬果,生鮮超市5年後拼的可能是半成品鮮食
    01 生鮮超市的進階:從賣生鮮到賣各種美食   不止是零售圈,生鮮超市是近年行業內的熱詞,風投女王,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說「得生鮮者得天下」,但生鮮不止是賣菜?   可能,對未來幾年的生鮮超市,能拿得出美味高品質的熱乎乎包子、涼拌菜和半成品快手菜才是競爭 「殺手鐧」。
  • 生鮮店能開在市場旁邊嗎?生鮮超市適合開什麼地方
    生鮮店賣得的肉、蔬菜、水果、海鮮等都是人們一些日常需要吃的產品,一天2-3次的需求量,使得生鮮店越開越多,最多生鮮超市就是小區這個位置,一般來說小區的居民比較多,有些離菜市場比較遠,因為方便,很多居民選擇在小區購買一日三餐的食材,都知道小區是開生鮮店最佳選址,但是也有那麼小部分人想在市場旁邊開家生鮮店,你覺得生鮮店開在市場旁邊有生意嗎
  • 日本「全食超市」如何賣生鮮?
    在日本國內,阪急綠洲也借鑑了福島縣郡山市的食品超市 York-Benimaru 的做法——在陳列當季蔬果時,從前面開始逐漸增加了陳列平臺的高度,讓顧客邊感受季節的變化。這一做法與加州田園超市 Sprouts·Farmers 的理念如出一轍。
  • 賣生鮮食品利潤更高,為何很多超市都不賣?聽超市老闆怎麼說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開超市,有的更是開成了連鎖超市了,也是挺賺錢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的超市規模不小,但是一般都是賣一些生意用品或者零食之類的商品。卻從來不賣生鮮,比如說魚肉之類的,這些利潤更加高,為何都不賣呢?
  • 湖南生活生鮮超市加盟哪裡好
    湖南生活生鮮超市加盟哪裡好, 多位農科院的居民表示,因為附近就有超市和菜場,自己很少會選擇在便利店中購買生鮮。對24小時智能便利店而言,如何在無人監管的環境下儘量減少商品的損耗,則是始終困擾運營者的難題。按照「繽果盒子」的操作方式,當顧客進入到店內後理論上是可以零距離觸碰到所有商品的。
  • 在超市賣生鮮生意不錯反虧本?部分貨款竟然進了超市老闆帳戶
    在超市賣生鮮生意不錯反倒虧本?部分生鮮貨物以「商品」名稱記帳,貨款進了超市老闆帳戶;雙方就返還金額協商未成12月22日,李女士租賃的超市生鮮區。她已於近日將所有貨物清走。5000元的貨賣了4000多元10月份,李女士租了長沙一家小型超市裡的生鮮區做生意,租賃合同協定賣的錢由超市總收銀臺收取,再由老闆返還給她。經營初期,她經常發現忙完一天,東西都賣完了,但收的錢連成本都達不到。她覺得營業初期這種情況算正常,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盈利。
  • 南方「錢大媽」生鮮超市進軍通州,初來乍到,能否立穩腳步
    到店的部分顧客稱,主要就是為「錢大媽」不賣隔夜菜的招牌來的。受此影響,附近多家生鮮店鋪生意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最近客流明顯減少了!"附近一店鋪老闆表示。當下社區生鮮競爭本就激烈,初來乍到的「錢大媽」能否在通州立穩腳步?周邊的老生鮮超市又如何應對新的市場競爭?
  • 便利超市生鮮加盟哪個好服務至上
    便利超市生鮮加盟哪個好服務至上,然而當他抬起頭看向母親時,李媽媽的身影卻漸漸模糊,他一邊用力的想去抓住母親的衣角,一邊哭喊「媽媽,不要走,這是哪裡啊。便利超市生鮮加盟哪個好服務至上, 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便利店還是生鮮超市?由於生鮮品類的「攪局」,傳統便利店與社區超市的界限正變得模糊。
  • 在超市賣生鮮生意不錯反倒虧本 貨款進了誰的帳戶?
    在超市賣生鮮生意不錯反倒虧本?部分生鮮貨物以「商品」名稱記帳,貨款進了超市老闆帳戶;雙方就返還金額協商未成12月22日,李女士租賃的超市生鮮區。她已於近日將所有貨物清走。5000元的貨賣了4000多元10月份,李女士租了長沙一家小型超市裡的生鮮區做生意,租賃合同協定賣的錢由超市總收銀臺收取,再由老闆返還給她。經營初期,她經常發現忙完一天,東西都賣完了,但收的錢連成本都達不到。她覺得營業初期這種情況算正常,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盈利。
  • 教你如何經營好一家社區生鮮超市
    很多超市管理者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對於生鮮的經營,而這其中最難得要數蔬菜經營。可是永輝、蘇果這樣的超市卻可以將生鮮產品經營的風生水起,我們不妨來取取經吧!因為蔬菜經營對超市經營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不同的時段應該做不同的管理。 對於需要搶佔市場份額的超市來說,銷售量最重要,通過銷售帶動人氣,但也不能一味地負毛利或者低價銷售,還需要考慮整個蔬菜部門的成本開支,做到能賺最好,不賺不虧也行,不然能做到少虧當贏也可以。
  • 開個社區生鮮超市需要投入多少?能賺多少錢?
    整個店使用面積是180平,租金1.8萬,總投資51萬(含貨),前期因為小區對面有一家某知名生鮮超市,我們都沒有盈利,養店整整養了一年,後面那家知名生鮮超市閉店後,我們便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月淨利潤最高時有3.2萬,坪效應該屬於比較高的了。
  • 什麼樣的生鮮超市未來5年更有前途?
    01生鮮超市的進階:從賣生鮮到賣各種美食不止是零售圈,生鮮超市是近年行業內的熱詞,風投女王,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說「得生鮮者得天下」,但生鮮不止是賣菜?可能,對未來幾年的生鮮超市,能拿得出美味高品質的熱乎乎包子、涼拌菜和半成品快手菜才是競爭 「殺手鐧」。
  • 葉耀庭:生鮮很重要,超市經營好要避開這些雷區
    目前除了一些外資超市和個別本土超市之外,大多數超市對於生鮮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還是很不清晰。誤區一:生鮮是不能夠提供毛利的,加上損耗很大,生鮮是個無底洞。誤區二:生鮮的毛利很高,比如蔬菜,起碼加價在30%以上,生鮮應該提供大量的利潤。誤區三:生鮮投入大,商品金額小,得不償失。
  • 《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籤標註管理規範》出臺
    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新規要求超市經營者不得以包裝日期代替生產日期,生鮮食品的產地標註應至少具體到縣級行政區劃,不得將生鮮肉類預加工成肉餡進行售賣等。  不過,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場發現,市場現狀距意見稿的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而對於意見稿的態度,一邊是街坊的拍手稱快,一邊則是超市經營者開始犯難。
  • 揭秘:永輝超市為什麼總能供應最好的生鮮?
    未來,永輝還僅僅是個超市嗎?如果不是,那它是個什麼?提到永輝,人們的第一反應仍然是其強大的生鮮優勢:直採直營的生鮮賣場保證了生鮮價格的足夠低廉,即使是在資金充足,供應鏈成熟的外資零售企業入華之際,它也能在全國零售市場上擁有自己的不可小覷的一席之地。但是,如果永輝將自身定義局限在超市,哪怕生鮮做的再出色,顯然不足以應對未來多渠道背景下的零售市場。
  • 生鮮超市怎麼經營?所有生鮮門店都要掌握的運營五步法!(上篇)
    生鮮超市怎麼經營?生鮮類產品,目前已經慢慢的成為了社區超市的靈魂和標配,近幾年時間,除了大型連鎖品牌外,小品牌+線上+產品的社區生鮮店也是遍地開花。如何運營好生鮮產品、怎麼經營生鮮超市就成了經營者一個頭疼的話題,由於生鮮損耗大,進貨量難以解決,品類又豐富,特別是經營和推廣成本越來越高,有沒有什麼行之有效,成本低廉的方法可以幫門店的生鮮業務快速增長呢?今天就來分享,做好生鮮運營的五個技巧!
  • 解讀唐山永和超市:簡中見功力
    圖說零售:胡春才:小面積大利潤永和超市年利潤800萬  【導讀】一個創業10年的小企業,現在擁有33家門店約4000平米經營面積,但是一年的銷售卻可以做到1.5億元,一年的利潤可以達到近800萬元,在上海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已經很少有幾家便利店的單店日均銷可以達到1萬元以上了,而在河北唐山永和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