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孩子,寶寶都是頭先出來:當遇胎位不正別緊張

2020-10-30 阿布提說育兒

在懷孕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胎位的重要性,如果胎位不正就很難順產,胎位不正一定要順產的話,那將面臨各種難產問題,甚至危及到母嬰的健康。所以,在孕期產檢後期,醫生就會特別留意胎位,一旦發現胎位不正先進行糾正,如果臨近預產期還不能糾正過來,那多數只能剖腹產了。

所謂的胎位是胎兒在母體子宮中最接近子宮頸的部位,通常是胎頭朝下,腳部向上的姿勢,也是胎兒出生時最先露出的部位。如果胎兒先露出的是臀部、肩膀、手、顏面等都屬於胎位不正。


女人生孩子,為什麼胎兒一定要頭先露出來呢?

1.為了保護自己

胎兒在孕後期由於羊水量的減少本身就容易缺氧了,再加上分娩前羊水的流失,如果頭部先出來的話,缺氧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缺氧將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寶寶有可能因為缺氧而窒息,如果出生也會因為缺氧造成智力上的缺陷。所以,胎兒為了讓自己順利出生,就會以頭朝下的姿勢入盆,然後頭先出來,接著是肩膀,最後到腳。

2.為了保護母體

因為骨盆的特殊構造,胎兒在出生時,如果頭部能夠第一時間順利通過骨盆,那說明其他部位也能通過,如果是其他部位先通過,而等到胎頭要通過時遇到阻礙,胎頭卡在骨盆腔,對胎兒和母體都是致命的。

3.方便胎兒用力

不要覺得分娩是孕媽自己用力在生寶寶的,其實胎兒在出生的時候也沒有閒著,他們和媽媽一樣努力著。當胎頭出來後,胎兒會旋轉著出來,在最後一刻,他們的雙腳會使勁一頂,這樣就全身順利娩出了。如果說,寶寶是其他部位先出來的,在最後一刻需要寶寶自己使勁時,寶寶的雙腳沒有落腳點,他的勁使不出來,可能會延長產程,從而造成缺氧窒息。

各種胎位不正對母體造成的影響

頭位:正常的頭位是枕前位,如果是枕骨橫位或者是枕骨後位,胎兒的頭部可能無法順利通過骨盆,胎兒可能面臨拉傷或者窒息的危險,而產婦可能發生產道裂傷或者產程延長

臀位: 臀位一般是不建議順產的,但有些產婦希望試產,而臀圍分娩時有可能發生胎兒肩膀出來後,胎兒還卡在產道內,從而引起胎兒腦損傷、缺氧等。

橫位: 分娩的時候有臍帶脫垂的情況發生。

顏面位:順產的時間會比較長,容易造成產道受傷、難產和胎兒窘迫。


面對胎位不正,孕媽別緊張

在孕媽懷孕20周左右會進行一次超聲波檢查,這時候就可以知道胎位的情況,通常30%的孕媽都會胎位不正的;當懷孕到8個月的時候,胎位不正的比例會有所下降,大概20%的孕媽會胎位不正;等到足月,大概只有5%的孕媽會出現胎位不正。

也就是說,胎位不正在孕中期就是不穩定的,基本上會逐步轉為頭朝下的,因為這是一個胎兒發育的生理過程,由於胎頭比較重,到後期都會慢慢轉成頭朝下的。如果在孕7個月時發現胎位不正,醫生會讓孕媽進行「膝胸臥式」糾正,如果還是糾正不過來,那到時候視情況進行剖腹產。


胎位不正就一定是剖腹產嗎?

這個是不一定的,胎位不正對於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來說,還是有順產的可能性,只不過現在沒幾個醫生願意冒險,畢竟承擔的責任非常大。

比如說臀圍,如果胎兒大小正常,骨盆正常,之前順產過的,就有試產的可能性。

比如說橫位:必須剖腹產,否則就是難產了。

比如說頭位:不是枕前位的,在宮口開全後,醫生可以用外旋術將胎頭轉位正常的枕前位,使得分娩更加順利。

總結:

其實胎位不正的時候孕媽不用過於擔心,只要事先做好詳細的檢查和評估,都可以順利產下寶寶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出生時是頭先出來,而不是腳先出來?原因超簡單
    沒生過寶寶的女人可能不清楚,但是生過寶寶的媽媽都知道,到了孕晚期,大部分胎兒都是以頭位呆在媽媽的肚子裡,做好隨時要出生的準備。在寶寶出生的時候就會是頭先出來,但如果寶寶不是這個體位,就有可能需要剖腹產。
  • 胎位不正莫心慌,矯正胎位實用方法
    一、產生胎位不正的原因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胎位。所謂胎位,一般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子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係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胎位不正可自行調整臨床上醫師會用一些術語來描述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軸向指的是胎兒中軸相對於母親子宮中軸的方向,有長軸位、橫位、以及斜位。不過軸位無法告訴我們胎兒是那個部分先出來,舉例來說,長軸位可能胎頭在下面或是在上面(臀位),因此還需要用其它術語進一步描述詳細位置。
  • 胎位不正莫心慌 矯正胎位實用方法
    一、產生胎位不正的原因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胎位。所謂胎位,一般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子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係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胎位不正可自行調整臨床上醫師會用一些術語來描述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軸向指的是胎兒中軸相對於母親子宮中軸的方向,有長軸位、橫位、以及斜位。
  • 胎位不正,怎麼辦?
    2,雙胎或者多胎,因為寶寶的在母體的位置本來就是多樣化的,2個以上的胎兒共用子宮內僅有的羊水,大多情況下,滿足胎兒翻身都困難,隨著越長越大,空間越來越小,想讓他們轉回去正常的胎位,就難上加難。虎媽有個朋友,試管雙胎,其中一個胎位不正,提前破水,用的是豎切口緊急剖出來的。因為一般的橫切口的刀法,會讓其中一個沒命。
  • 胎兒枕後位宮口開了一天一夜,關於胎位不正那些事兒
    燦燦的寶寶剛剛出滿月,最近總有朋友親戚來看望燦燦,朋友們都紛紛問她生孩子什麼感覺。燦燦苦笑著說這種痛苦再也不想體會第二遍了,這二胎誰願意要誰要,反正她是肯定不要二胎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燦燦的寶寶是枕後位,當時開宮口就開了一天一夜,可把她折磨壞了,等到宮口開全了,生孩子又生了兩個小時。寶寶生出來時燦燦的老公輕輕的打了寶寶一巴掌,說以後不孝順誰也不能不孝順媽媽啊,為了你媽媽受了多大的苦。確實生寶寶就夠痛苦了,如果碰到胎位不正的情況,那簡直是雪上加霜。一般來說寶寶在媽媽腹中會有三種形態,分別是頭位、臀位以及橫位。
  • 胎位不正媽媽該怎麼辦?
    橫位:胎寶寶先露出來的是肩胛骨,發生率低於臀位,原因包括前置胎盤、產道有腫瘤堵塞、胎兒畸形、羊水過多、雙角子宮、骨盆狹窄或經產婦等。複合式:胎寶寶先露出來的部位是胎頭、臀部、胎兒的手或腳,發生率較低,原因包括早產、骨盆狹窄、先露部過高合併早期破水。
  • 胎位不正是什麼原因?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通常是在妊振30周後,胎寶寶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腹壁鬆弛的準媽媽和經產婦會比較容易出現這個問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胎位異常對生孩子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危險,所以早期糾正胎位很重要。那麼什麼原因會引起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又該如何糾正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 什麼是胎位不正?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常常說的胎位不正指的就是臨盆前胎兒體位姿勢不正確,正常的胎位應該是分娩時胎兒頭部最先伸入骨盆,如果是腳先入盆、面先入盆或者臀先入盆都屬胎位異常。胎位不正會影響分娩甚至難產,所以每到懷孕晚期做產檢時,醫生都會特別注意觀察胎位是否正常。
  • 胎位正不正是關鍵
    自然產無論對寶寶或媽咪來說,都是最棒的生產方式,因此到懷孕後期,許多媽咪開始擔心胎位不正的問題,事實上胎位不正除了會影響生產方式外,對胎兒健康和媽咪孕程都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媽咪可先採取溫和的運動方式矯正胎位,但非不得已的狀況仍需以剖腹產比較安全喔!
  • 奉勸女人別再蹺二郎腿了,懷孕遭遇胎位不正,還可能傷害寶寶骨骼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是一個被絕大多數都忽略的一個細節。這個問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胎位問題,甚至對孩子的骨骼發育造成損傷。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羊水過多或過少,多胞胎,產婦骨盆狹窄,胎兒巨大,胎盤前置,產婦腹壁鬆弛,臍帶過短,子宮疾病等。我們重點說一說胎兒的小窩——媽媽的骨盆問題。
  • 寶寶胎位不正,順產時我打上了無痛分娩針,但依然痛
    作者:寶寶知道 @王雨涵5.14號早上6點多見紅了,到了醫院醫生說宮口開了兩指,然後辦理了住院,因為我胎位不正胎盤也不成熟寶寶體重輕,所以刨腹產順產都有風險,在醫院裡有熟人,劉醫生說我這個是屁股先落地,順產有風險但是寶寶小胎盤也不成熟所以刨腹產更危險,再加上宮口已經開了兩指,讓我先打催胎盤成熟的小針
  • 胎位不正 |看這篇就夠了
    正常的胎位應該是寶寶大頭衝下(朝媽媽的腳)和屁股衝上(朝媽媽的頭),即所謂的頭位。就是這個圖的樣子┏ (゜ω゜)=☞如果胎兒不是大頭衝下,就不是正常的胎位,即所謂的』胎位不正」。這些不正常的胎位包括:臀位:這是最常見的胎位不正之一。特點就是胎兒屁股衝下,大頭衝上,正好和頭位相反。
  • 何謂胎位不正?孕婦胎位不正怎麼辦?
    近年來,胎位不正越來越成為準媽媽們難產的重要原因,威脅著媽媽和寶寶的生命健康。那麼,胎位不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做準備預防和抵禦由此帶來的健康危機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胎位不正的科學小知識。1、何謂胎位不正?
  • 胎位不正 就真的要告別自然產了嗎?
    胎位不正這件事,無法事先預防,也無法通過矯正運動或其他方式,讓寶寶百分之百在生產前轉為「頭位」,另外,胎位不正並非不能自然產哦。選擇對自己與寶寶最安全的生產方式,才是最終的目的。認識「胎位」胎位是指寶寶分娩出來的第一個位置,而子宮的型狀為「倒梨型」,上寬下窄,通常到了32周後,胎兒會自動轉成頭下腳上的位置。
  • 糾正胎位有個黃金期,孕媽錯過了,胎位不正基本無解
    其實孕期出現的」胎位不正」並不一定會給寶寶的出生帶來不良影響,而且在現代醫學的技術下,是可以及時糾正的,不過需要趕在黃金期以內。糾正胎位有個黃金期:在產檢過程中,如果發現胎兒出現了「胎位不正」的情況,不管是胎兒在體內處於哪種姿勢,都可以在30~32周進行矯正。
  • 孕媽胎位不正,醫生使出「乾坤大挪移」,並非所有胎位不正都得剖
    後來她才知道,這個醫生使用的這招「乾坤大挪移」是雖是常見手法,但也不是所有產科醫生都能使出來順產的最佳胎位就是枕前位,如果產檢時出現的是後3種胎位,則屬於胎位不正。枕前位指的是寶寶頭朝下,枕骨朝前,這是大多數胎兒習慣的胎位,「胎位正」指的就是枕前位。基本上這個胎位的寶寶都可以順利順產。剩下的3種就不一定了。
  • 胎位不正危害大,如何矯正?
    胎位指的是分娩時寶寶先露的部位,臨近分娩時,胎兒大多固定為頭朝下的姿勢,約有96%的胎寶寶是頭部先生出來的,
  • 孕媽睡覺有講究,不然等到胎位不正就晚了
    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如果已發現胎位不正,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胎位糾正操,並於7天後到醫院複查胎位情況。但此方法適用於孕32周前胎位不正的準媽媽。孕32周以後,胎兒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兒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後,如果胎兒還是胎位不正,那就基本上等於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胎兒在分娩前轉到正確胎位。
  • 孕七月胎位不正,可是很多人說胎位糾正法對寶寶有傷害
    昨天正好是懷孕30周,老公陪我去醫院做B超定胎位,結果醫生說胎位不正,是臀位,也就是說小寶寶的屁股朝下,頭朝上,正常的胎位是要頭位的,頭朝下,我們也看了好些說明,才知道這個胎位不正要趕緊糾正過來,不然的話,到時候就不好順產了。我有點擔心壞,醫生跟我們講了幾個方法,讓我們不要太擔心,這裡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幾個方法,希望也能幫到有同樣煩惱的各位準媽媽。
  • 胎位不正的媽媽不要擔心了,糾正胎位最全方法來了!
    懷孕中後期很多準媽媽都回遇到一項檢查那就是胎位檢查,如果發現胎位不正準媽媽不要著急,如果在可矯正的時間之內一般胎位都是可以矯正的,下面糖糕媽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