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莫心慌 矯正胎位實用方法

2020-12-22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孕期小達人

在懷孕到六七個月的時候,我們都會想知道寶寶在肚子裡發育得怎麼樣了?他們的姿勢是怎樣的呢?他們健康嗎?一般情況下,準爸爸都會陪準媽媽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但一旦檢查出胎位不正這碼事,孕媽就開始焦急了。

下面,小編首先給您介紹什麼叫胎位,以及胎位的各種姿勢,當然,還會提出相關建議供各位媽咪參考。

一、產生胎位不正的原因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胎位。所謂胎位,一般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子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係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

胎位不正可自行調整

臨床上醫師會用一些術語來描述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軸向指的是胎兒中軸相對於母親子宮中軸的方向,有長軸位、橫位、以及斜位。不過軸位無法告訴我們胎兒是那個部分先出來,舉例來說,長軸位可能胎頭在下面或是在上面(臀位),因此還需要用其它術語進一步描述詳細位置。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胎位不正呢?

正常子宮呈梨型,也就是下面靠子宮頸處較小,而上面子宮頂空間較大,所以胎兒足月時自然而然會順著子宮形狀頭朝下,臀部與會活動的雙腳則在空間較大的子宮上端,形成「頭位」。至於胎位不正會發生,則必須考慮到子宮形狀、羊水多寡與胎兒大小,所以胎位不正的發生率,在不同妊娠周數並不相同。

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由於胎位異常將給分娩帶來程度不同的困難和危險,故早期糾正胎位,對難產的預防有著重要的意義。

小編建議

發現胎兒胎位不正時,醫生會跟孕婦商量如何選擇最佳的生產方式,如果經過調整,胎兒轉為頭位,陰道生產方式是首選,如果調整不回來,胎位不正剖腹產可能是較為安全的分娩方式,醫生會分析利弊,讓母親、家屬及醫生共同做出選擇。

二、與你細數胎位七式

總的來說,胎位有七種姿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1、正常胎位——頭位:指的是胎兒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部分,最先出來的部分,一般正常生產都是頭先下降出來,稱之為「頭骨先露」,或是「頭位」(vertex)。

2、臀位:如果寶寶屁股在最下面呈坐姿狀,稱之為「臀位」,而臀位還可根據胎兒腳的位置再細分為伸腿臀位(Frankbreech)(兩腿向上伸直到頭部)、完全臀位(Completebreech)(盤腿而坐)、足式臀位(Footlingbreech)(其中一腿或兩腿下伸,變成腳最低)。

3、膝位:雙膝彎曲稱為全膝位。

4、足位:此狀況是最難以經產道分娩的姿勢。

5、肩膀位: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稱之為「肩膀位」。

6、顏面位:另外有些寶寶雖然頭在下面,但是頭卻向後仰伸,以致於以臉部面對子宮頸口,先露部位為臉,稱之為「顏面位」。

7、複合位:最後一種是胎兒的身體有兩個部分同時為先露部位,例如在胎頭旁邊伸出一隻手,和頭一起生出來,稱之為「複合位」。

在上述說的姿勢裡面,正常胎位指的是胎頭向下,頸部曲屈,以頭頂為先露部位的「頭位」,除了頭位外,其餘都是胎位不正。有專家表示,在懷孕8個月之前,胎位不正是頗為常見的現象,準媽媽們無須過於擔心。隨著孕周的增加,多數胎位不正的胎兒會自動轉位成正常,胎頭在下的產位。在產科的處理方面,一般是以九個月(36周)懷孕仍為胎位不正的,才確定診斷。當準媽媽在懷孕九個月時確診為胎位不正的,就必須與醫師討論採用何種分娩方式作為最佳的選擇。

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

三、如何矯正胎位的姿勢

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後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那麼,有什麼矯正方法呢?

在孕期,胎位不正不會對母兒帶來不良影響,但它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不過現代醫學完全有辦法進行處理。下文以最常見的臀位為例來介紹一些產科矯正方法。

膝胸臥位操糾正

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儘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鐘,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複查。

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

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值得注意的是,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因此,在科學技術發達、有條件做剖宮產的地區,這個方法並不流行。

胎位不正的針灸治療法

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鐘,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

自主矯正方法

1、可以做膝胸臥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鐘,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儘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鬆開褲帶。

2、患婦不宜久坐久臥,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百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胎位不正莫心慌,矯正胎位實用方法
    但一旦檢查出胎位不正這碼事,孕媽就開始焦急了。下面,小編首先給您介紹什麼叫胎位,以及胎位的各種姿勢,當然,還會提出相關建議供各位媽咪參考。一、產生胎位不正的原因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胎位。小編建議在上述說的姿勢裡面,正常胎位指的是胎頭向下,頸部曲屈,以頭頂為先露部位的「頭位」,除了頭位外,其餘都是胎位不正。有專家表示,在懷孕8個月之前,胎位不正是頗為常見的現象,準媽媽們無須過於擔心。隨著孕周的增加,多數胎位不正的胎兒會自動轉位成正常,胎頭在下的產位。
  • 胎位不正的媽媽不要擔心了,糾正胎位最全方法來了!
    ,胎位不正的原因?以及胎位不正的最佳矯正時間?還有採取什麼樣的方法矯正胎位?胎位不正的原因是什麼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通常,醫學上稱枕前位為正常胎位,胎兒背朝前胸向後,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
  • 孕七月胎位不正?這3種方法,幫助孕媽胎位轉正
    文|福林媽咪在胎寶寶7個月大的時候,胎位基本已經固定,這時候可以確定胎位正不正。當醫生告知孕媽胎位不正的時候,很多孕媽都會十分憂心。其實在現代,胎位不正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但是胎位不正在生產過程中,會有很多兇險的事情發生,有些孕媽在生產的時候,還會因胎位問題,緊急順轉剖。那如果胎位已經確定不正,孕媽該怎麼辦呢?電視劇《惡作劇之吻》裡面有一個片段,純美要生產,湘琴慌張的開車送純美去醫院,一路上驚慌顛簸,嚇壞眾人。
  • 胎位不正,怎麼辦?
    因為胎位不正,會給分娩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或者危險,所以在發現胎位不正的時候,醫生會根據情況要求糾正胎位,預防難產。(請注意這一句,後面會講什麼情況才能糾正胎位,反之,會得不償失)孕晚期胎位不正的手法矯正---限於專業醫生以中國現在客觀的情況來看,能在37周後得到專業產科醫生手法矯正胎位的人群,估計也僅限於醫生內部懷孕的產婦了吧,或者是與矯正實施者有100%信任的關係者吧......
  • 晚期胎位不正的糾正方法
    一般只要按規定做產前檢查,胎位不正可以及時發現。發現胎位不正後不必驚慌。 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早產、胎兒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兒生長過慢、臍帶過短、子宮畸形、胎盤不正常、骨盆狹窄、多胎等
  • 孕育寶典丨胎位不正別著急 矯正胎位5個妙招
    胎位不正是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是正常體位,而是處於臀位或橫位等,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媽媽和經產婦。胎位不正可以說是無法預防的,不過,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矯正胎位。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下面小康君教大家幾種糾正胎位的方法。這是準媽媽最常用的自我矯正方法,簡便易行,效果顯著。首先準媽媽解盡小便,放鬆褲帶,然後跪伏在硬板床上,臉側貼在床面。雙手伸直置於頭的兩側,胸部儘量貼在床面,臀部要抬高,大腿與小腿成90°角。堅持每日早、晚各做1次,剛開始時每次的時間為3~5分鐘,慢慢增加到10~15分鐘。
  • 糾正胎位有個黃金期,孕媽錯過了,胎位不正基本無解
    胎位不正還能糾正,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黃金時間」。糾正胎位有個黃金期:在產檢過程中,如果發現胎兒出現了「胎位不正」的情況,不管是胎兒在體內處於哪種姿勢,都可以在30~32周進行矯正。研究表明,有60%-70%的「胎位不正」在醫生的幫助下得到了及時的糾正。若錯過這個黃金期間,胎位不正基本無解。
  • 胎位不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胎位不正是指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的位置不正確,或者說不正當。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分娩時出現困難,甚至會發生危險。如果發現胎兒的胎位不正,要及時糾正胎兒的胎位,尤其是那些想要順產的孕婦。那麼大家知道胎位不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
  • 6個原因易導致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要怎麼辦
    親貝網qinbei.com配圖) 胎位不正的原因 孕婦羊水過多,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大,從而影響了胎位。而羊水過少使胎兒在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也會導致胎位不正。 多胎也會造成胎位不正,跟羊水過少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因為胎兒在宮腔內活動範圍過小,無法正常活動而引起的。 由於臍帶太短,胎兒發育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導致胎兒生長過慢,影響了活動範圍,使活動空間變大,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 胎位不正不可怕,學會這4種方法,輕鬆扭轉胎位不難產
    孕媽們在整個孕期,除了擔心胎寶寶發育狀況外,還比較擔心的事,應該就是自己胎位正不正了,無論是從網上,還是從電視劇上,孕媽們經常能看到關於胎位不正的恐怖消息,比如說產婦因為胎位不正難產、大出血、死亡、甚至還有一屍兩命的事例,嚇的膽小的孕媽們心驚膽戰,生怕自己到時候也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
  • 胎位不正危害大,如何矯正?
      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通常,醫學上稱枕前位為正常胎位,胎兒背朝前胸向後,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以臀位多見,而橫位危害母嬰最劇。由於胎位異常將給分娩帶來程度不同的困難和危險,故早期糾正胎位,對難產的預防有著重要的意義。
  • 胎位正不正是關鍵
    自然產無論對寶寶或媽咪來說,都是最棒的生產方式,因此到懷孕後期,許多媽咪開始擔心胎位不正的問題,事實上胎位不正除了會影響生產方式外,對胎兒健康和媽咪孕程都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媽咪可先採取溫和的運動方式矯正胎位,但非不得已的狀況仍需以剖腹產比較安全喔!
  • 胎位不正只能剖宮產嗎?探秘胎位不正的的原因!
    眾所周知,胎位不正會引起孕婦分娩時的一些麻煩,甚至有個別孕婦會因此而陷入危險。對於胎位不正的孕婦,她們會非常關心一個問題:胎位不正只能剖宮產嗎?為了幫助大家真正了解「胎位不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講幾個重要知識點,請大家仔細往下看。一、胎位不正有哪幾種?
  • 一半孕婦都會面臨的問題:胎位不正,如何解決?
    有些孕婦來我們產房做檢查時發現胎位不正,也比較焦急,不知如何是好。經常問:「小紅姐,胎位不正了,是不是屬於難產,要剖宮產?」其實,孕婦們不要太著急,胎位不正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首先要知道胎位不正的原因,然後對症解決就行。那麼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哪些呢?怎麼樣去糾正胎位呢?
  • 70%產婦不能順產多因胎兒胎位不正,想順產孕婦如何提前矯正
    70%產婦不能順產多因胎兒胎位不正,想順產孕婦如何提前矯正造成胎位不正的因素可能與妊娠周數、骨盆腔大小與形狀、子宮形狀、期待長度、羊水多少、胎兒大小都有關係。胎位不正的情況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最近有專家指出,孕晚期準媽咪精神過於緊張會增加胎兒胎位不正的概率。尤其是對懷孕8個月之後的準媽咪,畢竟身邊聽到了太多關於胎位不正不能順產的例子。胎位不正會給分娩帶來困難和危險,所以,準媽咪們做好早期預防很重要。
  • 胎位不正是什麼原因?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通常是在妊振30周後,胎寶寶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腹壁鬆弛的準媽媽和經產婦會比較容易出現這個問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胎位異常對生孩子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危險,所以早期糾正胎位很重要。那麼什麼原因會引起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又該如何糾正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 孕媽產檢發現胎位不正,醫生徒手將胎兒腹中旋轉矯正,網友:厲害
    導讀:孕媽產檢發現胎位不正,醫生徒手將胎兒腹中旋轉矯正,網友:厲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孕媽媽胎位不正?先別著急,還有機會調整到正常胎位!
    導語:胎位正不正也關係到孕媽媽能不能順產,孕媽媽在產檢的時候也很關心這個問題。有時候看到檢查結果胎位不正就很擔心,如果月份早的話,胎兒可能自己就調整過來了,或者是藉助於外力進行人工調整。即便是到最後胎位沒有調整過來,也可以採用剖腹產的方式,孕媽媽不用擔心。
  • 胎位不正 就真的要告別自然產了嗎?
    胎位不正這件事,無法事先預防,也無法通過矯正運動或其他方式,讓寶寶百分之百在生產前轉為「頭位」,另外,胎位不正並非不能自然產哦。選擇對自己與寶寶最安全的生產方式,才是最終的目的。認識「胎位」胎位是指寶寶分娩出來的第一個位置,而子宮的型狀為「倒梨型」,上寬下窄,通常到了32周後,胎兒會自動轉成頭下腳上的位置。
  • 胎位不正就只能剖腹產?這2種糾正胎位的方法真的很有效
    可如果胎位不正,順產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會出現難產、或者胎兒缺氧窒息的情況),所以醫生會建議胎位不正的孕媽進行剖腹產。但大部分孕媽還是希望能順產寶寶,畢竟順產才是「自然」的方式,而且也不會留下「難看」的傷疤。所以,如果你有胎位不正但還想順產寶寶,那你不妨試試這2種方法,說不定還來得及改變胎位,讓你如願順產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