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很關心寶寶的胎位,它直接關係到準媽媽是順產還是難產,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孕媽咪和寶貝的健康,甚至可以造成母親和寶貝的生命危險。那麼胎位不正怎麼辦呢?
胎位不正是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是正常體位,而是處於臀位或橫位等,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媽媽和經產婦。胎位不正可以說是無法預防的,不過,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矯正胎位。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下面小康君教大家幾種糾正胎位的方法。
這是準媽媽最常用的自我矯正方法,簡便易行,效果顯著。首先準媽媽解盡小便,放鬆褲帶,然後跪伏在硬板床上,臉側貼在床面。雙手伸直置於頭的兩側,胸部儘量貼在床面,臀部要抬高,大腿與小腿成90°角。堅持每日早、晚各做1次,剛開始時每次的時間為3~5分鐘,慢慢增加到10~15分鐘。7天為一療程,再複查胎位。
胸膝臥位可讓胎臀退出盆腔,藉助寶寶的重心改變,使胎頭與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順著宮底弧面滑動完成臀位轉為頭位機會。
以往習慣左側臥睡的媽媽,現在可以換右側臥睡了,而原本習慣右側臥睡的則可以換成左側臥睡。7天一個療程,再複查胎位。
孕媽咪適度活動可以刺激寶寶的活動量增加,使其有機會轉正胎位,因此,胎位不正的孕媽咪千萬別以為要多休息、多養胎才是對,越不活動就越沒有機會轉正。運動部分可採取散步或上樓梯,每天至少進行一次,時間長短則依自身體力為主,無須勉強。
運用針灸糾正胎位預防難產在中國古籍早有記載,《類經圖翼》中就指出灸法適用於生產過程中的轉胎。現在針灸治療多採用灸法艾灸至陰穴來糾正胎位不正。至陰穴位於足小指的趾甲角外側,用艾條直接艾灸的方法,效果顯著,在治療的過程中有些媽媽甚至能感覺到明顯的胎動。針灸治療一般用於懷孕29~40周的各類胎位異常的孕媽媽,有效率在85~95%左右,糾正療效確切,且無任何不良副作用。
外迴轉術是由醫生通過手推等動作倒轉胎兒,此法需要專業技術,不可以在家自己做。在做外迴轉術之前,孕媽媽須自行做胸膝臥位糾正運動,一旦胸膝臥位運動無效,醫生才會考慮從外部進行迴轉。
假使做了外迴轉術,仍無法恢復正常胎位的話,就要斷然地以不正胎兒自然生產,這樣反而比較安全。若輕舉妄動,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險。
胎位不正是孕期常見的問題,如果孕檢的過程中發現胎位不正,應該及時採取措施進行糾正,以免影響到順利分娩。胎位不正的準媽媽可以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佳糾正方法,但是不能冒險糾正。如果沒有糾正過來也不必太擔心,不要涉險糾正,分娩時醫生會根據身體狀況採取相應的對策,以保證分娩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