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杭州的空氣能不能更清新,水質能不能更清澈?不少代表委員拿到十三五規劃,先找的就是這部分內容。
昨天,錢報記者專訪了杭州市政協委員、市環保局局長胡偉。胡偉說,今年,借著G20的「東風」,杭州空氣品質和水質會得到大幅有效提升。再遠一點,說說杭州的十三五規劃,到時空氣和水質的改善成果,將更加喜人。
主城區2020年
實現汙水零直排
杭州是個不缺水的地方,可是杭州主城區平原水網的水質,卻面臨挑戰。
據統計,城市居民一人一天平均產生約250公斤廢水;農村居民約150公斤。「城區的治水壓力比縣市要大得多,五水共治的第一步,我們消除的是黑臭河垃圾河,在此基礎上如何再進一步,這的確是最難的一步。我們正以零直排區建設為主載體,大力推進雨汙分流,截汙納管工程,成效初顯。」
胡偉說,杭州的目標是,到2020年主城區(包括蕭山,餘杭,富陽)全面實現汙水零直排,主城區全境水質達到五類以上。西部的桐廬、建德、臨安、淳安四縣市將實現全境水域可遊泳,水質全部達到三類以上的飲用水源地標準。
胡偉說,英國的泰晤士河水質是五類,他相信,到2020年,杭州主城區全境水質可以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投入150億元
杭州變身「三無城市」
在杭州,每年一月往往是全年空氣品質最差的月份。昨天,胡偉報出一個新鮮的數據:剛過去的1月,杭州月平均空氣細顆粒物濃度是79.7微克/立方米。這個數據,2015年1月是93,2014年是107,2013年是121。
「可以看出,全年空氣最差的那個月,數據逐年下降大約14微克/立方米。」胡偉說,這組跨度四年的數據,足以佐證杭州的空氣在改善。2015年,杭州空氣優良天數有242天,還出現了連續150天的優良空氣天數。
胡偉說,初步預測,到2020年,杭州的年平均空氣品質的核心指標細顆粒物濃度,將達到45微克/立方米,全年天氣的優良天數將達到280天,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對霧霾源解析發現,杭州霧霾的主要來源是燃煤煙氣、車船尾氣、工業廢氣、揚塵灰氣和餐飲排氣,杭州為此強勢推出了五氣共治的措施。
杭鋼關停,半山、蕭山電廠燃煤機組關停,淘汰8萬多輛黃標車……「杭州總計投入約150億元,在國內率先成為無燃煤火電機組,無鋼鐵生產企業,無黃標車的『三無城市』,這標誌著綠色發展進入了新階段。」胡偉說。
胡偉說,杭州還在大力推廣新能源車使用,目前已達2萬餘輛;環西湖將設近零低碳排放區;更清潔的國五柴汽油也已在杭州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