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飼養入門——「如何養好角蛙」(新手看一看)

2021-02-14 水族圈

養觀賞魚,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俗話說養活容易養好難。此文章內容是本人在日常飼養過程中不斷學習和觀察後得到的一些經驗。由於本人接觸的時間也不長,所以這篇文章僅供和我一樣飼養角蛙的朋友在平時的飼養過程中作為一個參考。角蛙和其他大多數動物一樣比較敏感,環境的突然改變、運輸的顛簸和人為過多的打擾可能會導致角蛙出現短期絕食的現象,野生個體尤為嚴重。有些不法商販不懂飼養也會導致一些角蛙健康狀況不好。因此,挑選一隻健康強壯的角蛙對今後順利飼養顯得尤為重要。
健康的角蛙體形勻稱無外傷或嚴重畸形、色彩鮮豔、身體較胖;靜如磐石動如閃電;飼養環境乾淨不能到處糞便髒亂不堪。在購買時最好讓老闆投餵一隻大麥蟲或一條小魚,以便發現一些可能有潛在疾病的個體。切忌最好不要購買一些野生的、得病的、極度瘦弱不堪的個體。挑好角蛙之後就要給它一個舒適的環境。飼養角蛙的器皿最好有蓋,以防角蛙出逃(高於30釐米可以沒有蓋子)。所選器皿原則上越大越好,寬敞的空間對寵物的生長絕對有益。如何布置可以用論壇內流行的這種「乾濕分離法」。有些朋友喜歡造景,覺得這樣既提高了觀賞性愛蛙住的也舒服。確實,一個合適的環境會讓寵物覺得安心負有安全感。但很多朋友花了大心思大價錢布置得環境卻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原因就是你造的景未必就是角蛙喜歡的。造景前要先去了解角蛙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裡,很多朋友認為角蛙不就是外國的田雞麼?所以就把角蛙當田雞養,把環境搞得要多少溼有多少溼。但這是錯誤的,角蛙在野生狀態下是生活在相對乾燥的落葉堆、大草原,甚至當地居民的花園裡,而並不是像田雞一樣生活在潮溼的小溪或湖泊裡。所以在布置環境時要模擬這樣的環境,切忌最好不要用水苔,因為角蛙生活在草原而不是苔原,再者水苔泡水裡特別一到夏天腐爛很快會滋生大量細菌。所以在布置環境時要儘可能避免使用水苔以及比角蛙小的可移動的裝飾物(如小石子)。

食物

角蛙的食物很廣泛:昆蟲、小魚蝦、別的蛙類甚至老鼠等只要吞得下的都是角蛙的理想食物。但要注意的是角蛙貪吃,所以食物的量要人為幹預。一般幼蛙三到四天投餵一次,每次量不宜太多。成蛙可以一周一次,但要餵飽,一般食物最好在角蛙體長的2/3左右。餵單一大個體的食物要比餵幾隻小個體食物要好,比如一隻6釐米的角蛙,餵它一條4釐米的魚要比餵4條1釐米的魚好。雖然角蛙什麼都吃但有些看似可以餵食的食物不能投喂。像海鮮(包括三文魚,因含有大量魚油會導致角蛙消化系統、排便出現問題)、畜禽肉(雞、鴨、鵝、牛、羊、豬的肉,這些肉類纖維過粗不利角蛙消化甚至對腸胃會造成損傷)。一般你想餵寵物吃某種食物前應事先思考一下寵物在野生狀態下吃不吃得到這種東西,只有寵物吃得到,在千百年的進化中其消化系統才有可能進化到具有消化這些食物的能力。像角蛙,昆蟲肯定是首選,也有可能捕獲一些路過的小型哺乳類動物。有人可能覺得角蛙水性不好魚應該吃不到,其實不然。角蛙生活的草原會有季節性的小規模洪水,當洪水退去時一些擱淺的小魚會被角蛙捕獲,這在一些科教片中有記錄。而海魚雖然也是魚,但相比淡水魚其魚油含量要高得多,角蛙像人一樣吃得太油膩對身體沒有好處。鳥類可能偶有捕獲,而牛、羊、豬角蛙更是想都沒有想過.

這裡我想岔開一下說說「填食」。

填食其實是一種非常具有危險性的餵食方法!不開食,說明寵物有問題,那些因為不熟悉環境而不開食的個體還好,要是一些患了病,比如腸胃潰瘍、口腔炎等的個體,本身就因為得病不能吃食,人為硬塞之後很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或二次傷害。好比你正肚子不舒服什麼都吃不下,你父母硬掰開你的嘴往裡灌食物你當時會是什麼感受?其次填食就必須先得固定、然後掰開嘴、再然後塞進去,在這整一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不小心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而且這麼做會使寵物本來就緊張的神經繃到極限,最後被活活嚇死。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寵物買回來頭兩天不要打擾它,讓它先冷靜並熟悉環境。如寵物還不開食,可用稀鹽水(沾一滴到舌頭上剛好嘗得出鹹味就可以了)泡個2到3分鐘(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我的老爺樹蛙就是這麼開食的。)。

因為兩棲類的皮膚很薄,滲透性好,因此比其他水生生物更易受到毒素和汙染物的影響。所以在水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山泉水或礦泉水,但這兩種成本太高,所以大多數人喜歡自來水。但切記用自來水飼養角蛙時必須將自來水放置一到兩天再使用,否則就會造成角蛙氯氣中毒而死亡。同時勤換水,一般夏天三到五天就應換一次;冬天可五到一周換一次,有糞便或髒物則要立即清理。角蛙是偏陸棲的,直接泡水裡養不太適合角蛙的習性還容易得病,所以還是水盆更適合點。至於水深在角蛙身高的一半即可,最深保證角蛙在水裡四腳著地就能正常呼吸,否則有溺死的危險。角蛙喜歡在夜間活動,又不像爬行類那樣離不開陽光,所以對光線沒什麼要求。反而要切記角蛙和大多數兩棲類在飼養時要避免陽光直曬,否則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賞玩

經常有朋友問自己角蛙不讓上手、怎麼抓甚至角蛙跳下臺子懷疑受傷的帖子。我個人建議,沒事不要玩你的角蛙。因為兩棲類皮膚很薄,難保哪天你手上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質被角蛙皮膚所吸收造成嚴重後果。再者角蛙其實膽子很小,你去抓它難免要逃,就不可避免出現跌落臺子這樣的「險情」發生,玩的次數多了甚至會導致食慾下降。所以最好除了打掃清理環境以外沒事不要把角蛙抓出來玩!關於角蛙的雌雄,一般只有成體才分辨得出來。成年雄性角蛙體型較小、喉部有暗色鳴囊、前爪內側有婚墊,雌蛙體型肥碩、喉部平坦無鳴囊前爪無婚墊。只要環境乾淨、食物充足角蛙幾乎不得病,常見的一般也就像蒙眼、受傷還有紅腿病。其中蒙眼和紅腿病都是因為環境尤其水體內大量細菌感染導致,所以勤打掃勤換水很重要。環境整潔了這兩種病就是想得都很難(廢話,誰願意得啊?),至於受傷那就要飼養者在布置環境時就要避免在缸內擺放有可能傷到角蛙的物件,同時給予躲避不要過多的人為幹擾。一般只有成年角蛙可以夏眠(咱們這的冬天正好是角蛙原生地的夏天),在角蛙長到6釐米之前不要讓它夏眠,否則死亡率很高。在平時角蛙飼養溫度保持在18到32攝氏度左右最為適宜,夏天注意通風,到了冬季可將角蛙缸和加熱墊一起放入一個大的儲物箱或泡沫箱即可(安全起見不建議直接把加熱墊壓在飼養盒或缸下)。為了不讓小角蛙夏眠,就不能用椰土之類的底材而應該用生化棉,角蛙沒法挖洞也就不會夏眠了。如想讓成體角蛙夏眠則應鋪一層乾燥的厚椰土給一個水盆,具體操作和環境布置角蛙爸爸置頂帖內都有闡述,這裡就不一一詳解了。
聊到這裡,相信剛接觸角蛙的朋友應該對如何飼養角蛙的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只要您有愛心、有耐心,看似並不出眾的角蛙有時也能給您帶來很大的驚喜和別樣的快樂!最後祝願您的角蛙健健康康、活潑快樂!!!

- The End -


尊敬的各位水族圈愛好者朋友們,水族圈公眾號內只保留著最早幾年前文章底部設置的一些關鍵詞回復推送文章,其他您發送的關鍵詞均無推送(可通過公眾號聊天窗輸入關鍵詞直接使用)

支持推送的關鍵詞如下,水族圈已於2016年10月6日後不再設置新關鍵詞請各位悉知(ADA比賽 | ADA賞析 | ADA造景 | 水草欣賞 | 水草文章 | 草缸 | 羅漢 | 慈鯛 |  水晶蝦 | 淡水蝦 |  極火 |  米蝦 | 鰲蝦 |  鬥魚|  泰鬥 | 美洲慈鯛 |非洲慈鯛 | 坦鯛 | 燕魚 | 神仙 | 七彩神仙 | 錦鯉 | 龜 | 燈魚 | 地圖 | 招財)

因我們想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資料信息及服務,後續我們升級【模版消息】(已取消使用)、【號內搜索】(已取消使用 ,被公眾號底部導航欄——【找服務】—— 【所有文章】 頂部搜索替代,這裡可以搜索到水族圈歷史全部內容)。 【水族圈小程序】(我們會將持續不斷優化、完善小程序中知識、資料、信息)。【水族圈商城】(期待優質的生產商、代理商、產品供應鏈合作者合作為廣大愛好者及水族店等更多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及服務)

所有文章搜索動圖示例

水族圈百科知識寶典搜索動圖示例

(小程序左右、上下划動分類可以查看更多)

其實,這一切離不開您的幫助與支持,也希望感興趣的愛好者可以參與其中我們一起來完善,給大家呈現更多精彩的內容。感謝合作夥伴,各位大咖,魚友愛好者以及所有關注我們的用戶大家多年來的關注、分享和支持!感恩,感謝!

水族愛好者移動知識寶典

5000+品種資料持續更新中(點擊查看)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與50萬水族愛好者共同分享!

● ● ● ● ●

贊 賞      

不給讚賞,順手來個在看唄!

相關焦點

  • 新手飼養角蛙教程不會的快進來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魚友小毅今天將教會大家如何養好角蛙。在上一篇文章,我向大家介紹了角蛙,如果不了解的可以看上一個文章。喜歡的就點一下,關注吧。蝴蝶角蛙2.飼養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這裡我們把三環境分為兩種,第一種乾濕分離。第二種水養。我們先介紹第一種,乾濕分離。
  • 《角蛙飼養全攻略》
    現在給大家講講飼養角蛙的要點,由臺灣一位角蛙發燒級爬友推出的著名「乾濕分離法」。而我們提供的飼養環境是封閉的,排洩物在此環境中不可能獲得分解,是故必須想個方法,模擬落葉堆或山洞中的環境。好在角蛙並不是純水棲型的蛙類,只要能找到水或定期接觸到水就行,是故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生理特點來布置它適合的環境。
  • 角蛙飼養大全——不認真看會後悔的
    這重點在於底材的性質與溼度的拿捏而不在於飼養者自己的主觀意識。大多數人由於對角蛙的一見鍾情,大費周章的花了很多錢和時間去布置牠的環境,最後發現昂貴的東西和複雜的環境對角蛙來說完全沒好處——弄得好看只是自己看了喜歡,要是不適合,角蛙當然會一直出問題怎樣的環境比較適合角蛙呢 ?
  • 【角蛙迷】如何飼養出一隻健康的種蛙?
    【注意】: 由於我自身深受國外爬文化的影響,這篇文章的每句話的重心都將沉澱於如何飼養最健康,最長壽的角蛙,甚至是可以進行繁殖的角蛙上,所以那些平日裡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時間照顧角蛙的朋友,可以把這篇文章忽略掉
  • 飼養角蛙為什麼要注意這麼多事?
    我們飼養的角蛙和野生角蛙關於食物方面的區別在於,野生的角蛙沒有辦法去「選擇」,而我們有能力有條件去替他們「選擇」,所以建立起「CB或安全飼料的觀念」是一種科學安全和嚴謹的角蛙飼養觀念,這就是人工飼養的角蛙與野生角蛙在食物方面的介紹和區別。 在環境方面,為什麼我們的角蛙就這麼「嬌貴」?在飼養環境上有這麼多講究呢?
  • 角蛙の萌新進化指南
    平時也有很多爬友問Damon關於角蛙飼養等方面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它:Damon:一般意義上我們所指的角蛙,都是角花蟾屬下的主流寵物角蛙。在他們的區分上,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花紋和角的形狀。今天,雨林的又一位爬友南山南為我們帶來一些他在飼養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這些經驗可以說是一個萌新進化史啦讓我們來看一看吧撰稿人:南山南大家好,我是南山南我養了角蛙、龜等爬寵以後我會多多支持Damon的~~
  • 關於角蛙如何土養——土養經驗心得分享!
    一、怎樣養好角蛙?什麼是養好角蛙?標準是什麼?長壽!!長壽就是鑑定有沒有把蛙養好的標準和根據!如果你的蛙壽命很短,那麼就先不要談什麼繁殖,什麼觀賞了,愛蛙,愛它,就給它適合的、喜歡的生存環境!你就想像一下,假如是你,給你一個生存環境,不是你現在所要的,不是你喜歡的,給你再好吃的食物,給你再大的空間,你會生活的快樂嗎?
  • 角蛙:長得兇,可是人家……實際上也兇啊!
    這個也不能餵那個也不能喂,又是要注意底材的選擇.野生的角蛙有那麼講究嗎?我看他們吃著野生的蟲子,在野外的地表環境上生活著,不也是活的好好的嗎」。首先,我們需要有這樣一個概念,也就是個體上的區別。準備埋伏!   來源:youtube目前主流的飼養環境分為水綿法和土養法。
  • 最常見的兩棲類爬寵介紹來了~| 南美角蛙
    不同的角花蟾屬物種,眼上方角狀突起的形狀,是各有千秋,這個特徵也是角蛙這個名字的由來。在人工飼養環境下,一直角蛙平均壽命能有 6 ~ 7 年,飼養方法得當能突破 10 年壽命。雄蛙成長到一定階段後,在前腳指頭會長出一種特殊的皮,被稱為 「婚(姻)墊」,它的作用是交配時雄蛙能緊緊抓住雌蛙。繁殖期,雄蛙喉部會出現暗色鳴囊,也可以憑此來判斷,成年雌蛙並不會鳴叫。
  • 角蛙水腫的真相 ReptileStar爬蟲星球
    眾所周知,皮膚是兩棲類動物的輔助呼吸器官,亞硝酸鹽能通過皮膚從高濃度的養殖水體滲透到角蛙的血液之中(在特定的溫度環境下,該過程中角蛙的皮膚視作半透膜,由於滲透壓的存在,亞硝酸鹽溶液會從低水中流向角蛙體內)。
  • 如何飼養出一隻健康的種蛙
    【注意】: 由於我自身深受國外爬文化的影響,這篇文章的每句話的重心都將沉澱於如何飼養最健康,最長壽的角蛙,甚至是可以進行繁殖的角蛙上,所以那些平日裡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時間照顧角蛙的吧友,可以把這篇文章忽略掉。
  • | 外國藍角蛙選育成功~ | 肆養周報
    不過在日常飼養的常見寵物蛙裡,角蛙、非牛、蟾蜍類佔了一大半。它們都是身材較為臃腫的蛙類,更多用的是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跳躍什麼的早都不咋會了,只要容器合適,即可大大減少它們越獄的可能。不過寵物蛙裡不止有「肥宅」地棲蛙,樹棲寵物蛙——比如最常見的姥爺樹蛙,依舊擁有優良的越獄本領。姥爺樹蛙不但保留了優良的跳躍能力,而且它的腳尖還長有吸盤,可以附在光滑的平面上爬行。
  • 如何成為一個現充的呱媽?
    這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發現,對於物種如何由舊大陸向新大陸擴散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現實版呱媽,可以養啥兒子?日本雨蛙是野生動物,不好養。想要在現實中當「呱媽」,不妨看看下面介紹的幾種人工繁育相對成熟且適合家庭飼養的蛙類。
  • 亞達伯拉象龜的飼養要點
    在日常飼養中,龜的管理和飼養要求管理者必須認真、細心、謹慎,每天檢查龜的活動、進食、糞便情況,並做好日記。對不健康的龜及時分開,隔離飼養。亞達伯拉象龜的飼養環境要儘量保證與原生地環境相同,亞達可以耐受乾旱,但是其實它更喜歡溼潤的環境,飼養亞達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亞達伯拉象龜是不會冬眠的,溫度過低只會使其生病。
  • 新手養龜入門該選什麼品種?養龜需要準備什麼?看這個就夠了
    最近不少人詢問新手適合養什麼龜類?飼養一隻龜需要準備什麼東西?由於龜的種類和個人情況不同,這兩個問題也沒有嚴格的定義。所以今天整理了幾種常見且容易飼養的寵物龜品種以及飼養所需要的條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眾所周知,全世界已知的龜類有大概二百四十種左右。
  • 新手怎麼挑選變色龍,要如何飼養
    新手怎麼挑選變色龍,要如何飼養大自然裡的很多動物和植物都很神奇,它們具有獨一無二的「特異功能」。變色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能隨著環境、心情的變化,身體顏色也跟著發生改變,其獨特的變色功能讓人們大感驚奇,也讓爬行動物愛好者們蠢蠢欲動。
  • 新手養龜入門的話建議養水龜,水龜飼養比陸龜的飼養真的容易多啦
    如果打算養龜的話,我建議新手們還是從水龜先飼養,再去養陸上龜吧。養水龜當然是要在水中的環境飼養,自然飼養的基礎是要用水了,水龜對水質的質量,水質的溫度和生活環境的深度都是十分的依賴的,養水龜應該保持水質的清澈才能讓水龜能夠良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