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角蛙快一年了,這一年裡,體驗過最美妙的經歷,也做過那些因為自身性格缺陷導致的愚蠢之舉,愛過爬,也傷害過爬,也自覺有愧於爬,在這裡,我便向趁著節假日的清閒,(也可算做無聊)在這裡貢獻些自己在國內外幾個比較專業的論壇裡學習到知識,並將其總結成一篇文章。一來幫助別人,二來也自省,把一些自己知道,卻忽略或忘記的知識重拾,以及一些小細節。
【注意】: 由於我自身深受國外爬文化的影響,這篇文章的每句話的重心都將沉澱於如何飼養最健康,最長壽的角蛙,甚至是可以進行繁殖的角蛙上,所以那些平日裡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時間照顧角蛙的吧友,可以把這篇文章忽略掉。
【1】.食物多樣化。
首先,角蛙在原生地獲取的食物多種多樣,甚至連這些昆蟲的飲食也都達到了營養平衡,食物的多元化對於角蛙的成長是很重要的,那些一輩子只能吃到吃狗糧這種蛋白質含量太高的食品長大的蟋蟀的角蛙,必然自身免疫力低下,患病機率大大增加,壽命縮短,所以就需要下面的兩個方面的儘量滿足了。
1.食物自身的多樣化,這裡有不少可以投餵的食物。我將分成幾個類別以便區分。(麵包蟲將不在以下列表,因為實在是無一處可取的優點,自身營養不足,又會影響角蛙消化,甚至導致死亡,如果所在地區只有麵包車,可以考慮網購杜比亞作為主食)
1.可作為主食的食物.蟋蟀,蚯蚓,蟑螂以及Pacman food.
蟋蟀:自身營養不夠,需要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營養後投喂。等下我會列出一些極佳的投餵水果以及蔬菜。
蚯蚓:必須選擇人工繁殖的,但據我了解,國內現在的蚯蚓個頭小,作為主食不方便,所以可以考慮作為偶爾的食物。
蟑螂:常見的有杜比亞蟑螂,以及櫻桃蟑螂,可以換著喂,但是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投餵杜比亞蟑螂,櫻桃蟑螂的異味比蟋蟀的還嚴重。
Pacman Food:日本生產的飼料,優點是方便,營養價值比較高。缺點是腥味重,最開始調配可能會有不適,角蛙便便可能不成形,價格較高。如果要用,最好半年內使用完。
2.零食:玉米蟲,蠶,乳鼠以及魚類。
玉米蟲和蠶:營養較高,但是由於脂肪偏多,不適合作為主食,建議可以一到兩個月餵一次。
乳鼠:一般等蛙長到亞成後,兩個月一次就夠了。脂肪偏多會影響角蛙的壽命,造成器官的負荷。
飼料魚:許多飼養者把飼料魚當做主食在用,儘管在歐美國家這麼多年的餵養,並沒有出現過問題,也證明了其營養價值,但是中國的飼料魚因為很多原因,攜帶了大量的有害物質,諸如抗生素和寄生蟲,就算飼養了一周以上,仍然潛在一些隱患,我身邊有個朋友,飼料一直是公園捉的魚,為了半年也都沒出問題,(不提倡),但是4隻角蛙,有兩隻投餵了飼料魚,幾天就都死了,其他兩隻都還活著。儘管他沒有將這些魚飼養過一段時間,但也證明了其危害性。如果換做我自己,我只會餵自己繁殖的飼料魚。至於金魚,脂肪含量太高,偶爾餵或者不喂。
2.Gut-loading,定期投餵具有營養價值的蔬菜以及水果給蟋蟀,蟑螂等昆蟲,這樣會提升營養價值。
可投餵給昆蟲的主食:蘋果,胡蘿蔔,橘子,芥蘭,芥菜,木瓜,桑葚,藍莓等。
輔食(因為這些食物磷含量高於鈣含量,少量是非常好的,卻也應該避免當做常用食物):捲心菜,花椰菜等。
其他可以投餵的常見食物:土豆,紅薯等。
可以每周投餵任意兩種,下周再更換其他的,循環。這些食物不僅對角蛙有好處,同時對人自身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自己吃水果時,便可以切一瓣,洗淨,切成細絲投喂。記得一點,不要投餵太多,24小時後吃剩的需要扔掉。由於角蛙是夜行性動物,夜間投餵最符合其生態規律,所以一般在投餵的那天的早上或者中午投餵水果或是蔬菜為最佳。
【2】.營養品的添加,營養品的添加相信大多數吧友都有所了解,這裡長話短說,講幾個容易被忽略的點。
1.鈣粉和維他命不能同一次使用。因為這樣會導致角蛙自身吸收不過來,而導致流失或營養抵消。
2.每次添加的鈣粉(一周1-2次)與維他命(兩周一次)使用不能過量,如果當添加過營養品的蟋蟀變成跟白色的幽靈一樣的顏色時,就說明過多了,長期的過多維他命會導致腎衰竭,過多鈣粉會使角蛙體內系統超載,影響消化道,甚至導致浮腫(edema)
3.含D3的鈣粉的使用,我翻閱了一些資料,有些爭論,我自己大概半個月用一次,因為D3能夠幫助鈣的吸收。
4.最好要使用進口牌子,如希瑾,Zoo Med等,因為我曾經聽說過國內劣質鈣粉吃死過蜥蜴的事件。
【3】土養,這個不用說了,已經得到了認可,也是養好角蛙的關鍵一步。我自己的7隻角蛙也都用的zoo med椰土,每次換土大概需要兩塊椰土,略微溼潤的土層是關鍵。
【4】燈具,UVB是否有效果,以及必要性。
在原生地,角蛙生活在森林的底層,UVB已經幾乎沒有了(被過濾),所以它們已經適應了,並且可以在沒有UVB的環境裡進行鈣的新陳代謝,所以只需要添加適當的含D3的鈣粉就好了。另外,UVB可能會對白化種及變異種造成較大的傷害。普通品種可以使用UVB2.0,最好不要長時間,可能會傷眼。
所以,僅僅只需要使用普通的,便宜的燈具,每天早上開,晚上關閉。這樣不僅可以方便飼主觀察角蛙,也能夠使得角蛙更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從而更加適應環境,過得更舒適。
【5】缸體大小
缸體大小的選擇對飼養幼苗尤為重要,小的角蛙會因為缸體的過大而變得緊張甚至害怕,這甚至會是拒食的原因之一。另外,設置好了環境,就最好不要移動,例如移動假植物的位置,都可能引起幼蛙的緊張。
【6】溫差
早晚的溫差也同樣能夠使得角蛙更適應環境,過得更開心,舒適並且放鬆。最適宜的溫度:白天:27-28度 夜間24-26度
【7】加熱墊
加熱墊應該放在缸體外面的側面,底下可能會燙傷角蛙。
大概就是這些了,肯定存在錯誤或者晦澀的地方。歡迎各位吧友討論以及指正。
這篇帖子看起來或許有些英文的生硬感,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觀點是翻譯的國外爬友的觀點,一方面是腦子裡有些轉換不過來,變成了這樣一種敘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