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池溝到國家公園 大熊貓家園修復路

2020-12-20 四川在線

難忘時刻 亮相 1869年4月1日採集於四川穆坪(現寶興)的大熊貓模式標本雅寶。 (圖片來自《四川省志·大熊貓志》)

救援 1984年7月23日,在寶興縣蜂桶寨鄉發現一隻患病大熊貓。保護區工作人員和當地村民,蹚過水流湍急的寶興河,將大熊貓營救回保護區。 高華康攝

款待 2010年2月4日,由於冬季山上食物匱乏,一隻野生大熊貓來到寶興縣五龍鄉東升村村民李廷忠家「做客」,李廷忠熱情地拿出排骨等款待它。此後幾年的冬季,這隻大熊貓都要來「做客」打牙祭。 高華康攝

放歸 2018年12月27日,大熊貓「小核桃」放歸自然,這也是首次在成都野化放歸大熊貓。 本報記者何海洋攝

在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緣發現野生大熊貓,

名山區蒙頂山首現野生大熊貓……

一個又一個「首次」的出現,證明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年

第一隻

1986年8月12日,臥龍核桃坪基地內,首隻人工圈養的大熊貓「藍天」降生。迄今,全世界共有圈養大熊貓548隻

第一批

1963年,我省第一批以大熊貓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區——臥龍、喇叭河自然保護區等建立。迄今,我國已經擁有67個有大熊貓分布的自然保護區,四川境內有46個

第一名

1937年2月,大熊貓「蘇琳」在芝加哥動物園與美國公眾見面。第一天就吸引了5.3萬人擠進動物園,這一紀錄保持至今

第一面

1869年4月1日,150年前的今天,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雅安市寶興縣鄧池溝發現「花熊」,並命名為大貓熊(Giant Panda)

第一對

1994年,大熊貓「梅梅」和「永明」從成都出發,前往日本和歌山縣白浜野生動物園。這是我國宣布大熊貓國際科研合作之後,第一對出國的大熊貓

第一次

2006年4月28日,大熊貓「祥祥」在臥龍被放歸自然,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放歸圈養大熊貓

最大面積

2017年4月,《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印發,其中四川園區佔地20177平方公裡,佔整個國家公園面積的74.4%

翠谷縱橫、溪水長流……初春時節,位於雅安寶興縣大山腹地的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鄧池溝裡已是山巒疊翠。

3月30日,在鄧池溝戴維旅遊新村,村民正在為幾個月後將到來的旅遊旺季開始著手準備。「這裡生態好,每年夏天,有不少外地遊客來避暑。」村主任熊繼華說。

作為科學發現大熊貓的起源地,自1869年阿爾芒·戴維在鄧池溝科學發現大熊貓後,鄧池溝便名揚世界。也正因為大熊貓,鄧池溝周邊400平方公裡,被全部納入蜂桶寨鄉自然保護區紅線範圍,通過生態保護與修復,以最大程度保護野生大熊貓的生活棲息地。

而今,在一棒又一棒的「接力」中,我省野生大熊貓棲息地不斷修復,面積覆蓋達兩百多萬公頃。從鄧池溝到如今川陝甘三省聯合試點建設世界唯一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在這場長達數十年的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工作中,也打響了一場跨世紀的生態建設戰役。

□本報記者陳碧紅

從砍樹到護林 46個自然保護區築起生態家園

同樣是在鄧池溝裡忙碌,同樣每天圍繞著大熊貓「打轉」,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佐林卻忙著另外一大攤事。

從野生動植物保護巡邏到森林防火,從打擊偷盜獵和採集,再到開展社區環境教育,在蜂桶寨自然保護區,這片近400平方公裡的大山裡,佐林從幾代森林「護衛者」們的手中接過接力棒,繼續守好這片綠水青山。「最大程度保持好蜂桶寨森林生態系統的原始風貌,做好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這就是我們的使命。」佐林表示。

蜂桶寨,只是四川保護大熊貓棲息地的一個縮影。自1963年我省在汶川臥龍、南坪白河、平武王朗、天全喇叭河建立了第一批以保護大熊貓為主要對象的自然保護區以來,迄今全省已建立起46個以大熊貓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春風又綠山林。1998年後,我省率先徹底停止天然林商品性採伐,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次年又實施坡地退耕還林工程,數以十萬計的伐木工人放下斧頭拿起鋤頭,開展一場浩大的植樹造林活動,「砍樹人」變成「護林人」。

為了進一步保護大熊貓棲息地,雅安等地的多家礦山和汙染企業被相繼關閉。與此同時,全省涉及大熊貓棲息地的多個縣市,在核心區內實行生態移民工程,給大熊貓更多生存空間。

2005年10月,瀘定縣灣東村兩村民在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緣發現大熊貓,打破了以往大熊貓只出現在大渡河東岸的記載;2014年3月,雅安名山區蒙頂山首現野生大熊貓……一個又一個「首次」的出現,無疑證明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由於保護大熊貓成績卓著,2006年7月,四川邛崍山系「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9245平方公裡大熊貓棲息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岷山山系大熊貓分布區,被世界自然基金會授予「獻給地球的禮物」獎項。

從多頭到統一 整體保護有助改善棲息地「破碎化」現象

今年1月,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又迎來一件大事: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在此掛牌。這意味著,在這片400平方公裡的保護區內,今後將更加突出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人為活動增量將受到嚴格控制。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保護管理機構政出多門、設置分散、多頭管理,嚴重製約了大熊貓保護管理水平的提升。」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局長劉宏葆說,實施規範保護,就是將現有散落在各級保護地中的自然資源統一收歸到一個管理主體下,統一規劃、保護和管理。

為保護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促進大熊貓種群穩定繁衍,按照中央部署,川陝甘三省將聯合行動,試點建設世界唯一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去年10月29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成都掛牌成立,標誌著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根據規劃,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2.7萬多平方公裡,其中四川佔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左右。「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是國際環保組織『保護國際(CI)』選定的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這裡可以說是一個『活的博物館』。」大熊貓專家認為,棲息地的整體保護將有助於改善大熊貓棲息地「破碎化」「島嶼化」現象,擴大大熊貓的基因庫,也將為今後大熊貓放歸野外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相關報導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明確年度工作重點:

合理選擇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各入口

本報訊(記者 王成棟)根據中央要求,明年年底前,四川作為牽頭省份將要完成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今年,我省將圍繞編制試點後期規劃、推動地方立法、開展生態修復和公園體系建設四大重點展開工作,以確保任務如期完成。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正式明確年度工作重點。

在規劃編制方面,要啟動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資源監測體系建設、生態修復、入口社區建設等專項規劃編制,合理選擇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各入口。

在立法層面,將結合國家相關法規,組織開展四川園區條例論證,研究相關配套法規,推進相關制度建設。

生態修複方面,我省將整合現有資金,推進棲息地廊道建設、植樹造林等。同時,在園區內建立野生大熊貓譜系、基因庫和資料庫,逐步實現野外小種群復壯和野生大熊貓種群精細化管理。

體系建設領域,重點圍繞構建大熊貓國家公園標準規範體系展開。主要內容包括構建國家公園項目建設和標識系統、解說系統、生態廊道建設、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技術標準規範。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馬睿 ‖ 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創產業的...
    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創產業的思考馬 睿四川是天下聞名的熊貓故裡,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數量和面積、國內外交流合作大熊貓數量、野化培訓和放歸自然大熊貓數量均為全國第一。
  •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法庭在崇州揭牌
    7月3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法庭在崇州市街子古鎮正式掛牌,開啟了成都地區環境資源審判首次跨區域集中管轄試點和實踐。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2.7134萬平方公裡,劃分為四川省岷山片區、邛崍山-大相嶺片區,陝西省秦嶺片區和甘肅省白水江片區。四川園區面積20177平方公裡,在成都市涉及崇州、都江堰、彭州、大邑4個市縣,其中崇州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面積為283平方公裡。
  • 中國計劃建大熊貓國家公園
    哇偶~咱們的「滾滾」們又上新聞了~   近日,政府計劃建設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面積是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兩倍呢!   這下「滾滾」們可以撒開歡兒玩了~
  • 周至縣黑河國家森林公園再次發現國寶大熊貓
    ",今天下午兩點多,西安市周至縣板房子政所郵遞員馬曉軍,在黑河國家森林公園馬鞍橋附近公路上遇到了一隻國寶大熊貓。他說,他離大熊貓最近時距離只有一米,最後大熊貓渡過一條小溪消失在山林中。他還說到,工作24年來,見過黑熊、羚牛、麂子等野生動物,但見到野生大熊貓還是頭一回。  這是繼2006年7月1日遊客在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龍骨峽景點發現一隻受傷的大熊貓後再次在公園發現大熊貓。
  • 寶興縣召開大熊貓國家公園鄉村振興規劃工作會
    12月9日,寶興縣召開大熊貓國家公園鄉村振興規劃工作會。縣委常委、總工會主席姚偉東,副縣長楊現康出席會議。縣項目辦、縣發展和改革局、縣扶貧開發局、縣林業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局、縣川旅合資公司、縣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雙牌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將建大熊貓基地
    華聲在線6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唐耀東 潘芳)今天,記者從雙牌縣政府獲悉,雙牌縣政府與光大成賢(福建)建設有限公司在北京就陽明山旅遊綜合開發項目籤約,雙方將開展長期合作,在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中國大熊貓飼養管理和公眾教育基地等。
  • 戴維——第一個發現大熊貓的人
    1869年2月,戴維來到達穆坪,在當地嚮導的領導下,戴維翻越大翁嶺,來到邛崍山脈中段一個叫鄧池溝的地方,剛來到這個神秘地區時,戴維就遇到一個難題,差點推翻他的全部計劃。這裡的頭目出於宗教原因,剛剛重申了禁止狩獵的法令。但是當地的獵戶並不認真執行,所以戴維沒費多大的周折便拿錢把他們收買了,他們還向往常一樣為他獵取標本。
  • 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法庭在綿竹揭牌 將受理這些案件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周鴻)9月10日上午,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法庭在綿竹法院正式揭牌,標誌著德綿兩級法院生態文明司法保護朝著更加專業化、精準化的方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開啟德陽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新徵程
  • 大熊貓國家公園為「媒」,成渝雙城經濟圈自然教育共建共享
    屏幕上,森林、溪流、飛鳥等動畫場景隨光影流動,如夢似幻;舞臺上,裝扮成大熊貓的小演員,在清脆的笛聲中愉快玩耍。10月24日,伴隨著悅耳的森林樂曲,首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研討會暨中國(四川)第四屆森林自然教育大會在雅安市滎經縣拉開帷幕。
  • 平武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全國僅6個!
    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舉行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單位授牌儀式,平武縣被納入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同時,平武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成功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
  • 中國的國家公園在哪裡?
    從上世紀80年代的礦產開採到90年代的水電濫造,乃至新世紀屢屢發生的盜採濫挖。都讓祁連山遍體鱗傷。直到2017年,祁連山終於被正式納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橫跨甘肅、青海兩省,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的祁連山國家公園,終於有了一絲喘息之機,礦山被叫停,水源地受到保護。
  • 第一隻走出國門的大熊貓,是如何被一個美國女人獵捕到的?
    1869年的春天,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神父在中國四川雅安寶興縣的鄧池溝(穆坪)教堂附近科學考察時,在途中路過一戶姓李的人家,突然被一張掛在牆上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深深地吸引住了。戴維十分激動,他預測這種動物「將是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這次發現將填補世界動物研究的一個空白。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交出哪些「成績單」
    我國目前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佔陸域國土面積的2.3%  從祁連山到海南,從東北虎豹到大熊貓,覆蓋了不同自然環境、多種珍稀物種的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青海、吉林、海南等12個省份推進,試點總面積約
  • 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管理總站拍到珍貴影像:羚牛組團低山區覓食
    12月18日,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管理總站的工作人員通過視頻的實況監控,在鎣華山景區內發現多頭羚牛。這是該站首次通過視頻實況捕捉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影像。當天,工作人員一共在視頻中實時看到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園區範圍的10多頭羚牛,並在隨後幾天再次發現它們的身影。視頻中,羚牛在雪地裡曬著太陽,悠閒覓食。
  • 天湖國家溼地公園開展溼地修復活動
    天湖國家溼地公園位于衡陽市常寧市天堂山辦事處,為湖南省面積最大、第3個國家級溼地公園,素有"小千島湖"之稱,是遷徙鳥類飛躍南嶺的重要停歇驛站。天湖溼地形成於1966年,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環境的同時,也為人類提供著重要的生態服務系統。
  • 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新進展!成都多地已啟動入口社區和「會客廳」打造
    2019年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在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掛牌。那麼,備受關注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成都片區)有了哪些新進展?市公園城市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處長李鵬威透露,目前正在按照批覆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機構設置方案》展開相關機構籌組。
  • 它是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資源豐富,植被完好!
    2016年1月,國家旅遊局和環保部擬認定四川省雅安市神木壘生態旅遊區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1]夾金山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南部,與著名的四姑娘山風景區毗鄰,距成都250公裡,總面積二萬零七百公頃,境內主要有夾金山,木爾寨溝兩個原始生態區。森林資源豐富,植被完好。
  • 三隻秦嶺大熊貓寶寶過百天 名字起的很有範兒
    2019秦嶺大熊貓新生寶寶慶百日活動」現場,今年7月10日、8月25日新出生大熊貓寶寶的名字對外公布,分別為「秦酷兒」、「佳佳」、「園園」。  30多名小朋友及年輕舞者的熊貓快閃舞蹈拉開活動序幕。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用蘋果擺出「快樂成長」的字樣,祝福三隻熊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
  • 試點五年 您將迎接怎樣的國家公園?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唐小平在參加中國網訪談時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國家公園其實是生態保護措施  記者:「公園」這兩個字大家並不陌生。但國家公園是我國一個新生事物。為什麼要提出國家公園這個概念?  唐小平:公園和國家公園有共性,都是公共場所。
  • 巡護員講述25年巡林故事:救助大熊貓近30次 睡前不聊家人
    從野外巡護偶遇兩次大熊貓,到參與救助大熊貓近30次;從和羚牛互相嚇一跳,幾秒鐘上樹,到擔憂巡護隊伍新鮮血液不足,再到紮營休息前野外不聊家人的慣例……來聽聽巡護員講述風景背後不為人知的那些故事。野外裝備每人負重四五十斤 油布、迷彩服更實用「照片應該是2018年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