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為撫養侄兒放棄成家 13歲少年賣畫救姑感動網友

2020-12-23 閩南網

­  13歲少年賣畫救姑感動網友   父母離異時將其託付給姑姑養 為撫養侄子姑姑一直獨身未嫁

­  近日,重慶一13歲少年賣畫救姑姑的故事感動不少網友。這位少年名叫何思汗,他一歲時父母離異,被託付給姑姑何建華撫養,何建華為照顧侄子放棄成家。何思汗熱愛山水畫,繪畫作品曾多次獲獎。

­  如今,何建華癌症復發急需救治,何思汗賣畫籌款為姑姑治病。何家姑侄的故事經媒體報導後,許多愛心人士也紛紛幫其募捐。

­  13歲少年賣畫救姑姑

­  前幾日,在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門外,人們都會見到一位瘦弱的少年,在重慶溼寒的天氣裡揮毫潑墨,描繪山水蟲魚。不過,這位少年並非在此展示自己精湛的繪畫技藝,而是賣畫為患癌姑姑籌錢。

­  賣畫的少年名叫何思汗,今年13歲,從小跟著姑姑一起長大。不幸的是,他的姑姑何建華早些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近期癌細胞多處轉移,正在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接受治療。

­  何思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賣畫籌錢是希望用自己的才藝賺一些錢幫姑姑治病。「以後我好好學習,有了成就,姑姑就會很滿意,但我現在要賣畫賺錢讓她看到那一天。」思汗說。

­  水滴籌志願者薛皓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思汗帶來過去的一些存畫,也在現場畫了不少。幾天來,賣畫共籌集數千元,對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屬難能可貴。思汗的故事被媒體報導後,網友都被這個13歲少年精湛的畫藝折服,更非常心疼他家庭所遭受的不幸。

­  姑姑為撫養侄兒放棄成家

­  2006年,何建華的哥哥嫂子離婚,將剛剛一歲的侄子何思汗託付給當時只有33歲的何建華照顧。在重慶,何建華做過一段時間幼兒園老師,如今很多志願者還叫她「何老師」。因為思汗小時候體弱多病,何建華從幼兒園辭職,專心在家帶思汗,「這孩子小時候很能生病,特別容易發燒,我實在沒有精力再去當老師。」

­  在照顧思汗的過程中,何建華也教侄子讀書認字。教思汗認字時,何建華會把文章裡的字寫在小卡片上,再讓思汗認。利用這個方法,半年時間思汗就認識500多個漢字,很快能自己閱讀文章。

­  思汗兩歲多時,何建華故意畫了一個車身,引導思汗來畫車輪。思汗很快「中計」,畫下四個輪子,姑侄倆的遊戲無意間讓思汗愛上了繪畫。何建華笑稱:「在家裡,只要我去做家務,他就會自己趴在那裡畫畫,到外面也隨身背著畫板,看到什麼就會畫下來。」

­  2012年,思汗跟隨重慶一位畫家去寫生,「思汗把芭蕉葉上的蟲子都畫了出來,這個畫家覺得思汗有天賦,就教他學習了一段時間」,這位畫家也成為思汗學習繪畫的啟蒙老師。2012年年底,思汗隨父親輾轉深圳、北京學習繪畫。如今,思汗在山水畫、花鳥畫上已小有成就。七歲時,思汗還獲得中國優秀特長生藝術節兒童組書畫金獎。

­  何建華告訴北青報記者,思汗兩歲多時,她曾談過一個男朋友,但當時她的心思都用來照顧體弱的侄子,經常忽視男友。在談男朋友的一年多時間裡,何建華幾乎沒有和男朋友出去吃過飯,少有幾次出去玩,也會帶著思汗,兩人最終以分手告終。之後,考慮到要照顧思汗,自己身體也不好,何建華一直沒有成家。

­  一家兩人患癌經濟拮据

­  2011年5月,何建華感覺胸部很疼,隨後在重慶西南醫院確診為乳腺癌。第一次治療期間,僅手術、化療就花去八九萬,家裡生活也開始變得拮据。何建華告訴北青報記者,知道姑姑生病後,思汗非常懂事。她第一次做手術時,當時才五歲半的思汗就知道拿著棉籤蘸水幫姑姑抿嘴唇。

­  2012年,何建華的父親被確診為肝癌。一家兩人患癌,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也背上債務。自己生病加上父親生病,何建華無力照顧思汗,2012年年底,何建華把思汗交給哥哥也就是思汗的父親。也正是從那時起,思汗跟隨父親輾轉北京、深圳等地專業學習繪畫。

­  隨父親外出學畫的幾年,思汗沒有系統地學習文化課。2016年,思汗回到何建華身邊時,還幾乎不會背唐詩,不會做算術。於是,何建華又帶著思汗,在家自學小學課程。「他學東西快,我把小學教材借來,去書店買同步練習和試卷,一個月時間思汗就學會了一年級課程。」何建華告訴北青報記者,很快,思汗又學會了其他年級的課程。2017年,思汗回到廣西老家讀書,只讀了一年書的思汗,考上了當地唯一一所重點中學。

­  希望再活幾年看到侄子長大

­  今年10月份,何建華出現病灶轉移,癌細胞轉移到身上多部位。今年10月份西南醫院一份診斷書中寫道,「患者因『右乳癌術後7年,發現骨轉移癌2年,肝轉移癌1年,發現右頸部包塊8月。」

­  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醫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何建華2011年被確診為乳腺癌,後在西南醫院進行手術治療。2016年發現有全身多處轉移,目前包括肝、肺、脊柱等全身多處都有轉移,病情不容樂觀,「我們現在就是對症治療,儘可能地減少痛苦,延長她的生命。」

­  何建華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年為了父親和自己治病,已經花光了家中積蓄,還欠下數十萬外債。為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很多愛心人士紛紛為之捐款,志願者也幫助何建華開通了水滴籌網上籌款。

­  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醫生介紹,得知何建華家庭困難後,醫院也為她減免了一些費用。

­  最近,何建華接受了一次靶向治療,她感覺身體狀況有所好轉。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最大的願望就是還能再活兩三年,看到思汗長大,也希望思汗能遇到伯樂,發現他的繪畫才能。

­  文/記者 李濤 實習生 張月朦 李偉欣

原標題:姑姑為撫養侄兒放棄成家 13歲少年賣畫救姑感動網友

責任編輯:陳玲玲

相關焦點

  • 杜甫的姑姑:一個偉大的女人,為了救侄子,捨棄了自己的兒子
    在杜甫31歲那年,他的姑姑去世了,按照當時的習俗,娘家的侄子本不用守孝,但是杜甫卻為他的姑母披麻戴孝,還親自寫了一篇墓志銘——《唐故萬年縣君京兆杜氏墓碑》。 正是這篇墓志銘,讓後人看到了這個姑姑是多麼偉大。 杜甫的這篇墓志銘除了表達對姑母的哀悼之情外,還提到了一件事。
  • 鞍山:靠做手工活 姑姑撫養侄子13年(圖)
    17歲的劉志宏(化名)是鐵西一所中學初三的學生,從他上學以來,每次學校登記家長信息,他填的都是姑姑、姑父。昨日,劉志宏說,在他的記憶中,連母親的樣子都想不起來了。4歲時母親離開了家,三年前父親又因病去世,是姑姑姑父把他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撫養了13年。  夫妻雙雙下崗 糊紙盒養侄子  昨日,記者來到鐵西大陸劉志宏姑姑家。姑姑劉明榮今年55歲,住在一個舊單室。劉明榮說,2004年,弟弟拉著4歲的劉志宏到她家,說媳婦跑了,他自己帶不了孩子,就交給她撫養。
  • 13歲少年患自閉症,畫出內心世界,網友:越看越可怕
    13歲少年患自閉症,畫出內心世界,網友:越看越可怕每一個人都有與外界交流的方式,對於那些活在自己世界裡的自閉症患者來說,即使他們與外部世界沒有言語上的交流,但他們也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傳遞自己對世界的印象和情感。
  • 「侄兒」向姑姑借錢應急 姑姑轉帳4800元卻發現被騙
    (通訊員葉至至楊嬌)「侄兒」因急事需要用錢,姑姑借錢幫忙,事後卻發現對方另有其人,自己落入了騙子的圈套,因此損失4800元。9月9日下午4時許,35歲的黃女士在家中收到其「侄兒」發來的QQ消息,稱其朋友被車撞了,現在人在醫院,情況危急,但因自己的微信被凍結,無法支付手術費,請求黃女士先借給自己3800元,事後他通過網上銀行轉帳給她。侄兒有求於自己,黃女士二話不說,立即將3800元通過掃碼的方式轉給了對方,隨後將自己的銀行卡卡號也發了過去。
  • 大冬天,濰坊13歲姐姐擺攤救妹,一句話感動路人!
    山東13歲女孩冉冉擺攤賣衣服,想要湊移植手術費用,去救患白血病的妹妹。2歲半的妹妹突患白血病唯一的辦法是配型做移植這位臨時擺攤的女孩名叫冉冉,今年只有13歲,做出這樣的舉動實屬無奈。今年9月20日,冉冉2歲半的妹妹滿滿忽然臉色發白,還一直喊「疼」。
  • 侄兒垂涎美色凌辱堂姑3年 憨直村婦終用法律捍衛尊嚴
    據紅網消息(通訊員 佘新建 麻順華)45歲的侄兒垂涎鄰居姑姑(40歲)的美色,用暴力毆打姑姑,並對其凌辱長達三年,村婦為了家人的安全,一再忍讓。2011年,肆無忌憚的張某竟公然在菜園強暴姑姑,姑姑龍某終於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尊嚴。
  • 農村有「姑留侄」的習俗,為啥姑姑要給侄子送東西?看完明白了
    在這些新興的習俗之中,就有叫做一種「姑留侄」的行為,姑姑每年要給娘家侄子去送東西,主要購買的是方便麵、火腿腸和一些其他食品或者罐頭,姑姑為啥要給侄子送禮呢?其實這跟正月舅舅最怕外甥剃頭一樣,舅舅在過年的時候,對於外甥的紅包是決計不敢怠慢的,如果給得少了、或者是給得慢了,後果會相當的嚴重,外甥一怒去剃頭,舅舅是最不樂意看到的,其實這些都是民間的說法而已,跟姑留侄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其實在農村,之所以會出現姑留侄,也側面的說明了姑舅親的關係遠近,作為最親的姑舅親,一直以來都被稱之為: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 這群打棒球的「熊孩子」火了,網友:戳中淚點
    包括周迅、李冰冰、王一博、易烊千璽在內的眾多演員都為他們加油以他們為原型的記錄電影《棒!最小的6歲最大的15歲他們來自天南海北的邊遠村落從寧夏西海固到四川大涼山他們的共同點是貧困……比起其他滯留在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們幸運地被愛心基地收留
  • 姑姑怕智障侄兒走歪路 盼有學校全託矯正
    圖為:侄兒的管教問題成了金林英最頭疼的事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曼英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曲嚴昨日,洪山區卓刀泉街709研究所社區裡,55歲的金林英有些手忙腳亂。在她洗衣做飯期間,10歲的侄子林林(化名)剪掉了奶瓶的奶嘴,滿屋亂跑,嚷嚷著要出門。沒有奶嘴,喝不了奶,2歲大的雙胞胎孫子哭喊聲此起彼伏;裡屋,90歲的母親還等著她照料。「一團亂麻,每天都是這樣。」金林英說,獨自照顧1個老人、3個孩子,確實力不從心。最讓她操心的是,侄子林林有智力障礙,近年來總喜歡往外跑,屢次徹夜不歸。她無法全天跟隨,又害怕侄子遇險,或品行變壞。
  • 開學第一天13歲少年因一麻袋廢品火了!網友稱讚:少年當自強
    開學第一天,&34;登上熱搜,這位安徽13歲的少年紛紛被網友稱讚:少年當自強。據了解,安徽市民郭先生去接結束軍訓的兒子,卻看到兒子曬得黝黑並拉著一麻袋的廢品走出校門,這些都是他自己收集的廢品,這位少年剛上初一
  • 13歲女孩為救患癌母親賣早點 感動九江許多市民去購買
    13歲的六年級女孩幫患病媽媽賣早點風雨無阻
  • 瓊中好嬸嬸劉愛蘭26年撫養智障侄子成特奧冠軍
    他今年34歲了,我的新年願望是希望他早日娶個好媳婦,我也就安心了。」2月8日,瓊中黎族婦女劉愛蘭牽著撫養多年的侄兒陳良的手,滿面笑容,滿眼慈愛。26年來,她將有智力障礙的陳良視為親生兒子,將他培養成了國家特奧運動員,這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千家萬戶。就在半月前,劉愛蘭一家被評為海南省第一屆「全省文明家庭」。南國都市報記者 吳嶽文 通訊員王麗娟文 記者劉孫謀圖
  • 她跟我哭訴,說人家的侄兒老是去看姑姑,我們做侄女的從不去看她
    記事起就很少穿過新衣服,小編有個姑姑,每次回娘家都只去大伯家不來我家,哪怕奶奶是我家在贍養,那次姑姑回娘家去大伯家的時候,我碰到了叫了一聲姑姑,她都沒搭理。每次來我家都是有便宜佔才來,有一次她和她女兒來我家,拿了兩個大尼龍袋,讓我爸媽給她們裝最好的花牛蘋果還要裝滿!那時候家裡窮,好蘋果都賣錢了,我爸媽就在留的蘋果裡面挑著裝最好的。
  • 第五屆「感動雅安」道德模範公示公告
    活動開展以來,各縣(區)各單位認真組織動員,發動基層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參與,通過基層推薦、逐級審核、集中評審、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等程序,共產生10名第五屆「感動雅安」道德模範人選。按照《雅安市推薦評選道德模範實施辦法》的要求,為確保推薦評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現將第五屆「感動雅安」道德模範人選名單及簡要事跡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2018年8月27日至9月2日。
  • 英國藝術大師認定的小天才,6歲就因畫小貓聞名,如今卻不敢畫了
    8歲,他的作品《好貓》獲得了亞洲兒童畫金獎。電影《自然之子》將他的故事拍上銀幕。他的個人畫展,在世界各地掀起旋風,僅在新加坡,當地主流報紙一個月就為他報導了21次,所有畫作數日全部搶光。10歲,中國郵政選用他畫的《貓》成為特種郵票,全球發行。
  • 2019感動河南的13個瞬間,看到最後紅了眼眶……
    107歲媽媽給84歲女兒捎糖吃11月17日河南民權縣一段107歲媽媽給84歲女兒捎糖吃的視頻暖哭網友拍攝者楊先生說老奶奶是自己的鄰居當天帶著她去參加婚宴她就順手拿了喜糖回家給女兒吃女兒臉上笑開花女童被困已達4個小時哭聲漸漸微弱14歲少年王泯燃挺身而出倒掛下井六七次經過近30分鐘不斷嘗試終於將被困女童成功救出少年的你,真帥!
  • 女嬰被姑姑家孩子畫一臉塗鴉,女嬰媽媽說他幾句被婆婆臭罵
    女嬰被姑姑家孩子畫一臉塗鴉,女嬰媽媽說他幾句被婆婆臭罵孩子是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長輩他們更偏向外孫,在他們看來外孫難得過來一次,即便他們欺負孫子老人也會護著外孫,這種現象也不知啥時候開始的,但是從來卻一直都不曾間斷過。
  •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值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丟人?哪個更值?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開學第一天,「13歲少年軍訓後拎回一麻袋廢品」登上熱搜,這位安徽13歲的少年紛紛被網友稱讚:少年強,中國強!正好和央視《開學第一課》一樣成為同學接受精神的經典課例。
  • 泰設計師畫動物卡通紀念少年足球隊救援 中國人員是這種動物
    熊貓:來自中國的救難人員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有關營救泰國受困山洞少年足球隊的行動引發全球關注。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12日報導,泰國設計師特別為此畫了一幅動漫風的「百獸圖」,以動物與超級英雄的形象來感謝參與行動的各方人士,並紀念這次的營救行動。參與這次行動的泰國海軍海豹突擊隊也在其臉書轉載了這張圖片,引起網友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