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中小學已經開學,學校逐步恢復了往日緊張有序的教學場景,每個家庭也從雞飛狗跳的鬧市恢復了一片祥和,家長們也終於能鬆口氣,不用每天盯著孩子們的作業和學習,有的家長紛紛表示:整個暑假最開心的就是孩子開學這一天了。
但假期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卻往往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平時在校期間5+2大於等於7的情況我們會非常滿意,等於0我們也很慶幸還可以從頭再來,小於0走向負值就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面對今年特殊時期超長的寒暑假,對教育帶來的傷害已普遍引起教育人的廣泛關注和深思。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丟人?哪個更值?
好孩子很多,比你優秀的孩子比你更努力。有學生在開學第一天就登上熱搜榜,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成為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成為同學們心目中學習的榜樣。
開學第一天,「13歲少年軍訓後拎回一麻袋廢品」登上熱搜,這位安徽13歲的少年紛紛被網友稱讚:少年強,中國強!正好和央視《開學第一課》一樣成為同學接受精神的經典課例。
據爆料,初一軍訓結束,安徽市民郭先生去學校接兒子,首先看到的是經過軍訓兒子曬得黝黑,果然軍訓能鍛鍊人,再一細看卻看到兒子拉著一麻袋的廢品走出校門,這是怎麼回事?軍訓還能改造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郭先生在狐疑,孩子過來說,這些都是他自己收集的廢品,他是班裡的班長,說要把廢品賣掉當班費。
難得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和壯舉,郭先生並沒有覺得兒子撿廢品丟人,而是引以為豪,支持兒子。結果,這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錢,要當班費肯定是少了點兒,郭先生還想補貼給兒子200,可是被孩子拒絕了。郭先生鼓勵孩子做得對,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
這位13歲少年認為賣廢品不丟人,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並且得到了父親的支持與鼓勵,的確難能可貴,少年當自強,正如很多網友說的回收廢品有助於環保,還能節約資源,又培養了孩子的獨立動手勞動能力。同時,也有很多網友為父親的做法點讚,這樣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了一位獨立自信、意氣風發、有個性的少年,正是少年強、中國強。
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不丟人,從這個很有啟發、教育意義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有這樣正直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集體榮譽感與正確的勞動觀,正是我們教育當前要對廣大青少年普遍培養的著力點。給我們的啟示不是幾塊錢的問題,而是這種難得的集體榮譽感和節儉環保的意識!
這位13歲少年的舉動贏得了人們的交口稱讚,而下面這位16歲中學生的行徑卻------
越來越多學校的班主任為了更好地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都建了班級群和家長群。而網上支付的盛行,更方便了人們的經濟往來。但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就動起了歪腦筋,開始將自以為「聰明」的眼光盯上了班級群。
最近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廣東一中學生冒充黑龍江一中學班主任,在黑龍江大興安嶺某中學某班級群,騙了18位家長八千多元。
潘某東今年16歲,是廣東茂名的一名中學生。都知道開學季,家長要交費。潘某東就耍起了小聰明,動起了歪念頭。潘某東還熟知熊孩子中常常會借號玩遊戲,他便跟同夥利用學生以借號玩遊戲為藉口,索要該班級家長群的二維碼。上手後,進群立刻找見該班的班主任頭像和暱稱,進行複製,將自己的頭像修改成跟班主任一樣的頭像跟暱稱,然後再冒充班主任在群裡發通知收費,讓家長以轉帳的方式繳納每人494元的書本資料費。粗心大意的18位家長果然上當受騙,潘某東騙取了八千多元。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東窗事發,等待潘某東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青少年一代的教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育永遠在路上,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齊發力,才能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感謝您的點讚與分享,對兩個孩子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劉老師談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