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舊書生意火爆:4毛錢一斤,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新華網鄭州7月5日電(記者王林園孫清清)臨近畢業季,各大校園中不斷進出的廢品車成為常見景象。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鄭州、新鄉多所高校發現,宿舍樓旁舊書回收的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隱性浪費。

「賣一麻袋書的錢,只能買一個麻袋」

「馬上畢業了,這些書對我來說用處不大了,還得找工作,租房子,帶這麼多書不方便,郵寄回家太貴,直接賣掉最省事。」在鄭州某高校,一位剛賣完書的學生告訴記者,他最終以每斤4毛錢的價格,把定價1000多元的書10元賣給了收廢品的人。

記者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書,不少還是新書,有些甚至還未拆封,再查看書後面的標價,有二三十元的,也有七八十元的,遠遠超過了回收的價格。有畢業生向記者開玩笑說:花了一麻袋的錢去上大學,買了一麻袋的書,最後畢業了,把書賣了,也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

「回收站一天收上千斤書籍是正常的事兒。」鄭州北大學城一位收舊書的商販告訴記者,每年畢業季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期,畢業學生離校書籍帶不走,不少學生圖省事會選擇當廢品賣掉,基本是幾毛錢一斤。

批量書本賤賣背後:教材重複利用率低

「我們學校對新入學大學生購買教材是強制的,從大二開始是自願訂購教材的,但是缺少二手書交易的渠道或平臺,不少學生還是只能訂購教材,而大量舊教材就進了廢品回收站。」鄭州北大學城一位學生說,「一想到下屆學弟學妹們開學還要購置同樣的新書,真覺得浪費。」

採訪中,有不少學生表示,如果有合適的渠道可以將教材贈與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像我這幾百元買的考研資料以及我的考研筆記,當廢品賣掉讓人心疼,如果知道誰需要,我更願意無償轉讓。」一位大四畢業生說。

河南師範大學教師常慶波分析指出,很多考研、考博資料是很珍貴的,有些學生為了考取某所高校的碩士或者博士,會想盡辦法買到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甚至專門去想要考取的學校聽課,整理課件,所以把這些考研、考博資料賣掉實屬可惜。但實際情況中,很多學生反映,這些書籍資料沒有更好的渠道去找到再次需要的人。

讓資源循環利用起來

「合適的書籍只有走到合適的人手裡,才能最大地發揮價值。」常慶波指出,避免書籍走向廢品站的關鍵,是讓書籍通過各種渠道再次被利用起來。除了部分學校探索的「循環利用」教材,還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各類方式讓書依然是一本書,而不是「紙垃圾」。

外交學院學生李華(化名)畢業的時候在朋友圈發了一則廣告:「如果有小夥伴喜歡這些書,請與我聯繫」,她還配上了這些圖書的照片,不到五分鐘,這些書都找到了「第二主人」。

除了朋友圈,更多的網絡平臺成為書籍再次被利用起來的平臺,記者在網絡搜索發現,目前,很多圖書網站擁有「舊書回收」和「舊書銷售」項目,有些網站將回收過來的書進行分類,然後按照科目再次銷售。

在河南師範大學有一個傳統,學校每年在畢業季會鼓勵學生向圖書館捐書,圖書館會根據書的稀缺程度、類別合理安放,成為圖書館的一部分。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學者劉剛表示,書籍不同於其他物品的地方在於承載了知識,知識不會因為使用過而貶值,在共享時代,畢業生想要賣掉的書籍是否也可以共享,是企業家門可以思考的問題,甚至也是校園創客可以思考的問題。

劉剛說,學生會、社團聯合會等學生組織可以充分發揮作用,在學校的支持下通過鼓勵畢業生捐贈、低價銷售等回收書籍,以這些書為資源開展「共享圖書館」「共享書屋」等。

原標題: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相關焦點

  •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鄭州、新鄉多所高校發現,宿舍樓旁舊書回收的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隱性浪費。
  •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鄭州、新鄉多所高校發現,宿舍樓旁舊書回收的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隱性浪費。
  • 這種山珍,「蛋白質」是牛奶六倍,才幾毛錢一斤,一買就是一麻袋
    各位讀者朋友好啊,我是小閣,小閣每天都會帶領大家一起見識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喜歡植物的朋友可別錯過啦~你還別說,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多呢,當初農村植物生長旺盛的時候,我們不曾多看過一眼,如今這些植物卻搖身一變,成了我們「望其項背」的存在,在城市餐桌上一小碟的野菜就要幾十上百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其實外來的農產品有很多,遠不止車釐子,比如近些年非常火爆的妮娜皇后、陽光玫瑰等農產品,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不過這些農產品因為品質非常好,就算農民跟風種植,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滑,卻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 學生:賣一麻袋書,能否買個麻袋?
    我一個朋友是專門收購廢品的。暑假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前往這位朋友的廢品站,發現這裡儼然成了一片書的海洋,作業本的世界。隨手撿起一本書,是一本小學課本,書本完好無損。學生的教材成了「一次性產品」,這樣造成紙質書嚴重的浪費,至少會對森林資源造成一定的危害:紙質書需要的木漿得通過砍伐大量的樹木作為製紙的原材料,循環使用中小學教材,亂砍濫伐對於提倡環保而言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沒有被循環使用的中小學教材,到底去了哪裡呢?
  • 教材浪費驚人:「賣了一麻袋的書,最後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
    1在中部某省一再生資源公司的車間內,隨手撿起一本初中歷史教材,品相完好、乾淨整潔教材驚人浪費背後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賴星 閔尊濤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3500平方米的車間內,一座近兩層樓高、如山丘狀的「教材山」異常醒目,幾乎涵蓋中小學所有科目教材。
  • 廢紙箱價格大變 上周一斤賣1塊3 現在只能賣3毛
    前幾天廢紙箱一斤1.3元,能賣過3斤廢鐵,然而不到一周,已狂跌至0.3元。  紙箱回收一周跌得剩零頭  家住文化東路附近的李女士近幾個月攢了不少廢紙盒,她盤算著怎麼也能賣幾十塊錢。23日,「破爛王」上門過秤後,卻只給了7塊多。「最近幾天紙箱子又跌了,現在一斤才3毛錢。」
  • 大媽推車賣美食,40元一斤,生意很火爆,顧客一買就是好幾斤!
    大媽推車賣美食,40元一斤,生意很火爆,顧客一買就是好幾斤!並且賣這個美食的,那麼就是一位上年紀的大媽,並且這位大媽她賣這個不像是和其他的小吃那樣有著一個固定的攤位,因為這位大媽她的美食就是放在自行車上面賣的,估計也就是說大媽走到哪裡他就會吆喝到哪裡,所以說在平常生活當中,如果要是你碰到這樣的小陳,那真的算你運氣非常的好呢,可是你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小車指示只是自行車買的,但是這個小吃它的價格真的是一點都不便宜呢,並且一斤居然都能賣到四五十塊錢一斤呢,而且這位大媽他到底賣的是什麼樣的美食呢
  • 個頭大的經常一毛錢一斤賣不動,個頭小的卻很走俏,村民:看不懂
    導讀:個頭大的經常一毛錢一斤賣不動,個頭小的卻很走俏,村民:奇怪農村有句老話叫做莊稼不收連年種,農產品的行情也是如此,每年的行情都不一樣。有的年份由於種植的人比較少,產品比較稀缺,往往能夠賣出一個喜人的價格,但有的年份由於扎堆跟風種植,往往也就出現了賣不動的情況發生,今年最為顯著的就是大蔥,大蔥去年的時候一斤三毛錢賣不動,很多種植戶最後懶得採取,直接將大蔥粉碎在地裡當成了綠肥使用,今年大蔥由於種植較少,價格一下子攀升到現在四萬塊錢一斤的「天價」。
  • 小夥擺攤賣「香蕉蛋糕」,8元一斤,生意火爆,很多人專程開車買
    小夥擺攤賣「香蕉蛋糕」,8元一斤,生意火爆,很多人專程開車買!就連鎮上還有幾家大型的連鎖超市,而且就連做麵包的各種食材以及工具,都能在那裡買得到,不得不說,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主要是我回老家最喜歡的就是趕集了,老家這邊感覺特別的熱鬧,五天一個集,而且賣的東西也都不重樣,前幾天在老家呆了幾天,也到附近的集市上轉了轉,真的特別好玩,現在我們這邊最流行的一種蛋糕就是這種「香蕉蛋糕」。
  • 廣東果農菠蘿2毛一斤賣不出去,超市水果卻翻倍賣,原因令人唏噓
    這裡是悅談二三事,我是96,夏天到來了,這個季節就是吃水果的季節,各種水果也是紛紛上市,大家都可以在超市看到很多琳琅滿目的水果商品,但是仔細一看價格,你會發現很多水果的價格還是蠻高,但是買習慣了這種水果也會覺得這個水果的價格就還好,但是真正一對比起來,你會發現,在果農手裡買水果原來這麼便宜
  • 50萬斤賣不動,一斤才賣6毛錢: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變質了
    就拿海南芒果來說,如今已是芒果上市的高峰期,海南各地的芒果都在逐步的成熟,雖然我們在市場買芒果的價格還是5塊錢左右,但是農民手裡的收購價卻不是太高,一斤才6毛錢,這是咋回事?據說海南的芒果滯銷量已經超過了50萬斤,儘管價格不斷下滑,走貨量依舊不是太順暢,果農們甚是愁苦,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眼前的滯銷問題。
  • 農村有人一毛錢一斤收購舊衣服,做啥用的呢?村民:有利可圖
    導讀:農村有人一毛錢一斤收購舊衣服,做啥用的呢?村民:有利可圖農村隨著外出打工的增多,遠沒有了過去的熱鬧,尤其是平時的農村,街道上面更是顯得冷冷清清,但每天也有很多的商販前來,有的是為了賣東西的,也有很多的是前來收購東西的。
  • 5毛錢一斤的白菜,超市賣到4塊錢,做完蒸餃和包子,老公說真值!
    5毛錢一斤的白菜,超市賣到4塊錢,做完蒸餃和包子,老公說真值!很多人到了冬天,家裡都會儲備一些白菜,既便宜吃起來口感還非常的不錯。大家都知道白菜是白綠相間的,昨天我去超市購物,偶然間發現一種紫色的白菜,這種白菜全身呈現紫色與白色相間的顏色,從外觀來說那絕對稱得上是靚麗,比起普通大白菜單調青綠色來說,這簡直就是高大上的貴族大白菜呀,而且5毛錢一斤的白菜,超市賣到4塊錢一斤。
  • 原來街邊爆米花做法這樣簡單,5毛錢炒一大鍋,學會再不買著吃了
    原來街邊爆米花做法這樣簡單,5毛錢炒一大鍋,學會再不買著吃了,大家好我是傻姐,說到爆米花,就想到電影院,是的,去看電影的必吃小零食就是爆米花了,在影院門口一般小杯的12元,大杯的15元一杯,價格十分昂貴哦,對於上班族的我來說真心捨不得,可是不買女朋友是不是會覺得你很小氣呢?
  • 金蟬市場火爆商戶一天盈利千元,一隻塑膠袋賣十元
    安徽亳州金蟬交易市場十分火爆,每天的銷售量在一萬斤以上。有的農民傍晚在地裡摸金蟬,然後到市裡來賣,好的時候可以有二、三百元的收入。而有的商戶則是從農村大量收購金蟬,然後到市裡銷售,盈利非常可觀。金蟬普遍可以賣到70元一斤,有的河南商販看到這邊價格不錯,專門從河南收購金蟬來亳州銷售。這位大叔是「自賣頭」,他介紹說自己平時注意收集一些帶著蟬卵的樹枝,然後埋到自家4分地的小樹林內,經過三年的時間,蟬就可以從地下爬出來了。他在樹身一人高的地方纏上膠帶,每晚上可以收穫大約500隻金蟬,可以賣到300多元。
  • 農村最「廉價」的作物,一斤最多就5毛錢,果實長得比菠蘿蜜還大
    農村最「廉價」的作物,一斤最多就5毛錢,果實長得比菠蘿蜜還大我們在農村見過最多的蔬菜,就是空心菜、大白菜、黃瓜、茄子、冬瓜、韭菜這些,在農村生活的話,幾乎是可以吃到很多瓜果蔬菜的,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應季蔬菜,,而且是自己想吃什麼,就可以自己動手種植
  • 西瓜5塊錢一個,荔枝一塊一斤,為何今年水果賣不了高價?
    最近大家吃水果的都有福了,因為近期時間一些時令水果價格都很低,以前都覺得水果比豬肉貴,想吃點水果都捨不得,現在終於可以放心買水果吃了。就比如說夏天解暑佳品西瓜吧,更是在城中村都只賣5塊錢一個,真的讓人很解饞。
  • 社區團購火爆,菜攤老闆卻想哭:這麼低的價格,沒活路了!
    社區團購火爆,1毛錢的雞蛋幹懵了超市,老闆:年底關門不幹了!最近社區團購異常火爆,我也嘗試了一下在手機上買菜買水果,價格非常低,1毛錢的雞蛋,1毛錢的蘿蔔,1毛錢的食用油,1.5塊的海天醬油,下了20樣蔬菜水果,一共不到20塊錢。自從社區團購進入我們小區之後,以前人擠人的小區門口菜攤子現在人流量少了一半,很多人都在隔壁的一個快遞點拿取自己的生鮮蔬菜。
  • 黃瓜5毛錢一斤,買回來配大蒜醃著吃特別有味
    今天去菜市場買菜,轉了一圈也不知道買什麼菜,正好趕上一個攤位的老闆在卸菜,我就上前順便問了一句黃瓜多少錢一斤,老闆說5毛一斤,我以為我聽錯了,又確認了一遍就是5毛錢一斤,我就買回來3塊錢的,雖然黃瓜不是很好但是很便宜湊合著吃吧,回到家想著淹起來當作鹹菜來吃的,今天就先吃5根做一頓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