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臨近畢業季,各大校園中不斷進出的廢品車成為常見景象。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鄭州、新鄉多所高校發現,宿舍樓旁舊書回收的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隱性浪費。

  「賣一麻袋書的錢,只能買一個麻袋」

  「馬上畢業了,這些書對我來說用處不大了,還得找工作,租房子,帶這麼多書不方便,郵寄回家太貴,直接賣掉最省事。」在鄭州某高校,一位剛賣完書的學生告訴記者,他最終以每斤4毛錢的價格,把定價1000多元的書10元賣給了收廢品的人。

  記者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書,不少還是新書,有些甚至還未拆封,再查看書後面的標價,有二三十元的,也有七八十元的,遠遠超過了回收的價格。有畢業生向記者開玩笑說:花了一麻袋的錢去上大學,買了一麻袋的書,最後畢業了,把書賣了,也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

  「回收站一天收上千斤書籍是正常的事兒。」鄭州北大學城一位收舊書的商販告訴記者,每年畢業季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期,畢業學生離校書籍帶不走,不少學生圖省事會選擇當廢品賣掉,基本是幾毛錢一斤。

  批量書本賤賣背後:教材重複利用率低

  「我們學校對新入學大學生購買教材是強制的,從大二開始是自願訂購教材的,但是缺少二手書交易的渠道或平臺,不少學生還是只能訂購教材,而大量舊教材就進了廢品回收站。」鄭州北大學城一位學生說,「一想到下屆學弟學妹們開學還要購置同樣的新書,真覺得浪費。」

  採訪中,有不少學生表示,如果有合適的渠道可以將教材贈與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像我這幾百元買的考研資料以及我的考研筆記,當廢品賣掉讓人心疼,如果知道誰需要,我更願意無償轉讓。」一位大四畢業生說。

相關焦點

  •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新華社7月5日電(記者王林園 孫清清)臨近畢業季,各大校園中不斷進出的廢品車成為常見景象。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 畢業季舊書生意火爆:4毛錢一斤,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新華網鄭州7月5日電(記者王林園孫清清)臨近畢業季,各大校園中不斷進出的廢品車成為常見景象。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 學生:賣一麻袋書,能否買個麻袋?
    我一個朋友是專門收購廢品的。暑假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前往這位朋友的廢品站,發現這裡儼然成了一片書的海洋,作業本的世界。隨手撿起一本書,是一本小學課本,書本完好無損。八成新,保養得如此之好的書出現在這樣的廢品收購站中,真的感覺這是一種造孽一般的浪費。如果把這些書交給下一屆的學生循環使用,那麼是不是可以把我們勤儉節約的傳統發揚光大?那麼問題來了:中小學教材,該不該循環使用?
  • 教材浪費驚人:「賣了一麻袋的書,最後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
    1在中部某省一再生資源公司的車間內,隨手撿起一本初中歷史教材,品相完好、乾淨整潔教材驚人浪費背後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賴星 閔尊濤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3500平方米的車間內,一座近兩層樓高、如山丘狀的「教材山」異常醒目,幾乎涵蓋中小學所有科目教材。
  • 千元教材只賣了10塊錢 畢業了,我們的舊書咋辦?
    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 三年的書 賣10塊錢 小潔是我省某高校研究生畢業生。收拾行囊準備離開校園之時,小潔和同學發現,成箱的書變成了累贅,便和同學商量,以白菜價將書賣給了廢品站。 三年的書,就賣了10塊錢。小潔發了一個朋友圈。有朋友在下面留言:「把這些寶貝賣了不心疼嗎?」 「心疼啊,可留著有啥用呢。」小潔說。
  • 3年教材賣了十元 高校舊書回收火爆背後是教材隱性浪費
    中安在線 圖­  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  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三年的書賣10塊錢­  小潔是我省某高校研究生畢業生。
  • 3年教材賣了十元,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火爆背後是教材隱性浪費
    中安在線 圖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值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丟人?哪個更值?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開學第一天,「13歲少年軍訓後拎回一麻袋廢品」登上熱搜,這位安徽13歲的少年紛紛被網友稱讚:少年強,中國強!正好和央視《開學第一課》一樣成為同學接受精神的經典課例。
  • 跳蚤市場上,二手「知識」成商機,一收一賣利潤翻幾十倍
    你知道麼,國內高校一學年所用的教材費用已高達90億左右,而每逢畢業季,海量的教材卻會被按斤賣掉,最後再以稍低於新書的價格重返市場,經營者從中獲利可達幾十倍。高校賣書每逢畢業季,各高校畢業生都會手拎行李箱離開園,而行李箱內以生活用品居多,書籍等物品均為少數。
  • 揚州大學「麻袋哥」受熱捧
    近日,揚州大學一群大二男生利用周末在學生宿舍回收廢品的消息和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視頻中,這群大學生背著空麻袋,挨個敲開學生宿舍的門,回收塑料瓶、廢舊書報等廢品。目前他們回收的廢品已賣得600餘元,其中500元寄給了一位藏族學童。這群大學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麻袋哥」。
  • 開學第一天13歲少年因一麻袋廢品火了!網友稱讚:少年當自強
    據了解,安徽市民郭先生去接結束軍訓的兒子,卻看到兒子曬得黝黑並拉著一麻袋的廢品走出校門,這些都是他自己收集的廢品,這位少年剛上初一,是班裡的班長,說要把廢品賣掉當班費。這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錢,郭先生還想補貼給兒子200,可是被拒絕了。
  • 學生畢業季賣舊書本 廢品回收站一天能收上百斤
    feijiu網資訊平臺:又是一年畢業季,不少學生把帶不走的舊書本賣掉,廢品回收站一天能收上百斤舊書本。  8日晚上7時許,記者來到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宿舍樓區,最裡面的兩個宿舍樓之間停著兩三輛三輪摩託車,車廂裡裝滿了書本,不時有學生扛著一麻袋書來到此處過秤。一名學生告訴記者,他家是寧陽的,打包的行李太多,不得已把舊書本賣掉。
  • 七年千餘次書籍流轉,南財學子將資源共享進行到底
    「賣了一麻袋的書,最後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總定價接近1000元的書10多元就賣給了廢品站。」網絡上不時能看到高校畢業生類似的留言。為充分利用閒置書籍,實現資源共享,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的同學們堅持七年開展書籍流轉活動,為生態文明建設助力。
  • 河北萬封郵件被賣廢品站續:平信丟失無法索賠
    萬封郵件被賣暴露平郵管理漏洞  平件運輸中只清點郵袋不查郵件,造成郵件流程無法監控;國家郵政局醞釀建立更安全的郵路系統  □本報記者 姚健 耿小勇 北京 廊坊報導  ■核心提示  上月,由廊坊郵政局寄往全國的萬封郵件被中途賣到廢品站
  • 08年買的電腦壞了,當廢品頂多只能賣30塊錢,還要修嗎?
    08年買的電腦用了12年壞了,當廢品頂多只能賣30塊錢,還要修嗎?我是不捨得放棄,堅持修一修再說。沒辦法,我只能把電腦主機拿到維修店去修。店裡的師傅正在給別人修手機,等了快一個小時之後才輪到給我修電腦。師傅檢查過後說我的電腦硬碟壞了讀不了盤,問我要不要換一個新硬碟130元錢,我說只要能修好就行。於是,師傅給我換了新硬碟重裝系統,同樣的情況,系統裝好之後又突然死機了。
  • 「七旬老人廢品站淘書捐贈」的多重意義
    12月2日,在濟南城區內的一處廢品回收點內,76歲的錢玉田爬上一處近一米高的書堆,彎腰拾起舊書,每一本都翻開看看。在過去的10餘年間,他先後從廢品回收點內「淘」出3萬餘本書,並將其中的1萬餘本捐贈。他還挑到了很多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買下之後,為孩子捐建「愛心書屋」。(12月2日《中國新聞網》)現實生活中,人們時常會看到一個並不起眼但卻事關千家萬戶的行當,那就是「廢品回收」。
  • 一賣廢品男子砸爆滅火器被崩身亡 因廢品站不收
    廢品站前出慘禍  一男子砸爆滅火器被崩身亡  本報訊(記者 張大星)11日15時許,在道裏區新華街5號居民樓一樓的廢品收購站前,一名來賣廢品的男子因廢品收購站不收其帶來的滅火器,一怒之下猛砸滅火器
  • 賣廢品?進回收箱?「雙十一」過後,海量快遞包裝箱去哪兒了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探訪了社區、校園等發現,大部分快遞包裝箱賣了廢品,少部分進了回收利用渠道。對此,郵政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快遞包裝交由回收點循環利用是目前國內最綠色便捷的處理方式。「我選擇把紙箱子賣廢品,紙箱子價格是5毛錢一斤,今年網購的快遞箱子有十幾個,賣廢品才得了3元錢,感覺太浪費了。這些紙箱子都是質量非常好的快遞箱子,如果有專門的循環回收利用渠道,讓這些紙箱子重新利用起來,應該更好。」和李先生不同,市民劉先生選擇將部分紙箱子收好,統一賣給廢品站,「不賣這些箱子,也是直接扔了,太可惜了,不如賣給廢品站。」
  • 老舊車型當成廢品賣更「划算」?別犯傻,這樣做就不能買新車了
    老舊車型當成廢品賣更「划算」?別犯傻,這樣做就不能買新車了!我們平時在街上,能看到一些「殭屍車」,停在一個地方放了好幾年,基本上都已經報廢了,卻沒有人去處理一下。但大家可別選擇最後一種處理方式,那就是直接當廢品賣。全國各地的報廢補貼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哪怕是一輛寶馬1系,可能報廢補貼都只有幾百塊錢,所以一些當地的車主,往往就想著要另闢蹊徑,把原來的車賣掉。而事實上,老舊車型當成廢品賣,確實要更「划算」一些,但如果你貪圖這一筆錢,那就要出大事了。別犯傻,這樣做就不能買新車了!
  • 大學畢業生行李不當廢品賣,而是寄回家,這可是「10萬元」買來的
    一些學生說,如果把四年的「家當」當廢品賣掉太可惜了,所以選擇把值得紀念的東西寄回家。隨著離校時間的臨近,越來越覺得宿舍裡的物品都很有紀念價值,畢竟在這裡生活了4年,很多東西根本捨不得扔掉。畢業生們一般寄得的東西是衣服、被褥、電腦、書籍等。大學期間買的各種書籍,扔了吧,可惜;當廢品賣了吧,又捨不得。所以寄回老家,就當是收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