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軍訓不忘撿廢品,賣7元拒絕200元,長大會有出息

2020-09-05 母嬰期刊

文/母嬰期刊

孩子的成長過程,父母付出了很大心血,能夠順利長大成人,並出人頭地,是每一位父母的心願。一位郭姓爸爸看到13歲的兒子,從學校軍訓回來,手裡拎了一大袋塑料瓶子。

他甚是不解地問原因,原來兒子是班長,賣廢品可以當班費。最後,一共賣了7塊錢,看到瞬間長大的兒子,打算獎勵200元被拒。

他身上的幾個優點

1、擔當

很多家庭對小孩嬌生慣養,父母吵小孩幾句,老人會非常心疼。有的父母事事包辦,小孩需要什麼東西,只需張嘴要即可,父母就乖乖買回來。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當父母不能(馬上)滿足要求,他們就會撒潑、生氣,甚至打人。

假如,父母意味到問題,可以讓小孩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裡需要的東西,可以給錢讓小孩去買;飯後要求小孩收拾碗筷、清潔桌面,甚至洗碗,培養其責任感。家教是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慢慢培養,你會發現小孩越來越有擔當。

2、獨立

想讓小孩早獨立,父母要學會慢慢放手。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小孩摔倒在地,跟在後面的大人很快上前扶起,接著是拍打衣服上的塵土,再問一句有沒摔倒?疼不疼?如此呵護下成長的小孩,養成了一個陋習,下次再摔倒時,發現沒人扶Ta,故意倒在地上不起來,要麼撒潑、哭鬧,弄得滿身泥土。這時,要麼大人讓步,要麼小孩無趣自己爬起來。小孩的獨立性,就是這麼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在確保其安全的情況下,適當吃點「苦頭」很有必要,孩子的獨立總是不斷放手中培養起來。

3、節儉

勤儉節約是一個老調重彈的話題。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從80後的童年開始,就沒有吃過什麼苦,得益於前面幾代人的心血付出。現在的小孩從小生活優渥,節儉並不存在於他們的字典裡。雖然「粒粒皆辛苦」朗朗上口,只是在溫室中的書面感知,卻沒有親身體體驗。目前所倡導的「光碟行動」,實際上正是對傳統美德的回歸。小孩有節儉的行為,父母應該支持,還要給小孩做好表率。

4、教養

當一個人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時,有人會說缺乏教養,而不會指責學校沒有教育好,或許有人直指家教問題,也就是父母的教育問題。

陳小春教養兒子非常嚴格,三番追問兒子早上穿完衣服去哪了,兒子都是回答吃早飯,陳爸一怒之下,將碗踢翻,既然你說慌,就不要吃飯了,小孩不可以騙人。兒子被批得哭出聲來,他不準兒子哭,顯然也心軟了。筆者以為他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鑑,雖然打翻飯碗、不準小孩哭存在有些極端,但爸爸並沒有打小孩,每個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只要達到教育的效果,就是成功的家教。

5、榮譽

小郭作為一班之長,筆者認為他是稱職的,在軍訓之餘撿舊瓶子充當班費,個人品德值得稱讚,辛苦自己為集體辦一些實事,正是現在這個社會缺少的品質。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向「錢」看。

少年強則國強

曾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人見到上帝,請求看一下地獄的生活,他發現所有人拿著很長的勺子,往自己嘴裡餵食,由於手柄太長,他們誰也吃不到飯,也很痛苦。天堂就不同了,同樣的場景卻有不同味道,他們拿勺子互相餵食,結果每個人都能吃到美味。兩者的區別在於,在於「人人為我」和「我為人人」的區別,彰顯的能量完全不同,一個是冷冰冰自私的社會,一個是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溫暖世界。

你贊成小男孩的做法嗎?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值
    5+2大於等於7的情況我們會非常滿意,等於0我們也很慶幸還可以從頭再來,小於0走向負值就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丟人?哪個更值?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
  • 初中生軍訓撿「垃圾」賣廢品只為掙班費
    安青網訊 8月29日,亳州黌學英才中學的校門口,郭曉光在校門口接上七年級剛軍訓結束的兒子郭恆暢,曬得黝黑的郭恆暢把書包放在車裡以後又返回學校,說「爸爸稍等一下,我還有一包塑料瓶」,這句話讓郭曉光百思不得其解。
  • 開學第一天13歲少年因一麻袋廢品火了!網友稱讚:少年當自強
    開學第一天,&34;登上熱搜,這位安徽13歲的少年紛紛被網友稱讚:少年當自強。據了解,安徽市民郭先生去接結束軍訓的兒子,卻看到兒子曬得黝黑並拉著一麻袋的廢品走出校門,這些都是他自己收集的廢品這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錢,郭先生還想補貼給兒子200,可是被拒絕了。
  • 13歲男孩賣廢品?網友卻說:這是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而昨天的一則「13歲男孩幫爺爺賣廢品掙六一禮物」的視頻被廣大網友紛紛轉發、點讚。視頻中,重慶北碚一名13歲的小男孩拉著板車幫爺爺去賣廢品,並可愛又老練地和老闆討價還價,一車廢品雖然只賣了22.5元錢,但小男孩臉上卻洋溢著滿足、自豪的微笑,高興地說「可以給自己買禮物了」。有人逗他:萬一被同學看到了,你不覺得丟面子嗎?
  • 濰坊9歲男孩智力低下家境困難 集市上蹬三輪車撿廢品
    今年只有9歲的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流利地說話,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接受教育,他每天的生活便是騎著三輪車到處穿梭,撿廢舊的紙盒賣錢。  網傳男孩穿涼拖蹬三輪車撿廢品  「在坊子新區西白羊埠大集,我看見這位穿著涼拖鞋的小男孩蹬著三輪自行車在撿廢品,覺得好可憐……」1月8日,微信朋友圈「大濰坊」發布了網友「WFHT12345」提供的消息。
  • 13歲男孩幫爺爺賣廢品掙兒童節禮物,自己掙錢不丟面子!
    圖片來源網絡近日,六一兒童節重慶的一個小朋友幫爺爺賣破爛的視頻走紅網絡,之所以如此受關注,不僅僅是因為他幫助爺爺賣了破爛,而是他的一句話深入人心,小男孩稱,「自己動手掙得,管他有沒有面子小小年紀就懂得自食其力,想要的東西自己去爭取,不在乎別人目光不在乎這點面子,長大了肯定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 大姐放棄考研,小妹小弟撿廢品,都是為了...
    13歲的焦尉罡在整理廢品51歲的楊素霞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被檢查出已到了肝硬化失代償期,需要做肝移植手術,手術費用約為60萬元。為了給媽媽治病,剛考入汝州市實驗中學的小女兒焦明歌、13歲的兒子焦尉罡,在暑假期間撿礦泉水瓶子、紙箱賣錢。大女兒焦許果在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院讀5年級,原本計劃考研、讀博,現在一心想著把執業醫師資格證考到手。焦許果說:「這樣一來,可以儘快找工作,幫爸爸掙錢養家,照顧媽媽,讓妹妹、弟弟專心讀書。」
  • 諸暨九旬老黨員拾荒不止 他說撿撿廢品就為了攢錢幫人
    通訊員 周芝蘭 攝  紹興網2月15日訊(紹興日報記者 翁佳美 通訊員 俞咪娜)2月12日早7點,諸暨市應店街鎮雙龍村95歲老人陳林朝準時出門了。他佝僂著背,拄著拐杖,拎著蛇皮袋,在附近幾個垃圾站翻翻撿撿,一個多小時後才背著鼓鼓的蛇皮袋回家。
  • 13歲男孩拾荒養家 六一的禮物最想要廢紙箱
    將近3年,不論是揮汗如雨的盛夏,還是冷風呼嘯的寒冬,這個身影每天都會在鄭州東區出現,他,是13歲的孩子龍龍。龍龍名叫靳茜朋,身材瘦小,皮膚黝黑,一臉的質樸,看得出是個來自農村的孩子。為了給家裡湊生活費、幫媽媽買藥,龍龍兩年多前就輟學,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在龍龍看來,撿廢品的日子並不辛苦,一個個瓶瓶罐罐,也能給他帶來歡樂。「白天清潔工打掃得勤,晚上能撿到的東西比較多。」
  • 大學生兼職撿破爛,存款15萬:撿廢品不丟人,但別讓自己成為廢品
    撿廢品,一個眾人眼中不算體面的工作,甚至,根本稱不上是一份工作。什麼是體面呢?所謂體面,不是擁有好工作,好生活。而是面對別人的選擇與勞動,不趾高氣昂,不隨意指點,不充滿惡意。最近,一個男孩的視頻走紅網絡。走紅的原因,著實驚到不少人。
  • 重慶漁民撈出180斤鐵柱子,當廢品賣了65元,專家:至少值3億
    在中國漫長的五千年的歲月中,有許多前人留下來的優秀文化流傳至今。一些經過歷史的洗禮依然存在的文物,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那個時代。有些文物會流入古董市場,被一些收藏家所收藏。而有些文物只是靜靜的躺在它那個最初的位置,等待別人在偶然一天發現它。重慶有一位漁民撈出180斤鐵柱子,當廢品賣了65元,專家:至少值3億。
  • 7歲父親去世,家人撿廢品還債!他考上了南開,學費卻愁壞一家人
    但總會有不幸的時候,也會有幸運的時候。就如下面這位來自勵志少年,人生苦難一直伴隨著他,但還好他爭氣。「這麼多年,我們收廢品,還外債,供孩子上學,省吃儉用,沒買過一件衣服,就是想把兩個孩子供出去,讓我的兒子看看,他的兩個兒子多麼有出息。」
  • 13歲男孩幫爺爺賣廢品掙六一禮物,稱一點也不丟面子
    就在昨天,一則視頻上了熱搜,內容說的是一名13歲重慶男孩替爺爺拉著板車去賣紙板,輕車熟路和與廢品收購站老闆的討價還價,男孩連自己也沒有想到會上了熱搜。雖然最後他的一車紙板只掙到了22.5元,但男孩卻非常高興,他說這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因為他這樣就可以為自己買一份屬於自己的六一禮物了。
  • 51歲朱之文早起賣廢品,賺50元衣背都溼透,成名後仍不忘初心
    近日,51歲的歌手朱之文在網絡上曬出一條短視頻,久未露面的「大衣哥」給我們展現了他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一大早跑幾十裡路賣廢品,賣了50塊錢!」他一大早來到一個廢品收購站,可以看到他拿著一個巨大的編織袋裡面裝著棄用物,身後堆滿了垃圾,現在正值炎熱的夏天,跑幾十裡路到這裡,可想而知有多麼累。朱之文擺弄著他拿來的廢品,賣了50塊錢,後背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溼透,看上去很是辛苦。
  • 女子半夜偷走萬元電梯扶牆架,賣了200元……
    早報訊 (通訊員郭思思 記者陳小芬)在泉州豐澤區城東一代尋廢品售賣的楊某,見到一家公司內放著一個電梯扶牆架,起了貪念,半夜將架子偷走拉到廢品站,以200元的價格賣掉。日前,被泉州廈門鐵路公安處泉州東站派出所查獲,目前案件正進一步審理中。11月12日,福建省某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帶著一面錦旗到泉州東站派出所,感謝民警快速破獲一起盜竊案。
  • 養育手冊:什麼樣的男孩,長大有出息?
    尤其是對待兒子,要求會更嚴苛一些,付出的精力也會更多一些。那到底該怎麼養男孩能夠有出息,成了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長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什麼樣的男孩長大最有出息?下面這5種01 越早獨立的男孩越有出息性別賦予了男孩巨大的力量,也決定他要擔當。
  • 農村小學科學課是「撿」出來的,為了學生,他撿30年廢品自製教具
    製作教具需要很多材料,當時月工資僅有7元的王躍增根本沒有能力購買材料。所以,他就到廢品站、垃圾點撿廢品,就連走親串友、趕集上會的時候也不忘搜集廢品材料,家裡成了「廢品站」,鄉鄰都叫他「破爛大王」。圖為王躍增在一處廢品站搜集製作教具的材料。此後,他一發不可收拾,一連創作出地震報警器、高空清潔器、自動供水裝置、磁鐵遊戲演示臺等30餘件教具。
  • 亳州市一初中生「撿垃圾掙班費」獲網友點讚如潮——「這樣撿廢品,一點都不丟人!」
    郭曉光說,8月30日他到高新區黌學英才中學接剛剛結束軍訓的兒子郭恆暢,看到兒子把書包放到車上說了一句「爸爸稍等一下,我還有一包東西」,便離開了。起初,郭曉光並未在意,但當他看到兒子拖著一大包東西回來時,不禁好奇起來。兒子靦腆地告訴他,包裡的東西是空飲料瓶,他要把這些瓶子賣了掙班費。
  • 撿塑料瓶賣了當班費不丟人
    近日,據媒體報導,安徽亳州某中學班長軍訓結束後撿一麻袋塑料瓶賣了當班費,該行為獲得網友的稱讚。雖然學生收集塑料瓶賣作班費並不是一個新的創意,但意外走紅網絡至少呈現了三個方面的教育價值。一是勞動教育價值。
  • 撿廢品養母高考744分上清華的男孩,現在怎麼樣了?寒門可出貴子
    撿廢品照顧母親,高考744分上清華龐眾望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孩子,甚至比一般農村孩子條件還要苦,母親患有天生的嬰兒癱,常年癱瘓在床,父母患有精神疾病,龐眾望5歲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讓這個本就搖搖欲墜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