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手冊:什麼樣的男孩,長大有出息?

2020-12-20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尤其是對待兒子,要求會更嚴苛一些,付出的精力也會更多一些。那到底該怎麼養男孩能夠有出息,成了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長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

什麼樣的男孩長大最有出息?下面這5種

01 越早獨立的男孩越有出息

性別賦予了男孩巨大的力量,也決定他要擔當。父母如果能夠早放開手,將選擇權早點交到兒子自己手裡,讓他自己選擇將來要走的路,那麼,不管將來遇到什麼挑戰和困難,我想他都能自己做出合適的選擇,哪怕是錯的,那他也會為自己負責。這樣,於無形之中,就將男孩的責任感和有主見培養起來了。縱觀成功男士,這兩點不可少。

02 越有責任感的男孩越有出息

現在很多家長的養育方式就是,只要孩子還小,不管男孩女孩都一樣,不都是個小孩子嘛。但男孩天生比女孩多了份叛逆,如果不從小培養他的責任心,那就很可能會變得花心。而且,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有責任心的男孩更能取得上司和同事的信任。

03 越能吃苦的男孩越有出息

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一樣東西不可或缺,那就是吃苦教育。尤其是家有男孩,吃苦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吃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現在不讓男孩有吃苦的能力,將來他會很苦!

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勞動是光榮的,通過努力奮鬥,才能實現一個人的價值。

04 越勇敢的男孩越有出息

有一次,有個男孩問我:「為什麼男孩就一定要勇敢?我也害怕怎麼辦?我可不可以做女孩?」這個問題讓我沉默了很久,但也更加堅定,男孩更需要勇氣。因為一個男孩子的勇敢正是男子漢氣概的展示啊,不然他不想勇敢時怎麼想變成女孩?

05 越快樂的男孩越有出息

樂觀的心態和善良的愛心,是一個成熟優秀的男人必備的品質。父母要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擦去孩子心靈的汙垢,消除孩子心中的自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樂觀開朗、善良真誠的人。

社會是殘酷的,我們不能代替男孩成長,但是我們可以教給他勇敢善良和獨立的好品質!對於家中有男孩的父母來講,想把孩子培養成才,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那麼,如何養好一個男孩?

男孩子究竟是如何成長的呢?我們父母在他們的成長中應該注意什麼呢?關注男孩成長的心理學家們把男孩的成長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0-6歲)溫柔幼年

這段時期裡雖然父親的角色也很重要,但男孩依賴的主要是媽媽,因為他們需要很多的愛和安全感。

發展特點

男嬰需要和母親建立特殊的親密連接,母親提供他最需要的奶水、安撫和擁抱。

男孩子生長得更快,從2、3歲開始玩的時候會佔用更多空間,喜歡使用物品,喜歡把積木搭高。

父母的作用

如果母親是男孩的主要撫育者,他會把母親當作親密關係和愛的學習榜樣。如果母親溫柔但堅定地設定規矩,不是用打罵或羞辱的方式,他會接受這些規矩而且進步很快。因為他知道媽媽愛他。

如果母親喜歡教他說話,他大腦的語言能力會發展更快,讓他更愛和人交往。而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男孩長大後的弱點,母親在男孩幼年期就可以注意這一點。

如果母親經常情緒悲傷,對男孩缺乏關注,男孩的大腦就會發生改變,變成容易悲傷難過。

如果母親總是生氣,打罵他,他會迷惑母親是否愛他,導致缺乏安全感。

母親應該接受男孩愛冒險的天性。當男孩捉了一隻小蜥蜴或者用泥土堆了一團東西時,母親應該感到驕傲和快樂,而不是催他洗手換衣服。父親可以逗他玩,和他假裝摔跤,同時要與妻子一起照顧他。小男孩就會知道:男人可以是讓人激動的、友好的、愛讀書的,也可以分擔家裡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任務。

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於和母親分離,男孩會有更強的焦慮症,如果感覺被拋棄,他更容易關閉內心,不和外界交流。如果可能,男孩在三歲前,最好由家人照顧。

如果是由家人照顧或者是在只有幾個孩子的小型家庭式託兒所由有愛心的老師照顧,男孩會適應得更好,分離焦慮症會降低。幼年時體驗到的感情會幫助他更平穩地度過容易衝動的青春期,平衡他愛冒險和愛競爭的天性。

總結

六歲之前,男孩和女孩沒有根本上的區別。最好是由母親擔任主要撫育者,父親積極協助。重要的是有一兩個關鍵的人愛他,在他的幼年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樣他會一生都有內在的安全感,他的大腦會獲得親密交流的技能,喜愛學習和互動。

第二個階段(6-14歲)學習男性的一面

大概在6歲左右,男孩會有一個大的轉變,他開始模仿超人、蝙蝠俠等這類的男性英雄的動作,喜歡揮槍舞棒,製造一大堆的噪聲和麻煩,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很粘父親,如果父親缺位,那麼他會粘身邊的其它成年男性,向他學習,模仿他。如果得不到父親的注意和關懷,很多男孩開始出現行為問題。

母親

雖然男孩開始粘爸爸,但不意味著母親就不重要了。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堅毅頑強,其實能夠勇於面對內心情感,有溫柔、愛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際關係會更加協調。

母親應該讓男孩知道她一直會支持他愛他,男孩還可以和母親很親密,保持柔軟的內心。有的父親抱怨兒子和媽媽太親了,其實不是妻子做的太多,而是他和兒子的互動太少。如果父親懷著抱怨的態度或者對兒子期待太高,只會把兒子推得更遠。

如果母親為了讓男孩堅強,突然疏離他,男孩為了壓抑悲傷,會關閉自己原本和母親相通的一面:愛意和溫柔,因為這些情感不再得到母親的回應。這樣的男孩長大後往往人際關係僵硬,感情單調。所以母親們,不論你的兒子是五歲還是十五歲,你都可以多多擁抱他。

父親

雖然6-14歲的男孩更注意父親說的話,更願意向父親學習。父親這段時間應該花更多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如果父親缺位,那麼男孩會轉向尋找其他能夠教導他的男性。當前男老師減少,男孩容易轉向小團體尋求幫助,由於沒有年長、值得尊敬的男性的引導,這些小團體很容易接觸暴力、性早熟、吸菸等。

下面一些基本的為父之道,可以給工作繁忙的父親一些參考:

01 擠出時間

這是做父親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小時,你很難成為好父親。 如果你的兒子在生活中出現了問題,那麼是你的責任。父親應該拿出時間和兒子玩耍歡笑、教導兒子。

02 表達你的感情

男孩子喜歡擁抱、玩耍、摔跤,但父親們也需要通過讀書、講故事、並坐聊天和聽音樂等安靜一點的活動和兒子建立感情聯繫,要真誠的誇讚孩子的聰慧、努力或者創意。有些爸爸害怕這些會讓兒子娘娘腔,但事實恰恰相反,很多同性戀因為缺乏父愛而尋找與其他男性的親密感情。

03 放鬆一點

不要僅僅出於壓力或者責任感去和兒子在一起。享受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選擇你們兩個人都喜歡的活動,不要把和親子時間變成學習時間。降低對兒子的要求,逐步教會孩子你的技能,和孩子一起體會體育運動、遠足、種植等等活動的快樂。

04 也要做嚴父

有些父親喜歡做輕鬆的慈父,把難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擔家務、監督作業、為孩子做出選擇等交給妻子。有些妻子明明沒有離婚,卻活得像個單親媽媽。父親請多分擔養育和引導孩子的責任。

6-14歲的男孩會面臨幼兒期沒有碰過的問題,如霸凌、歧視、同齡人和性信息等,父母必須密切關注這些問題的表徵。比如在學校受到霸凌的男孩會有不想上學、缺乏同學朋友、零花錢丟失等現象。而另一個普遍的問題是男孩在這段時間的心智成熟度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儘早入學,好搶先一步,其實這樣做並不利於孩子自信順利的學習和適應學校生活。

男孩6-14歲是父親為之奠定男性基礎的寶貴時期,再忙的父親在這幾年也應該擠出時間多關注兒子,和父親相伴的美好記憶會滋養男孩,伴隨他的成長。

第三個階段(14歲-成年)

後退一步,幫助孩子變成成年人

成年的定義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從14歲到成年的過程順理成章的就是好好學習,多發展課外特長,進入理想的大學,然後找到體面工作。這遠遠不夠!

真正成年的人有自己的原則、有跌倒了爬起來的勇氣、有不役與外物的能力、有對朋友和家人的愛。這樣的成年人能面對家庭的矛盾、處理自身健康的問題、面對經濟環境的改變和職場技能更替的挑戰,他對自身的認同、和家人的關係和幸福感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輕易改變。

所以在孩子14歲到成年的這段時間,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名牌大學,而是如何培養他成年,我們要做的應該與男孩的前面兩個發展階段相反:繼續愛他,但要後退一步,讓他接觸外界優秀的人,給他更廣闊的視野,給他幫助別人的機會,給他做決定和承擔責任的經驗。

男孩在此階段的發展特點

01 思考

男孩在這段時間裡發育的重心其實在於他的頭腦。可以說青春期是男孩開始思考的年紀,他開始抽象思維,開始批判、分析自己、他人和他身邊的世界。

青春期的男孩經常說這樣的話:「我父母總是說他們支持我,但他們不讓我去探索真正的自我」、「我愛我爸爸,但他說話會有種族歧視」、「我媽媽人很好,但她總是讓別人左右她」等等。

他開始有沉默獨處的時候,用來思考、吸收、理清自己的感受,分析生活中事件的意義。父母們這時要相信自己在他幼年奠定的基礎,並信任他。

02 多變

青春期的男孩是多變的,容易情緒化。為了探索自我,他會嘗試不同的行為方式,他可能會一時很自信,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時又憂鬱害羞。一會像個學究型,一會像個嬉皮士。

父母們有時會很不喜歡他的一些言行,比如染頭髮、帶耳環、批判別人等,但只要我們記得一點,就可以平靜的對待他,與他溝通——他的行為不是針對我們的,不是故意讓我們難堪生氣的,他只是在探索自己,去了解這個世界,或者通過一些言行,希望被他的朋友們接納。

03 從否定到肯定

青春期的發展有兩個階段:

從13歲到16歲左右(大概就是高中階段),男孩子們帶著美好的希冀去探索世界,他們期待發現真善美,但卻失望地發現醜陋、不公和人性的缺點,他們幾乎對所有的事情都持否定態度,他們對事情的批判會毫不留情、犀利準確。

青春期的末尾(大概是進入大學後),男孩們從希望破滅到接受現實,希望改變現實中的不公,開始期待新生活。

04 精力旺盛

這段時間裡,男孩的荷爾蒙會是幼年期的800倍,身體飛速發育,很多男孩整天坐立不安,打球跑步等成了他們最喜歡的事情。所有的男孩這時都應該有體育活動,父母們應該幫助他尋找適合自己的活動。雖然籃球、足球等非常盛行,但不是所有的男孩都喜歡或適合團體運動,內向一點的孩子可以練習遊泳、自行車、摔跤等個體運動。

父母的角色

01 存在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男孩的荷爾蒙和身體發育推動男孩進入成年人的角色,他們渴求更多精神層面的互動,希望能夠追隨激情和夢想。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只是給了男孩們更多的課業。

那些讓父母恐懼的事情比如吸毒、犯罪、醉酒等往往是因為男孩找不到可以追求光榮和實現英雄夢的途徑,他們看著廣漠的社會,找不到可以信仰和跟隨的人。

02 建立溝通的基礎

父母要做的不是關注於男孩這時讓你煩惱的表面問題,如染髮、肥腿褲等。我們要透過這些表面,去發現男孩內心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在男孩們抱怨的話裡,理解他們的正面述求。比如「爸爸,你總是不理解我」,是否意味著他其實需要你的支持和認可?「我恨你!」是否是表達他感到受傷? 「我找什麼樣的女朋友不關你的事」是否意味著「我需要隱私,我需要更好的把控我自己的生活」?

03 避免過度關注

現代父母往往過度關注孩子的成功,他們為孩子聘請昂貴的私教,送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和比賽,拼命把孩子往名牌大學裡推,幫助孩子選擇研究生學院,甚至幫助孩子投遞簡歷。

這種過度關注的行為不僅限制孩子成為獨立的人,而且人為地把孩子的發展劃定了一個框框,限制孩子發展的可能性和孩子的想像力,甚至導致孩子抑鬱和焦慮。

04 幫助孩子邁向成年

不經過彎路和錯誤,男孩無法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習得勇氣和堅持。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提供成長的機會,接受更多優秀的成年人的輔導,邁向成年。

記得告訴男孩成年人的責任和對他的期許,討論他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如性、交友問題、飲酒等。

另一重要部分是為他尋找一位或幾位心靈導師,比如一位體育教練、教會的領袖、叔伯等,和孩子分享經驗,討論問題,回答男孩們的疑問。

在14歲到成年的階段,男孩漸漸脫離家庭,渴望成為更好更獨立的人。我們父母需要把視線超越上大學這個門檻,關注成年的真正意義,為他尋求可以輔導引領他的優秀成年人,給他獨立發展的空間和經驗。

男孩養育手冊,家長記得給孩子收藏,在生活多多實踐!

本文轉載於網絡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男孩,長大會有出息?智慧父母一定要做好3點
    中國有句古話:「窮養兒,富養女。」對於女孩子的教育,我們過多的是愛撫和保護,讓她像花朵一樣溫柔的長大,而對男孩子的教育則多是放手和鼓勵,讓他成為一個頂梁柱,男孩子由於生理構造天生比女孩子更難管教,父母往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那麼,究竟該如何養育兒子,長大了才會有出息呢?看完下面3點,你就明白了!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要給他定這5條規則,長大他會有出息
    導語:所有父母共同的心願,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從自己做了父母,才體會到養育孩子的辛苦,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孩子,更是會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尤其是教育男孩子和教育女孩子還是有區別的,相信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朋友應該是深有體會。
  • 養育男孩,父母在這幾方面越「優待」,男孩長大成才機率才越高
    文|文兒男孩子和女孩子因種種原因,教育的時候在方法上是會有一些區別的。往常人們總是說男孩子調皮,為了防止他們長大變成敗家子,小的時候就要多讓他們經歷一些苦難和坎坷,讓他們多吃點苦受點罪,這樣長大了才會有出息。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要捨得做這三件事,男孩長大會更有出息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出息,尤其是養育男孩的家庭,對於男孩的要求往往會更高。但是李玫瑾教授在接受《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的訪談中談到:現代社會中人們有一個最基本的顛三倒四。針對於男孩的教育,李玫瑾教授提出了「系統脫敏」的教育概念,並且建議家長們:想要孩子長大以後有出息,這3件事上一定要捨得!
  • 李玫瑾:養育男孩,家長越「捨得」這3件事,孩子以後越有出息
    針對男孩的教育問題,她也曾在自己的講座上談論過。她認為,養育男孩,家長要做到在這3件事上「捨得」才行。否則的話,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有出息的。李玫瑾:養育男孩,家長越「捨得」這3件事,孩子以後越有出息捨得放手讓孩子吃苦男孩要想長大後更有出息,就一定要多吃苦。現在的家長平時總是習慣於嬌慣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格外寵愛。這些家長大多都非常焦慮,根本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傷害。
  • 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長大能有出息,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父母都還指望以後能享清福呢!但孩子將來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所以,家長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方便以後成才。李玫瑾是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研究,同時在育兒領域上也有獨特的見解,近幾年李玫瑾教授提出了教育概念,她曾說過,想要孩子有出息
  • 家有男孩該怎麼教養?遵循「5個規則」,孩子長大有出息
    隨著越來越多有文化、有見識的年輕人成為父母,現代的育兒觀念也在不斷向前進步。而年輕一代的父母最為推崇的一個育兒觀念,就是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的方式和特點應該有所不同,不少育兒專家對此也持相同的觀點。李玫瑾教授:遵循5個規則,孩子長大有出息彭女士和丈夫結婚後不久就懷上了小寶寶,越是臨近預產期,彭女士就越是希望自己能夠生下一個玉雪可愛的女娃娃。
  • 哈佛大學教育家:家有男孩常對他說三句話,兒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哈佛大學教育家:家有男孩常對他說三句話,兒子長大後更有出息小編的朋友是一位2歲女孩的爸爸,他的女兒草莓很可愛,他經常把帶娃的過程中有些心得,跟身邊人以及做講座時分享,大家都會覺得他「育兒有方」一個奶爸帶娃可真棒呢!
  • 養育男孩,李玫瑾建議:父母越「捨得」3件事,孩子長大越有本事
    文/小語談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為一個家庭帶來了歡樂與希望,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也是十分的盡心盡力,為的就是讓孩子能成長的更加優秀,長大了也更有出息。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將來幹出一番成就比什麼都重要,男孩未來身上的擔子也會重的多,所以父母在養育男孩子時,需要操的心就更多了。
  • 怎樣才能養育出,有出息的女孩
    我們養育孩子都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特別是女孩。一旦她們有出息,家庭、事業雙豐收,父母懸著的一顆心就放下了。對於媽媽來講,還有什麼比養育了一個有出息的女兒更讓她自豪的呢?很多家長認為,天資聰穎的孩子容易被培養成有出息的人。於是,當自己的孩子不是那麼光彩奪目,沒有取得做人成就的時候,他們就會認為孩子不是成才的料。
  • 養育男孩要培養這「三立」,男孩父母提前知曉,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都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的確是這麼個道理,畢竟懷孕生孩子只不過是十個月的事情,而養一個孩子卻要父母操心幾十年,而且,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還存在差別,如果單純地按照同一種模式和經驗去養育男孩和女孩,往往是行不通的。
  • 有舍才有得,養育男孩不妨聽聽李玫瑾: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出息
    文丨阿月寶寶趣事(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男孩和女孩的性格不同,所以在養育他們的時候也需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們一直說窮養兒富養女,男孩子在長大之後,更多的是要承擔起這個家庭的責任,所以責任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家裡有兒子的家長,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更加的有出息,一定得捨得三件事。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捨得」3件事,將來孩子更有出息
    孩子是上帝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家庭。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有本事還真的說不準,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李玫瑾教授還曾提出一個「脫敏」教育的概念,她說,要想孩子有出息,家長要在以下這3件事上「捨得」。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捨得」3件事,將來孩子更有出息1. 捨得適當的「放手」現在大多父母都是溺愛孩子的,什麼事情都想幫孩子辦好,也不捨得責罵孩子一句,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反而會害了孩子。
  • 養育男孩,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她曾說過,想要孩子有出息,在下面這3件事上父母要捨得。,嚴重了還會加深男孩對物質、金錢的欲望,缺的久了,自然想要的就更多。所以,小時候多讓孩子受點挫折沒關係,只要孩子長大不吃虧就好。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有積極向上的心,就看父母是如何引導了,他們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世界上的。我相信,當你以溫柔、愛對待孩子的時候,他會在這個世界裡,感受到最少的傷害,最多的善意,最濃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
  • 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建議:父母越「捨得」3件事,兒子越有出息
    不止生孩子消耗大,養育男孩的過程中作為母親操心自然更多,小時候就上躥下跳擔心安全問題,到了青春期更擔心他打架、認識不好的朋友。所以我的內心就希望,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兒子。我個人比較喜歡看李玫瑾教授的視頻,一直是李玫瑾教授的忠實粉絲,她的講座我總看,在養育男孩方面,我總結出李玫瑾教授的建議,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兒子將來越有出息。
  • 為什麼很多"痞痞"的孩子,長大反而更有出息?家長別不懂裝懂
    導語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文靜,長大後才會有出息。但如果孩子性格痞痞的,像個小流氓一樣,鬼點子特別多,也特別調皮,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難有出息。樂樂的父母也經常擔憂孩子擁有這樣痞痞的性格,長大後一定難有出息。周圍看著樂樂長大的鄰居們,看到樂樂這樣痞痞的性格,也表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定難有出息,並且也很同情樂樂的父母。雖然樂樂的父母很擔憂孩子這樣痞痞的性格,長大後會難有出息,但還是樂觀地面對樂樂,覺得只要孩子開心,並且健康成長就足夠了。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6歲以前父母要捨得這幾件事
    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永遠是家長最在意的,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能有出息,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相對於女孩來比,男孩身上的責任會更重一些,所以,家長在教育男孩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未來往往有出息的孩子,都是因為背後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
  • 養育女兒,父母牢記以下禁忌,女兒小時省心長大也更有出息
    文|秘籍君有人說養育女兒會更省心,因為女孩子從小就比較懂事,她們乖巧可愛,更是很少像男孩子那般處處闖禍給父母出難題;也有人說女孩子對父母來說才是最大的挑戰,畢竟女孩子和男孩子相比本就是弱勢群體,從小到大每個年齡段也更容易會成為被「壞人」欺負的對象。所以父母要操心更多,而這份操心甚至會延續到女兒成家後的婚姻生活。養育女兒,不管你的觀點是女孩子要更省心還是要更操心。
  • 這三種家庭中長大的男孩,大多難有出息,中了的父母趕緊改
    與此同時,男孩以後能不能有出息,更是所有家長的期望,不圖出人頭地,可至少要做到有責任感,能成為家庭的頂梁柱。因此,教養男孩更需要技巧,也需要適度的愛和規則,獨立和勇敢的品質一項都少不了。大人們的這類做法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較大差異,這就代表著養育過程中需要適當的區別對待。
  • 養兒有五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明白,孩子長大才能有出息
    導讀:養兒有五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明白,孩子長大才能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養兒有五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明白,孩子長大才能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