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長大能有出息,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父母都還指望以後能享清福呢!但孩子將來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所以,家長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方便以後成才。
最近我總聽到這樣的話:「現在的男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了,一個個脆弱的還不如女孩,他們的生活就是太好,導致性格越來越懦弱」,現在的家庭都比較在意孩子的智力發展,從而忽略了人格培養這是不對的。
李玫瑾是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研究,同時在育兒領域上也有獨特的見解,近幾年李玫瑾教授提出了教育概念,她曾說過,想要孩子有出息,在下面這3件事上父母要捨得。
1、捨得對兒子「大方」
上一輩人都遵守「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理念,認為男孩子就要窮養,讓他們多多體驗生活中的勞苦,這樣孩子未來才容易成大器,但是現在這種教育模式已經被淘汰了,因為「窮養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窮養和富養,孩子除了需要物質上的滿足之外,更多的精神上的培養。
家長則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往哪個方向去引導,當然,平時家長還是要滿足孩子的一些需求的,他們的成長不能被金錢所限制,否則是讓孩子變得很狹隘,遇見事情斤斤計較。
2、 捨得」放手」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認為愛孩子就要包辦一起,你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做好,孩子犯錯誤你也不會批評的話,這會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而被溺愛長大的孩子,他們的自理能力非常的差,無論什麼事情都需要家長照顧,甚至上學了連最基本的能力都沒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成為「啃老族」,所以,看似愛孩子實則害孩子,家長們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而不是鋪好了路讓孩子走。
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想讓孩子有出息,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獨立能力,德國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德國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們就會幫助他們樹立獨立意識,並教會孩子如何自理。
3、捨得讓孩子「犯錯誤」
還有的家長是完美主義者,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從小就不會讓孩子犯一點錯誤,就連基本的吃飯、睡覺家長都管教著,但你這樣對孩子的嚴格真的好嗎?
家長們一定要想想想,如果你不教給孩子怎麼面對錯誤,等到他們未來遇到的話,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解決,甚至會選擇最極端的解決方法,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
俗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經歷過失敗他們才能變得更堅強,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順風順水的,而家長也不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家長們這方面一定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