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痞痞"的孩子,長大反而更有出息?家長別不懂裝懂

2020-08-10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文靜,長大後才會有出息。但如果孩子性格痞痞的,像個小流氓一樣,鬼點子特別多,也特別調皮,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難有出息。

但很多痞痞的孩子,長大後反而更有出息?家長別不懂裝懂。

案例

樂樂從小就非常調皮好動,他在父母眼裡就是一個痞痞的孩子,平時鬼點子特別多,朋友也非常多。樂樂的父母也經常擔憂孩子擁有這樣痞痞的性格,長大後一定難有出息。

周圍看著樂樂長大的鄰居們,看到樂樂這樣痞痞的性格,也表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定難有出息,並且也很同情樂樂的父母。雖然樂樂的父母很擔憂孩子這樣痞痞的性格,長大後會難有出息,但還是樂觀地面對樂樂,覺得只要孩子開心,並且健康成長就足夠了。


一瞬眼樂樂也成家立業了,但樂樂並沒有如父母和鄰居們預料 般沒有出息,相反地,樂樂長大後也有了自己的一番事業,長大後的他,讓父母過上了好日子,而這樣的例子也並不是個例,很多&34;的孩子,長大反而更有出息,這也讓很多人感到疑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 為什麼很多&34;的孩子,長大反而更有出息?

1、 痞痞的孩子思想活躍

痞痞的孩子思想比較活躍,他們比文靜的孩子思想更加活躍,並且善於思考。他們能獨立地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並且也善於思考。


由於痞痞的孩子思想活躍,並且善於思考,他們懂得自己解決面前所有的困難,所以很多痞痞的孩子長大後都會很有出息。

2、 痞痞的善於交際

痞痞的孩子,他們非常善於交際,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發現:雖然孩子性格痞痞的,但孩子卻交了不少的朋友。


因為痞痞的孩子交際能力非常強,這也為他以後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於痞痞的孩子善於交際,所以他們長大後都會很有出息。

3、 痞痞的孩子探索能力強

一般的孩子探索能力都是比較弱的,因為孩子們都比較膽小。但痞痞的孩子探索能力非常強,而且他們一般都膽大心細,不會因為前方未知的兇險而感到害怕,他們會懂得享受其中。


創業也需要膽大心細,探索能力強,並且無懼於前方未知的兇險,不害怕失敗。由於痞痞的孩子探索能力強,膽大心細,受挫能力強,所以,很多痞痞的孩子長大後都會有出息。

二、父母要如何養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1、 讓孩子擁有獨立能力

有出息的孩子也是父母悉心養育而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可以對孩子太過於寵愛,成為孩子的僕人,為孩子包辦好所有一切事務,這樣只會養育出沒有出息的孩子。

父母要讓孩子擁有動手的機會,孩子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明白&34;的道理,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自理能力,讓孩子擁有獨立能力,從而養育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2、 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擔心孩子不能很好地解決面前的困難,所以都會幫助孩子解決掉孩子面前的困難,讓孩子失去了面對困難的能力,孩子長大後將難有出息。


因此,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讓孩子自己面難困難。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解決面前的困難,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如何解決,並且引導孩子思考。這樣才能鍛鍊孩子的面對困難與挫折的能力,從而養育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3、 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如果說孩子是一張潔白的畫紙,而父母就是畫筆,孩子這張白紙最後會出現什麼樣的圖案,取決於父母這支筆的塗畫。

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做個有涵養、有素質、擁有良好道德品質的父母,這樣才能養育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結語

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有出息,但有出息的孩子都是由父母悉心養育而來的,父母要掌握正確養育孩子的方法,耐心養育孩子,才能養育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男孩子有這三個「缺點」,家長不用管,反而長大後更有出息!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如果家裡是一個男孩,那麼平時需要操心的事就特別多,因為男孩子的性格大多都比女生活潑,這樣看下來,男孩子身上的毛病也會非常多,有時家長管不了也挺讓人頭疼的。尤其是當男孩比較小的時候,性格太活潑家長就更操心。
  • 為什麼小時候很聽話懂事的孩子,很多長大後反而沒太大出息
    不知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小時候非常聽話,懂事的孩子,長大以後不見得有太大的出息。甚至很多都過得很一般。而那些小時候不怎麼聽話,反而還有點調皮的孩子,很多都過得還不錯,甚至很多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果,俗話說就是混得還不錯。
  • 李玫瑾:家長牢記「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李玫瑾:「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育兒界中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用人生四十載和上千例青少年罪案深入研究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認為,很多家長沒有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因為大多數家長都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雖然說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教育問題,但並不代表他們的方法是正確的,反而,如果用錯了教育方法更可能會誤導孩子,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有這3個「毛病」,長大後更可能有出息,父母請別太幹涉
    孩子有大人看不順眼的習慣家長往往會去矯正,但其實有些「毛病」可能正是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徵兆,父母請別太幹涉。在長大之後更受人歡迎,也就自然更容易成功。二、性格霸道,有點自戀孩子性格霸道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
  • 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大意
    就是想讓孩子有出息,有個好的發展,長大後出人頭地。在這種高期望值的驅使下,有些父母就會發現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常常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太讓我失望了。」「你看看誰誰誰多有出息,你再看看你一點出息也沒有。」等等這些話語來表表達自己心中的失望。
  • 兒子有這「3個缺點」,家長先別著急管,長大後孩子更有出息
    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加懂事聽話,很多父母都會對兒子嚴格要求,當孩子有什麼缺點的時候,家長馬上就會指出來。「熊孩子」是大家非常反感的,但是其實有的時候男孩子有一些缺點,反而是他以後會有出息的表現。遇到這樣性格的男孩子,家長可以慢慢進行引導,沒有必要認為這是個非常不好的事情。因為往往就是調皮搗蛋的孩子,才會有敏捷的思維能力,且身體的協調性很好。如果父母過於壓制這一點話,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 班主任坦言:長大有出息的孩子,多半坐在班裡這位置,並非第一排
    在我姐看來,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是因為坐在倒數第一排的緣故,要是能坐在正數第一排,跟「學霸們」坐在一起,那學習成績肯定能趕得上去,以後長大就不愁沒出息了。但是,班主任說,可以把孩子調到第一排,但是卻不能保證給他「分配」一個學霸。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姐很不解。後來,班主任坦言:長大有出息的孩子,多半坐在班裡這位置,並非第一排。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你爸你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有出息」,同時也將自己的期望都託付孩子身上,其實這很好理解,畢竟,每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於是,家長就開始培養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補習班、開發智力等等,但是你這樣的做法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很多家長對於聰明都有誤解,認為孩子耍小聰明、愛佔便宜這些都是聰明的表現,其實則不然,李玫瑾教授表示: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 孩子有3種行為只是「假聰明」,日後難有出息,家長別沾沾自喜
    聰明的孩子誰不喜歡呢?在這個競爭十分強勁的社會中,孩子聰明便是一種優勢!然而一個人是否成功跟聰明雖然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性格!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很多家長都熱切的期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夠聰穎過人,往往忽略了孩子性格上的教育,導致孩子雖然成為了高材生,卻對自己冷漠無情,甚至感覺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居然成為了「白眼狼」,這樣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鮮!
  • 孩子小時候內向不合群,家長不用急於糾正,可能長大後更有出息
    會有無數個午夜時分,待你睡得正香甜時被娃嗷嗷大哭、揪頭髮、踢肚子、啪啪打臉所驚醒,從此吹響熬夜的號角;又會有無數次被娃的叛逆,撒爬打滾後氣得想要打人……然而你的這些心酸心累只是暫時的,往往小時候是「熊孩子」超級難帶,但長大後會更有出息:
  • 這3類孩子多半是"假聰明",長大反而沒出息,家長別再引以為傲
    "假聰明",長大反而沒出息,家長們可別再瞎引以為傲了一、嘴巴甜會說話總有家長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在外面特別會說話,甚至設想過孩子將來因說話帶來的成就。但其實嘴甜的孩子也有弊端,因為他們有阿諛奉承的可能,所以寶媽要特別謹慎的對待。這些孩子往往都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優秀,不斷的去迎合他人,小小年紀就學會各種奉承別人的說辭。雖說此刻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表揚,卻失去了思考進步的能力,而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註定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 孩子有這幾個「怪癖」,家長別緊張,是高智商表現,長大更有出息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因此往往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開始密切關注他們的行為舉止,期望能通過他們的行為判斷出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多大出息。如果他們有不同於其他孩子的怪異行為,家長往往會感到憂慮,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缺陷。
  • 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孩子,通常不是班裡的前三名,而是這個「位置」
    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孩子那些讓老師非常驕傲的前3名,反而在後續的發展中表現出了疲憊,有些表現平平,甚至都算不上是優秀。雖然很多家長不認同這個觀點,但對於學習不是特別突出的孩子或許是一個好消息,而且以現代的發展來看待這個研究,還是很有道理的。
  • 孩子長大後沒出息有以下特徵,家長一定要幫忙改正,否則後悔終身
    文/景月育兒筆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有了孩子的家長,心中自然對孩子成長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成才有出息。所以我們時常可以聽到許多父母對孩子總是希望孩子趕快長大,成為有用的人才。可是我們也知道並不是所有孩子長大之後都能夠如願成材,所以才對自己孩子有出息的願望充滿了渴望。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長大卻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聰明伶俐的孩子誰都喜歡,但不是所有聰明伶俐的孩子最後都有出息。有些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多半沒出息。而這類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點,家長別瞎高興,及時引導非常重要。
  • 孩子長大後有多大出息,從飯桌上的細節就能看出來,家長別忽視
    然而,孩子長大後有多大出息?並不是單純靠拼學歷、賭運氣,孩子的成就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細節,其實就暗藏著孩子未來的出息,各位家長千萬別忽視。1)養成孩子自私的壞習慣大多數中國家庭,孩子都擁有「無尚崇高」的家庭地位,中國家長習慣性奉獻,把好吃、好喝的都留給孩子。
  • 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孩子,通常不是班級前三,研究證明很有道理
    這也是為什麼班主任會說,長大後更有出息的孩子,通常不是前三名。二、為什麼排名中上的孩子更有出息1、人際關係更有優勢排名第十左右的孩子,在班裡最活躍,既能跟尖子生做朋友,跟學習差的孩子也有共同話題,人際關係一般處理得都不錯。
  • 房間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孩子是否有出息取決於家長
    如果說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非常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中,孩子長大後不僅很愛乾淨,而且生活習慣很好,非常有原則,很自律;如果說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亂糟糟的家庭環境中,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太自律,生活習慣不好,比較懶散。
  • 讀心理:為什麼有些家長看起來根本不管孩子,小孩反而很有出息?
    90%的家長口中所謂的教育孩子其實是自我情緒的發洩。他們看到孩子「犯錯」了,沒辦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也抑制不了控制孩子行為的衝動,必須把話說出來,甚至好好教訓孩子。簡單來說,學習就是吸收經驗,更通俗的講,學習就是模仿!說到這很多聰明的人已經開竅了。郭麒麟第一次公演結束,父親郭德綱公開說郭麒麟不行。
  • 這「三種」孩子看似乖巧,長大後大多沒出息,家長需要警惕
    這「三種」孩子看似乖巧,長大後大多沒出息,家長需要警惕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懂事乖巧,這樣自己就可以省不少心。但是孩子變得乖巧了,將來就一定有出息嗎?這讓小林哭笑不得,既欣慰於兒子的懂事,也埋怨孩子太容易相信別人了。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了,乖巧的孩子更容易被人騙,反而更不容易讓人省心。下面這三種看似乖巧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沒出息,家長們需要警惕起來,幫助孩子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