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1歲的歌手朱之文在網絡上曬出一條短視頻,久未露面的「大衣哥」給我們展現了他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
「一大早跑幾十裡路賣廢品,賣了50塊錢!」
視頻中,朱之文身穿深紫色短袖斜跨一個布包,頭髮看上去有些凌亂,面部暗黃且肌肉鬆弛,肚子上的贅肉一目了然,看上去似乎長胖了不少。
他一大早來到一個廢品收購站,可以看到他拿著一個巨大的編織袋裡面裝著棄用物,身後堆滿了垃圾,現在正值炎熱的夏天,跑幾十裡路到這裡,可想而知有多麼累。
朱之文擺弄著他拿來的廢品,賣了50塊錢,後背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溼透,看上去很是辛苦。
有許多網友表示質疑,朱之文明明已經是從草根出身的實力歌手,可以享受榮華富貴,為何還要幹這些活呢?
01.
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讓朱之文在《星光大道》的舞臺上一舉成名,當年他不被人看好,穿著一身軍大衣外表也很邋遢,說話還有很重的口音,但是一旦唱起歌來,卻是最優秀的。
他不是專業歌手,但就是憑藉著自己對歌唱的一腔熱血闖出了名頭,觀眾喜歡叫他「大衣哥」,而在他成名那年,他已經42歲。
42年的農民生活,朱之文都是在田地裡度過的,一次村口要放集體電影,朱之文趕忙跑去看新鮮玩意,結果意外的愛上了唱歌。
「一個農民不務農整天就知道嗷嗷亂叫」,這是村民對於朱之文的印象,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嘲笑,但朱之文選擇不予理睬,用音樂充實著自己的生活。
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的農民,在30多歲時結婚生子,那時的日子過得很窮,妻子生下一兒一女,朱之文靠種地和打零工為生,全家年收入僅5000元左右。
02.
朱之文因為唱歌成名後,2012年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一首《我要回家》唱出了無數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的心聲。
從那以後,朱之文紅遍大江南北,人人都知道有位叫「大衣哥」的山村農民因為一副好嗓子而出人頭地,緊接著朱之文參加著大大小小的歌唱節目,更成為央視舞臺上的老熟人。
42年的艱苦生活在這一刻畫上了句號,人人都以為朱之文這是「飛上枝頭變鳳凰」,後半輩子肯定是要盡力享福,但朱之文的做法卻讓所有人驚訝。
成名後的他沒有選擇遠離家鄉,而是依然回到了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過著和之前一樣的普通生活。
平日裡他依然下地種菜澆水,家中院子裡依然餵著雞鴨,出門還是用自己以前的電三輪,穿衣打扮和之前一樣接地氣。
他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同,但是在村民看來,他已經不再屬於農村,甚至對他還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03.
朱之文成名後不忘自己的家鄉,他為村民們修路鋪橋、建設基礎設施、還為村子裡沒有生存能力的家庭捐款捐物,但換來的卻是村民的「不滿足」。
「他就是修了這一點路,就修了這麼些,修得太少了」他修路不就是想讓村民們說他一聲好嗎?他要是真想那樣,俺莊上一人給買個小轎子車,一人給一萬塊錢,誰都說他個好。」
當年朱之文成名後,回到村子裡就挨家挨戶的發紅包,每人200元,有村民很感激,但也有人說:
都出名了才200塊錢,實在是摳門!
朱之文在村子裡始終是「不一樣」的待遇,村民會來找他借錢,借完錢也很長時間不會還,用村民的話說:這麼有錢我還還他幹啥。
村子裡的小賣店也只針對他一人漲了價錢,就是因為他有錢,就應該多掏錢,如果朱之文有一點點不悅,就會說他紅了就飄~
直播形式火爆之後,村子裡的人更是圍堵了朱之文家,24小時不間斷的直播著他的生活,讓他也很是無奈。
朱之文是唯一一個成名後自己沒飄,同村人飄了的……
04.
被誤解被不善待被詆毀,朱之文成名後遭受了太多的非議,但他也用行動證明,他不忘初心。
為了家鄉建設他捐款140萬,武漢疫情他又捐了20萬,還向當地防疫部門捐款20萬,做公益慈善等等。
朱之文成名後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沒有揮霍,他牢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牢記曾經的艱苦時光,他沒有被社會改變,仍然記著自己那顆初心。
即使生活在村子裡猶如生活在玻璃屋中,但朱之文還是過著自己的農村日子,下地種菜,院子裡割草,平常生活就是普通的饅頭配小米飯,他始終守著自己內心的「底線」。
都說朱之文是「草根明星」,但他更願意只叫「草根」,希望人們不要再過多的幹涉他的生活,也希望朱之文以後會有更好的發展。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