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醫院醫生:20年工資漲20倍 隱性收入高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三甲醫院醫生:

  20年工資漲了20倍 隱性收入遠超工資

  在常人眼裡,醫生的收入似乎是諱莫如深的,記者曾聯繫了幾位醫生讓其談談收入及對行業的看法,均被婉言謝絕,「談工作可以,跟大家一樣,別的也沒什麼可說的」。醫生給人的感覺仍離不開幾個詞,敬仰、羨慕、患者家屬和醫藥代表巴結的對象,對患者而言有愛還有那麼一點點「恨」。即便如此,記者幾經輾轉仍然找到了醫生談談他們的收入,他們的行業,他們的理想和他們最不願提及的「醫患」關係、紅包、比工資高很多的隱性收入……

  月薪從420元到7800元

  20年工資漲了20倍

  1月25日中午11點45分,記者來到魯耕(化名)所工作的醫院,說好了採訪時間不得超出30分鐘。魯耕是哈市一家知名的三級甲等醫院腎內科醫生,從醫至今正好20年。記者約他見面正趕在了他加班吃午飯的時間。他的辦公室是記者見過的最簡陋、最凌亂的醫生辦公室,辦公室的桌面上有幾個饅頭,一小袋牛舌餅乾、幾瓶礦泉水,「就在剛剛科裡的一位老人去世了,家屬還在抱頭痛哭,醫生也是人,情緒也會受影響,抱歉,讓你久等了……」剛一見面,魯耕便開始滔滔不絕。

  他點燃了一支香菸,說起了他的從業經歷。1993年,魯耕從佳木斯醫學院畢業開始了自己的從醫之路,雖然不願意當醫生,但是父母和幾位姐姐都是醫生,自己也「被逼」當了醫生,「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做好,這也是受我家的傳統教育影響,我學習刻苦,臨床實習也很認真,就想著要當一名好醫生。」魯耕說,他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是420元,別的醫生是260元,他和別的醫生不同,他走的是部隊三年一晉級的工資制度,地方醫院的醫生則要晉職稱才能漲工資,當時,他感覺收入還是不錯的。魯耕的同學大多當了醫生,也有的同學去了大型藥廠做分銷商,當然收入是天壤之別,同學聚會經商的同學還是羨慕魯耕的,魯耕知道他們敬仰的不是他個人,而是醫生這個行業。

  2004年,單位分了一套使用面積40多平方米的公產房,孩子慢慢大了,前幾年,和妻子按揭買了一套使用面積13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經過近20年的奮鬥,魯耕現在的工資漲到了7800多元,他還購置了一臺10多萬元的轎車。「雖然家很溫馨,但是在家的時間真是不多。」魯耕感嘆。

  工作超負荷 心理壓力大

  「若人生有機會重新選擇,我不會再當醫生了,我和姐姐也不準備讓子女當醫生了,為什麼?工作時間太長,即使是過年期間仍要加班,今年的除夕夜我仍要在醫院度過,最不堪的是心理壓力太大……」

  魯耕說,他要連續上27個小時的班,科裡4個醫生輪流加班,也就是說,3天以後還要連續上27小時的班,其餘都是正常的工作日,有時候一周要加2次班,這麼多年也習慣了,妻子是同行也理解,長時間不規律的作息,身體也落下了毛病。

  魯耕前天參加了同學聚會,一位從事普外科工作的女同學說,由於她手術的時候考慮得不夠周全,在做膽囊切除手術的時候,一塊原本在患者體內的一塊結石漏進了膽管裡面,當時她並不知道。病人術後疼痛不止,這種症狀被疼痛掩蓋,所以沒有明確判斷,患者高燒不止,最後死亡,雖然這種情況是不可預料的,並不屬於醫療事故,但是這個結果說出來是家屬乃至社會無法接受的,家屬天天來醫院鬧,沒辦法女同學個人掏了6萬塊錢給家屬了。大家沒有安慰她,因為這已經司空見慣了,病人來到醫院,就要求百分之百的成功,不成功的後果則要醫生承擔,醫生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緒的。

  最近,最讓魯耕難過的是他的2個同學相繼去世了,兩個同學都在北京某大醫院工作,由於超負荷的工作量,每天要做十二三臺手術,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一個45歲,一個46歲就去世了,是活活累死的,雖然掙了不少錢,但又有什麼用呢?其他在北京大醫院工作的同學也普遍感到壓力太大,精神高度緊張,月薪也不過1萬多元,感覺就像首都的「清潔工」,這種感覺讓魯耕的同學們感到悲哀。

  

相關焦點

  • 醫生績效工資多高為好?
    整體來說,臨床醫師的平均收入為299,000美元,相比去年,臨床醫師的收入水平有所增加:2017年初級醫師的收入為217,000美元(增長6,000美元),專家收入為316,000美元(增長13,000美元)。整形外科、牙齒矯形科、心內科醫師收入繼續位列前三甲。
  • 業內:內科醫生收入靠回扣 外科醫生靠手術
    「內科靠回扣,外科靠手術」  —在「以藥養醫」體制下,醫生收入來源,除了醫院薪酬外,還有回扣、紅包和「走穴」等隱性收入  醫生收入,一直是醫改中的敏感話題。隱性收入不好統計,醫院發的錢有多少?  今年兩會前,鍾南山對廣州市所有三甲醫院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醫生帳面上的平均年薪是4.6萬餘元,但實際收入19萬餘元。
  • 三甲醫院的醫生工資高嗎?為什麼很多醫生不願意子女從醫?
    三甲醫院的醫生工資高是肯定的,不過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好的三甲醫院普通醫生,月薪基本上都在8000+,其他績效、福利、年終績效另計,各項收入算下來一年20萬+是分分鐘的事情。
  • 北京大醫院一線醫生年薪18萬 醫生該掙多少錢?
    隱性收入不好統計,醫院發的錢有多少?今年兩會前,鍾南山對廣州市所有三甲醫院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醫生帳面上的平均年薪是4.6萬餘元,但實際收入19萬餘元。中間的差價,主要來自醫院自身經營。「如果每月不保證1萬元獎金,骨幹醫生就跑了。」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骨科主任說,作為事業編制人員,醫生的基本工資不高,每月二三千元,獎金佔大頭,除月獎外,年終獎還有二三萬元。
  • 三甲醫院的醫生工資很高嗎?曝光真實收入,讓人意想不到!
    編在網上查了一下,武漢協和醫院的普通醫生月薪1-2萬很正常,平均護士都有6000~10000。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這樣的一個三甲醫院的門檻是非常高的,普通本科畢業生都很難進去,碩士、博士還是基本要求。不過想想也不奇怪,畢竟經過那麼多年的艱苦奮鬥,工資高是很正常的。但是每個月10萬的話就有點誇大了。其實醫生的收入不只是基本工資,比如外科醫生每次手術的收入,以及坐診時候的登記費。如果你開藥的話,還可能會有一個醫療代表的佣金。總而言之,目前的醫生屬於相對較高的收入群體,當然也很辛苦。
  • 相親選哪一個,是年入50萬的阿里P7程式設計師還是三甲醫院的實習醫生
    年近30,相親選哪一個,是年入50萬的阿里P7程式設計師,還是剛剛轉正編制基礎月薪三四千的三甲醫院的實習醫生。算了一筆帳,答案很複雜,在阿里的一個應屆生大概率是p5,p7是許多普通人奮鬥的終點。那麼同齡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基本是剛剛託離實習期轉正事業編制,學歷呢至少碩士。但收入應該是稅後三四千,因為醫療行業經過數次的整頓,隱性福利基本都取消了,加上6000左右的績效工資,醫生的年薪差不多10萬。顯然啊在收入對比之下,阿里p7勝利的毫無懸念。
  • 臺灣醫院是如何給醫生定工資標準的?
    工資、獎金、分紅,多勞多得,做的好就多拿。臺灣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說:「為什麼臺灣醫院的管理細緻,實際上從上到下都做了薪酬比例,這是大陸醫院不需要考慮的,考慮投入後產生多少,這是目前大陸醫院最為關注的。但在臺灣就算我給10塊錢可以得到100塊,重點是我有沒有這個10塊,這是目前的。
  • 相較於1985年,我國人均工資漲了20倍以上,如今多少錢才算高收入
    「工資」對於很多打工族來說,應該是自己非常關注的事情了,工資不僅僅是每一位打工者的收入來源,也是自己工作的動力,更是一個家庭生活的基礎。畢竟在生活中處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如果沒有經濟支撐,那麼生活的壓力很容易就會壓垮一個家庭。
  • 這家醫院是如何給醫生定工資標準的?
    薪酬設計要考慮的事,薪資調查跟獲利能力,職位評價和相對貢獻,個人績效和年資,醫院支付限制,績效獲利能力,有60%以上醫院是不盈利的,屬於持平狀態,但如果加上折舊,便會影響到其他的發展。」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知道自己的薪資,優勢在於收入固定,有安全感,忠誠度高,沒有業績壓力,較能注重患者需求,固定薪水徵才較容易;但其劣勢在於不意配合醫院政策。臺灣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固定薪,基本是純浮動薪制。
  • 醫生收入到底高不高?
    從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發布以來,經過五年多醫改實踐,民眾和醫師都已經感受到了新醫改帶來的好處,這一點不能否認。《白皮書》指出,我國醫生的收入水平在社會整體收入中排名大致為中上,但仍低於世界大多數國家醫師的收入水平,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比如在美國,醫生屬於收入最高的行業之一,平均工資高於公務員工資的二倍到四倍。
  • 在國內當醫生,性價比高嗎?
    4、醫生工作的確很穩定,穩定到不是你特別努力就會漲工資!5、醫生工資和技術經驗不掛鈎,想要加工資不如花幾萬塊去核心期刊發上幾篇!6、不要當醫生一定有大把灰色收入,不是每個人都有,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多!7、當醫生有沒有性別歧視?當然有!8、不要以為醫生事業單位,吃國家飯,其實各醫院之間的激烈也很競爭。
  • 給2020的一封信 - 醫生薪酬漲了嗎
    醫院 vs 醫企:醫生薪酬「被平均高了」有調研機構稱,2019年上半年中國醫生平均年薪45.29萬元。這個數字引起了醫生界的一片譁然,甚至吐槽「一定是小數點點錯了」。然而其實這個調研的是整個醫療行業的平均薪酬,包括醫院,藥企,醫械企業等。顯然醫生薪酬被「平均高了」。
  • 35年內,我國人均工資漲了22倍,那現在每月達到多少才算高收入?
    然而,在今年的6月8日,美國橋水投資公司董事長瑞·達利歐卻公開表示:他從35年前來到中國至今,他看到的是中國的人均工資收入增加了22倍,貧困率也從88%下降到了不足1%,並且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也已經從2%上升到了22%,足足上漲了20%。
  • 都覺得醫生收入高,而醫生為啥說工資太低?
    最近,有網友提問,根據《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披露了中國醫師的平均收入,男性年平均工資是78702.83元,女性年平均工資是73294.47元。平均一個月也就在6500元左右。對此,大家都羨慕醫生的收入較高。但是,為什麼又有很多醫生朋友卻始終認為自己的收入實在太低了呢?
  • 記者爆料醫院收入和醫護薪酬!你信嗎?
    如果按照當前的國企分配製度或參考公務員標準,大多數三甲醫院是不低的。我認識一個高校副校長,就是因為身兼附屬醫院院長,他的合法收入比正校長還要高一倍不止,比省長還要高。而這個院長還沒有一些科主任收入高。上海的標準說法是大三甲主任醫師平均年收入150w,副主任醫師100w,主治60w(高年資),有幾個國企能達到?中國聯通的董事長年收入都不到100w。
  • 三甲醫院醫生一年能存多少錢?醫生曬出卡裡餘額,大家不敢相信
    現如今,相信很多職場朋友都對醫院醫生的收入比較好奇吧!尤其是一些三甲醫院的醫生,大家對這些醫生的工資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那麼三甲醫院的醫生一年能存多少錢呢?一個月能有多少收入?筆者做了一番調查,先聽聽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透露的真實收入情況!
  • 「超級鄉鎮醫院」的誕生,有些醫生的收入甚至是院長的五六倍!
    導語:「有些醫生的收入甚至是院長的五六倍。」這是這所鄉鎮醫院之所以能成為 超級的 精髓所在! 在事業方面,社港醫院給了醫生更快的成長機會。從湖南平江縣中醫院跳槽過來的劉玉坤說:「培養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外科醫生,一般需要10到15年,甚至更長時間。社港醫院的外科醫生接觸病人多,往往不到10年就能成熟。」江林認為,這正是很多醫院想挖社港醫院醫生,而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 廣州某三甲醫院高級護士月薪上萬
    就執業環境現狀、醫療糾紛、醫師維權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對北京、廣東、遼寧、山西、河南、貴州、四川、青海等地3182名醫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1.9%的醫生認為自己付出與報酬不相符,超過一半認為醫師的收入差於教師,還有44.82%的醫生想放棄醫師職業。某大醫院:月入過萬需要報稅一直以來,醫生都被認為是城市中的高收入一族。
  • 調查:75%醫生年薪低於4萬 82%醫生對收入不滿
    其中,職務工資由國家統一規定,隨著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級別由低到高,工資也逐漸增加,數額在每月400—2000元。津貼則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有所差別。北京某三甲醫院一位主治醫師(工作約5年)向記者出示了其工資單:崗位工資680元、薪級工資295元、各種補貼1860元,再扣去公積金等項目後,每月可得2537元。
  • 三甲醫院辭職醫生揭秘:有的醫生月收入1000萬
    「以我現在的年資來說,已經熬過了最苦的階段。但重要的是,最初想學醫的心態是不是和現在的心態相符合。」出生於1982年的王森,做了整整十年醫生。他畢業於中國一所著名大學的醫學院,獲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王牌科室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