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對於很多打工族來說,應該是自己非常關注的事情了,工資不僅僅是每一位打工者的收入來源,也是自己工作的動力,更是一個家庭生活的基礎。畢竟在生活中處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如果沒有經濟支撐,那麼生活的壓力很容易就會壓垮一個家庭。不過隨著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就在2020年6月8日的時候,美國橋水投資公司的董事長公開表示,自己是35年前來到中國的,如今看到了中國人均工資收入增加了22倍甚至更高,連貧困率也從88%下降到了不足1%,如今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從2%上升到了22%,這些都在證明,我國的經濟實力一直在進步,如今人們的收入和35年前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
其實我個人認為,我國的工資上漲了不止22倍,要知道35年前人們的平均月收入才60元-80元左右,而如今人們的收入已經可以達到6000元。這麼一比,工資的漲幅應該是達到了上百倍!可能有些人就說了,當下還有6億人的收入不足1000元,用6000元作比較,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說實話,這一點也不誇張,要知道關於工資的數據統計,都是建立在14億人口之上,可是,我國有很多老人和孩子,他們是沒有勞動能力的,如果和他們比較,也沒有什麼意義。我們應該和那些勞動人口作比較。所以說,在勞動人口之中,月收入6000元真的是很正常的現象。就算是在一些三線城市,很多人的收入也能達到5000元以上,就算是月入5000元,和以前的收入相比都是近百倍的差距。
據了解,去年我國15歲以下的人口約為2.5億人,而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佔據了1.76億人,滿打滿算,我國的勞動力人口也就只有9億人左右。實際上,可能還達不到這麼多,因為15歲-20歲之間的勞動者還是非常少的,而且60歲至65歲之間的人,也不太可能會繼續勞動。再加上一些殘疾人,估計勞動力人口還不到9億人。
就算按照9億勞動力人口來算,當下應該拿到多少工資才算是達到了平均水平呢?按照當下的收入水平和物價來看,我認為拿到5000元以上,才算是達到了平均水平,達到9000元以上才算是高收入。當然了,這兩個收入標準和平均水準是有點差距的,只不過,我們想要得到實際答案,那就只能按照實際情況來看。
畢竟勞動者應該和勞動人群比較,而不是和那些沒有勞動能力的人比較,如果按照9億勞動人口來算平均收入的話,那麼5000元應該是不過分的。可即便是5000元的收入,在當下也只能算是勉強餬口而已。再來看看高收入,其實我個人認為,高收入不應該和其他人比較,既然已經是高收入了,那麼應該是不愁生活開銷才對,想到達到這種標準,9000元的收入真的一點也不誇張。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