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媒體聯動 多渠道傳播
遼寧廣播電視臺赴京報導團隊正在錄製合成《直通北京——全國兩會特別報導》。 遼臺新聞節目中心 供圖
截至3月11日,遼寧衛視重點新聞欄目和北方新聞頻道共播發電視報導97篇,其中《遼寧新聞》播發53篇;錄製播出《兩會會客廳》6期,每期15分鐘,在北方新聞綜合頻道首播,遼寧衛視《第一時間》欄目中重播;「遼寧號」「兩微一端」發稿1100餘條,其中「遼寧號」新聞客戶端共刊發稿件650餘條……
「為全力以赴完成好2018全國兩會報導任務,遼臺新聞節目中心等部門骨幹力量組成70餘人的報導團隊赴京,與後方緊密配合,充分實現了前方和後方協調聯動、會前和會中密切跟進、電視和新媒體融合傳播。」遼寧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新聞節目中心主任郭明航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
前方作戰 後方配合
協調聯動火力全開
在北京長話大樓內,遼寧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開設了全國兩會融媒體報導中心,以《遼寧新聞》為重點,統籌調度《第一時間》《說天下》等衛視重點新聞欄目和北方新聞綜合頻道、「遼寧號」「兩微一端」,共同推出《直通北京——全國兩會特別報導》。自此,「直通北京」演播室、創意推出的「兩會雲」、特別節目《兩會會客廳》、「遼寧號」等都成為全國兩會報導中的亮麗風景線。
郭明航告訴記者,報導好全國兩會,前後方的密切配合就變得尤為重要。
「前方報導團隊堅持每天早上8點和晚上6點半各召開一次調度會,總結部署各項工作,明確報導思路和採制要求,並對每篇報導都進行精細策劃。」據郭明航介紹,前後報導團隊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進行一次對接,明確當天的報導內容、時長、傳輸要求等,制定相關預案,每天下午根據報導完成情況及時調整傳片時間和傳片方式,「因為採訪拍攝、編輯製作量大,加上演播室訪談錄製只能利用代表委員的休息時間,赴京報導團隊每天都是從早8點工作到近午夜」。
「全國兩會開幕會時,代表委員從抵達天安門廣場到進入人民大會堂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這十幾分鐘正是報導團隊爭分奪秒的時間。我們的記者認真研究每位代表委員的職業、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事先進行充分溝通,從題目到現場出鏡,再到代表委員的採訪,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研究。」郭明航舉例道。
由此,便有了政協開幕會側記《砥礪奮進新時代 策馬揚鞭新徵程》、人大開幕會側記《不負新使命 奮進新時代》等層次豐富、主題鮮明的報導。據了解,兩篇側記共現場採訪了37位遼寧省的代表委員。
前後方團隊的密切溝通、緊密配合,確保了遼臺新聞節目中心的《直通北京——全國兩會特別報導》全程零差錯、立體化、全方位。
會前走訪 會中跟進
記錄基層代表委員履職風採
此次,遼臺新聞節目中心在兩會宣傳報導中把鏡頭和話筒更多地聚焦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然而,這樣深入的報導需要在會前了解、溝通、拍攝,以及會中對代表委員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的密切跟進。從呈現效果上看,遼臺新聞節目中心不負眾望。
2月初,遼臺新聞節目中心就開始研究部署對遼寧省基層代表委員的會前採訪,前期與50多位代表委員進行了溝通,根據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和計劃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篩選,組織12組記者深入全省14個市採訪拍攝,記錄他們的工作場景、調研過程,特別是與基層幹部群眾互動交流的過程。「會前我們共採訪拍攝了31位代表委員,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郭明航說。
兩會期間,遼臺赴京報導團隊跟蹤記錄他們與其他代表委員交流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的過程,記錄他們在全團會、小組會、界別組會上的發言過程。
3月3日起,《兩會雲·寫真》專欄便開始連續播發反映遼寧省代表委員履職風採的報導。如《聚焦中國製造2025 趙繼委員「有備而來」》記錄了新任在遼全國政協委員、東北大學校長趙繼的履職過程:會前,記者跟隨他深入瀋陽的多家裝備製造業企業調研,到多所高校與專家學者交流探討,以及廣泛搜集資料;到北京後,記者跟蹤拍攝他利用休息時間與其他代表討論、修改完善提案的過程。
《兩會會客廳》也把演播室訪談對象的重點放在基層代表委員身上。在「直通北京」演播室中邀請28位代表委員進行深度訪談,14期節目中28位走進演播室的代表委員中有19位是來自基層一線。
電視搭臺 創意唱戲
多媒體融合打硬仗
兩會期間,遼臺新聞節目中心充分利用電視平臺,按照融合傳播的思路,打造出了多款現象級融媒體報導作品,展示遼寧的新氣象新作為。
比如,在全國媒體中首次創意打造電視新聞欄目「兩會雲」,並自主策劃推出「兩會雲」系列專欄,充分實現所有報導內容的匯聚和發散,切實做到了多元匯聚、多視角報導、多渠道傳播。
《兩會雲·觀察》專欄準確引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梳理政府工作報告中貫徹落實的部署,結合工作思路和生動實踐,請代表委員暢談結合實際學習貫徹落實的具體思路和措施;《兩會雲·視線》集納梳理全國兩會的亮點、熱點和中央主要媒體的報導評論,採用主持人娓娓道來和大屏幕直觀呈現相結合的方式,圍繞一定的主題進行整合梳理,拓展豐富報導內容,做到遼寧視角、全國視野;《兩會雲·大數據》專欄則依託遼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指揮調度中心,從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等主要新聞網站搜索梳理有關全國兩會的報導熱點和關注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融媒體產品《兩會雲·相冊》邀請遼寧的代表委員用手機拍攝全國兩會期間的見聞,以代表委員的視角展示全國兩會的新氣象和代表委員的精神風貌;《兩會雲·聲音》則將電視報導中代表委員的同期採訪和專門錄製的遼寧省基層代表委員在會上的發言整合成系列微視頻電視報導,短小精悍,表達生動。
又如首次上線試運行的新聞客戶端「遼寧號」,也以「兩微一端」的形式全面參與了全國兩會報導,將《直通北京——全國兩會特別報導》中所有報導內容進行新媒體表達轉換,靈活推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