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本次世界衛生日主題為「共同面對抑鬱,共促心理健康」。國家衛計委就我國心理健康工作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我國精神障礙發病趨勢,以及近期北京醫改對於精神專科醫院改革等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問題。
精神科執業醫師2萬餘人 轉崗培訓有待可期
近年來,針對國內精神衛生醫療服務資源不足的現狀,各地加大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心理)科建設和專業人員培養培訓。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精神衛生服務機構2936家,開設床位43.3萬張,較2010年(1650家、22.8萬張)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國有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27733人,精神科護士57591人,心理治療師5000餘人。有90餘萬人次獲得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精神衛生專業人員呈多元化發展,服務質量逐步提高。
據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介紹,作為精神衛生綜合考核與評估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衛計委還將繼續推動綜合醫院設立精神科、心理科和身心醫學科,鼓勵中醫醫院設立中醫心理科和情志科等相關科室。
王斌對於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效果表示肯定。所謂轉崗培訓就是選取各級醫院的神經內科、心理科等與精神科基礎知識相關的科室醫師,通過規範化培訓並考試合格後,成為具有執業資格的精神科醫師。「精神科醫師轉崗可以緩解基層和偏遠地區精神衛生資源不足問題。」王斌以新疆喀什市人民醫院為例,該院通過轉崗培訓,改寫了作為綜合醫院此前沒有精神科的歷史。
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醫藥分開改革對精神疾病患者有好處
「4月8日,北京市醫改正式啟動,參加完新聞發布會我就得趕回醫院,準備迎接明天的啟動工作。」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回應記者關切,「 整個醫改對精神疾病患者有一定的好處,比如通過醫藥分開以及藥品的陽光採購,總體藥費下降幅度為20%左右。再加上一些價格規範調整,大型儀器設備的檢查費也相對降低。」
北京衛計委要求專科醫院為患者推出符合專業特點的特色服務,加強內涵建設。對此,王剛認為專業特色的構建將成為國內專科醫院未來的發展方向,「精神專科原來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可能有很多亞專科的劃分,但更細的專業特色體現還不夠。」
針對「三級公立醫院年內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的政策要求,北京安定醫院近期將啟動北京市縱向專科醫聯體建設,同二級精神衛生防治所、社區醫院結合,搭建精神衛生疾病管理體系。
王剛認為橫向醫聯體也十分重要。「多數精神障礙包括抑鬱、焦慮、失眠等常見精神障礙患者,會選擇在綜合醫院進行就診。我們希望通過橫向醫聯體的構建,帶動綜合醫院在主要精神障礙識別和治療能力的建設,在專業技術上起到引領作用。」
數說:我國近年精神障礙主要趨勢
2012至2014年,在科技部支持下,40餘家精神專科醫院和高校的專業人員,開展了中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及衛生服務利用研究。這項研究覆蓋31個省(區、市),分析和描述了我國主要精神障礙現狀及流行趨勢。
一是以抑鬱障礙為主的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心境障礙患病率為4.06%(其中抑鬱障礙為3.59%),焦慮障礙患病率為4.98%,高於我國20世紀80年代、90年代調查結果。
二是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在65歲及以上人群中,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為5.56%,高於我國1987年以來部分地區調查結果。與人均期望壽命較高的其他國家比較,我國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低於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水平。
三是男性酒精使用障礙需引起關注,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酒精使用障礙患病率為1.84%,男性患病率明顯高於女性。與近年來,國際權威期刊發表的部分經濟發達國家和中等收入水平國家調查結果比較,我國酒精使用障礙患病率處於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