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原因多!切勿「自我診斷」,準確率不足三成,遇到這些情況,趕緊就醫

2021-01-13 養生大國醫

今日下午2點 觀看名醫直播


天氣漸冷,頭昏腦脹的患者逐漸多了起來。頭暈,不僅會影響工作狀態,嚴重時甚至連起床、走路等日常活動都困難。但不少初次發病的年輕人喜歡去網上搜索「頭暈」的病因;而部分中老年病友則「久病成醫」,更習慣於根據自身的就診經驗去判斷病情。


在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經常有頭暈患者進入診室就信心滿滿地說出自我「診斷」,結果卻與真正的疾病相去甚遠,甚至南轅北轍。


「醫生,你幫我看看頸椎病……」幾天前,50多歲的張阿姨一踏進診室就對醫生這樣說。對於這樣先入為主的患者,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的主治醫師施天明見怪不怪了。

張阿姨半個月來每晚躺下或起床時都會出現很短暫的眩暈感,一朋友憑「經驗」說這是因枕頭太高導致頸椎病發了。她信以為真就一直不敢墊枕頭睡覺,但頭暈總不見好。骨科大夫看頸椎片覺得沒那麼嚴重就介紹張阿姨到眩暈門診。檢查後,醫生認為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通過幾個簡單的翻身動作就治癒了她的頭暈。

因擔心「腦供血不足」,30出頭的小梁有一段時間憂心忡忡。她多次熬夜疲勞後發生嚴重眩暈,伴畏光、畏聲和噁心嘔吐,偶爾還有太陽穴脹痛,頭腦昏沉幾天才能完全恢復過來。


她上網一查,發現自己的情況和老年人的「腦供血不足」很像,而當地醫院腦血流圖檢查提示「血流速度減慢」更讓她確信是腦血管出現了問題,於是服用了很多活血藥物,但症狀並沒有減輕。


最後小梁被確診為「前庭性偏頭痛」,這是一種血管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復發性頭暈疾病,通過調整不良生活方式和短期服用預防性藥物就可以避免頻繁發作,與腦供血不足或血流速度變化沒有任何關係。


70多歲王大伯頭暈已經好幾年了。每天起床後頭昏沉不適,經常會持續一整天,走路也不穩。每年複查頭顱磁共振報告都有「腔隙灶」,他和家人都認定頭暈就是「腔隙性腦梗」造成的後遺症,為預防「中風」,他每年都要求住院輸液,但病情沒有任何改善。害怕頭暈和跌倒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以致王大伯不敢走路,情緒十分低落。

經引薦,王大伯將信將疑來到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結果醫生說頭暈並非「腦梗後遺症」所致,神經電生理科技師通過檢查發現王大伯的平衡功能完全正常,其實,王大伯是患了「精神心理性頭暈」,這是一種與情緒心理相關的平衡功能失調表現。在前庭康復師專業指導下經過平衡功能訓練後,現在他頭暈症狀和內心擔憂都已經大大減輕。「原來真是自己搞錯了」,近兩天,王大伯又悠然上街散步了。


為讓患者判斷頭暈的可能病因,並有助於及時就診,近期我院神經內科進行了一項與頭暈相關的問卷調查。

不到1個月,已有百餘名暈友參與了這項調查,最終結果顯示「暈友們」自我診斷與專業醫生診斷吻合率不足三成。參與調查的暈友自我評估最常見的頭暈病因排名前三位分別是「頸椎病」「腦供血不足」和「小中風」,而根據暈友提供的病情信息綜合分析的前三位診斷卻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性偏頭痛」和「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對於這樣的結果,「暈友們」感慨不已,直嘆上了一堂深刻的科普教育課。

施天明表示,「暈」雖然是常見症狀,但其病因診斷的專業性要求高,缺乏專業知識盲目「自助式」診斷常常有害無益,耽誤治療。



神經內科主任耿昱主任醫師認為,對於病情複雜或不典型的頭暈病例,仍需要通過頭暈專科醫生診間評估和針對性輔助檢查手段去確認病因,比如通過床旁查體可以確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前庭功能檢查可以精準評估內耳平衡器官有無功能損害,頭顱結構和血管影像學檢查可以確定急性頭暈是否為腦卒中或其他腦結構病變。

耿昱提醒,頭暈患者如果同時伴有以下幾種情況則需要立即就診:

1)伴有新發或嚴重頭痛;

2)伴有高熱(超過38℃);

3)伴有視物重影或視物模糊不清;

4)伴有口齒不清或突發耳聾;

5)伴有一側手臂或者腿部無力,或者一側口角歪斜;

6)伴有無法獨立行走;

7)伴有短暫性意識喪失;

8)伴有面部或肢體麻木;

9)伴有嚴重胸痛或背痛;

10)伴有無法終止的劇烈嘔吐;

11)年齡超過60歲,曾發生過中風或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酗酒等危險因素;


即使沒有上述情況,如果頭暈頻繁發作,嚴重影響日常活動,也應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和制訂預防發作的治療方案。


來源:浙江省人民醫院

相關焦點

  • 頭暈自診,正確率不足三成
    天氣漸冷,頭昏腦漲者多了起來。不少初次發病的人喜歡去網上搜索「頭暈」的病因,部分中老年暈友更是「久病成醫」,習慣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判斷病情。這樣做好嗎?自我診斷符合率不足三成近期,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推出了頭暈快速判斷問卷,完成調查後就能收到專業的頭暈診斷。不到1個月,已有百餘名暈友參與了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暈友自我診斷與專業醫生診斷吻合率不足三成。
  • 腦供血不足?腦梗後遺症?你的自我「診斷」真的對嗎?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經常有頭暈患者進入診室就信心滿滿地說出自我「診斷」,結果卻與真正的疾病相去甚遠,甚至南轅北轍。她上網一查,發現自己的情況和老年人的「腦供血不足」很像,於是服用了很多活血藥物,但眩暈並沒有減少的趨勢。最終小梁被確診為「前庭性偏頭痛」,為一種血管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復發性頭暈疾病,通過調整不良生活方式和短期服用預防性藥物就可以避免頻繁發作,與腦供血不足或血流速度變化沒有任何關係。 70多歲王大伯頭暈已好幾年了。
  • 腦供血不足?腦梗後遺症?導致你頭暈的真相竟是……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經常有頭暈患者進入診室就信心滿滿地說出自我「診斷」,結果卻與真正的疾病大相逕庭。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施天明主治醫師為患者檢查頸椎病?腦供血不足?腦梗後遺症?她上網一查,發現自己的情況和老年人的「腦供血不足」很像,而當地醫院腦血流圖檢查提示的「血流速度減慢」更讓她確信是腦血管出現了問題,於是服用了很多活血藥物,但眩暈並沒有好轉的趨勢。
  • 能夠引起頭暈的原因有哪些,該怎麼檢查?
    近年來,醫療技術發展迅速,輔助檢查手段也比原來更加先進,核磁共振已經成為臨床上比較常用的一種輔助檢查了,它的優點在於成像更清楚,能夠發現很多細微的病灶,對許多疾病的早期診斷都有幫助,尤其對於腦部微小的梗死灶或者缺血灶,以及血管的情況。
  • 頭暈、昏沉欲睡,記憶力減退 老年人最易腦供血不足
    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都會有頭暈、頭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經歷,大多數人遇到這種問題,會認為是沒有休息好。然而,銀川市中醫醫院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張秀英表示,或許存在著腦供血不足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有研究數據顯示,中老年人群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腦供血不足。那麼,腦供血不足是怎樣一個病症?
  • 引起頭暈的原因有很多!出現反覆頭暈,請及時就醫
    其實,頭暈症狀不同所對應的情況(疾病)也有所不一;在臨床上頭暈的概念定義也很廣,比較常見的是頭暈與眩暈兩種。眩暈是患者主體對靜態的周圍物體或自身位置產生了運動錯覺,多為病理現象,以眩為主,表現為頭暈目眩,感覺天旋地轉,物體起伏不平,給人一種空間方向不穩定、動蕩感覺,還可能伴有噁心嘔吐、心慌氣短、出汗等症狀,往往眩與暈同時並見。
  • 「頭暈/眩暈診斷」最全思維導圖,趕緊收藏
    「頭暈/眩暈診斷」最全思維導圖,趕緊收藏 2020-06-02 0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冬天時不時就頭暈 可能是這些原因
    很多人納悶,明明秋季整個人還神清氣爽,怎麼一到冬天就莫名的頭昏、頭暈,有時甚至會暈得天旋地轉?記者了解,進入冬季,各大醫院因頭昏頭暈、眩暈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加,除了中老年人外,也不乏青年患者。哪些原因可能造成頭昏、眩暈?眩暈患者應該如何有效應對呢?記者採訪了銀川市中醫醫院針灸康復中心、銀川市眩暈病診療中心李國徽主任。
  • 「計算機醫生」將成現實 診斷疾病準確率高
    沃森戰勝人腦之後聲名鵲起,現在,它作為一個巨大的計算機智能庫,又在向醫學領域滲透,有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有名望的醫生或助理醫生,它可以替人診療疾病,診斷的準確率甚至可以超過名醫。  診斷疾病準確率高  現在,很多人患了病都會在網上搜集就醫的信息和資料,包括了解疾病知識、尋找名醫,如何治療疾病等等。而這些情況說不定就會被收集到醫學信息庫中,作為診斷和治療的相關信息供查詢、使用。
  • 孕期頭暈為哪般?遇到頭暈,孕婦怎麼做
    孕期頭暈的原因主要有:血壓低也就是說血壓低於90/60mmhg,影響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出現供血不足。如果長久站立或者突然站起,血液滯留在下半身,無法及時輸送到大腦,導致大腦缺血,產生頭暈。孕中期檢查時,如沒有提前補充鐵劑,大部分孕婦都會有缺鐵性貧血的症狀,情況嚴重的,也會發生頭暈。低血糖平時正常飲食的情況下,有一部分人會因為飢餓感發生低血糖,產生心慌感,懷孕以後發生心悸、乏力、出汗的概率更大。
  • 患者自行「診斷」,多是南轅北轍
    對這樣自行「診斷」的患者,該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施天明已見怪不怪了。  張阿姨表示,半個月來每晚躺下或起床時都會出現短暫的眩暈感,她的一位朋友憑「經驗」說這是因枕頭太高導致頸椎病發作了。她上網一查,覺得也對得上,就一直不敢墊枕頭睡覺,但頭暈總不見好。患者就診後,骨科醫生覺得從頸椎片上看沒那麼嚴重,就介紹她到眩暈門診。
  • 中午頭暈的原因 頭暈別忽視或是這些病所致
    每天到了中午就會出現頭暈的情況,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一些朋友有著這樣的問題,中午頭暈很有可能是疾病的症狀,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中午頭暈的原因,頭暈怎麼辦,如何預防頭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中午頭暈的原因中午頭暈,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下面這些問題所導致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
  • 頭暈頭痛是什麼原因
    頭痛、頭暈是常見的疾病症狀,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就要尋找出問題原因,有效治療,才能避免出現嚴重的後果。頭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1.藥物作用 有些藥物會引起頭暈和頭痛,如降壓藥、減肥藥、激素鼻阻塞劑、鎮痛劑等,如果使用不當,可能導致患者頭暈和頭痛。
  • 江城結伴就醫現象比往年多了
    日前,記者從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等江城三甲醫院的一些科室了解到,一些陪護人員想著今年就醫有門檻,不妨順便也看一下病,今年家庭成員結伴就醫的情況比以往多了一些。不過,專家對此表示,順便看病並不足取,身體報警還是需要早治療。
  • 頭暈常見9大原因,一旦發生,身體可能有這些變化,很多人不知道
    頭暈是很常見的一種病症,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一般人所稱的頭暈是綜合病症,許多疾病都會引起頭暈,常見的是生理反應的動暈症,是視覺、本體感覺及內耳平衡感覺三方不協調導致,包括暈車、暈船、暈機、快速旋轉身體、蹲久後猛然站立等,可以通過多做運動鍛鍊,或多做搖擺、旋轉練習,讓內耳平衡系統適應,也可在搭乘交通工具前30分鐘服用抗暈藥物,改善動暈症。
  • 孕期,如果孕媽經常頭暈可別大意,尤其是這四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這飯吃不成了,咱們出去吃吧!」老公聽見小梅這麼說,極為不開心,認定了小梅在沒事找茬。小梅看見老公臉色難堪,她都急哭了。哎,辛苦做的飯菜,頭暈給弄翻了,她也不是存心的!大嫂聽說小梅懷孕的事兒,本來是過了慶祝的,她安慰小梅,懷孕後都會頭暈,下午她陪著小梅去檢查下,看看到底是哪種情況。
  • 頭暈、耳鳴、頭痛可能是頸椎病!這些「症狀」要注意...
    頭暈、耳鳴、頭痛可能是頸椎病!這些「症狀」要注意...01有這些症狀,就要小心了!頸椎病是指椎間盤或骨性結構退變,出現頸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骨贅增生進而壓迫脊髓、神經的情況。
  • 頭暈是怎麼回事 老太總頭暈竟是這裡出現問題
    一些上了年紀的朋友經常會出現頭暈的症狀,但是去醫院檢查後醫生明確表示並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前些日子一位老太太也遇到了這種情況,但她頭暈的原因查出來了,今天小編帶來的話題便是:頭暈是怎麼回事。老太頭暈病在「心」裡是怎麼回事78歲的周老太,20多年來反覆頭暈、心慌不適,甚至還感覺心臟「蹦蹦跳」,但休息一會兒沒事了,所以沒有引起重視,平時間斷吃點中藥。近日來,周老太頭暈心悸加重,於六月下旬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就醫。住院後,心內科醫師安排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電圖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頭暈病根也真相大白。
  • 發生了腦供血不足,總是頭暈、視物模糊,可以自行恢復嗎?
    一位讀者朋友給華子留言,他總是出現頭暈、頭昏、視物模糊的症狀,去了附近的診所查看,說他可能是腦供血不足。他想知道,如果是腦供血不足,可不可以自行恢復呢?二、不同情況要區別對待在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中所以有長期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以及頸動脈有硬化斑塊的人,如果發生腦供血不足的情況,一定要多加警惕,儘快就醫。如果是腦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造成了血管狹窄,通常不會自行恢復。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持續進展性的疾病,現有醫療技術只能控制、中止其進展,但無法逆轉。所以一旦產生腦缺血的症狀,通常只能通過服藥緩解或是手術治療。
  • 開學一周,就145人流鼻血頭暈,最後診斷原因想不到:竟是「它」
    開學一周,就145人流鼻血頭暈,最後診斷原因想不到:竟是「它」杭州餘杭臨平一小的學生搬進新校區後,一周時刻裡,陸續呈現身體不適、流鼻血、蕁麻疹和頭暈的症狀。幸而及時發現情況以及採納專業的醫治手法,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今日就帶咱們了解一下家裝汙染5大「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