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頭昏腦漲者多了起來。不少初次發病的人喜歡去網上搜索「頭暈」的病因,部分中老年暈友更是「久病成醫」,習慣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判斷病情。這樣做好嗎?
對號入座,與確診結果大相逕庭
「醫生,你看我的頸椎病……」日前,50多歲的張女士一踏進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就自述病情。對這樣先入為主的患者,主治醫師施天明已見怪不怪。
近半個月,張女士每晚躺下或起床時都會出現短暫的眩暈感。「我朋友說,這可能是枕頭太高,導致頸椎病發了,我就不敢墊枕頭睡覺,但頭暈總不見好。」經檢查,骨科大夫覺得頸椎病沒那麼嚴重,就介紹到眩暈門診。結果張女士被診斷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通過幾個簡單的翻身動作就治癒了頭暈。
自我診斷符合率不足三成
近期,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推出了頭暈快速判斷問卷,完成調查後就能收到專業的頭暈診斷。不到1個月,已有百餘名暈友參與了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暈友自我診斷與專業醫生診斷吻合率不足三成。參與調查者自我評估最常見的頭暈病因,排名前三的是「頸椎病」「腦供血不足」和「小中風」,而後臺系統根據暈友提供的病情綜合分析,推送的前三位診斷卻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性偏頭痛」和「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
施天明表示,「暈」雖是常見症狀,但其病因診斷的專業性要求高,盲目「自助式」診斷,常常有害無益,耽誤治療。
頭暈伴這些情況應及時就診
該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教授提醒,頭暈患者如果同時伴有這些情況需立即就診:新發或嚴重頭痛;高熱(超過38℃);視物重影或視物模糊不清;口齒不清或突發耳聾;一側手臂或者腿部無力,或一側口角歪斜;無法獨立行走;短暫性意識喪失;存在面部或肢體麻木等情況。年齡超過60歲,曾發生過中風或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酗酒等危險因素者尤其應重視。即使沒有上述情況,如頭暈頻發,嚴重影響日常活動,也應及時就診。頭暈專科醫生會通過評估和針對性輔助檢查去確認病因,如通過床旁查體可確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前庭功能檢查可精準評估內耳平衡器官有無功能損害,頭顱結構和血管影像學檢查可確定急性頭暈是否為卒中或其他腦結構病變。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