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6歲的陳珺經歷了一場虛驚——她連續幾天流鼻血,通過網絡自診查閱,竟有不少人稱這可能是某種絕症的症狀,嚇得陳珺直落淚,而當她去醫院檢查卻得知,不過是上火所致。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年輕人,遇上不舒服,也喜歡像陳珺一樣依賴網絡自診,對此,專家提醒,網絡自診誤診率極高,如根據網上方法治療,更是很容易出現大問題。
四天流了三次鼻血
17日,記者聯繫上了在袁家崗一家建築的後勤部門公司工作的陳珺,據陳珺介紹,10月11日中午午休時,她突然流鼻血,便趕緊用紙巾止住,「第一次流鼻血的時候,我其實沒有太在意,覺得可能是偶然現象。」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她又突然流鼻血,這讓陳珺有點心慌,但同事們都安慰她稱,可能是天氣變幻加上壓力太大導致。
第三天,陳珺沒有再流鼻血,但第四天下午,陳珺又流鼻血了,「這次我真的嚇壞了,覺得自己肯定得了什麼病,連同事都喊我去醫院看看了。」
網絡自診被嚇哭了
當晚,陳珺一回家,就開始上網搜索起來,她在某搜尋引擎中輸入「連續流鼻血是什麼病」等關鍵詞,瞬間出現了無數結果,還有不少結果顯示為一些醫院的醫生回復,其中,不少結論都指出,陳珺的症狀有患上白血病這類疾病的可能。
「我在網上看了上百條分析,有人還說,如果連續流鼻血,而此前又經常熬夜,膳食不規律,抵抗力差的話,就基本可以確定患上了很嚴重的疾病,甚至是絕症。」陳珺說,自己越看越害怕,想到自己還是單身、獨自在主城打拼等現狀,忍不住在房間裡哭了起來。
陳珺說,通過網上的一番搜索,她直接嚇哭了
就醫檢查虛驚一場
陳珺說,第二天上午開完會,她就心情沉重地向領導請了假,直奔醫院去檢查。
最終的檢查結果讓陳珺哭笑不得:天氣乾燥上火引起鼻腔不適,又因不適而頻繁用手摳鼻子導致鼻黏膜受損,只需吃點清熱的藥,再滴一點外用藥即可。
這次的經歷讓陳珺感慨不已,陳珺說,因為此前,自己有啥不舒服基本都不去醫院,習慣到網上搜索病症自診。「之前我的乾眼症是根據知乎的攻略治癒的,婦科症狀也是根據網帖方法治好,所以就依賴於此方法。」她希望用自己的這次經歷去提醒更多人,最好不要再網絡自診,免得像她一樣,自己嚇壞自己。
調查:
很多年輕人熱衷網絡自診
餘霞(31歲 女 網絡編輯):2年前,我發現自己乳房有腫塊,上網一查,很多人都說這是乳腺癌的表現,我真的嚇到崩潰,但去正規醫院檢查才知道,我只是患上了很常見的良性腫瘤——乳腺纖維瘤。
秦劍禹(28歲 男 建材店銷售):我有啥小病小痛都喜歡上網搜,然後網上會有很多有過相同症狀的「過來人」提供一些方法,我就照著治療,主要是覺得去醫院太麻煩了,還耽誤工作。
唐荷(32歲 女 人力資源部員工):我就算去醫院之前,也會先去網上搜一搜,我覺得這樣我心裡有底,當然也遇到過坑,有段時間出現一些婦科症狀,我根據網上偏方進行自治,結果越來越嚴重,最終還是去醫院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正規治療才治癒。
點評:
網絡自診不可取,易引發大問題
重慶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張恆術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網絡自診,一是因為他們覺得去醫院麻煩,二是擔心去醫院檢查出大病。
但實際上,網絡自診不可取,因為每個人的病情都是很複雜的,個體化特徵比較強,有時候同一種病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因此,通過網絡信息診斷出疾病是不可靠的,而隨意用藥更是容易引發大問題,「有了病症,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既可以避免小病被網上誇大成大病,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又可以避免因為偏信網絡誤診,耽誤治療時間,反而讓疾病發展加重等情況發生。」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薇 受訪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