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年的四月,是很多省份舉行公務員考試筆試的月份,也被人們稱為「省考月」。但今年遇到了特殊情況,不少省份把公務員考試的報名時間和筆試時間大大延後了。
比如安徽省,2019年公務員考試公告是2019年3月份發布的,當年4月份舉行了筆試;但2020年公務員考試公告至今還沒有發布;廣東省2019年公務員考試也是2019年3月份發布的,當年4月13日舉行了筆試,然而2020年公務員考試公告至今也還沒有發布。
雖然許多省份的公務員招考公告還沒有發布,但由於全國疫情好轉,各項工作即將有序恢復,因此可以推斷各地公務員考試公告將會於近期陸續發布。大量正在為公務員考試摩拳擦掌的考生們,很快就會在考場上一見高下。
我們知道,多數高校畢業生報考公務員是出於自身情況和就業現實做出的判斷,可我們也很清楚,有一部分高校畢業生報考公務員並非出於自願。
01
畢業離校三年多的小江,一直在一家商貿公司上班。工作努力的他,業績相當不錯,三年時間,他晉升了兩次,現在月入近萬元。但他的父母並不滿意他的工作,父親多次催促他考公務員,母親則直接對他說,「你那個工作,掙再多也就是一個臨時工,早晚會被老闆辭退」。
小江不願意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原因有三點:第一,他的事業處於快速上升期,此時「半途而廢」非常挺可惜;第二,父母希望他報考的老家公務員崗位,每月工資只有約四千元,這個薪資毫無吸引力;第三,他認為自己實力有限,考上公務員的概率很小,沒必要浪費那個時間和精力。
然而在他父母的一再催促下,他還是做出了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決定,且購買了大量相關書籍。這段時間,他一邊工作一邊備考。
「父母逼我放棄月入10000的工作,去考月薪4000的公務員」,小江無力吐槽,「我承認公務員是個好工作,但我真的很難說服自己放棄現在的工作。」
02
事實上,認為「月薪10000體制外工作不如月薪4000公務員」的人相當之多,在他們眼中,公務員就是鐵飯碗,它不僅代表穩定的收入,也代表較高的社會地位。
不得不承認,當下社會,鐵飯碗仍有巨大魅力。特別在市場經濟環境出現波動的時候,鐵飯碗的優勢就更展露無遺了。對個體來講,只要考上了公務員,就意味著基本告別失業風險,他可以一直享受著當地中上等的生活水準。
很多父母不在乎孩子能掙多少錢,他們只是希望孩子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他們強調:「錢夠用就行,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但身體一定要健健康康,日子一定要過得平平安安」。
很多高校畢業生在看到就業市場的種種「怪象」後,也把注意力投向了公務員,他們越來越覺得,公務員工作是最靠譜的工作之一。所以,也有一些收入很高的大學畢業生,自願放棄工作選擇當收入較低的公務員。
筆者就曾遇到過一位月薪過萬的私企工作人員,當他得知自己通過省考成功上岸,便毫不猶豫地辭掉了工作。
03
鐵飯碗的巨大魅力,吸引著大批高校畢業生,這直接導致近些年報考公務員的考生數量居高不下。且不說每年超百萬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大軍」,各地組織的公務員省考,報考人員也是「人山人海」。
2019年山東省考,招錄三千餘名公務員,報名人數超過二十萬,競爭比約為73:1;2019年重慶市招錄公務員考試,超過八萬人競爭一千多個崗位,競爭比約為62:1;2020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計劃招考公務員4831名,有360267人完成報名,347574人通過審查,最終繳費確認考生為314662人,各職位平均報考比例為65:1,最熱崗位競爭比高達3069:1。
由此可見,考上公務員是愈來愈不容易。不過今年似乎有些轉機,由於情況特殊,部分省份明確表示今年體制內崗位招錄數量會有較大幅度增加。
以湖北省為例,2020年3月27日,該省印發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到:2020年全省公務員招錄計劃增加20%,選調生招錄計劃增加50%,事業單位招聘計劃30000名以上,鼓勵縣鄉機關積極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除按規定需要優先錄(聘)用的人員外,各級事業單位2020年和2021年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高校畢業生開展專項招聘。公開招聘20000名基層教師、基層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社區(村)專職工作者等充實基層服務力量。
「擴大公務員和其他體制內工作崗位的招錄規模」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所有想進入體制內的高校畢業生,都應該盡全力把握住這個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