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進賢:鋼構網架「一張網」產業規模目前全省最大
鋼構網架「一張網」產業規模目前全省最大今年將申報江西鋼結構產業基地
說起進賢張公鎮的鋼構網架產業,不得不提到江西省群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群力鋼構」)這家企業,該企業是落戶張公鎮的第一家鋼構網架企業。「群力鋼構的前身是江西進賢石油化工容器總廠,2001年從一個上繳稅金不到2萬元、瀕臨倒閉的『爛攤子』接手過來,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產值超2億元,在全省同行業排名前五的大型鋼構企業。」群力鋼構董事長李堂群說。
行駛在張公鎮至進賢縣城的320國道上,放眼望去,道路兩旁布滿了鋼構網架企業,這就是進賢縣的第七朵「金花」——鋼構網架「一張網」的絢麗綻放之地。
張公鎮鋼構網架產業興起於2002年,經歷十餘年的發展,目前該產業已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全縣的七大支柱產業之一,素有「鋼構之鄉」之美譽,目前張公鎮已發展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鋼結構產業地。今年該縣將向省裡申報江西鋼結構產業基地。
鋼構網架樹起發展頂梁柱
進賢縣張公鎮黨委書記黃道文向記者介紹,張公鎮鋼構網架產業興起於2002年,經歷十餘年的發展,目前該產業已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全縣的七大支柱產業之一。至2012年,該鎮已有鋼構企業16家,其中規模以上的企業5家,市重點企業2家,輕鋼生產線20條、重鋼生產線4條,國家一級建築資質企業3家,二級3家、三級8家,「江西名牌產品」企業4個,江西省著名商標4個,從業人員7000餘人,總產值24億多元。
「張公鎮鋼構網架產業也成為全鎮人民的致富產業,全鎮的支柱產業,也是全縣的『七個一』支柱產業。」黃道文說,去年全鎮鋼結構產業年鋼構產能達到34萬噸,實現產值17.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的鋼構網架企業產值連續五年實現了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安排就業人員15000餘人,本鄉鎮7000餘人。「從統計報表反映,全鎮的鋼結構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營業收入等幾項指標均佔到全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全鎮的經濟收入、稅收等主要來源鋼結構產業,並且全省鋼結構產業基地做的最大的是在張公鎮。」黃道文說。
今年申報江西鋼構產業基地
其實早在2010年初,進賢張公鎮黨委、政府就提出要申報全省鋼結構產業基地,並且擬定了申報材料。3月4日,張公鎮副鎮長周國良遞給記者的一份申報鋼構基地材料的落款時間是2010年3月。
「申報確有此事,只是進賢方面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但沒有遞交過申報報告。」3月6日,記者諮詢了南昌市工信委、江西省工信委的相關人士得到了這樣的回覆。江西省工信委經濟運行處江偉斌處長說,「之前他們(進賢)是提出這樣要求,只是口頭上的,但一直沒有認認真真地提交過申報材料。」
進賢縣工信委副主任文高級告訴記者,之前縣裡面是想申報,但考慮到當時產業的不夠成熟,沒有真正對產業做過一個詳細的調研等因素,便沒有向市裡、省裡提交申報產業基地的報告。「今年我們將積極向省裡申報,目前我們將形成一個產業調研組對產業做一個系統全面的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再向省裡提交有關申報材料。」
2015年鋼構產能達百萬噸
黃道文告訴記者,為策應進賢縣乃至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長極,做大做強鋼構網架產業,張公鎮制定了鋼構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將培育建立以雄宇、雄基和群力集團公司三大企業集團為龍頭,數十家企業配套生產,年生產加工鋼構產品100萬噸,產值60億元,實現稅收1.2億元,解決就業人員8000餘人的完整產業集群。
為此,張公鎮圍繞全縣「興大工程」決策,進一步做好鋼構網架行業的技改擴建工作,提高技術含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引進鋼構網架上、下遊行業,形成產業鏈。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提升鋼構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培育打造雄宇、雄基和群力集團公司三個技術先進、設計製作安裝一條龍,能提供系列產品的大型鋼結構企業集團公司;積極擴大鋼網結構產業生產規模,將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20家,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噸。同時,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立3個鋼網架構產、學研基地,提高鋼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連結:
進賢七朵「金花」指的是:醫療器械「一根針」、文化用品「一支筆」、高空禮彈「一盆花」、食品加工「一瓶酒」、鋼架網構「一張網」、特種水產「一隻蟹」以及生態種植「一株茶」等。這七朵「金花」是進賢的七大傳統特色產業,也是七大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