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進賢文港毛筆:一筆傳承千年文化,四海遠銷深受歡迎

2020-12-23 樂遊開眼界伴你天下行

江西南昌市進賢縣文港鎮,是我國南方著名的「毛筆之鄉」,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文港毛筆,素以製作精湛、剛柔相應、書寫自如、經久耐用等特點,深受歷代書畫名家的喜愛和讚賞。

中國毛筆之鄉文港鎮。

文港毛筆的製作技術據傳是從陝西傳來的。文港的毛筆工人尊奉秦時的大將軍蒙恬為祖師。相傳毛筆就是蒙恬發明的。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以後,決定修築萬裡長城,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大將軍蒙恬督修長城的時候,曾把民工宰殺羊只時丟掉的羊毛綁在柳條棍上,浸上石灰水,用來編號民工住居的公棚茅舍。這樣,最初的毛筆——「柳條筆」就此誕生了。由於柳條筆書寫起來速發快,而且製作方便,比起刀刻竹簡的辦法來,真是一大進步。因此,很快就在當時的秦國首都鹹陽城盛行開來,並且迅速地得到了改良和發展。

中國毛筆之鄉文港鎮。

之後,由鹹陽人郭解和朱興,從中原流入江西,他倆在文港一帶傳授毛筆的製作技藝。至此,文港的毛筆就慢慢地發展起來了,逐步形成了整理排列凌毛亂麻,然後鑑別長短,選揀毛峰,兼齊頓壓,確定筆形等製作工序,使毛筆質量有了很大提高。那時的毛筆又稱為「管城子」或「中書君」。

文港鎮毛筆生產人員在製作毛筆。

文港毛筆取材於狼尾、馬尾、獾毛、羊毛、雞毛、兔皮和蓉麻等,麻毛混雜,相輔相成。它不但筆頭似筍,腰扣如鼓,毫光毛齊,鋒口有穎,而且寫起字來不開叉、不掉毛,堅固耐用,得心應手。因而深受歷代文入學者的喜愛和讚賞。

文港鎮筆莊銷售人員在展示自製的毛筆。

我國近代著名的書法藝術家王羲之,在任臨川內史時,他所用的毛筆就是文港毛筆。據說,他特別讚賞文港出產的一種號稱「純淨鼠須」的毛筆。文港毛筆與王羲之可謂緣分不淺。因為王羲之除了寫字還有養鵝的嗜好,所以流傳著他替道士寫經換走一筐白鵝的軼事。為此.文港毛筆工人曾經精心製作了《寫經換鵝》的優質名牌毛筆。

文港鎮筆莊銷售人員在展示自製的毛筆。

到了唐代,傑出的才子王勃在他美妙的「滕王閣序」中,曾以「光照臨川之筆」的佳句,盛讚臨川才子敏捷的才思和精妙的書法。文港毛筆也因此增色生輝,更加聲名顯赫。

文剛毛筆生產分布圖。

明萬曆年間,進賢縣文港鎮周坊村人周虎臣製作毛筆,享譽京華。沿至清代,「周虎臣筆莊」因乾隆皇帝在上海為周虎臣後裔親題「周虎臣」匾額而名聲大振。鹹豐年間,進賢縣文港鎮前塘村人鄒發榮在漢口開設毛筆店鋪「鄒紫光閣」。中國近代四大名筆文港鎮佔有其二,即周虎臣和鄒紫光閣。

文港毛筆經歷代藝人千錘百鍊,精益求精,質量不斷提高。其選材精密,搭配均勻,吸墨飽滿,稱心應手,品種繁多,款式新穎。論裝潢,有黑、白、花、炕四管;論品類,有狼、紫、雞、羊、兼五毫;論筆峰,可辯紅、綠、黃、白、青、蘭、紫七色,一直暢銷國內外市場上。據縣誌記載,當時年產一般在40萬支左右,遠銷上海、北京,廣州重慶以及南洋諸島。

江西進賢文港鎮生產的毛筆。

新中國成立以後,李渡毛筆得到了更加彭勃的發展,廣大制筆工人刻苦鑽研技術,努力改進工藝,使毛筆產量及品種不斷增加,質量顯著提高。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文港毛筆出口量已達到50多萬支。出口品種有「書家妙品」,「百花爭豔」、「進賢獨秀」、「極品純淨狼毫」、「白雲狼毫」、「羊毛小楷」等19個,文港毛筆的年產量達120萬支以上。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美、日、法、德、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深受這些國家人民的歡迎。

2003年文港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命名為「華夏筆都」,2004年中國楹聯協會授予文港鎮「中國楹聯之鄉」稱號,2006年文港毛筆製作技藝被列為江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西進賢文港鎮生產的毛筆。

目前,進賢縣文港鎮擁有毛筆生產企業和作坊2600餘家,產品種類涵蓋多個系列和多種規格,還拓寬延伸到油畫筆、化妝筆等多種筆類,從事制筆及相關文化用品人員約2.2萬人,產品遠銷海內外市場。2018年,該鎮的毛筆產量達7.8億支,實現產值23.15億元。

江西進賢文港鎮生產的毛筆。

如今,進賢縣在堅持傳承毛筆傳統文化基礎上,為適應市場需求,又增添了現代化的新元素,推動毛筆製作與文化、旅遊及電子商務等領域深度融合,著力將「文港毛筆」打造成為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相關焦點

  • 進賢木板活字印譜 以古老技藝傳承家族文化
    木板活字印譜誕生於明代 在各地譜牒界備受好評 歷史上,因為進賢縣靠近撫州地區,所以深受臨川文化的影響。元代,撫州金溪開始出現利用活字木版印刷術製作雕版印書,到明代才開始出現一些官刻的記載。明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開始出現大量民間坊刻。
  • 學做進賢燈籠 傳承非遺文化
    >2020已經接近尾聲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桌非遺課程盛宴任君免費品嘗哦~各位殘友們快來領略一下進賢非遺的魅力吧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示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小」毛筆繪就發展「大」文章
    而不遠處,晏殊大道旁的中國毛筆文化博物館安靜地矗立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那些關於毛筆的過往。  這裡是文港,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的一座小鎮,著名的「華夏筆都」。2012年,文港鎮成為南昌市第一批特色小鎮示範鎮。2016年10月,文港鎮又入選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這樣的小鎮,江西只有4個,全國只有127個。  而如今,這座千年小鎮,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遷。
  • 江西進賢:98個近600億元重大重點項目籤約開工
    6月6日,江西省進賢縣重大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儀式上,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吳曉軍下達開工令。籤約開工儀式由進賢縣委書記鍾益民主持。 當天上午,進賢縣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內,挖掘機一字排開,推土機整齊排列,數十臺工程車就地待命……一聲令下,汽笛長鳴,吹響了進賢縣項目建設的衝鋒號。
  • 川山毛筆:祖傳四代手工制筆 傳承千年老手藝
    00:00編者按:湖南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多元的民族文化、獨特的自然資源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非遺,「功在千秋,利在當代」,意義非凡。即日起,省級非遺品牌張新發組織「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活動,走進湖南多姿多彩的非遺項目,深入了解非遺的過去、現在,關注非遺文化的未來,助力這些文化都活起來。
  • 江西有座山,山上有座府,府裡徐州人,傳承兩千年
    江西有座山,山上有座府,府裡徐州人,傳承兩千年,真有這種事嗎?江西的哪座山?山上的什麼府?竟然會有淮河流域的徐州人來到江西,而且竟然傳承了兩千年?其實,這座山,就是江西的道教名山,鷹潭龍虎山,這個府,就是龍虎山上的天師府。那府裡的徐州人又是誰呢?這還要從道教的創立開始講起。
  • 進賢縣:留守兒童遊學感悟家鄉傳統文化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8月13日上午,進賢縣民政局、進賢縣教體局、進賢縣季藝力志願者協會組織30餘名留守兒童及
  • 臺灣老街裡的中華文化傳承——毛筆製作
    原標題:臺灣老街裡的中華文化傳承——毛筆製作   在臺灣桃園縣大溪老街,有一家經營傳統毛筆的商店——敦品制筆商店。書法愛好者可以在這裡選購和訂製不同款式和毛質的毛筆。
  • 江西進賢:鋼構網架「一張網」產業規模目前全
    摘要:江西進賢:鋼構網架「一張網」產業規模目前全省最大 鋼構網架「一張網」產業規模目前全省最大今年將申報江西鋼結構產業基地
  • 地理丨揭陽進賢門:靈魂地標的風骨傳承
    古揭陽縣是廣東省最古老的縣城之一,被多數學者認為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潮州牌坊街上的一座牌坊便是為揭陽籍翁萬達所建,在揭陽,孔子之誦蔚然成風,將文採斐然的賢人輸送給了王朝與中華大地。但「知行知止唯賢者」,揭陽文人更重要的一點,還在於「賢」,而記錄這一處的,便是進賢門。古籍贊潮汕地區建築是「潮汕厝,皇宮起」,供奉孔子的揭陽學宮將孔廟文化融於金碧輝煌的建築,而進賢門同樣是不輸於其的亮麗風景線。
  • 千年匠心一支筆_春天的味道_新華網
    千年匠心一支筆_春天的味道_新華網 1600年,是文港鎮有記載的制筆歷史。從名不見經傳,到佔據全國高端用筆90%的份額,文港毛筆的名聲是制筆匠人一代代「掙」回來的。改良毛筆配方、堅守128道工藝……文港製筆技藝世代相傳,言傳身教,細細一支筆,飽含著匠人的初心。
  • 南昌進賢縣以「三看」推動全縣重點工作再上新臺階
    在江西三一發達裝配式建築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該公司引進的3條最先進的PC構件自動化生產線正在生產,現場擺放著各類已經生產出來的PC構件。該項目由三一築工集團與江西發達建築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興建,總投資12億元,預計今年一期建成投產後,產值達18億元,稅收6000萬元以上,項目的落戶極大地提升了進賢縣裝配建築產業水平。
  • 傳承千年 消災祈福——童子戲
    童子戲是江蘇民間祈福活動中的一種演劇形式,流傳於江蘇省南通市及通州市中西部和周邊部分地區,其表演形式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傳承保護 中國解放初期至20世紀80年代,在南通市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下,相繼成立了業餘童子戲演出團和專業的實驗通劇團,對傳承保護童子戲有一定作用。 2008年6月7日,童子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05。
  • 江西,物華天寶
    千年窯火,傳承不熄 「千年瓷都」景德鎮 素胚勾勒筆轉青花 世界認識中國 儒家文化在這裡傳承 廬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書院 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
  • 刀尖圖騰:傳承千年的剪紙文化裡女性的柔美與堅韌折射的情感美學
    ——百度百科2009年,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文化,在中國已經傳承了千年,凝聚著中國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的結晶和智慧,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民間剪紙文化,成為了老百姓對於美的另一種追求和展現。像一個窗口,折射著人們對於真善美的認知,更是從古至今,對於幸福生活的一種嚮往的精神圖騰。中國剪紙,是一種藝術。
  • 壹媒網品牌故事|戴月軒的道:一筆在手,寫盡百年春秋
    毛筆在當今的書畫史上源遠流長,其生命力之強大令人嘆為觀止。毛筆擁有中國人獨特的文化記憶、歷史情懷和審美情趣,筆尖的墨汁書寫著中國人自己的「道」,今天咱們就來談談百年毛筆品牌——戴月軒。百年戴月軒傳承千年湖筆技藝萬千毛中選一毫一筆在手,如握春風1916年丨品牌初創
  • 曉舟文房:最好的毛筆都有哪些?
    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河北省衡水市郊邊侯店村稱為侯筆;另外還有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湖州,稱為湖筆,和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鎮,稱為華夏筆都。中國侯店毛筆產於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蒙恬造筆後統稱為筆,因此毛筆中有其最為著名的一種毛筆,即「蒙筆」,又稱「蒙恬精筆」、「侯筆」。侯筆即侯店毛筆,古稱「象筆」。
  • 鍾益民書記接受鳳凰網專訪,與廣大網友分享進賢縣獲「全省高質量...
    進賢縣是江西省會英雄城,南昌的東大門,具有文化底蘊深厚、交通區位優越、資源生態一流,特色產業蓬勃的鮮明特點。近年來,進賢縣緊扣「項目突破、環境優化、民生改善、落實見效」主題,緊貼「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要求,緊跟時代步伐,擊水中流再奮進。10月23日,進賢縣再次榮獲「全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這是進賢連續三年獲此殊榮。
  • 促進江西書院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
    江西省的古代書院數量為全國之最,與其他地區相比,江西古代著名書院也最多,如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象山書院、白鷺洲書院、濂溪書院、豫章書院、懷玉書院、東湖書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書院名氣最大,歷經千年,享有「天下書院之首」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