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的一處工地的建築工人拿來了一堆保齡球,把他們平整地擺放在房頂上隨後在這些保齡球上面澆灌水泥將它們填滿,就這樣做蓋的房子特別好。
這是什麼原理呢
在20多年前,有位約根布魯寧教授發現在建築中有一種方式可以降低蓋房成本,它便是Bubble deck一種類似於保齡球的塑料球它質地結實隨處可得因為它採用了可回收的塑料廢物再利用,重新製成的彩色球這些球被拿來用在了建築中。
我們如今蓋房,大多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灌加入一堆球有啥用呢?跟傳統的比有啥好處呢?其目的有兩個:
1、是可以延長建築物的使用壽命
2、便是為了減少成本
那它都減了哪些成本
由於混凝土比磚塊貴在不算人工費的情況以及按普通的算,每立方磚牆需要用到545塊磚約220元左右,而每立方混凝土則要400元左右,因此也有些地方像磚塊鋪在屋頂上這樣便減少了混凝土的支出因為它們的體積是一致的。因此為了更加節約成本利用這種更加輕盈的塑料球代替一公斤的塑料球可替代100公斤的混凝土,塑料球和混凝土擁有相同的深度而體積也不變,同時也讓整個建築物更輕更加節能環保,節省了大量的混凝土。
據統計有5000平米的Bubble deck樓板可以直接節約1000立方米的混凝土而間接節約更大,能減少166卡車的運輸路程1798噸的基礎負荷19個裝機以及278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本方面我們看到了,那麼問題來了這麼輕的樓板房子還結實嗎?
其實約翰布魯寧教授早已發現這個問題他把這些塑料球用在了非承重的樓板上而在沉重的樓板上依然採用高標準的混凝土結構,作為該省的省,不該省的不省。
運用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樓板已經成功應用於歐洲的各類建築中尤其是丹麥、荷蘭和澳大利亞有超過100萬平方米的建築使用了它,而是它靈活多變塑料球可以隨意組合併不局限於各種設計甭管是平房廠房大廠房只要不在沉重的樓板上他都可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