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序的尷尬從何而來

2020-12-12 上觀

作序是少數人的事,讀書卻無人不讀過序。

 

序是個窗口,可以從中看出書的品位、作者的水平,還可對作序者的學識、為人和作序時的心思,窺見一二乃至七八。序,不可小覷。

 

新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選用了四篇文章:《〈吶喊〉自序》《胡同文化》《〈寬容〉序言》和《〈名人傳〉序》。一冊語文選了四篇序文,可見序在文中的地位。

 

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的明清八大家作品選,文選無一例外都有序文,佔所選文章之比之高令人意外。顧炎武文選76篇,序15篇;歸有光文選80篇,序22篇;姚鼐文選100篇,序44篇;曾國藩文選71篇,序18篇。

 

序言好讀,序文難寫。不知舞文弄墨的朋友有沒有同感,作序是件苦差使,常常吃力不討好,一件挺尷尬的事兒。尷尬從何而來?

 

序有自己作,有請人作。大約各半吧。自己作,說說「兒子」是怎麼十月懷胎的,姓什名誰,頭腦、四肢、軀幹是怎麼樣的,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直白幾句,也沒有什麼尷尬,如要說我這個「兒子」多麼漂亮、多麼有能耐,還說常山趙子龍再世,那就尷尬了,即使說的是實話,人家也會指指點點:吹。能說的,只能是廢話連篇、廢紙一堆——文章總是自己好,又偏偏不能說自己好。王勃把滕王閣寫絕了,也沒有說此地有詩題不得,還說請各位高手大顯身手吧。

 

自己作序尷尬,請人作序也尷尬。古往今來,能作序的,有資格作序的,無非兩大家:一大家曰官家,一品不多,也得五六品吧,縣官以上,可稱官序;另一大家曰專家,學者中的權威,在一門學科有名望的,是領導學者的、管學科的所謂帶頭人,不一言九鼎,也是說得上話的,學富五車,門徒如雲。為什麼是這兩大家?作序要有學識,尤其這一行當,所謂「專攻」,說出的話有水平,書的水平就上去了;官有位,有威,尤其高位,有官作序,書的位置也上去了。二家通吃,合情合理。

 

 

請人作序有何尷尬?實話實說,無論官家還是專家都是有架子的,請作序,三請諸葛亮,若不是劉備是劉璋,孔明先生請得動嗎?很可能自討沒趣。你沒看到,好多序開頭都有一番不願作,是被又捆又綁硬拉來的表白,是「捆綁夫妻」,天呀實在沒辦法也,《婚姻法》也管不了。酸不酸?此尷尬一。二,專家作序,官家也有,不少是東說大洋西說海,與書有關的帶帶而已,無痛無癢一兩句,與其說作序,不如說在賣弄他的學識和居高臨下的位置。你的書你的文,字字皆心血,本想能美言幾句,託一託,提一提,卻成了「藥引子」「開場白」,還落了個拜名求名想成名不那麼好聽的名聲。你說尷尬不尷尬?

 

作序者也有尷尬呀。書的水平半杯而已,怎能說成大海,不「上綱上線」提到一定高位,尤其作者也不是平頭百姓,不合適吧,至少得美言幾句,本不情願又不得不做,尷尬一。二,與寫墓志銘一樣,序也是只能說好不能說不好,更不能說錯,不說吧,有違學術良心,說與不說都是左右為難。三,既是書序,總得把大作翻一遍,至少挑點看看,不想品嘗又沒有寶貴時間,序還得作,還得像模像樣,只能吹吹氣球,王顧左右而言他。作序拿不拿錢?韓愈為死人作文是拿錢的,名聲不大好。此為四。

 

其實,尷尬早就有了。錢謙益文筆出眾,在明清兩朝久負盛名,應約為眾多親朋好友作序題詞。可是到了晚年境遇十分尷尬,已經處於「兩窮」的地步,自述:「手窮欠錢債多,腹窮欠文債多。手窮尚可延挨,東塗西抹。腹窮不可撐補,為之奈何?」他在《與王兆吉書》中說:「生平有二債,一文債,一錢債。錢債尚有一二老蒼頭理直,至文債,則一生自作孽也。」豈料年老體弱,日益不堪重負,錢謙益告訴好友方文:「應酬之文,俄頃可就。若序君集,必醞釀半年始成。」箇中滋味,唯有自知。

 

尷尬都是患得患失,可有可無。若本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立言,也就無所謂尷尬。

相關焦點

  • 《萬哥覺醒》環境適應性從何而來 國士無雙答案一覽
    導 讀 「環境適應性從何而來?」,在《萬國覺醒》中,很多小夥伴都不是很了解這些題目的答案是什麼?
  • 人身上的體味到底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些女性會自帶體香?
    人身上的味道到底從何而來?我們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體味嗎?飲食對體味有沒有什麼影響?想要也變成自帶體香的人,有沒有什麼辦法?一、人身上的體味到底從何而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身上的味道也都不一樣,一般來說,自帶體香都是好聞的味道,而自帶體臭,就比較尷尬了。
  • 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 到底從何而來?
    但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到底從何而來呢?  黃麴黴毒素從何而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表示,黃麴黴毒素作為一種黴菌毒素,是糧食在未能及時曬乾及儲藏不當時產生黴菌的代謝產物,廣泛存在。  因其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在國家食品標準、飼料標準中都對此設置了嚴格的規定。
  • 漢字的由來,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
    那麼,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1 、從結繩記事而來據說文字出現之前,記事的方式是用隨身帶的繩子打結,那時候的人們結繩記事,可能只記生命攸關的大事,大地震、流星隕落、地殼表動等等 。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文字是廣大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逐漸積累,陸續不斷創造出來。
  • 大成至聖先師的學問從何而來?
    公孫朝以孔子之學博而大,故問於何而學得之。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道。禮樂文章,孔子平日所講,皆本之。未墜於地,在人:歷史已往之跡,雖若過而不留,但文化之大傳,則仍在現社會,仍在人身。若國亡眾滅,僅於古器物或文字記載考求而想見之,則可謂墜地矣。賢者識其大者:識,舊注讀志,記也。
  • 潮州話從何而來
    潮州話究竟從何而來?我們將針對這個問題推出持續更新的母語史話系列一窺我們偉大的母語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羅傑瑞在《閩語裡的古方言字》中指出:「閩方言是古代南方漢語變體衍化而來的。」正如其所言,此時,閩語已經在母胎中漸趨成熟潮州話及其它現代閩語的祖語即將書寫它歷史性的第一頁。
  • 這些皮屑從何而來!
    那麼這些皮屑從何而來呢?我們要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呢?秋冬季身體起皮屑的原因1、 水分缺失或許有很多人會感到疑惑,明明自己平時很注重補水工作,水也沒少喝,為什麼還會缺水呢?由於換季時期,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所以我們身體變得更加敏感,所需要的水也更加多。
  • 英語12個月名稱從何而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12個月名稱從何而來 2009-10-09 17:02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
  • 我的志願心從何而來
    」身邊的同學朋友也去獻血,儘管自己暈針暈血還心悸;我熱衷於做一些志願活動,大學期間的周六日或節假日總有我參加志願活動的身影,有時5、6點就要起床,坐半個小時的汽車到達少年宮、科技館亦或「彎灣」託管中心;我熱衷於奉獻,就連17年畢業之際,也毅然決然地選擇參加「西部計劃」,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輩子終身難忘的事兒······回過頭來思忖,我的志願心、奉獻心到底從何而來
  • SCP-096身世的秘密 神秘強大的力量從何而來
    它的力量又從何而來?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要從一起收容失效事件講起。當時SCP-096原本狀態平穩,可不知道什麼原因096開始躁動,隨後幹翻看守突破收容,然後狂奔到了一個百裡之外的村莊後,將自己的目標(一名年輕男子)殺死。
  • 近代中國海外代言人,首譯英文版《水滸傳》,為林語堂作序的女神
    同時,她還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的英文版首譯者,又是林語堂先生在美國大獲異彩的幕後推手,並親自為林語堂先生的著作作序;在國際與政治舞臺上,又是近代中國的代言人,宣傳中國全民的抗日戰爭,以及後來還為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森訪華加推。她就是在中國生活40年的美國女神——賽珍珠!
  • 蜜蠟一詞從何而來?蜜蠟的古典來源介紹
    那麼,蜜蠟一詞究竟是從何而來呢?既然國際上統稱為琥珀,且沒有蜜蠟的英文單詞對應,那第一反應肯定是國人自創的了!但翻閱了眾多典籍後,終於找到了蜜蠟一詞的蹤跡!金代元好問《續夷堅志》記述:「另將蜜蠟開熔,入藥在內,木匙攪勻,眾手丸,每一兩作十二丸子」。明末清初方以智的《物理小識》記述:「紅如血者,琥珀,出雲南省者上。金珀、蜜蠟、水珀則閩、廣舶來,……。
  • 毛刷小知識:豬鬃毛從何而來
    毛刷的原材料有很多種,但是主要就有豬鬃毛,也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動物毛之一,使用的地方有油漆刷等,但是豬鬃毛是從何而來,怎麼技工製造而成的呢?這些或許你們就不太清楚了吧,現至細無塵毛刷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原材料豬鬃毛的加工技術。
  • 體味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些女性體味是「香」的?
    體味究竟從何而來?人體的味道來源主要是因為人體每天需要進行新陳代謝,在通過機體的新陳代謝之後就會產生如脂類、蛋白質、糖類的3種代謝物質,這些代謝產物的味道也是十分複雜.女生的體香從何而來?通常女生都是比較愛乾淨的,而且女性的洗澡次數也要多於男性,每天都會仔細的清洗自己的身體,而且女性洗澡時身上都會塗抹沐浴露和護髮素等物質,長期以來,這些洗護用品的味道就會瀰漫在身體上,即便是洗過澡後的很長時間內,都會散發出若隱若現的清香。
  • 王蓮的巨大浮力從何而來? 王蓮何以載人做「舟」?
    王蓮的巨大浮力從何而來? 王蓮何以載人做「舟」?時間:2016-07-11 15:1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蓮的巨大浮力從何而來? 王蓮何以載人做舟? 夏日裡,花葉俱奇的浮水植物王蓮,是西安植物園最吸引眼球和上鏡率 的嬌點。
  • 長孫皇后: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從何而來?
    在這短短的二十三年間,長孫氏是因何能得到李世民的尊重寵愛?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又從何而來呢?正值此時,長孫氏走了出來,她時常進宮給李淵請安,又與後宮妃嬪結交送禮,緩和了李世民尷尬的處境。但表面的平靜終有被打破的一天,《舊唐書》記載:「及難作,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矛盾爆發,李世民率領將士在玄武門設伏,這時候長孫氏站了出來,勉勵將士,提振軍心,而後玄武門之變大獲成功。
  • 它從何而來?
    它從何而來?牛頓對重力解釋我們從艾薩克·牛頓和他的萬有引力定律中知道,宇宙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施加引力。這種關係是基於兩個物體的質量和它們之間的距離。
  • 澳門城市競爭力從何而來
    &nbsp&nbsp&nbsp&nbsp堪稱高素質旅遊城市&nbsp&nbsp&nbsp&nbsp昔日的小漁村已變為閃耀的國際都市,澳門的城市競爭力究竟從何而來呢?
  • 萬物從何而來?佛教用這4個字來解釋,確實很到位
    佛像但佛教不一樣,佛教只用了這4個字「因緣而生」,就把「萬物從何而來」這個問題解釋很到位了。那麼,什麼是「因緣而生」呢?佛寺這裡的「法」,指的客觀的一切存在,也就是說世界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萬物皆由因緣而來,無一例外。
  • 有人表示質疑,人類從何而來?
    有人表示質疑,人類從何而來?眾所周知,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現在科學最具有價值的一條理論,但也有人表示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不完全正確,人類很有可能並不是這麼進化而來的,而且也有人保持一定的懷疑,為什麼單單只有人類進化成功了呢,難道人類掌握了某種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