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 到底從何而來?

2020-12-19 中國網山東頻道

  5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了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抽檢覆蓋了國內全部100家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抽檢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涉及23家國內生產企業和4家進口經銷商。

  這是我國2014年對國產奶粉實施了「生死大考」的換證審核後,首次大規模公布抽檢結果。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風險較高的11批次中,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3批次樣品檢出黃麴黴毒素M1超標。但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到底從何而來呢?

  黃麴黴毒素從何而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表示,黃麴黴毒素作為一種黴菌毒素,是糧食在未能及時曬乾及儲藏不當時產生黴菌的代謝產物,廣泛存在。

  因其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在國家食品標準、飼料標準中都對此設置了嚴格的規定。

  黃麴黴毒素M1屬於真菌毒素,是黃麴黴素B1在動物體內羥基化代謝產物,具有劇毒性和強致癌性,由於其可能誘發肝癌,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

  「造成在乳製品中出現的原因大約有三種:奶牛吃了黴變的飼料,導致原奶出現了問題;生產過程中機器清洗不乾淨,出現了有機物黴變;產品生產完成後,包裝不夠緊密,漏氣之後,與空氣中的有機物結合,有可能產生黃麴黴毒素。」乳業資深人士宋亮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古城乳業採取的是溼法工藝,即使用生鮮乳而非大包粉直接加工成奶粉,因此判斷出現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飼料黴變,導致原奶產生了問題。

相關焦點

  • 獨家解讀黃麴黴毒素有何危害
    知名品牌光明奶油、南山奶粉及沙灣薑汁撞奶均在不合格之列。5批次南山倍慧嬰幼兒奶粉被檢出黃麴黴毒素M1含量不合格。什麼是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會導致哪些疾病?   什麼是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Aflatoxins)是生長在食物及飼料中的黃麴黴和寄生麴黴代謝的一組化學結構類似的產物,特麴黴也能產生黃麴黴毒素,但產量較少,目前已分離鑑定出的黃麴黴毒素有17種,主要是黃麴黴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體內經過羥化而衍生成的代謝產物M1、M2等。
  • 這些黃麴黴毒素「常識」是錯誤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毒素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但許多人對其仍有各種誤解,網上廣泛傳播的一些黃麴黴毒素「常識」其實是錯誤的。讓我們總結一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發黴的花生一定有黃麴黴毒素?不對。黴變花生不能吃,但可能不含黃麴黴毒素。比如花生因為被根黴汙染髮黴,就沒有黃麴黴毒素。
  • 農產品及食品中黃麴黴毒素汙染識別與預防
    「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毒素中毒」;10月11日新京報等媒體報導「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麴黴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10月12日,黑龍江省衛健委旗下微信公眾號「龍江衛生健康」發文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致死原因並非此前報導的黃麴黴毒素超標。黃麴黴毒素超標及食物中毒再次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
  • 黃麴黴毒素危害大,想要遠離黃麴黴毒素,還需注意這些因素
    這些地方是高溫高溼環境,是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重災區,我們自然很容易聯想到黃麴黴毒素很可能是肝癌頻發的原因。當然我們也會對黃麴黴毒素產生很多疑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我們關心的關於黃麴黴毒素的那些問題。什麼是黃麴黴毒素?
  • 黃麴黴毒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一般饅頭髮黴之後,直接把饅頭的皮撕掉,然後放到蒸籠裡整一下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看到食物出現一點發黴,就直接把發黴的地方給挖掉,然後繼續食用。但是有些黴菌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有些食物發黴之後,其發黴的地方存在有黃麴黴毒素,而這種物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當中。而下面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別再吃了,趕緊扔掉吧!
  • 花生醬裡的黃麴黴毒素無法去除,那還能吃嗎?
    不過有一種傳言,說花生醬裡有黃麴黴毒素,企業無法去除,因此吃了會得癌症。真是這樣嗎?【檢出多,超標少】黃麴黴在自然界十分常見,花生是它最喜歡的食物之一,因此花生製品或多或少的汙染是很正常的,包括花生油、花生醬等。
  • 檢出黃麴黴毒素,喝普洱茶真的致癌嗎?
    檢出黃麴黴毒素,喝普洱茶真的致癌嗎? 原標題:   最近,普洱茶因為「致癌論」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持這一說法的人稱普洱茶裡有黃麴黴毒素,所以喝普洱茶會很快致癌。普洱茶中真的普遍檢出黃麴黴毒素嗎?咱們還能不能放心喝茶了?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上饒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繆麗華告訴記者,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 黃麴黴毒素超標再引關注:毒素汙染重災區與癌症高發密切相關
    不久前,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發布消息稱,在近期的食品抽檢中,有多批次花生抽檢查出了黃麴黴毒素超標。黃麴黴毒素超標事件令人們產生疑慮,到底什麼是黃麴黴毒素?它們對健康的危害有多大?我們有辦法預防或減少其危害嗎?
  • 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以及危害
    黃麴黴毒素B1作為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不應在食品中超標,一但超標食用油被消費者購買並且使用的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黃麴黴檢測儀可現場快速檢測黃麴黴毒素B1,採用了智能化的操作平臺,先進的光源驅動及檢測技術,具有便捷的操作方式,優異的檢測精度,實現了結果可靠與高效測量的完美統一。
  • 什麼樣的花生米,會產生黃麴黴毒素
    花生容易感染黃麴黴,黃麴黴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是極強的致癌物,黃麴黴毒素非常耐熱,可達270攝氏度高溫,一般加熱處理不能使其分解,因此發黴的花生一定不能吃。發黴的花生往往已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的代謝產物,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
  • 大米發黃不一定是被黃麴黴毒素汙染
    就常見的白色大米而言,如果出現發黃現象,那麼這種大米是否一定被黃麴黴毒素汙染了呢?變黃的米粒有兩種,一種叫「黃粒米」,一種叫「黃變米」,人們往往將其混為一談。大米一般會在兩種情況下發黃:一種情況是稻穀收割後因陰雨未能及時乾燥,溼稻穀堆在一起被漚黃,或儲藏中通風或溫度不當,稻穀發熱,從而導致稻穀發黃,這種變黃的稻穀碾出來的大米呈黃色,被稱為「黃粒米」。
  • 色選機、黃麴黴毒素檢測儀來把關
    近日,某花生醬裡黃麴黴毒素B1超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目前,問題產品已被相關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像上文提到的某平臺售賣花生醬裡黃麴黴毒素B1超標,已被相關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質量安全備受人們的關注,當然花生醬的品質安全也不例外。眾所周知,黃麴黴毒素B1在自然穀物雜糧等中較為常見,危害性非常大。長期食用含有黃麴黴毒素B1的產品,可能導致慢性中毒,進而引起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甚至致癌。
  • 病從口入,預防肝癌,需要認識黃麴黴毒素
    那麼,黃麴黴毒素是什麼東西?如何預防呢?咱們現在來解析。黃麴黴毒素,簡稱AF,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等產生的類毒素,有20多種衍生物,其中以B1型毒性最大。黃麴黴毒素,其實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動物如果攝入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後,在肝臟、腎、肌肉、血液等樣本中,都可以檢出微量的毒素。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黃麴黴毒素是主要由黃麴黴 (aspergillus flavus)寄生麴黴 (a.parasiticus)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黃麴黴素廣泛存在於土壤當中,菌絲生長時產生毒素,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在合適的條件下侵染合適的寄生體,產生黃麴黴毒素。在溼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麴黴毒素的機率最高。
  • 這些食物易存在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元兇之一,食用需注意
    喝茶的朋友可能對這個黃麴黴毒素有些了解,特別是喜歡喝普洱茶的,因為在前些年,普洱茶致癌這個謠言就是因它而起,今天提到黃麴黴毒素主要是和我們的飲食有關,我們應該預防黃麴黴毒素對人的傷害,天天講黃麴黴毒素它到底是什麼呢?
  • 抽檢頻繁,如何防範黃麴黴毒素汙染中藥材?
    通告稱,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標誌為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企業生產的9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黃麴黴毒素。《中國藥典》必檢黃麴黴毒素的藥材要求黃麴黴毒素B1不得過5μg/kg;黃麴黴毒素B1、黃麴黴毒素G2、黃麴黴毒素G1、黃麴黴毒素B2總量不得過10μg/kg。
  • 從黃麴黴毒素汙染說開去—新聞—科學網
    黃麴黴素的毒性 黃麴黴毒素是真菌毒素(約300餘種)中的一大類,它於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為Ⅰ類致癌物,是已知的真菌毒素中毒性和致癌性最強,因而也受到最廣泛研究的毒素。 1960年,英國發現有10萬隻火雞死於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病,被稱為「火雞X病」,再後來鴨子也被波及。
  • 黑龍江一居民家庭聚餐七人死亡 警惕黃麴黴毒素危害
    經醫院化驗檢測,初步判斷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七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兩人仍在搶救中。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到底什麼是黃麴黴毒素?它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有多大?我們有辦法預防或減少其危害嗎?
  • 專家稱牛肉一般不會被致癌性黃麴黴毒素M1汙染
    前幾天,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抽查發現蒙牛、長富純牛奶兩種產品黃麴黴毒素M1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定。黃麴黴毒素M1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強的致癌性。  黃麴黴毒素究竟是什麼?又是怎麼跑到奶牛裡的?杭州市場上有沒有問題牛奶?昨天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