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毒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2020-12-13 樂橙健康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聽到爸爸媽媽講:生活不易,應該勤儉節約!一般饅頭髮黴之後,直接把饅頭的皮撕掉,然後放到蒸籠裡整一下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看到食物出現一點發黴,就直接把發黴的地方給挖掉,然後繼續食用。但是有些黴菌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有些食物發黴之後,其發黴的地方存在有黃麴黴毒素,而這種物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當中。而下面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別再吃了,趕緊扔掉吧!

■黃麴黴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所謂的黃麴黴毒素,它本身是從黃黴素慢慢發展而來的一種代謝產物,它最喜歡溼熱的環境中。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的就是五穀雜糧,比如我們常見的玉米花生等等。這種黴菌是具有毒素的,並且還具有致癌性,所以大家千萬不可小覷那些發了黴的食物。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經常沒有清洗乾淨的筷子:

是的,你沒有看錯,當你日常清洗吃飯飯菜的筷子,沒有清洗乾淨,那麼它也是很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的,尤其是木製的筷子。當然,筷子本身是不會自主產生黃麴黴毒素的;但是我們吃飯都是需要使用到筷子的,如果你沒有清洗乾淨筷子,那麼筷子上就會殘留一些食物殘渣以及澱粉等物質;而加上筷子周圍儲存的環境以及筷子上的水分,這就給黃麴黴毒素打造了很好的生存環境。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筷子就會很容易出現黴變,慢慢發展成黃麴黴毒素。所以如果你家裡使用的是木製筷子,一定要清洗乾淨;大家也可以選擇使用鐵製的筷子,來避免黃麴黴毒素的出現。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浸泡時間過長的黑木耳:

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的朋友都在電視上或是新聞上看過吃黑木耳中毒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黑木耳浸泡過久導致的,因為黑木耳被浸泡到水中過久,就很容易會產生一些微毒素質,而這些有毒物質中就含有黃麴黴毒素。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吃黑木耳的時候,一定要吃多少泡上多少,另外如果你家裡的黑木耳浸泡的時間過久,那麼就倒掉吧,別再吃了!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出現發黴的花生和堅果:

日常生活中,花生是不少朋友的最愛,然而在一袋花生當中,倘若有一顆花生出現了黴變,那麼整袋的花生就得扔掉不能吃。因為花生一旦發生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的傳播本身就是以孢子的形式,在袋子這種封閉空間內,一顆花生出現黃麴黴毒素,那麼其他花生也不能倖免;對於這類花生就請儘快扔掉,不然吃完之後很容易導致身體不適和其他問題出現。

另外生活中堅果因為擁有諸多營養成分而被廣大朋友所青睞,但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吃到的堅果是苦味的,那麼這種情況需要立刻吐出來,然後漱口;因為這種嘴裡感受到的苦味,其實就是黃麴黴毒素導致的,所以遇到這類堅果食物,就趕緊扔掉,別再吃了!

相關焦點

  • 這些食物易存在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元兇之一,食用需注意
    喝茶的朋友可能對這個黃麴黴毒素有些了解,特別是喜歡喝普洱茶的,因為在前些年,普洱茶致癌這個謠言就是因它而起,今天提到黃麴黴毒素主要是和我們的飲食有關,我們應該預防黃麴黴毒素對人的傷害,天天講黃麴黴毒素它到底是什麼呢?
  • 什麼是黃麴黴素?4樣常見的物品,一旦黴變趕緊扔掉吧
    尤其是對減肥期間的人,非常在意食物中脂肪的含量。但是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不知道你在日常飲食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食物中黃麴黴素的含量,像黃麴黴素和胡蘿蔔素的各種含量,幾乎是很少有人關注的,但其實這些東西比脂肪什麼的更為重要,而且獲取他們相對來說還比較困難。什麼是黃麴黴素?
  • 這些黃麴黴毒素「常識」是錯誤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毒素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但許多人對其仍有各種誤解,網上廣泛傳播的一些黃麴黴毒素「常識」其實是錯誤的。讓我們總結一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發黴的花生一定有黃麴黴毒素?不對。黴變花生不能吃,但可能不含黃麴黴毒素。比如花生因為被根黴汙染髮黴,就沒有黃麴黴毒素。
  • 黃麴黴毒素不是「好東西」?它主要藏在4種食物中,別亂吃
    而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導致全身性傷害。如果機體長期攝入含有黃麴黴毒素的物質,可增加人體患癌症的機率,比如說:肝癌、腎癌、骨癌、直腸癌、卵巢癌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所致的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另外,黃麴黴毒素還可損害肝臟,造成慢性肝損傷,比如說肝硬化、肝實質細胞變性等。
  • 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容易藏在哪些食物中?寧願扔掉也別吃
    黃麴黴素不知大家是否了解,它就是一級致癌物,尤其對肝臟的損傷非常大,近些年來肝癌的發病率不斷升高,跟黃麴黴素有一定的關係,黃麴黴素的毒性比砒霜強很多倍!哪些食物中可能藏有黃麴黴素?若你家廚房中出現了,再喜歡吃也要管住嘴,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寧願扔掉都不要繼續吃了。
  • 這些食物有特黃麴黴毒素 以後還是少吃!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細菌的代謝產物,有劇毒,是一種最強的致癌物質。如果黃麴黴毒素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誘發各個方面的癌症。黃麴黴毒素具體有什麼特性呢?1、急性中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劇毒物質,如果大量攝入,無論是對動物還是人類,都會造成一定程度肝臟出血壞死,或者對其他脾臟都有輕微的病變。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不過這樣劑量非常小的攝入不用擔心,黃麴黴毒素如不連續攝入,一般不在體內積蓄。一次攝入後約1周即經呼吸、尿、糞等將大部分排出體外。   黃麴黴素可能隱藏在這些地方   ,食物極易牽連黴變;還有大米、小米、小麥、豆類、薯類也會含有黃麴黴素,因此如果米飯有異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1、久泡的木耳: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素,本身是沒有毒素的,久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類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細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人及動物的肝臟組織,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黃麴黴毒素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那些是含有黃麴黴毒素又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食物呢?
  • 黃麴黴毒素是隱藏在家中的「兇手」,存在於這6種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已經明確是致癌物質,而且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質行列,其毒性遠遠超過砒霜。攝入太多黃麴黴毒素易引起急性肝炎和出血性壞死,易引起胃癌、腎癌、肝癌以及乳腺癌等。黃麴黴毒素往往存在於以下6種食物中,一定要引起人們重視,不要吃黴變的食物。 黃麴黴毒素易存在於哪些食物中?
  • 黃麴黴毒素致肝癌,吃一口飯咀嚼30次,就能輕鬆預防?真的假的?
    很多人都知道黴變的食物不能吃,其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誤食極易導致中毒,嚴重的甚至引發癌變。但是最近在網上出現這樣的說法:黃麴黴毒素致肝癌,但是吃一口飯,咀嚼30次,唾液殺菌,能輕鬆預防。吃一口飯咀嚼30次,就能輕鬆預防黃麴黴素?這一說法源於國外的一項研究,研究發現唾液對於黃麴黴素有消滅作用,含有毒素的食物在經過30次的咀嚼以後,幾乎完全消失,這一觀點隨後被日本有關學者證實。但是在兩次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黃麴黴素並沒有完全消失,還是有殘留。
  • 黑龍江一居民家庭聚餐七人死亡 警惕黃麴黴毒素危害
    經醫院化驗檢測,初步判斷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七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兩人仍在搶救中。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到底什麼是黃麴黴毒素?它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有多大?我們有辦法預防或減少其危害嗎?
  • 隱藏在食物中的致癌危機——黃麴黴毒素!該如何遠離?
    1960 年,英國有十幾萬隻火雞突然死亡,後證實飼料中含有黴變的花生粉。1961 年確定使花生黴變的是黃麴黴菌,並於第二年分離鑑定出其中的致癌物質,命名為黃麴黴毒素。1974 年印度西部的兩個邦由於當年雨水過多,造成玉米嚴重黴變,村民食用黴變玉米後導致397 人中毒,106人死亡,屍檢及病理實驗證明是黃麴黴毒素中毒。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 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致癌物,屬於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 發黴的東西千萬別吃!腫瘤專家:黃麴黴素與肝癌密切相關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華夏腫瘤高峰論壇上,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提醒公眾,發黴的東西千萬別吃了!經過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發黴食物裡含有的黃麴黴素與肝癌的關係極其密切。研究顯示,全球4.6%~28.2%的肝癌發生歸因於黃麴黴毒素。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黃麴黴素是肝癌形成過程中主要的風險之一。
  • 食物中的劇毒物——黃麴黴毒素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接觸到發黴的大米、花生粒、玉米、堅果等等,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將黴變的食物挑揀岀,但也有一些節儉的老人家會搓洗後食用,殊不知,這可能與公認的最強化學致癌物——黃麴黴毒素擦肩而過!
  • 病從口入,預防肝癌,需要認識黃麴黴毒素
    可以看出,這些因素與飲食密切相關。那麼,黃麴黴毒素是什麼東西?如何預防呢?咱們現在來解析。黃麴黴毒素,簡稱AF,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等產生的類毒素,有20多種衍生物,其中以B1型毒性最大。黃麴黴毒素,其實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動物如果攝入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後,在肝臟、腎、肌肉、血液等樣本中,都可以檢出微量的毒素。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幾種食物中就有,別捨不得扔
    你吃過發黴食物嗎? A:吃過,很苦,入口馬上吐掉了。 B:有些花生外表正常,裡面發黴了,吃到口裡發苦。應該算是吃過吧。 C:沒吃過。我爸媽在食物保存上相當有嚴謹,只要稍微有些壞了,立馬扔掉。
  • 黃麴黴毒素危害極大 正確認識方能有效避免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焱培 通訊員 劉鑫傑 煙臺報導  黃麴黴毒素的危害有多大?近幾年,這成為了公眾尤為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之一。為了讓公眾正確認識黃麴黴毒素的危害,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避免,煙臺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技術人員介紹了黃麴黴毒素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黃麴黴毒素?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通常都藏在發黴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類等。因為澱粉會在高溫和潮溼的作用下發生黴變滋生出黃麴黴菌,所以一旦發現這些食物有味道,就不要吃了,因為裡面很可能已經含有黃麴黴菌了,吃了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
  • 提醒:廚房中這2物,或為「黃麴黴毒素」滋生的溫床,請提高警惕
    1、發黴案板 案板是廚房中必不可少的廚具,多為木質,案板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留下很多溝壑,切菜時,很容易藏汙,之後再加上潮溼的環境,極易黴變,滋生出大量細菌和真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