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北5年240億要藍天,2016年推廣清潔採暖設備200萬臺
中國企業報 汪曉東
今年全國兩會,河北省省長張慶偉為京津冀展現出這樣一幅圖景——投入240億元,預計3年到5年內,京津冀地區空氣將明顯得到改善。
事實上,張慶偉的信心來自於河北環境空氣品質的不斷提高。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河北省PM2.5的平均濃度相比上一年度下降18.9%,相較前年下降28.7%。
超低空直排,煤炭汙染物高排放無疑對大氣造成巨大汙染。面對過去河北高汙染,高排放的產業結構,各級政府領導深有感觸。而眼下,一個更大的欣喜在於,今年1—2月河北汙染指標出現了更大幅度的下降。20%,這個足以讓河北省環保廳長陳國鷹信心倍增的數字歸功於河北省2017年煤炭消耗量將削減4000萬噸,推廣使用高效清潔燃燒爐具等一系列措施。
陣痛中突圍
3月6日,河北代表團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雲川建議河北不要新建火電廠,其背後仍然是河北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的剪影。
張慶偉鄭重承諾,2016年,環境空氣品質較上年有較大改善,11個設區市PM2.5年均濃度較上年下降6%以上。這顯然與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有莫大關係,240億元,在過去的兩年半中河北「砸下」巨額資金用於治理空氣汙染。
為防止大氣汙染,河北今年繼續推進減煤、壓能、制企等治理措施,一個最大的改觀是,擴大使用高效清潔燃燒爐具,淘汰傳統燃煤鍋爐,壓減生鐵和粗鋼產能1800萬噸,河北重汙染市的濃度值將繼續走低。這與河北不斷減少煤炭消耗量有極大關係,2017年,煤炭消耗量比2012年減少4000萬噸,2020年,削減6000萬噸。
但還有一個問題是,對於河北來說,2017年,實現九成清潔型煤替代民用燃煤存在時間短,任務重的壓力。
京津冀三地幾乎在同一時間對散煤使用關上大門,繼之而來的是大量高耗能、高排放燃煤鍋爐的束之高閣和一大批高效清潔燃燒爐具生產企業的準入。河北省2016年決定推廣高效清潔燃燒爐具200萬臺,3月底之前將推廣20萬臺。
當前我國採暖爐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大部分生產廠家在生產製造質量方面有很大進步,但在環保排放性能方面仍面臨很多問題,如煙氣排放量大,時有煤氣中毒情況發生。絕大多數爐具因無法去除生物質燃料中的煙焦油,造成爐具嚴重腐蝕和煙道堵塞。大部分爐具產品不適用於多種燃料,也是當前行業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北方地區的多地政府花大力氣治理民用爐具燃煤排放汙染空氣治理,加大各級財政補貼力度鼓老百姓更換使用環保節能爐具,部分地區政府補貼資金佔爐具銷售額的80%。
石家莊優良天數從2013年國家採取新的空氣品質標準以來的43天提高到2015年的180天,其中一級天數從零增加到31天,綜合指數下降41%。這與推行高效清潔燃燒爐具等措施有相當大的關係。
儘管如此,2016年,河北仍要陸續關停一批焦化廠,整合水泥廠,降低汙染物排放將是今後環境空氣品質的工作重點。而這背後充滿了河北的「割肉」之痛。
七個位次的圍城蛻變
將時間推至2013年,這一時期,首都北京開始籌劃優質低硫型煤的推廣。同一時間,作為河北省會,石家莊亦深感大氣治理任重道遠。而此時,石家莊在全國空氣品質排名中幾乎月月墊底,這讓河北十分尷尬,而毗鄰北京的地緣,也讓河北遭受不少指責。
於是,大力削減燃煤總量,加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細顆粒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為重點的汙染物協同控制成為河北治理大氣汙染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含量高,使用多種燃料的高效清潔燃燒爐具漸漸成為石家莊政府的推廣計劃,這意味著河北治理大氣汙染出現新的契機。而河北官方治理大氣汙染的決心亦體現在多部門對採暖爐的多重檢驗上,從168個品牌的民用採暖爐中挑出34個企業,進行了9次檢測,再經多方比較,幾經試點,最終石家莊多康採暖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中嘉牌環保採暖爐無論使用何種燃料,都沒有可見的煙塵排出,與普通爐具相比,平均降塵達到30倍,最多達到106倍,至此石家莊政府確定大範圍推廣。
2014年,石家莊市政府採購石家莊多康採暖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16055臺中嘉牌環保爐具,2015年更拋出104984臺訂單。
以石家莊地區2013年連續3年推廣經驗推算,如果全市165萬戶全部使用中嘉爐具,一個採暖季僅煙塵排放量一項每年減少排放66000多噸,平均減低煙氣排放30倍,並且相同條件下,普通採暖爐一個採暖季平均消耗燃煤4噸,中嘉節能環保採暖爐平均消耗燃煤3噸,無論在減少煙塵排放量上,還是在節能、節約成本上都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事實上,出於治理大氣汙染的考量,政府部門對於爐具的要求極為苛刻。」多康公司董事長李正航告訴記者,中嘉牌採暖爐技術先進、節能環保效果顯著,達到國內行業先進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從使用效果看,降低大氣汙染效果確切,節能效果明顯,都受到政府的高度認可。在石家莊推廣環保爐具的過程中,當地各級政府部門、銀行等機構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形成了全社會治理大氣汙染的態勢。
(責編:孫陽、夏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