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2月28日訊 秋陽柔暖,在巫溪縣趙家壩一個小區的按摩床上,一名顧客雙眼微闔,映襯著秋陽餘暉的慵懶,邊愜意的享受著按摩的舒爽,邊對他旁邊的按摩師傅豎起大拇指情不自禁的感嘆道:「安逸,真的安逸!」
這位正在熟練的運用推、拿、拍、打等手法給顧客做按摩的年輕人,叫龔清明,在前不久結束的2017年度重慶市殘疾人技能大賽保健按摩項目獲得二等獎,並榮贗市殘聯技術能手稱號。
曾經也一身戎裝
龔清明1975年出生巫溪縣通城鎮,,年青時陽光帥氣,瀟灑俊朗,當兵是他兒時的夢,他覺得英姿颯爽、手握鋼槍是最好的男人樣兒。18歲那年,他毅然應徵入伍,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他格外認真,力求上進,積極參加部隊的各種訓練,一次,在訓練架橋的時候,他不慎摔倒在木頭製成的橋面上,當即暈倒,後來,在醫院睜開眼睛的時候,視力就很模糊了,在部隊治了半年,沒有好轉,但仍完成了三年的服役期。後來,經鑑定為二級視力盲。退伍後,因其殘疾,在家待業一年多,朝朝暮暮的等待,似乎在一點點壓縮著曾經的希望,變得越來越焦灼和困惑。
艱難時期的轉機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天,他接到了縣殘聯辦公室主任周品高的電話,動員他去學按摩,當時,社會對這個職業的偏見和誤解頗深,他有些猶豫。周主任勸他,生命的意義在於拼搏,而不是等待,你不去做,怎麼就知道它不好呢?這句話讓龔清明走了出去。
2006年,他參加了在萬州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舉辦的盲人保健按摩培訓班。闊步啟航,重塑新的人生,他拿出軍人的拼勁,挺起不屈的脊梁,在練基本功的時候,即使手腕紅腫,手肘尖,指拇頭脫皮,仍然持之不懈;為掌握按摩要訣,做到手法的柔和、滲透,在同行的身上做百遍、千遍的操練;熟記經絡腧穴,基礎理論時硬是聽壞了幾盤磁帶。在不斷的學習和時間中,龔清明理論不斷提高,手法更趨精熟。
用能力實現逆襲
2016年他回到家鄉,在巫溪縣趙家壩國土小區開了家「康樂盲人正骨按摩」,由於他手法到位,服務細緻,生意越來越好,在巫溪小有名氣。「我們店對頸肩腰腿痛的治療效果好,一般的症狀,做三、四次就有好轉,特別是調理頸椎病,收效明顯,有個顧客頭暈數月,視物模糊,還伴隨著手足冰涼,心慌症狀,隨即便釆用了頸椎牽引、理療、手法按摩,藥灸、膏藥貼敷等方法,治療一個療程(15天)就基本康復。」龔師傅的好手法開始口碑相傳,顧客非常感激:「我去了好多店效果都不理想,朋友把我介紹到這裡,一天一天的感覺不同,龔師傅的手藝就是霸道。」
交談之間,龔清明對此次獲獎難掩欣喜:「心裡很高興,為我縣的盲人按摩行業爭了光,感謝殘聯和家人的支持!藝無止境,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將永遠行進在探索中醫按摩的路上。同時,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殘疾人沒有退路,尤其盲人更是如此,在任何環境條件下,都只有憑自己的堅強和毅力來克服困難,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言畢,他露出了堅毅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