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強迫孩子愛上閱讀嗎?腦科學教你正確引導孩子喜歡讀書

2020-11-10 愛貝睿科學早教

孩子為什麼不愛閱讀?

前陣子,我聽到我家娃小玩伴的媽媽抱怨他家二寶不愛讀書:

「二寶都不愛閱讀怎麼辦呢⋯⋯陪他看書,好不容易不再撕書啃書了,但後來娃就沒耐心地用腳踢來踢去,也總是一臉興趣缺缺的樣子。」

我想著,那不挺好的嗎?我家娃昨天才又弄壞了一本書呢⋯⋯

想我也不過就去上個廁所,快速地三分鐘衝完水回頭一看,新買的書已然面目全非(甚至不確定娃有沒有從頭到尾翻過一遍)!

收起心頭那塊委屈的小手帕,我問他,你平常怎麼陪娃閱讀的呀?

「就挑幾本書跟娃一起讀呀,但換了好幾次書娃都不領情。」

我突然想起來她家二寶還很小,就問幾歲啦?

「快兩歲啦,還沒兩歲呢。」

哎,這麼小的娃,還不知道什麼叫做閱讀呢。

對他們來說,書本就像玩具一樣。在還看不懂字前硬逼著娃讀書,也怪不得孩子天天扭來扭去不肯聽呢。

閱讀是什麼?

閱讀的過程看似簡單,但對於孩子來說,學會閱讀可是個相當複雜的工程:

閱讀是一個從語言符號中獲取意義的心理過程。

閱讀是種基本的智力技能,是由一系列的過程與行為構成的總和。

學習閱讀,就是學習一系列的規則,學習如何從書面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


寶寶到處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會在跟爸爸媽媽交流時開始認知到,不同的符號或聲音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但是要真正走到「閱讀」這一步,中間其實大有玄機。

舉個例子來說吧,我們讓寶寶讀《活了 100 萬次的貓》,首先孩子要認識每一個抽象的文字符號,其次要知道意思(例如知道「貓」這個漢字代表的意思是貓咪),然後還得知道在這個語序之下,文字連起來代表什麼意思。

有個孩子曾經讀這個書名怎麼都讀不對,「活 100 萬了的貓」,「活了 100 貓次」⋯⋯就是因為孩子還沒有理解,「活」「 100 萬次」「貓」分別意味著什麼,在孩子的大腦形成聯結之前希望他們能一朝學會,實在是太難為他們啦。

為什麼孩子們會讀得這麼磕磕絆絆的呢?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我們知道,人類閱讀的能力差距是跟大腦發育狀況有很大關係的!

人從擁有文字到現在也不過數千年的時間,但人的歷史演化已經持續了數百萬年之久。

由下圖可見,雖然人類和獼猴有類似的處理視覺信息的腦區,但是獼猴並沒有特異化加工文字視覺的腦區,因此獼猴無法像人類一樣閱讀文字符號。

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科學家認為,這個形狀的差異可能是因為人類大腦中負責加工語言與語意的腦區擴大了,而我們腦中在閱讀時所激活的「文字盒子區」則正是經過了一千萬年前負責物體的視覺識別區所演化而來的。

由此可知,重新塑造大腦的結構是一件非常耗費時間的事。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從零開始打造一條跨區鐵路,從設計好到能夠通車,中間至少需要花上數年的時間。

但在建造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人在這條漫長的路上努力,爸爸媽媽也可以扮起工程師的角色,陪著孩子一起將鐵路逐漸蓋起來。

學會閱讀與否的人類大腦,又有著怎樣的差距呢?

科學家曾經對比過在同樣的成長環境中,被正常送去學校讀書的孩子和沒能接受教育(也就是文盲)的姊妹們。在經過數年的教育與學習後,再掃描他們的大腦,科學家們發現他們長大後的大腦結構非常不一樣,會閱讀的人的胼胝體比起不會閱讀的要發達得多,腦中的「文字盒子區」對書面文字激活的反應也明顯不少。

閱讀者(C)與文盲(D)在進行閱讀任務時的大腦差異,閱讀者大腦中的文字加工區域有所激活,而文盲沒有

我們知道大腦的神經元會透過胼胝體來傳遞訊息,用得越多就越發達。

文字盒子區又有什麼奧妙之處呢?

文字盒子區位在大腦的「左側枕-顳區」,是人類大腦經過數千年演化後特化出的系統,會對書面文字自動產生反應。

在看到文字後,不到 0.2 秒的時間內(人甚至還來不及產生有意識的知覺)這一區域就已經可以識別出字母串,不論字母的大小、形狀或位置等表面特徵是怎樣改變。

跟不會閱讀的姊妹相較起來,他們的文字盒子區就算看到文字也幾乎沒有任何反應,顯現出兩組人的大腦生理結構有明顯的不同。

《腦與閱讀:破解人類閱讀之迷》的作者 Stanislas Dehaene 在書中寫道:

很多人可能認為,不同文化語言裡的人們在大腦的功能發展上也會有所差異。

雖然表面上的形式千差萬別,但事實上,所有文化中的書面文字都是由非常相似的腦迴路來進行加工的,進行反應的區域也幾乎相同。

通過有效的閱讀教育,人腦將識別形狀的功能進行了最少量的調整,來適應識別特定文字。

這證明了我們的大腦總是在工作,但是工作的效率如何,要由腦迴路之間的神經元連結來決定

這就好比搬了新家後,在一開始總是要花許多時間去熟悉路況,甚至可能迷路在同一個小區繞了十圈都還找不到正確的路,但時間久了、記住了之後,甚至天黑閉著眼睛走都可以知道自己現在在什麼地方。

而孩子們的大腦發展也是如此,就算起初的幾次總是沒辦法一次到位,但多走幾遍、讓思考慢慢形成神經元之間的有效連接,久而久之就能融會貫通形成閱讀的網絡,甚至是自己延伸出更多有趣的東西啦!

如何幫助寶寶愛上閱讀?

作家約瑟夫 ‧ 艾普斯坦(Joseph Epstein)說過,「我們所閱讀的成就了我們自身」(We are what we read)。

所以,如何挑選適合的東西給我們的孩子就變成一件重要的大工程。

寶寶的閱讀能力,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閱讀心理學家 Jeanne Chall 的閱讀發展理論,最早從半歲左右就能開始準備

如果想要及早開始與寶寶共讀,我們在這裡列出了簡單的幾項小建議給爸爸媽媽們~

❶ 從「玩」書開始,別強迫寶寶看書

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這個年紀「玩」的書,如布書、遊戲書、翻翻書、觸摸書⋯⋯讓寶寶以感官學習。

這些書可以讓寶寶撕、抓、啃、咬,引起寶寶的好奇心。

我們透過感官的體驗,增強寶寶與周遭事物的聯結。

差不多在寶寶 1 歲半以後,他們還可以指出書上的符號代表的含義。

我們可以指著書頁上的蘋果和一個真正的蘋果,讓孩子理解圖片其實代表的就是真實的物體,建立孩子對符號最初的理解。

❷ 將閱讀「儀式化」

每天預留一段舒適的閱讀時間。

這段時間可以是出門遛彎回來之後、喝完水後的休息時間,也可以是午餐後飽足的放鬆。

如果爸爸媽媽想的話,當然也可以是晚上睡前的那一段時間。

具體的時間或長度可以依照個人需求有所不同,但保持在固定的時間點進行是非常重要的!

❸ 從聲音與圖像逐漸擴展到文字

孩子對事物最直接的視覺聯結是從「形象」開始的,讓他們對形象與其語音有認知,之後才逐漸進展到文字的認識。

我們可以讓孩子從簡單易懂的圖畫書開始,之後循序漸進到有些許字的繪本,再依著孩子們個別發展過渡到認字,甚至是長的字句。

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會問,如果我的孩子覺得書太簡單怎麼辦,要換書嗎?

其實是可以的,也可以準備一些稍微有難度的書讓孩子自行選擇要不要挑戰。

但切記,這個階段的孩子並不需要「讀書」,他們需要的是與爸爸媽媽相處的「共讀」,所以讓孩子自由選擇是最好的~

結 語

透過與孩子共讀,爸爸媽媽可以更加認識、了解與貼近自己的孩子,這有助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

孩子對於共讀的回應,其實展現了他們的性格、思考風格及閱讀口味

不妨在這段期間多觀察孩子們的興趣,提供一些不同類型的書、適合不同年齡的書給孩子。

我們可以去觀察他對什麼東西感興趣、有哪些書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大人就會明白什麼樣的書可能比較適合孩子。

關於如何為孩子選書,我們推出過一篇文章「中國每年出版 4 萬種童書,但你知道該怎麼為孩子選嗎?」,供大家參考。

就算還來不及看遍世界上的風景,但我們可以先沉浸在書裡的海洋之中,讓孩子的眼界因為故事而變得寬廣,慢慢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

爸爸媽媽們,若有空的話就為自己的孩子選上一本書,和他一起往那奇妙而有趣的知識世界探險去吧!◈

參考資料

Castro-Caldas, A., Petersson, K. M., Reis, A., Stone-Elander, S., & Ingvar, M. (1998). The illiterate brain. Learning to read and write during childhood influences the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adult brain. Brain: a journal of neurology, 121(6), 1053-1063.

https://www.ahaparenting.com/parenting-tools/intelligent-creative-child/child-loves-read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腦與閱讀:破解人類閱讀之迷》(周加仙譯)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愛上閱讀,幾點做法教給你
    家裡有一個愛閱讀的孩子是最讓父母高興和驕傲的了。不管是小時候好習慣的培養,還是長大了學習,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愛閱讀的孩子在成長路上已經贏得了先機。柳媽是教師,很清楚閱讀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我教的學生中有好多寫作文無從下手,甚至考試題目都讀不懂。了解之下無一例外是不喜歡讀書或者根本不讀書。所以大寶出生後,我就有意識地培養她閱讀的興趣。
  • 四步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父母不強迫監督,孩子自覺閱讀樂不思蜀
    這也許跟當代兒童閱讀的開展還存在大量不利因素有關係。許多普通家庭的父母,他們在培養孩子閱讀的意識上是有的,卻迷茫於不知該如何執行,他們焦慮的原因是如何讓孩子自發地愛上閱讀。前幾天,在孩子幼兒園班級群裡分享了一張我家孩子的繪本集合照,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不僅收割了許多家長的點讚,還有好幾個家長發來私信,問是否有什麼好方法讓小神獸們主動地喜歡上讀書。
  • 不喜歡閱讀的孩子,長大學習不好?「三關鍵」讓孩子愛上讀書
    1、缺乏良好的閱讀環境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喜歡看書,但自己卻從來不看,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要知道,家庭閱讀環境是孩子愛上讀書的第一環境。2、被父母逼迫太緊就像那位粉絲所說,為了讓孩子看書,把娃反鎖在房間,這樣做只能讓孩子更加討厭讀書。還有的爸爸媽媽會一直問孩子:「你看書了嗎?給你買的書為啥不看!真是不爭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想要看書嗎?
  • 國王的禮物繪本館: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習慣培養要趁早有人說「閱讀是作文的母親」,閱讀量大的孩子,各種名人名言,故事素材積累豐富,思路活絡,心中有貨,出口成章,寫文章自然信手拈來。深以為然,就像董卿曾說的:「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時刻給你回報。」
  • 引導孩子愛上讀書的28個策略
    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書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書,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對於初生的嬰兒,聲音的韻律和魅力遠遠比語言的意義更重要。大聲讀的益處非常多,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提高孩子語 言學習能力,並能直接引導孩子在閱讀上取得更大進步。家長首先應告訴孩子閱讀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然後再逐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朗讀者》女神董卿告訴你的秘密
    一個女人的氣質,藏在她讀過的書裡,你的優雅來自於你曾看過的書裡。2、目前掀起的全民閱讀的這股浪潮中,很多人意識到閱讀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我一位朋友說,道理我也懂,可是我就是無法讀書呀。一拿書,看不到1頁,我準睡著。書是我的催眠良藥。
  • 46種讓孩子從此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方式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孩子需要一個好榜樣要想孩子愛上讀書,從我們自己開始,幫孩子建立一個閱讀榜樣,一個爭分奪秒在閱讀的媽媽/爸爸,絕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你開始讀了嗎?15.選擇性閱讀給孩子選擇性的閱讀圖書中的一部分內容。給孩子讀一部分,重點的部分、情感描寫豐富的部分、孩子喜歡的部分,或者孩子覺得無聊的自己又不想讀的部分,你給孩子讀。把孩子對閱讀的討厭程度降到最低,參與度提到最高,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21.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把握好3大「黃金期」,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另外,您可以推薦幾本適合我家閨女這個年齡背誦的書籍嗎?我回復她:女孩子讀詩挺好的。你說的敘事性唐詩是指《琵琶行》這類的嗎?其實可以多背點短詩,由絕句到律詩,再過渡到長詩。也有不少專家認為,孩子在6歲時記憶力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當然,也可以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長篇唐詩宋詞。
  • 孩子不愛閱讀?這個方法教你讓孩子愛上閱讀
    使人深度思考,這些如果靠自己人生的閱歷是不夠的,必須通過閱讀才能夠完成,並且如今的應試教育也需要孩子們進行閱讀,才能夠更好的完成,也就是說,孩子如果不讀書,那麼孩子的學歷將會受到限制。所以我們轉身給孩子教導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可是孩子卻像自己小時候一樣,不喜歡讀書,覺得讀書費事費力。
  • 讓孩子閱讀,你可能走進了這幾個誤區,難怪孩子不喜歡讀書
    我小時候就不愛看書,可能孩子遺傳我,天生就是不愛看書的料!」像這位店主一樣,家長也知道閱讀很好,也給孩子提供書籍,希望孩子閱讀,但是孩子就是對書不感冒。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也拿他沒辦法,認為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到學校自然有老師管,到時就讀書了。
  •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抓住這5點,孩子會愛上讀書
    這句話從古至今一直廣為流傳,就是讓人們多讀書。而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孩子們的讀物不再是書,而是手機電腦。這讓許多家長很是擔心。我認為孩子的讀書習慣的培養,還是取決於父母。那麼就讓我來教教各位家長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應該這樣引導。
  • 這是一本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的書,人手一本,讓孩子愛上書
    讓孩子愛上閱讀,成就好習慣,讓他在以後的路上受益一生。這是很多媽媽為孩子對孩子的期許。然而,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書,成了很多媽媽關心的話題。在育兒指南泛濫,各種消息混雜的今天,媽媽為孩子們的選書焦慮著,為閱讀習慣擔憂著。
  • 你的孩子還沒有愛上閱讀麼?快來看看你應該怎麼做!
    近年來中高考的文字閱讀量越來越大,可以說高考閱讀量佔了很大的比重!曾有人預測,在未來將有30%的孩子在高考中讀不完題做不完題!那如何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呢?從幾歲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呢?一般孩子從兩到三歲就可以開始培養了,但這時孩子還不能自主閱讀。家長可以選一些親子共讀的繪本,一起來閱讀。這也屬於一種高質量的陪伴哦!
  • 每天陪孩子讀繪本,為啥他還是不喜歡閱讀?你的陪讀方式有問題
    ,也不是孩子認識了字,自然而然地就會愛看書的,父母掌握正確的陪讀方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閱讀,讓孩子逐漸喜歡上閱讀,提高閱讀力。3—6歲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黃金年齡,如果您家寶貝處在這個年齡段,不妨先看看下面這些問題,就知道自己是否做好了當好孩子閱讀啟蒙老師的準備了。你知道如何對兒童進行閱讀興趣啟蒙訓練嗎?你清楚如何讓兒童參與到閱讀中來嗎?如果孩子的閱讀專注度不夠,沒有耐心,我們該怎麼辦?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家孩子
    愛幼科學說公眾號私聊回復【繪本】參與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把閱讀和有趣的戶外活動聯繫起來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在帳篷裡讀書、在吊床上讀書、在小船上讀書,一切能給孩子新鮮有趣體驗的閱讀活動都是孩子想要的,創造更多這樣的機會,孩子就會愛上閱讀,或者把這樣的過程變成家庭固定欄目。13.
  •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這些原因與父母有關,培養閱讀興趣是關鍵
    3、六歲以後:6歲以後孩子表現出來的閱讀狀態其實就已經定性,那些常常喜歡讀書的孩子,他們一定是非常安靜的沉穩的,而對書籍沒有太大的興趣,認為書籍過於枯燥。孩子在學習之時,也會展現出來差勁的狀態。02、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呢?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3個方法,幫助家長教出愛讀書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3個方法,幫助家長教育出愛讀書的孩子。我是一位有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教過二十多年的語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發現,那些喜歡閱讀,閱讀面廣,有自主閱讀習慣的孩子,語感更佳,寫出來的作文,也更生動具體。
  • 孩子不愛讀書?家長試試這三招培養孩子閱讀好習慣
    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喜歡閱讀,能乖乖坐在書桌前看書就想強迫自己的孩子閱讀。有的父母每天下班回到家就開始玩手機看電視,孩子長期受到父母的影響,自然不會主動去閱讀。父母應該在家裡幫孩子建立濃厚的閱讀氛圍,帶動孩子去讀書。父母可以利用每天的空閒時間陪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還可以引導孩子根據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進行想像,分配角色,製作角色道具,陪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這樣孩子就會樂意接觸閱讀並愛上閱讀。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選擇性閱讀給孩子選擇性地閱讀圖書中的一部分內容。給孩子讀一部分、重點的部分、情感描寫豐富的部分、孩子喜歡的部分,或者孩子覺得無聊的自己又不想讀的部分,你給孩子讀。把孩子對閱讀的討厭程度降到最低,參與度提到最高,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20.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1. 讀書給他/她聽讀書給孩子聽,並儘量每天設置合適的時間段讀書給孩子聽。2.把孩子對閱讀的討厭程度降到最低,參與度提到最高,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20. 不是只有圖書才可以閱讀只有圖書才能閱讀嗎?並不是!請注意無處不在的印刷品!比如和孩子在商場購物時的廣告牌、商店的宣傳口號,這些可都是很多創意/文案高手絞盡腦汁想出來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