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這也就暗示書在一個人生活之中所發揮的重要性。孩子出生之後,爸爸媽媽也會給他們購買相應的繪本,而進入學校之後知識的學習也是通過書本。也就是說,一個人一生大都離不開書籍。當然想要讓書籍發揮真正的作用,父母也要培養自家孩子閱讀的習慣。
之前有相關的調查研究表示,有一部分國家每年人均讀書高達26本左右。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愛讀書的品質,讓孩子愛上閱讀。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講究方式也是極其重要的。隨意地訓斥孩子,強迫他們讀書,只會讓他們感受到枯燥與乏味。
玲玲家的孩子今年三歲了,看到周圍其他小朋友都已經會背唐詩,玲玲也感到十分的害怕、擔憂,畢竟自家孩子有些字都認不全,更別說背唐詩詩詞了。後來孩子快要上幼兒園,聽說幼兒園還有面試環節,讓她感到十分的緊張,所以立馬去書店購買了幾本書籍回來讓孩子看。
沒曾想就是這樣的行為,她發現自家孩子缺乏讀書的潛質。最重要的是,看上一兩分鐘孩子就鬧著要去玩玩具。就算爸爸媽媽給孩子閱讀,他也沒有任何的興趣。看到這個情況,玲玲表示「這孩子沒救了」。
實際上,從玲玲的行為之中,我們就可以認識到她沒有分清楚自家孩子本身的發育狀況,甚至看到周圍其他小朋友閱讀唐詩宋詞就給自家孩子買,這樣的行為也極其錯誤,使得孩子內心極其反叛,自然而然不願意好好學習,培養閱讀的習慣。我們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也得選擇相應的方法,同時分析自家孩子的特徵。
01、不同年齡對孩子對閱讀有不同認知
因為孩子對於所謂的書籍其實是較為陌生的,他們在看到書本之時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在嬰兒階段以及學齡階段到未來成長,他們都會展現出來不一樣的特徵。
1、0~3歲: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對於書沒有明顯的認知,只是會看到在這些書籍上面有字有圖畫。特別是孩子在嬰幼兒階段,對於色彩比較豐富的東西有著比較痴迷的感覺,或許會對那些畫本有興趣。
2、3歲到6歲:三歲左右之後父母會考慮到最佳入園年齡,所以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這時候孩子就接觸到了真正的書本。當然我們也都知道,幼兒園的書本其實是根據孩子本身的發育狀況進行彙編,所以也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養成了愛閱讀的習慣,未來他們對於書籍就不會具有厭惡感。
3、六歲以後:6歲以後孩子表現出來的閱讀狀態其實就已經定性,那些常常喜歡讀書的孩子,他們一定是非常安靜的沉穩的,而對書籍沒有太大的興趣,認為書籍過於枯燥。孩子在學習之時,也會展現出來差勁的狀態。
02、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呢?這幾點原因和父母有關係大
雖然我們分析孩子在不同階段對於讀書的態度,但是我們也要思考清楚,適當的引導對孩子的重要性。孩子不喜歡讀書,也和這些行為有關。
1、父母總是強迫孩子讀書
「書都給你買回來好幾天了,怎麼都沒見你翻一翻?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今天開始讀一周後,我檢查你的閱讀情況,讀不完,看我不收拾你」。有一部分父母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常常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強迫他們。沒有考慮到自家孩子的接受程度,隨意地給孩子安排閱讀任務,直接會讓孩子更加厭惡書籍。
2、父母沒有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氛圍
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一定是非常安靜的,但是現在電子網絡的發展,很多父母和孩子相處之時常常表現出來比較活躍的狀態,甚至在孩子學習之時還會在一旁刷視頻。孩子的注意力完全被手機吸引,又怎會對閱讀產生興趣呢?
03、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呢?
約·凱恩斯【美】: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1、根據年齡段選擇適當的書籍
我們閱讀書籍知識大都是隨意的翻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也非常的困難。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閱讀問題,也要考慮他們的年齡,不要在孩子剛接觸書籍之後就給他購買晦澀難懂的書。
2、擠出專門的閱讀時間
習慣成自然,21天就可以讓孩子形成一個習慣。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愛上閱讀,爸爸媽媽也不妨擠出一些專門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在書桌旁邊看書。不管是所謂的學業書還是課外書,爸爸媽媽這種氛圍的營造就已經讓孩孩子有愛讀書的行為。除此之外,也要給孩子購買一個書架,營造出來讀書的狀態。
3、避免強迫引導為主
當然除了我們上面所說的情況之外,其實也要認識到閱讀習慣的自我性。孩子喜歡讀書,他們必然而然坐在書桌旁邊認真地看。父母的強迫只會讓他們更加的無奈,甚至對書籍不滿。我們可以以身作則地引導,但是絕對不能強迫孩子。
書籍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孩子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性。除了所謂的書本之外,也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他們比較有感興趣的課外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