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醫院率先推行早產兒出院護送計劃

2020-11-17 楚天都市報

護士(右)上門指導陽陽媽媽正確給寶寶撫觸按摩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張璟禕 袁露 張祖國

早產寶寶在醫院挺過生死關,但出院回家後,家長面臨很多護理問題。今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武漢兒童醫院在全省率先啟動「護送寶寶回家」計劃,由專業醫護人員陪著孩子一起回家,並指導家長在家中如何照顧好寶寶。昨日,早產寶寶陽陽(化名)成為首個受益小患兒。

早產寶寶血壓爆表挺過生死關

8月20日,在媽媽肚子裡僅待了28周的陽陽提早出生了,體重只有1.2公斤。他的心肺尚未發育完全,一出生就被緊急送往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

專家發現,陽陽的肺動脈導管未閉合,有一個2毫米大小的「洞」,導致他出生沒多久血壓就爆表,高達130/70毫米汞柱,達到成年人的血壓危急值。加上他各臟器本就脆弱,很難承受如此高的高壓,其中損傷最嚴重的肺部已出現了肺出血。醫護人員24小時守護在溫箱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從他肺裡吸出鮮血。

該院新生兒內科、小兒心胸外科等專家協作,為陽陽穩定血壓、結紮動脈導管。此後孩子又被發現雙眼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於是接受了眼部手術。經過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陽陽的狀況終於趨好。如今,這個瘦弱的小傢伙長得肉嘟嘟了,體重也達到了3公斤。

上周,陽陽媽媽殷女士接到醫護人員電話,孩子可以出院了。她在開心之餘又很焦慮,寶寶經歷了兩次手術,回家之後自己怎麼照料好?

醫護送寶寶回家並為爸媽作指導

讓殷女士驚喜的是,醫護人員告訴她,他們會護送寶寶出院回家,並給她和丈夫作專業的指導。殷女士一聽大感放心。

昨日,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臨時媽媽」們,陪同殷女士一行人驅車近1個小時,將寶寶送回位於黃陂區的家裡。

到家之後,醫護人員展開了一系列培訓。第一關是沐浴,殷女士把給孩子洗澡用的物件一一拿出來,護士指導她具體的操作和注意事項:「給寶寶洗澡時,房間溫度最好達到30攝氏度,媽媽最好穿短袖,這樣能更接近孩子對環境和溫度的感受;洗澡水的水溫,則要控制在38至40攝氏度……」

在護士指導下,殷女士第一次獨立給寶寶洗了澡,用了差不多3小時。隨後她按指導給孩子塗抹潤膚霜、撫觸按摩、穿衣服,再餵奶、拍嗝,孩子安靜地睡著了。

整個過程裡,醫護人員隨時就各種小問題給出指導和提醒,非常細緻。殷女士感嘆,「我事先做了不少準備,沒想到還是有不少沒準備到的東西。幸好今天她們在這裡,告訴了我很多要注意的事項。」臨別前,醫護人員還和她約定,一個月後會再來上門「考試」。

助早產寶寶度過康復「最後一公裡」

在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像陽陽這樣出院的早產兒每年約700人。很多家長感慨,在家照料早產兒比想像的難,即使在醫院裡也嘗試過,到家了仍然會手忙腳亂。

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護士長黃硯屏說,有的家長出院後餵不進去奶,連夜抱著孩子回醫院求助;還有不少早產寶寶因照顧不當,感冒、咳嗽,再度感染肺炎,甚至威脅生命,醫護人員十分心疼。今年該院新生兒內科啟動「送早產兒回家」計劃,目的就是讓這些早產寶寶回家後,能夠順利度過康復期的「最後一公裡」。

「我們把護理寶寶的經驗,送到這些家庭裡。」黃硯屏說,護士們會針對每一個家庭量身定製護理指導。對家長們普遍擔心的洗澡問題,要告訴他們環境、溫度的要求;此外還會幫助家長理順撫觸按摩的流程,儘可能降低孩子著涼的機率。「這些內容都是在醫院不可能提前學到的。幫助早產兒成長,他們能有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北京朝陽醫院兒科開設家庭參與式早產兒預出院病房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伴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為深入推進健康北京建設的總體部署,提升患兒出院後居家護理質量,兒科NICU構建家庭參與式早產兒預出院病房開始實施,創新開展了「家庭參與式」早產兒的護理模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出生1500多萬例早產兒,佔新生兒總數的11.1%,其中,我國早產兒例數位居全世界第二。
  • 早產兒的出院後護理方法
    這裡我需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有早產的可能,一定要在產檢時,就找醫療技術好的醫院,因為早產寶寶的護理,對醫院的設備和醫生的技術要求都比較嚴格。讓我在等待寶寶出院的兩個多月,不那麼焦慮,不那麼難過,就一心一意的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讓寶寶出院後,我可以更好的給他最好的最對的。而我也很慶幸,因為當初的學習避免了很多可能發生的意外。三、早產兒出院後,要怎麼做?作為一個早產兒媽媽,當孩子早產後,需要一段住院時間,當孩子出院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 四川最小胎齡超早產兒出院了
    四川最小胎齡超早產兒出院了 華西都市報2020-04-04 02:31:44.0四川 看開學視頻掃二維碼  4月3日上午,四川最小胎齡超早產兒「恩恩」在川大華西第二醫院順利出院,新生兒科專門為恩恩舉辦了一場溫馨的歡送會。
  • 山西省兒童醫院率先開設早產兒開放式家化病房
    為了讓早產兒更快康復,省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症醫學科(NICU)率先在省內開設了早產兒開放式家化病房,讓早產寶寶能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日前,記者專程前往家化病房,探訪了這些享受到「親情照顧」的早產寶寶。新手媽媽「上崗」走廊裡貼著溫馨、可愛的卡通圖案,寬敞的病房中擺著兩張床和早產兒的保溫箱,一點也不顯擁擠……新手媽媽吳女士已和女兒在這裡相處兩天了。小寶寶雖已滿月,但看起來比正常的嬰兒要「小一號」。她躺在恆溫安靜的保溫箱裡,睡得香甜,監護儀器上,隨時顯示著她的血壓、血氧等生命體徵指數。吳女士盯著女兒,臉上洋溢著母愛。
  • 龍鳳胎姐姐倖存 深圳500克早產兒「小橙子」順利出院!
    8月6日,「手掌姑娘」小澄子出院了。龍鳳胎24周娩出,倖存下來的姐姐岌岌可危8月6日上午,龍崗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病房旁的一個活動室內,彩色的氣球、香甜的蛋糕,牆面打著「祝賀小澄子出院啦,願健康快樂成長。」的標語,上午11點,劉女士與家人從醫護人員手中接過健康的小澄子,臉上止不住的歡喜。
  • 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出院回家護理要注意什麼?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一、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出院1、首先體重要長到2000克以上。2、在室溫下嬰兒本身能維持其體溫在正常範圍,即腋溫要在36℃左右,而且比較穩定。3、能食入每天規定必須的奶量,而且體重增加。
  • 早產兒出院後如何護理,這篇很全面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一點通這兩年,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大量高齡產婦趕在生育期的最後關頭,努力要上了二胎,而隨之高齡帶來的生產高危因素,早產兒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多,從和睦家醫院這兩年的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入住率明顯增高也可見一斑。
  • 早產兒護理專題:出院回家後的餵養和護理技巧大全
    早產兒由於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強對早產兒的護理。尤其是早產兒出院回家後。 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護理? 早產兒出生後,醫院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當寶寶出院回家後,要怎麼護理?
  • 「0-1歲」早產兒吃多少奶量可以出院
    在早產兒餵養的問題上,媽媽要考慮到早產兒餵奶時間和份量、餵養方式以及餵養姿勢等。那麼,早產兒吃多少奶量可以出院呢?首先,早產兒需要能吃三十到四十毫升奶量,兩小時餵奶一次才能出院的,具體還要看看其他方面的情況,就比如說早產兒體重需要達到2.2kg,在正常室溫下體溫平穩,沒有其它疾病不適的情況,這樣的話才可以出院的,具體的聽從當地醫生安排
  • 出生僅800克,天壇醫院超早產兒「小八百」順利出院
    經過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89天的悉心呵護,「小八百」闖過一道道難關,堅強地「走」出暖箱,於兩天前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據了解,「小八百」也是北京天壇醫院新生兒病房建立以來,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和體重最輕的超早產兒。
  • 800克「巴掌寶寶」出院 體重12斤
    經過168天的救治,小清媱如今白白胖胖,體重已達12.2斤,並於昨日出院。醫生表示,小清媱出院後還需要細緻地照顧,康復過程漫長。  新京報訊 昨日,備受關注的800克「巴掌寶寶」小清媱出院。這個出生時情況危急的超早產兒去年底從河南鄭州轉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附屬八一兒童醫院(以下簡稱八一兒童醫院)治療。經過168天的悉心治療,小清媱體重已達12.2斤。
  • 深圳龍崗24周早產兒體重1斤!經5個多月救治成功出院
    超早產兒於8月6日健康出院近日,醫生興奮地告訴記者,小傢伙經過172天的救治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已經可以出院了。據了解,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深圳東部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龍鳳胎早來人世,倖存下來的姐姐生命體徵微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神奇法則,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照這一法則走。
  • 早產兒:能康復出院只是開始,關注「追趕生長」才是關鍵!
    過去幾十年,因為醫療技術水平有限,很多早產兒都不幸離開了人世,而現在醫學越來越發達,大多數早產兒都能在先進醫療設備的支持下存活,並且康復出院。但是,對於早產兒來說,併發症在住院期間可以得到治療,但出院後其體格發育,以及神經系統發育狀況必須重點關注,科學的餵養方法是早產兒「追趕生長」的基礎。什麼是早產兒矯正月齡?早產兒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醫學上把28周~34周之間出生的嬰兒,統稱為早產兒。
  • 歷經122天超早產兒出院!出生僅500克 身長30釐米
    歷經122天如履薄冰般的救護終於迎來好消息寶寶達到康復出院的標準這刷新了南昌市第三醫院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早產兒的紀錄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兒緊急送往南昌救治南昌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早在2004年就有救治出生體重1.1公斤早產兒的成功經驗迄今為止救治的早產兒最低出生體重是720克但這500克出生體重超早產兒
  • 月嫂: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護理?媽媽不用慌
    一般來說, 沒有在孕媽的肚子裡呆夠37周就出生的寶寶就算''早產兒'',與足月的寶寶相比,早產兒的身體發育尚未成熟,所以需要更加科學的護理和體貼的照顧。早產兒的身體會存在有許多特殊情況,這就對父母有著更高的耐心和要求。
  • 25周超早產兒「巴掌寶寶」平安出院
    小欣欣平安出院 25周超早產兒,從565克半年「長胖」至4.7千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伍曉丹 韓羽柔 圖/醫院提供 565克有多重?
  • 安徽阜陽800克早產兒成功救治出院
    醫護人員給「小八子」戴上毛線帽 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供圖中新網阜陽6月22日電 (劉浩 陳慧宇)出生時胎齡28周、體重僅800克的寶寶「小八子」在安徽省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72天的精心護理下,近日出院了。
  • 26+周超早產兒「巴掌寶寶」在醫院探險兩個月後,終於出院啦
    大家還記得兩個月前在成都市一醫院 出生的超早產兒「巴掌寶寶」嗎?是的,就是那個出生僅850g的寶寶。前幾天,我院新生兒病房傳來好消息,「巴掌寶寶」從出生到住院75天,現不需吸氧,可自主納奶,體重達4.4斤後,終於可以出院啦!
  • 醫生溫箱旁「補心」成功救助早產龍鳳胎 專家提醒:早產兒出院後需...
    在同濟醫院新生兒科護理下的龍鳳胎之一(央廣網發 同濟醫院供圖)姐弟倆進入新生兒科後依靠呼吸機輔助呼吸,病情逐漸平穩。 「但到第三天,姐姐呼吸情況突然變壞,並發肺出血。」該院新生兒主任陳玲介紹稱,動脈導管未閉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佔先天性心臟病總數的12%~15%,是早產兒常見合併症之一,胎齡越小,發生率越高。
  • 關愛早產兒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在行動
    近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醫技樓三樓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世界早產兒日主題活動。曾在該院住院治療的20個早產兒的家庭成員、30個早產寶寶以及目前在院住院治療的早產兒家長等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