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才藝,父母必須提前做的7項功課

2020-12-2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我們身邊不難看到一些父母總糾結於,人家的孩子都學鋼琴、舞蹈、繪畫,我要不要也讓孩子學門才藝?

學什麼呢?花了錢報了班沒多久又發現孩子不是那塊「料」。。。

我們的孩子如果真沒興趣學所謂的才藝,孩子就廢了嗎?

如果孩子真的有興趣,作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幫助孩子選擇,陪伴孩子學才藝?

試試看先做好以下7項功課後,再為孩子選興趣班,也許你的心裡就有底了。

1:清楚目標,遠離急功近利

我們國家目前教才藝比較著重技巧,屬於微觀式的學習,家長更是希望短期內就能看到成效。例如學鋼琴,孩子才學沒多久,父母就巴望著孩子能彈出一首完美的曲子。如果才藝課強調概念式、全觀式的學習,父母在乎的是孩子在過程中享受到多少樂趣,看重的是孩子長期、更高層次的能力養成,這樣父母就會少些焦慮,孩子也樂在其中。

以遊泳課為例,我們一般認為遊泳課就是要不斷練習踢水,學會動作、換氣都很標準的自由式或蛙式。其實首先要鼓勵孩子以自己所會的方式遊完一段距離,比正確的泳姿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諳水性、樂於親近水,不害怕進入深水區,進而還能擁有自救、救人的救援能力。

2:了解孩子,不要盲從流行

讓孩子前往家長所謂的才藝班之前,爸媽們要先做好父母該做的功課,避免讓孩子落入盲從流行的陷阱。比如,帶孩子去海邊玩水,抱著她在水裡載沉載浮時,孩子可能會被大浪嚇到。爸媽不免擔心這件事會讓孩子對特定事物產生恐懼感,導致日後的學習挫折,這時可以考慮送她去學遊泳,讓她從小學習克服恐懼、面對挫折。再拿學音樂來說,爸媽們自己要先對各種樂器有基本認識,再同時思考樂器特性與孩子個性特質的搭配性,才來決定讓孩子學什麼樂器。

3:以「同理心」陪孩子學才

「學習才藝」放佛一頂帽子,讓孩子戴了會有壓力。讓孩子樂在才藝的秘訣是,不要對著孩子說:「快去練習……」除了喜歡展示才藝,似乎父母常對小孩說「快去練習!」試想,如果大人整天被逼著練琴,應該也會感到痛苦,更何況是個孩子。爸爸媽媽們,讓我們以「同理心」陪孩子學才藝吧!如果女兒練琴,那咱也跟她一起學、一起練習,就會深刻感受到孩子的挫折在哪、樂趣在哪。在學琴前,試圖先提起孩子的興趣,不妨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沒準從會場走出來,你的寶貝會跟你說:「媽媽,我覺得好幸福喔,能有你一起陪我。」你的參與,某種程度決定了她/他喜不喜歡音樂。

送孩子體驗音樂、美術、運動等各項活動,是帶著孩子能「遊於藝」的心情,是在找尋、培養適合孩子且終其一生都能喜愛的興趣。

4:學出興趣與鑑賞力

「才藝」課是門「興趣」培養課。音樂課不是教孩子會吹直笛就好,也不會一直計較於音符的節拍,而是給孩子認識各種樂器的機會、了解音樂創作者的背景,進而讓孩子喜歡音樂、能感受音樂,擁有欣賞音樂藝術的能力。做自己喜歡且有興趣的事兒,孩子們才會享受於「玩」才藝的過程,當你看到孩子親自設計、實做一張演出海報,錄製一張音樂CD,聽音樂會有鑑賞的能力,可以區分出演奏者的優劣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這就達到讓孩子學音樂的目的了呢?

5:對「競爭」才藝說NO!

我們應清楚,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成為朗朗。在送孩子上才藝課前,家長對才藝課有明確的主張及需求,不會 「為學而學」;但我們多數家長在才藝的需求定見上似乎比較慌張。也許是升學需要,不論學校或才藝班,常可見榮譽榜公布繪畫、科學的得獎或優異作品。其是那孩子的作品區分優異是為了什麼?凸顯孩子現階段畫作得獎的意義是什麼?鼓勵其他孩子模仿得獎作品嗎?那不就扼殺了孩子的原創力?孩子還小,仍在摸索、發展他的人生,在沒定型前,我覺得過度的展示反而會扭曲孩子的認知。

6: 別急著限定才藝方向

讓孩子學了幾種才藝的父母,會自問或被問到,孩子的人生究竟要往什麼方向發展?不要擔心,也不要急於給出答案,當孩子還小,想法還在變,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的時候,確定孩子的人生方向仍然言之過早。不如我們花更多的時間觀察她們,繼續提供她們不間斷接觸新事物的機會,並不急著把他們定型。

當然,學才藝到最後都會碰到「需要抉擇」的階段。如果想更深入的學習,往專業發展,一周就不能只去一次。父母需參酌孩子的意願及評估孩子的特質,在多種才藝課中,選擇那個他有很大的「興趣」和「熱情」並做得得心應手的那個讓他繼續深入學習,相信孩子會樂在其中並一生受用無窮。

7:「培養興趣」不一定靠上課

最後,如果父母還在考慮要不要送孩子上才藝課,不妨先試試其它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興趣,不需要急著下決定。

從日常生活中製造讓孩子接觸各種事物的機會,例如,孩子沒有學樂器,不代表就無法培養音樂方面的興趣,如果家裡常有欣賞音樂的機會,也能為孩子和音樂之間牽上一條線; 又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了解環境生態,就不一定送他們去上自然科學的課; 語言能力則可以借著看外文繪本、卡通電影等來學習。從日常生活中邊玩邊體驗,有時候比中規中矩的上課更能讓孩子樂於學習。

不論孩子上不上才藝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及熱情,那即使不安排他們上才藝課,也不會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及樂趣。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到底讓孩子學什麼才藝好呢?哪樣才藝會對孩子未來有幫助?
    分析各種才藝班盛行的原因:(1) 父母工作繁忙,送孩子去補習託管,以減少自己管教孩子的時間和所花的精力;(2)為趕時髦,因為現在幾乎每家孩子都在補習;(3)家庭經濟情況還可以,認為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或上各種補習課,是盡父母的職責,以求心安;(4)孩子的成績中等或不錯,擔心若不補習,會落於人後。這也是父母虛榮心的表現。
  • 家長必讀:孩子學才藝前應該知道的7個問題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 孩子學才藝應該提前知道的7個問題,家長一定要注意!  Q:他好像什麼都感興趣,一會兒聽音樂,一會兒畫畫,一會兒玩拼圖……但是又好像興趣都很短。怎麼辦?  A:興趣是對某種事物在一段時間內有關注和選擇的傾向。
  • 如何培養孩子才藝?作為父母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才是關鍵
    其實不然,如果說「德、智、體、美、勞」能夠代表「全面」的話,才藝作為「美育」的一部分,充其量也只是佔全面發展的1/5。所以,孩子即使學了再多的才藝,也不能稱得上「全面」。從另一個角度講,才藝並不是發展孩子智力能力的唯一途徑,像體育和勞動也一樣能開發孩子的智力。然而調查發現,中國83.9%的父母認為要對孩子進行才藝培養,近80%的父母希望讓孩子參加不止一項的才藝訓練。
  • 孩子學鋼琴之前,父母需要做好哪些「功課」呢?
    因此,在決定讓孩子學鋼琴之前,父母一定要捫心自問:我們都準備好了嗎?這些準備包括哪些呢?  考察孩子:考察孩子的什麼呢?絕對不是孩子的手指是否長?只要孩子能以正確的姿勢握筆,說明孩子的小手能控制自如了,這就是說只要十指健全的孩子都可以學鋼琴。
  • Angelababy是「雞血媽媽」:有格局的父母,提前給孩子做規劃
    很多網友都很贊同Angelababy的育兒觀點,認為父母的提前規劃,的確能讓孩子在未來走得更好。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曾指出,有計劃有規劃的家庭,孩子未來成才的可能性會更大。深以為然。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規劃和教育目標,往往決定著孩子的書寫方式,甚至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路徑。
  • 科普:孩子學才藝的最佳年齡,媽媽再也不為什麼時期學什麼而迷茫了!
    所謂「技多不壓身」,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 然而孩子學習才藝也是要講究「節氣」的, 不同的才藝項目適合不同的年齡段,並不是越早越好。
  • 才藝、應試教育,娃該學什麼,什麼年齡學,怎麼激娃,過來人教你
    一、首先是才藝學習 對於女孩,先不說年齡,我覺得有用的才藝首先是一樣樂器,對於樂器,我不建議學通用的鋼琴,首先說學習鋼琴對孩子眼睛不好,鋼琴重點在於練習,小蝌蚪的五線譜對視力的殺傷力特別強!再者,鋼琴學習不利於才藝展示,因為它移動不方便!
  • 孩子多學點才藝好處多
    過去只在城市現發展到農村大的集鎮都有教授學生文化與才藝的教育機構或個人。有人憂心忡忡,認為剝奪了孩子玩的天性,認為玩也是兒童的課程。不錯,要玩但不是整天地玩,盲目玩也不會自發成為課程,玩應是在學習知識技能時間隔進行。
  • 強迫孩子過年表演才藝,容易傷孩子自尊心,父母別再沾沾自喜了
    ,那麼讓孩子表演才藝這樣的要求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性格內向,在多人的場合表現出害羞,那麼這時再讓孩子表演才藝就很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應該先詢問孩子的意見,當孩子表現出願意或者高興的情緒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嘗試去表演,但在表演過後要讓孩子知道即使長輩們對他讚賞有加也不能驕傲、自滿,應該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但如果孩子表現出害羞、逃避或者明確拒絕的態度時,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去表演,父母可以試著轉移親戚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甚至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保護孩子脆弱的自尊心。
  • 學習才藝,努力的過程比目的更有意義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不論學哪一種才藝,努力的過程遠比目的更有意義!讓孩子學才藝,相信是另許多父母掛心的事對孩子來說,學習才藝並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不輸在終點!不論學習哪一項才藝,都可以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禮物,同時,代表有能力朝自己的夢想前進!
  • 家長課堂 | 90%的父母不清楚,孩子幾歲學才藝最合適?
    自己的孩子最好十八班武藝樣樣俱全!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4-6歲的孩子一星期要學習至少3種或3種以上的培訓課:鋼琴、聲樂、繪畫、舞蹈、英語等等。不少家長覺得大家都學,仿佛自己的孩子不學就跟不上時代、趕不上潮流。看似愛孩子讓孩子全面發展的背後,給孩子帶來的更多是收穫還是傷害?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才藝,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文|百合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父母都會送孩子去學才藝,我也不例外,我家兒子小的時候,我給他報了一大堆興趣班,包括鋼琴、繪畫、圍棋、語言表演…… 可是,非常遺憾的是,沒有一項長久地堅持了下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也是非常地無知與盲目,在教育孩子上犯了嬌慣縱容
  • 心理學家爸爸的「才藝學習線路圖」!專治啥也學不成孩子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如果你家孩子將要或正在學習才藝,或者孩子已經在才藝學習上受挫,這份「線路圖」會讓孩子受益一生。1942年,有一位老頭自信滿滿地拍著胸脯跟眾人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在我設定的環境裡生活,我能把他們任何一個人養育成任何專家……」,眾人都「扔雞蛋」:「我噗!誰願意將親生兒女給你去做實驗啊?」
  • 孩子學很多才藝,利多還是弊多?
    踐行德化教育 開啟智慧錦囊現在很多家長們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紛紛將孩子送去各種各樣的才藝培訓班。有不少父母卻是在盲目跟風,一看到別人的孩子上什麼才藝班,就趕緊給自己的孩子也報一個,惟恐孩子落於人後。
  •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需要提前做的幾個功課
    參觀後三個階段去做準備。我們可以帶著孩子提前先看一看,提前先學習下視頻的內容,然後針對孩子有興趣的地方,我們可以著重的了解一下,這樣在孩子有一個基礎了解之後,我們再帶孩子去博物館,這樣能夠讓孩子把在視頻中或者說是資料中看到東西與博物館中實際存在的東西一一一一對應起來。
  • 多數父母不知道,孩子數學學不好,多是沒能提前「開竅」
    當然,孩子如果英語、語文學得不好,家長是指望孩子能開竅的,畢竟是語言類學科,似乎跟運氣、靈感之類的沾點邊。但如果孩子數學不好,多數家長會覺得,沒救了。連孩子自己也這麼覺得。不少小學初中是學霸的女生,到了高中成績就一落千丈,原因就在於數學偏科。但其實他們不知道,孩子數學學不好,多是沒能提前「開竅」。
  • 經驗 怎樣陪孩子寫功課!
    我覺得盯功課、管孩子應該是有階段性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儘快養成好的讀書習慣,找到最佳學習方法。父母不該在孩子已經上初高、中了,還繼續當書童,孩子可能因此形成過度依賴。不過,帶老大時,我並沒有清楚地預知什麼時間點該怎麼做,就是邊走邊看,觀察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經差不多的時候,我就逐漸放手。曾有人問我,為何會有在小學低年級時要陪著他們做功課的概念。
  •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功課
    今天聽一位母親談起,關於孩子的成長和自己成長的問題。當今年輕的父母因為總體文化水平的提高,作為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成長,年輕的父母們學習意識比較強烈。在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同時也伴隨著自己的成長。這是社會的進步,文明發展的程度,是多麼可喜可賀的事情。
  • 應採兒「育兒觀」獲贊,稱會鞭策孩子學才藝,不怕被Jasper討厭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鞭策,父母要懂得用鞭策方法鼓勵孩子不斷進步。應採兒和陳小春的愛情讓人豔羨,他們婚後有了可愛的兒子jasper。在一次綜藝節目上,應採兒分享了自己的育兒觀念,那就是要會鞭策孩子學才藝,不要怕被孩子討厭。
  •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才藝?看完的人都明白了
    最近,臺灣有一份對小學生參與課外才藝班的資料調查顯示,現在在臺灣一般家庭經濟尚可,孩子生得又少,大多數不超過三個,每個小學生都有上才藝班的經歷,高達89%,而且有近半數的孩子,所學的才藝超過一項以上。面對時下各種類型的才藝班、動人的廣告和五花八門]的課程內容,如作文、美術、數學、英文、書法、鋼琴、音樂、舞蹈、遊泳、武術等,不少家長為之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