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生病家裡人就特別緊張,心疼孩子,甚至焦慮。總是希望寶寶能夠馬上恢復健康,常常做出錯誤的舉動。
1、寶寶發熱
總是希望馬上能夠退燒,著急就給孩子吃退熱藥,甚至催促醫生給打退燒針。一切只為把燒退。
其實,發燒是身體的一種免疫反應,當體內免疫細胞和病原微生物作鬥爭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發燒的症狀。體內溫度越高越有助於消滅病原體。
發燒需不需要吃退燒藥得分情況。
體溫在38.5°C以下,孩子精神好,未訴不適。就不需要吃退燒藥。
體溫在38.5°C以上或孩子精神差,明顯有身體不適,就建議吃退燒藥。
吃不吃藥,主要是以孩子感受為主,一切以解決孩子不適為目的。
警惕:如果寶寶小於3個月,或反覆發熱,發燒溫度大於39.0°C,建議積極治療。
2、寶寶咳嗽
咳嗽也是身體的保護性反射。當喉中有痰就會咳,就能夠排除像痰這樣的髒東西。
錯誤舉動:寶寶咳嗽家屬就給吃止咳藥。咳嗽只是一個症狀,吃止咳藥,孩子症狀改善,病因未除,可能會掩蓋病情。而且很多止咳藥都是中樞性止咳藥,不良反應重,吃多了還有可能成「癮」。止咳的中成藥其中有效成份為「麻黃鹼」。麻黃鹼是可以制B毒的!
正確做法:可以給孩子熬冰糖雪梨水或多喝水稀釋痰液。墊高枕頭減少咽不不適,緩解咳嗽症狀。增加房間溼度、洗澡等都能有效稀釋痰液,緩解症狀。
警惕:如果寶寶伴隨有呼吸困難、氣促、吼喘等症狀,積極治療。
3、寶寶腹瀉
錯誤舉動:盲目止瀉。
腹瀉也是身體保護性症狀,腹瀉主要是為了把腸道髒東西排出體外。盲目止瀉病原菌不能排出,可能經腸道重吸收引起菌血症等更嚴重的後果。
正錯措施:口服補液鹽,積極預防脫水。
錯誤舉動2: 寶寶吃了就拉了,那麼就不吃!
腹瀉最主要的併發症就是脫水,禁食只會增加脫水的風險。
正確措施:繼續平常的餵養,避免粗纖維和高糖食物。粗纖維和高糖食物腸道不易吸收,會加重胃腸負擔,加重腹瀉。
4、寶寶嘔吐
錯誤舉動:盲目止吐
正確措施:暫時禁食,補液預防脫水,尋找嘔吐的原因,避免使用強力止吐藥。
嘔吐原因很多,有消化道、神經系統等原因。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出現嘔吐,盲目止吐會掩蓋病情。
舉例4個想告訴家長不要被症狀迷惑、盲目吃藥。是藥就有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感謝閱讀!若感覺對您有一點點幫助,請動動小手關注、點讚或評論吧!感謝親的鼓勵!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