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更要拉梯度
志願梯度在高考志願填報中非常重要。
所謂志願梯度,簡單說是指在同一批次內拉開檔次,即便是在平行志願模式下,如果A志願選擇了「熱」學校準備衝一衝,BCD志願就要依次降溫穩一穩,最後還一定要有「冷」來兜底。分數不高、缺乏競爭力的考生,可選擇軟硬體較好的老牌學校衝一衝,同時報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保一保。
專業志願填報也是如此,如果第一專業志願填報了錄取分數相對較高的熱門專業,那麼第二、三專業志願就要填相對較冷的專業。
院校志願梯度有幾種選擇,關鍵看你關注的重點:可以按照院校的熱門程度從高到低排序,也可以按照你的喜好程度從高到低排序,或者按院校所在地區的吸引力進行排序。
專業志願梯度一般按照自己的喜好程度從高到低排序,這種辦法適用於分數優先的院校。對於部分院校確定的專業級差的專業錄取規則,你應將最可能考上、同時也是自己興趣所在的專業排在前面。但需要請大家注意的是,不是以往分數非常高的專業就是好專業,建議你在了解擬報考院校的重點專業和就業情況後再做選擇。
之所以強調志願梯度,終極目的是為了增加你的被錄取機率。志願填報講究穩中求勝,二批次的填報更要「穩」,道理很簡單:一旦從本批次落選,你要麼只能讀學費高、社會認可度低的三本,要麼只能降到專科批次錄取。
大筆一揮隨意填寫志願,院校梯度、專業梯度、地域梯度全不講了,選的全是熱門城市的熱門院校中的熱門專業(以下簡稱「三熱」)。如果你想「過把癮就死」,我就不說三道四了;如果你想保證有一所差不多的大學可讀,那就必須杜絕這種自說自話的報考方式。要知道,很多熱門地區的實力二本院校,社會認知度高、專業熱門、地域好,錄取分常年都在一本線以上,某些二本院校在某些年、某些省的錄取線甚至超過了上海交大、南開等塔尖院校……由著性子胡來,錯!
二本院校的綜合實力差距很大,錄取分數線的差距更大,「革命形勢」之複雜足以顛覆我們的常規思維,反覆研究目標院校最近3-5年的錄取分數線、錄取位次此時顯得異常重要。注意:研究這些定輸贏定乾坤的資料時,不僅要看最低分、平均分、最低位次,更要重視最高分、最高位次,「一分都不浪費」通常只是理想化的境界,迷信於此很可能將你帶入萬劫不復的窘境,在分數上留有餘地才能讓你進退裕如。如果你沒有分數上的優勢,一定不要忘記「同意專業調劑」。在考分不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切忌盲目追逐「三熱」。
歷史教訓告誡我們:不考慮自己的競爭實力,定位不準,所有志願都集中在熱門城市、熱門院校、熱門專業,還想當然地認為總會有一個學校錄取,到頭來難免會碰得頭破血流。考分一般的同學一旦和他們狹路相逢,也就只能做墊背者了。無法預測這種風險不等於無法防範這種風險,建議是可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以規避「志願扎堆」「與牛人碰頭」等帶來的危機。
與前文提到的熱門二本院校相對應的,是新建的一些本科院校。這些新建本科院校多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由多所專科、中專學校合併、升格而來的。這部分院校和老牌院校相比雖說優勢不多,但是數量多、招生計劃多,是二本踩線考生必須重點關注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