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生態保護中的形象工程:盲目攀比發達地區,人造溼地成臭水坑……

2020-12-20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張建)9月28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謹防生態保護中的形象工程》的評論。

最近,記者在基層調研時發現,一些財政不寬裕的地方,為追求「立竿見影」的治理效果,熱衷於在生態保護方面上一些見效快、看得見的工程。比如,罔顧地方實際盲目打造溼地公園、綠地草坪、豪華廁所等華而不實的「盆景」;再比如,選擇性地上一些便於上級部門或有關領導看到的工程。與之相對,生態保護工作中本該優先解決的河流水質、水源地環境、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等問題,卻遲遲得不到根本性改善。對於生態保護工作中的形象工程,應高度警惕。

生態環境保護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採取一系列超常規措施,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大環保督察力度,促使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認識到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但不容忽視的是,一些地方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問題依然較多。比如,一些地方長期重經濟發展、輕生態保護,還有很多生態環境方面的歷史欠帳待補——不僅自然保護區有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尚未解決,連城市汙水處理廠、城市水源地、垃圾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方面也還有諸多不足,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的生態環境需要。尤其一些地方的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往往生態環境問題累積較多,生態環境保護投入更是長期欠帳。

對於這些欠發達地區而言,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資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才是正道。然而,一些地方在尚未徹底解決水源地保護、河流汙水治理和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問題的情況下,盲目攀比發達地區,超前設計並建設大面積的溼地公園,投入巨資建設相關配套設施,這樣的做法值得商榷。

以東北一些地方熱衷的人工溼地為例。由於一些城市片面向南方先進城市看齊,不考慮本地寒冷氣候條件,建設了大面積的草坪,沒到一年草坪就大面積死亡,溼地公園到處雜草叢生。這些工程雖然短時間內贏得了有關領導的讚譽,在一定程度上整治了髒亂差,但實質上大量的錢花到道路、房屋、棧道、花草樹木上,流域水質並未實質性改善。

這是一些地方領導幹部政績觀出現偏差、生態保護觀念扭曲的集中體現。試想,如果一個地方的飲用水源地尚且無法得到有效保護,百姓家裡需要安裝淨水設施才可以放心飲水,就算有豪華的廁所、偌大的溼地、大片的花海草地等形象工程,又有什麼意義?再進一步講,如果一些溼地項目建設不僅沒有起到淨化水之作用,反而成為新的黑臭水體,溼地環境沒有得到持續維護,這樣的工程是否應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也就是說,保護環境並不一定要「大幹快上」有關工程,人工建設的溼地公園並非首選,保留原生態的環境,通過自然恢復才是最佳途徑。一味地通過人工方式改善生態環境,再加上不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大搞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就算花了巨資也可能事與願違。當然,如果一些地方財力允許,且符合當地實際條件,又能起到河流淨化水質的作用,溼地公園完全可以搞起來,讓百姓享受到幸福感。

當前,有關部門和地方應該對各地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工程進行梳理,對一些財力本來就緊張卻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大搞形象工程的做法堅決叫停,對一些已建成卻不能達到預期治理汙染目標的工程要嚴肅問責。唯有如此,才能倒逼有關地方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迎難而上首先解決廣大群眾迫切希望改變的基本生態環境問題,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吉林西部「河湖連通」讓臭水坑變生態園
    新華社長春11月18日電(記者李雙溪)冬日暖陽中,在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南湖生態園邊,一群老人歌唱著美好家鄉。「洮兒河彎又彎,嫩江水長又長,環繞著美麗的葦海鶴鄉……」這是當地退休教師朱家讓譜寫的歌曲《葦海鶴鄉美》。他說,兒時的南湖是一個臭水坑,吉林省實施的河湖連通工程讓這裡成了一處國家級溼地公園。
  • 茅洲河黑臭不再 燕羅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地
    航拍茅洲河和燕羅溼地公園。其「彎月形」的布局,利用茅洲河灘地,對原有荒灘地進行生態修復保護,按照地形條件結合周邊道路走向,成功打造成濱河溼地公園。「溼地工程是茅洲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組成部分,是茅洲河水質提升的技術措施之一。」深圳市河道管理中心茅洲河管理所所長胡海濤介紹道,深圳市針對茅洲河流域展開的水汙染綜合治理布局,包含截汙工程、底泥清淤工程、再生水補水工程、溼地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等技術手段。
  • 廈門溼地總面積保持穩定 生態環境日益變好
    記者從市溼地保護修復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近年我市在大力推進城市建設的同時,通過補充平衡的方式,溼地總面積一直保持在3.73萬公頃。今年,我市將配合省林業廳對全市溼地面積再次進行普查,並推動一系列溼地修復工程建設。  【規劃】 構建平臺編制規劃 杏林灣等已完成修復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溼地的保護和修復工作。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經濟日報訊:天津市日前研究制定《天津市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和《七裏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天津市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
  • 邯鄲永年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洺湖水生態溼地公園
    今天,小編秒變導遊員,給您推薦咱大永年的一個全新的、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這便是——永年洺湖水生態溼地公園。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新景致的火爆程度。洺湖公園佔地3000畝,作為主城區唯一一處溼地景觀,同時也作為「兩大盛會」重要的觀摩節點,國慶黃金周第一天,休閒觀光的遊客摩肩擦踵、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10月1日當天觀光遊客突破2萬人次。
  • 生態文明建設 欠發達地區的出路在哪裡
    中國園林網5月14日消息:欠發達地區處於特殊的發展階段,發展不足和保護不足並存,需要在實踐中探索一條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筆者發現,欠發達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還存在一些誤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方面缺少抓手。主要存在哪些誤區?
  • 衡水湖溼地保護和恢復項目將打造成樣板工程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焦磊)日前,記者在衡水市委外宣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獲悉,隨著中德財政合作衡水湖溼地保護和恢復項目的不斷推進,眾多國內外溼地專家來衡水研究調查、建言獻策,推進保護工作標準與國際接軌
  • 西溪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景觀形成
    來源:景觀中國網 本文綜述了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的動植物資源現狀,以及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在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和構建生態景觀中的積極工作,並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保護和修復的措施
  • 溼地保護陷入"不對等戰爭" 生態功能呈下降趨勢
    因經濟快速發展,短短幾十年間,中國數千年來形成的土地利用大格局正發生著變化:大量的城市擴容、高速公路興建……等等這些都有可能佔用大量耕地,中國的糧食生產基也由此發生著變化,而這也正改變著溼地,更多的溼地被開墾成耕地。  這既是糧食生產格局的變化,也是生態布局的變化。在這樣的格局中,被譽為「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和「物種的基因庫」的溼地,劣勢難扳。
  • 河南長葛:保護美麗溼地 打開生態畫卷
    中工網訊 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位於中原腹地,是與神農氏、伏義氏齊名的遠古帝王葛天氏故裡。由古老溱水與洧水匯聚而成的雙洎河九曲迴轉,蜿蜒流淌,在長葛境內佛耳湖與李河口之間形成了總長34.71公裡,總面積626.89公頃的雙洎河溼地,為歷經千年農耕文明的豫中平原,平添了一灣碧水、一抔清甜。
  • 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一、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大力實施草原保護修復、河湖和溼地保護恢復、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工程。  二、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和土地綜合整治、天然林保護、三北等防護林體系建設、草原保護修復、沙化土地治理、河湖與溼地保護修復、礦山生態修復等工程。
  • 這裡的臭水坑讓村民苦不堪言
    原標題:這裡的臭水坑讓村民苦不堪言 待走近一看,這個臭水坑水面漂浮著各種白色垃圾和食用垃圾,甚至還有糞便,低洼處一灘汙水先是往外湧流到村子道路上,之後又順著主幹道流進排汙渠道。「上面有排汙渠道,下面也有,就在中間這塊空地處斷頭了,形成了這個臭水坑,夏天蒼蠅到處飛,還有一些死貓死狗。」王先生說。   據王先生介紹,村裡這個臭水坑的情況已持續多年,沒有徹底治理。
  • 天津河東:橋園公園,天津市內最大的人造溼地生態公園!
    橋園公園是天津最大的人造生態溼地公園,由土堆改造而成,曾在西班牙巴塞羅納舉辦的2009年世界建築節上,榮獲「全球最佳景觀獎」。這裡原來是廢棄靶場,低洼鹽鹼之地。橋園在設計方面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靶山和若干魚塘,修建成人工溼地公園,具城市園林一級綠化標準,是國家級旅遊景區。天津市市內六區最大的人造生態溼地公園。
  • 江蘇溼地保護:經濟生態兩手硬 綠水青山長相依
    高溫、悶熱,這是江南夏天獨有的標配,然而踏進江蘇常熟市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卻好似進入另一片天地,一陣清涼沁入心脾,新鮮的空氣讓人忍不住張大鼻翼貪婪地深呼吸。溼地公園講解員小張不無得意地說,這就是溼地的好處:通過水汽蒸發、熱量交換,溼地內外的溫差一般能達到2度左右,同時,溼地內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更高,人體感覺更舒適。
  • 揚州溼地保護規劃分四大溼地區 沿運湖泊、裡下河均納入
    【核心提示】昨天,本報刊發了「揚州市溼地保護規劃發布」的報導,根據規劃,揚州溼地分為沿運湖泊溼地區、裡下河沼澤溼地區、沿江河流溼地區、丘陵庫塘溼地區,各溼地區未來10多年的建設重點也已規劃。溼地區由古瀉湖淤積而成,屬裡下河淺窪平原,俗稱「鍋底窪」,淺水型湖泊和積水區較多,歷史上曾有大面積的沼澤溼地,現經水利改造後河渠成網,良田萬頃,多數沼澤溼地也已被開發為種、養殖塘。裡下河沼澤溼地區生態功能主要體現在行洪排澇、蓄水抗旱以及水產養殖等。
  • 生態保護見成效 天津北大港溼地再現東方白鸛
    人民網天津11月19日電(崔新耀) 為進一步展示美麗天津、生態濱海,展示天津、濱海新區和諧生態、宜居城市形象,11月19日,百餘名來自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區(沿線)有關國家、地區鳥類保護的官員,機構,專家,我國有關省市愛鳥護鳥組織及生態、鳥類專家,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共同走進天津北大港溼地,用照片記錄下了極為瀕危的東方白鸛,以及遷徙中在北大港溼地落腳的多種候鳥
  • 保護紅樹林溼地 建美麗生態湛江
    湛江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濱海自然條件,擁有著豐富的紅樹林溼地資源。湛江紅樹林保護區的紅樹林面積約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33%,是我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種類較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三合保護小區外圍閘囗24小時打開,2個紅樹林保護小區恢復自然納潮,恢復溼地生態原貌。
  • 百姓眼中的創衛:昔日臭水坑 今朝綠草坪
    編者按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不僅是城市形象與品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一系列方便與舒心。本報今日起開設《百姓眼中的創衛》欄目,記者帶您走進百姓中間,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創衛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
  • 德華生態:十年磨一劍 或迎來人工溼地技術發展春天
    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儘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長江流域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加強沿河環湖生態保護,修復溼地等水生態系統;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等。這對於蘇州德華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華生態」)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自2008年成立以來,它就一直專注於生態溼地技術在國內的應用與推廣。德華生態以引進德國人工溼地技術為核心,業務重點涉及我國鄉鎮生活汙水治理、工業尾水提標、黑臭河道治理、海綿城市等生態領域,已形成水汙染生態治理的分析、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和數據管理等一站式的完整產業鏈。
  • 美國綠色生態城市門戶溼地公園_2020年美國綠色生態城市門戶溼地...
    [四川]都江堰濱水溼地生態曲線中央公園方案 1 全區鳥瞰圖  [四川]都江堰濱水溼地生態曲線中央公園方案 2 景觀公園  [四川]都江堰濱水溼地生態曲線中央公園方案 3 溼地公園  [四川]都江堰濱水溼地生態曲線中央公園方案 4 生態公園 [四川]都江堰濱水溼地生態曲線中央公園方案 5 濱水景觀  [四川]都江堰濱水溼地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