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外企為留住中國年輕員工甚至幫找對象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英媒稱,快速上漲的薪資、變化的人口結構及千禧一代的不同需求,正迫使落戶中國製造業腹地的外企反思員工管理方式。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30日報導,義大利空氣清新劑和殺蟲劑製造商沙彼高的駐深圳總經理伊萬·戈爾尼克在製造業有著豐富的經驗,他的工廠為標準苛刻的跨國公司製造商品,例如利潔時和寶潔。當他在中國主持一個面向高管的「人才管理」研討會時,突然開始播放上世紀90年代的熱門舞曲《無限》,聚在一起的約20位歐洲工廠經理在座位上不安地挪動著身體,不敢抬頭看。



外企員工(英國《金融時報》網站)

「不要擔心,我不會唱……我只是希望讓你們明白,唯一的限制是我們給自己設置的限制。」戈爾尼克說。他主張工廠經理不能把員工看做無窮無盡的可以輕易替代的資源,而是「需要更清楚地明白他們是誰,他們需要什麼以及如何讓他們變得更高效」。

報導稱,與父輩們把工廠工作視為難得的出人頭地的機會不同,如今年輕的中國員工擁有更多的選擇,尤其是在迅速壯大的服務業,他們希望對自己的人生具有更多控制,而不是被迫長期加班倒班。此外,隨著中國人口步入老齡化,流入深圳以及廣東省其他地區工廠的農民工近年開始減少,這讓員工在薪資和工作條件方面獲得更大的議價權。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教授、專門研究中國內地農民工的蔡玉萍表示,年輕員工的期望與他們的父輩非常不同。「他們不再願意接受任何現實,」她解釋道,「年輕一代一般教育程度較高,有更好的家庭背景。」

工廠經理表示,他們不得不對員工採取更體貼的方式,讓那些希望擴大自己購買力的員工加班,其他人則正常倒班,讓他們在下班後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報導稱,鑑於廣東製造業低技能員工的月薪最高達4000元,一些企業開始投資於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還有一些企業則轉移到中國西部、東南亞或非洲等勞動力成本更為廉價的地區。但去年,廣東佔到了中國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很多跨國工廠經理表示,他們願意留在廣東,以利用這裡深厚的技能根基以及發達的基礎設施和供應鏈。

「你必須提高生產率,這是問題的根源,」美國離合器和剎車設備製造商奧創動力傳動深圳工廠經理蒂埃裡·雅默特表示,隨著外國製造商面臨成本較低的中國競爭對手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擊敗這些對手的唯一方法是採取更開明的培養員工隊伍的戰略。他稱:「我們擁有的最好資本是人才,不是機器。」

戈爾尼克表示,工廠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為員工提供住宿和體育設施。他開發了一個引入畢業生的計劃,培訓他們成為高級管理者,還有一個計劃旨在幫助工廠內最優秀的低技能員工擔任高級主管職務。他還在實施日本的「持續改善」理念,組建管理者和員工團隊,試圖從製造過程中節省珍貴的分分秒秒和成本。雅默特表示,在組建這樣一個團隊後,他只用一天就顯著精簡了生產過程。

「你需要以身作則,」他稱,「如果最高管理層實行『持續改善』,那麼員工就真的會盡心盡力。」

法國信用卡及支付相關產品製造商歐貝特科技駐深圳高管帕裡斯·哈吉索蒂裡奧試圖通過相親贏得員工的心。很多年輕員工更喜歡在工作幾年後回到家鄉找婚戀對象,於是他組織社交活動,幫助來自不同工廠的男女員工相遇相識,因為「如果他們能找到男朋友或女朋友的話,留住他們會更容易一些。」

蔡玉萍表示,最終而言,企業必須把工廠變得不像過去那種血汗工廠,而更像發達國家的工廠,那裡的員工得到更認真的對待,而且被注入更強烈的自豪感。

「僱主需要更加細分的戰略來控制員工,」她表示,「在中國,這可能算是新鮮事物,但在其他經濟體已不新鮮了。」


責編:孫蒙

相關焦點

  • 英媒:"金拱門"招"吐槽"後 外企更加重視中文名稱
    然而,上海朗標諮詢公司副總裁劉芳說,對大多數正在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來說,音譯已經過時了。現在,企業開始採用那些能激發人們想像空間的中文名稱。寶馬和可口可樂這樣的名稱給予它們啟發。  劉芳說,命名過程讓企業對於自己想在中國樹立什麼樣的形象有了更多思考。2014年,微軟公司旗下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取名「領英」,這個中文名稱比英文名稱多了一份優越感。
  • 即將被「煮死」的青蛙們:外企員工越來越難
    本來比起國企,外企「鐵飯碗」的屬性本就沒有那麼牢固,前有基亞關閉中國研發中心,後有外國公司陸陸續續撤出中國市場。有的外企甚至只要員工能保證這一天的工作,只上半天班也可以,只要填個表格說明一下。 如此自由,高福利的公司,如何不讓人留戀?
  • 貝恩與領英研究發現 新興科技公司正重塑中國企業格局
    這一變化趨勢著實驚人,因為過去中國畢業生大多希望進入外企,以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和機遇。如今發生這一轉變,一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二是各個級別的員工都更加看重本土企業的工作經歷所帶來的機會。此外,中國的頂尖人才通過選擇不同的方式來積累經驗,就職於本土企業有助於他們獲得更大的領導決策權。
  • 英媒稱美國貨在華不再「高人一等」:中國品牌突圍搶佔市場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 英媒稱,包括蘋果、星巴克和寶潔旗下幫寶適在內的一些美國家喻戶曉的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正面臨挑戰,對美企在中國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收益造成潛在威脅。據路透社6月27日報導,根據對貝恩和凱度數據的分析,2017年在中國6390億元人民幣(約合970億美元)快消品市場中,本土品牌佔據近四分之三,比例高過2013年時的三分之二。快消品包括軟飲料和洗髮水等一系列物品。報導稱,這項與路透社共享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像幫寶適、高露潔牙膏和美贊臣嬰兒配方奶粉這樣的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下降約10個百分點。
  • 英媒:中國赴英留學人數大增 帶來巨額學費生活費
    參考消息網2月2日報導 英媒稱,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來到英國大學讀書,他們也帶來了巨額的學費。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31日報導,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大學一年級的中國學生數量一年之內增加了1萬人,達到7.6萬人。
  • 【周末評論】為中國製造留住年輕一代
    【周末評論】為中國製造留住年輕一代 12月10日,廣州。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讓我們看到中國技術工人的風採,更可關注的是那些製造業中的年輕人。面對這樣一群代表著最高水平的能工巧匠,我們對中國製造的未來或許會期待更多。當然,我們不僅需要塔尖上的大國工匠,與之匹配的還應該是一個龐大的技術工人群體。
  • 英媒稱外企越來越重視中文名稱:音譯已過時
    英媒稱,今年10月份,麥當勞公司將其在中國的註冊名改為「金拱門」之後,招來一片「吐槽」。在微博上,一些網友認為,這個名字聽上去既老土又難聽,還有人認為,這聽上去像是家具店的名字。這家快餐連鎖企業馬上向消費者澄清說,麥當勞餐廳還將繼續使用原來的名稱。多年來,這個音譯過來的名字已經成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品牌名稱。
  • 上海首家美式中餐館受追捧 英媒:在中國沒這種味道
    上海首家美式中餐館受追捧 英媒:在中國沒這種味道時間:2015-11-28 00:12:01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編輯: 圖片源於網絡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英媒稱,FortuneCookie(英文翻譯是幸運籤餅乾,但是這家餐館一直都用英文名字——本網注)是馮·
  • 英媒:為定居為上學 中國人成愛爾蘭樓市主要買家
    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 英媒稱,愛爾蘭最大的房產中介報告稱,中國人去年購買大型鄉村住宅的數量增加。謝裡-菲茨傑拉德公司透露說,2017年12%的豪宅銷售給了中國買家,和英國投資者比例相當。英國投資者歷來是愛爾蘭樓市最大的買家。
  • 美媒:星巴克為中國員工父母購買醫療保險
    (原標題:美媒:星巴克為中國員工父母購買醫療保險)
  • N個關鍵詞幫你進外企
    文_莫海燕(引言)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進入跨國公司,尤其是到歐美企業工作越來越成為年輕畢業生的追求。如何才能順利過關,進入夢寐以求的企業呢?哪些素質是在跨國公司獲得成功需要具備的關鍵素質?當我們提出這些問題時,也許誠信、溝通能力、高效、團隊精神等等諸如此類的詞語就會自動跳到腦海中。
  • 3M中國員工反思:外企到底有什麼不好?
    3M中國員工反思!外企到底有什麼不好?他說,外企就是人性化,每天朝九晚五,一年到頭,為數不多的加班還強制給加班費。每年調薪,工資一直處於行業前30%。福利很好,車補,各種補充公積金和養老,出差基本當地最好的酒店,高鐵一等座。
  • 日本機場職員認真擦拭行李箱走紅 英媒:跪求英國員工學習!
    日本機場職員認真擦拭行李箱走紅 英媒:跪求英國員工學習!對於這種非常富有職業精神的行為,《每日郵報》除了盛讚之外,還不忘諷刺英國地勤粗魯的動作,甚至直接在報導標題加上了「不像英國機場員工那樣把行李箱扔來扔去」的字樣,可見怨氣之深。
  • 英媒稱外企越來越重視中文名稱:音譯已過時 需更有創意
    英媒稱,今年10月份,麥當勞公司將其在中國的註冊名改為「金拱門」之後,招來一片「吐槽」。在微博上,一些網友認為,這個名字聽上去既老土又難聽,還有人認為,這聽上去像是家具店的名字。這家快餐連鎖企業馬上向消費者澄清說,麥當勞餐廳還將繼續使用原來的名稱。多年來,這個音譯過來的名字已經成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品牌名稱。
  • 美媒:後疫情時期中國市場吸引力強勁 外企不會選擇離開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5月25日|戰疫全時區】美國CNBC新聞網25日刊文稱,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過後,許多企業將調整供應鏈,實現製造業多元化,中國市場仍然具有很大吸引力,外企將繼續擴大在華業務
  • 英媒:一些製造工廠回流英國對中國來說是好是壞
    他在中國建有工廠,在倫敦和全球各地1000多家眼鏡商處擁有自己的商店。在那次偶遇中,他告訴我:他正在考慮把生產工廠從中國搬回英國。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便宜,「英國製造」也將成為一個很好的賣點。他現在這樣做了。他計劃到2017年底將30%的製造能力遷入英國,並在3年之內使這一比例增長至70%。這是近幾十年來工業史上的奇妙迴轉,中國工人開始來到英國培訓英國工人。
  • 留住公司裡的關鍵員工
    這裡,蓋茨告訴了我們一個秘密,企業是否能有效留住關鍵的員工,將是一個企業持續成長的前提,因為關鍵員工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企業價值的主要創造者。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是由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源決定,而根據二八原則,企業80%的業績又是由最關鍵的20%的員工創造的。如果你以同一種方式對待所有的員工,那這20%的關鍵員工中的不少人遲早會離你而去。
  • 英媒批印籌辦大英國協運動會不力 稱與中國比是失敗者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在距離大英國協運動會開幕式僅兩個禮拜之時,印度的籌辦工作曝出問題重重。英媒在批評印度使大英國協蒙羞時,認為與籌辦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比起來,印度是個「失敗者」。據英國《衛報》9月23日文章報導,大英國協運動會是第5大國際運動會,2010屆主辦國為印度,預計將吸引71個大英國協國家和地區大約7000名運動員參加。
  • 終於,英媒發現中國一個驚人消息,多國相形見絀,世界離不開中國
    後疫情時代,中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制定利用國內外市場雙重循環的發展戰略,成功帶動國內製造業的發展,率先實現經濟復甦,成為全球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種情況下,英媒發現一個事實,中國已成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已離不開中國。
  • 明明有勞動法,為啥國內企業總套路員工,外企卻能善待員工呢?
    對於不少求職者來說,除了國企這樣的「鐵飯碗」之外,外企也是一個十分不錯選擇。這不僅僅與外企的薪酬福利和崗位晉升空間有關,更多的是因為與國內眾多的中小型私企相比,外企基本上都會嚴格遵循勞動法律的相關規定,確保員工的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