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外合作辦學錄取,一年學費5萬,父母因此鬧矛盾,上不上?

2020-12-09 贏在高中

有網友在網上求助:

我是今年一名高考生,超出一本線6分,算正常發揮,本來想著衝一衝學校,結果被本省的某211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了,學費每年5萬,現在因為這個家庭氛圍緊張,父母吵架,媽媽嫌爸爸工資少還要上這種學校,但是爸爸想努力供我讀書,媽媽覺得會因此家庭拮据,不讓去,我很矛盾,怎麼辦?

這樣的結果,確實非常糾結,一方面是211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學校還不錯,不上就要復讀一年;一方面是高額的學費,家庭難以承受。面對這樣的選擇,網友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議,有人認為中外合作辦學就是「花錢買分」,沒有優勢,不值得上;也有人認為,上這個大學,以後會有更多的機會,賺的更多,投資很值。

對此,「贏在高三」認為:鑑於學生現在的狀況,我不建議去上,理由如下:

第一,中外合作辦學參差不齊,高6分上的學校和專業,值得懷疑

現在各個層次的學校,都在搞中外合作辦學,但是好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其實和其他專業相比,低不了幾分;中外合作辦學對於很多家庭而言,確實有「花錢買分」的想法,這也提高了這些專業的分數。

超過一本線6分,被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還是211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這確實有點值得懷疑,如果是這樣,這個學校也許並不是好的211大學。

很多中外合作辦學的國外院校,都不是很好的學校或者不是好專業,在招生時本來就有困難,所以通過這種「訂單」式的方式,和國內高校一起招生,具體水平如何,也需要認真思考。

第二,高額的學費,製造家庭矛盾,增加學生壓力

中午合作辦學有「2+2」模式、「3+1」模式、「4+0」模式、「3+1+2」本碩連讀模式、「2+2+2」模式等,即便上不出國的「4+0」模式,也需要20萬,這只是最基本的費用,在合作辦學專業,還有很多交流,再加上學生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實際花費可能要高不少,如果再出國學習,50萬也不一定夠,一般工薪家庭確實有很大壓力。

如果家庭條件很好,這樣的學校和專業完全可以選擇,父母也能給孩子更多幫助。但是,現在更關鍵的問題是父母對這個問題認識有分歧,而不是全力支持,這樣的話必定給孩子後面的學習和工作製造壓力,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以後升學可能會受限制,工作如果不理想,也會進一步影響家庭和諧。

第三,高出一本線,復讀也有優勢

不同類型的學生,復讀的效果也不一樣,但是對於過一本線6分的學生而言,復讀提分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這樣的學生基礎比較好,但是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復讀的時候提升空間大,復讀學校也比較樂意接受這樣的學生。

當然, 既然是復讀,也就有一定的風險,復讀的效果受學生心理、老師水平、高考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也需要綜合考慮。

綜合上述因素,我覺著復讀更符合這個家庭的實際,你呢?

相關焦點

  • 被中外合作辦學錄取,學費一年5萬,父母因此吵架,網友意見不一
    有網友在網上求助:我是今年一名高考生,超出一本線6分,算正常發揮,本來想著衝一衝學校,結果被本省的某211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了,學費每年5萬,現在因為這個家庭氛圍緊張,父母吵架,媽媽嫌爸爸工資少還要上這種學校,但是爸爸想努力供我讀書,媽媽覺得會因此家庭拮据,不讓去,我很矛盾,怎麼辦?
  • 家境一般,被學費5萬的中外合資專業錄取,父母爭吵,我該怎麼辦
    一個孩子在網上求助,引來熱心網友的關注:孩子稱自己是今年的高考生,高考成績屬正常發揮,超出一本線6分,本來想著衝一衝一本的院校,結果被本省的某211的中外合資辦學專業錄取,僅學費就要每年5萬。 為此,父母吵作一團,母親崩潰,不僅埋怨父親工資少,而且因經濟壓力太大,不讓孩子上這種學校,而父親則想咬牙供孩子上學。
  • 高考志願填報失誤,被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錄取,學費壓力大怎麼辦?
    中外合作辦學高昂的學費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看看幾個實際的例子,以重慶為例吧:我們先來看一個985高校的例子,重慶大學,招生代碼5053,在重慶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兩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是1.55萬元一年,初看這個學費也不是很高,但是在後面的備註欄內,非常清楚地標明
  • 中外合作辦學成"香餑餑" 學費高錄取分也高
    曾幾何時,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是高考的錄取 「窪地」,是分數不高考生入讀高一層次學校的捷徑,如今中外合作辦學的高學費已經不是障礙,這條讀好大學的捷徑被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認識到,中外合作辦學成了搶手的 「香餑餑」。
  • 5萬就能「留學」?132所中外合作辦學全盤點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利弊自1995年《中外合作辦學暫行條例》推行至今,中外合作辦學已經走過二十餘年,一批學生由此受益。但與此同時,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也存在不少的隱患。目前中外合作辦學分為「機構」和「項目」兩大類。
  •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VS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不同,學費天差地別
    中外合作辦學是什麼意思學費貴嗎?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按辦學主體可分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按辦學方式可分為學歷教育項目和非學歷教育項目。
  • 每年學費1.5萬至10萬元不等,你會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嗎?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發布本科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數據調查報告,聚焦「雙一流」建設高校和9所獨立法人合作辦學機構,對本科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辦學項目在招生規模、合作院校、專業設置、收費情況、生源質量及就業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發展情況及趨勢。報告顯示,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錄取分數持續上升,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 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這些高校一年學費十幾萬,非富不敢報
    典型的就是中外合作辦學。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有中外合作辦學,除了清華北大外。然後是上海紐約大學,前兩年每年12萬,最後兩年每年18萬。四年讀下來60萬。相對於這些假洋鬼子高校,其他中外合作辦學學費就顯得良心了。
  • 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為什麼學費普遍都非常貴?
    因為沒有財政內補貼很正常啊,公辦大學有國家財政內補貼,中外就大部分都沒有了。外方老師不遠萬裡來上課,肯定要多錢,還有課程是有版權的。外方在國內辦學又不是慈善機構,學校要掙錢啊!中方學校也要掙錢的,不然幹嘛搞中外合作啊!
  • 高學費、低門檻,中外合作辦學到底值不值得上?有哪些優缺點?
    近幾年來,中外合作辦學變得越來越受高考考生和家長的追捧,相比國內普通專業,中外合辦專業錄取門檻低,畢業後能拿到國內外兩所大學畢業證書,還能有留學「鍍金」經歷。也有考生把報考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作為「曲線」讀名校的「捷徑」。那麼,中外合辦專業的含金量真的有那麼高嗎?
  •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成讀好大學捷徑 學費每年數萬
    曾幾何時,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是高考的錄取 「窪地」,是分數不高考生入讀高一層次學校的捷徑,如今中外合作辦學的高學費已經不是障礙,這條讀好大學的捷徑被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認識到,中外合作辦學成了搶手的 「香餑餑」。
  • 中外合作辦學的本質
    每年高考的時候,會有一些同學選擇了各大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有2+2的、有3+1的......基本的特點是學費貴、錄取分數比同校普通錄取分數略低。在很多家長的理念裡,中外合作辦學基本算「貴族班」,因為學費要比普通錄取的學生高一些。這個學費的具體數額在不同的學校會略有差距,有的是每年兩萬多,有的每年可以高達6、7萬。如果是兩萬多的話,大部分家庭應該可以承擔得起,因為一些獨立學院的本科也差不多要這個數了。
  • 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學費這麼貴,值不值得報考?
    >特別是一些民辦高校或者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學費更是貴得離譜,就比如說下面這三所大學吧,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還真就上不起。,算下來一年就得16-18萬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住宿費、生活費等等,那還會更高一些。
  • 教育部新批3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19所通過覆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真榜君也為大家匯總了中外合作辦學裡比較有名的大學招生條件、學費和學制費,供大家參考。 對於非中國大陸的學生來說,評價標準參考合作的海外院校錄取要求。比如上海紐約大學的錄取要求跟紐約大學幾乎一致,學費也要5萬美金+。
  • 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有哪幾種模式?
    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主要有三種辦學模式:一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目前僅有西交利物浦大學、崑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上海紐約大學、溫州肯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9所中外合作大學。這些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採用自主招生的錄取形式,由高考成績與自主考試成績為主。
  • 學費每年20萬,天津這所中外合作辦學學費標準公布,中國第一貴
    中國的大學基本都是公立大學,公立大學的特點就是學費很便宜,簡直都是良心價,本科一年學費四五千,但是國家在一個本科生身上卻花好幾萬。不過民辦高校的學費一般都在一萬多,中外合作辦學學費更是貴。目前我所知道中外合作辦學,學費最貴的公辦高校是北京郵電大學。北郵宏福校區是中外合作辦學,一年學費7萬,創下了國內公辦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第一名。不過和國外來咱過的辦學就差距不小,最牛的是崑山杜克大學。
  • 解讀|中外合作辦學--熱門六大院校
    下面列舉例的都是我們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公布經審批的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構的部分名單。❀選擇中外合作辦學的注意事項·關注所就讀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是否是經過合法審批·關注實際辦學情況,尤其是教育教學質量高低·關注學校的招生簡章宣傳與實際辦學情況是否一致·關注招生標準·關注招生計劃·關注中外合作辦學的評估和認證情況
  • 徵集志願遇冷,定向就業與中外合作辦學成冷門,一年學費26萬?
    徵集志願遇冷,定向就業與中外合作辦學成冷門近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發布了本一批次未完成招生計劃高校進行第三次徵集志願的通知,從通知中能夠看出很多高校定向西藏就業的招生計劃以及涉及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招生計劃仍有大量空缺,比較誇張的比如成都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招生計劃缺額達到107人!
  • 一年幾萬甚至上十萬的學費,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賣房也要上值嗎?
    我疑心他還是在賭氣,沒想到他說他們學校近幾年有好幾個老師家的孩子走的就是中外合作。我說:學費可不菲啊!動輒好幾萬一年,要是2+2班,還要到國外讀兩年,花費更大。他說:準備把家裡一套房子賣了。以今年安徽理科為例,共有452所次高校在安徽招生,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達到了103所次,將近1/4!劍客老師記得三年前,我孩子考大學的時候,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可遠遠沒有這麼多啊?我猜測中外合作辦學更像是市場行為,符合市場供求關係的規律。
  • 「天價」中外合作辦學,頻頻爆冷,網友:高學費能否換來高收益?
    今年的高考已經到了最後的補錄階段,各高校在各個省份的徵召詳情想必大家已經看到了,除了個別地處偏僻的高校徵召名額較多外,「中外合作辦學」頻頻出現爆冷需要補錄的情況。當很多網友看到學費報表時,感嘆:這麼高的學費是否值得?能否換來畢業後的高收益呢?